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在美國已經對印舉起金融屠刀的關口,中國有必要打醒印度!
送交者: 香椿樹1 2017年08月15日10:56:22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血飲:深度分析
中印攜手合作、共同發展,將給兩國25億人民帶來福祉,給亞洲帶來繁榮,給世界帶來機遇。我期待通過這次訪問,傳承友誼、深化合作、共謀發展。我願同印度領導人一道,做中印關係的積極推動者,攜手努力將中印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提升到新的高度”

——習近平,2014年9月於印度首都新德里。

                   中印對峙是目前網絡上關注熱度最高的話題,在公眾號後台也有很多粉絲在問中印對峙最終走向將會如何,血飲在這篇文章中對此作出全面解讀,解讀之前我們來關注下一個爆炸性的新聞,這個新聞背後隱藏的秘密就是一把鑰匙,它能夠幫我們揭開中印對峙背後的秘密。2017年8月7號,據俄羅斯今日老兵網報道,埃及政府阻止了一位編輯發表的一篇新聞報道,這篇報道揭露了埃及政府正在與內坦尼亞胡洽談將西奈半島出售給猶太以色列。據報,以色列為此提供了一個“有吸引力的報價”。同時表示要在新購買的地區安置一些巴勒斯坦人。結合今年6月初以色列對加沙地區大幅減少電力供應,和在耶路撒冷阿克薩清真寺門上強行安裝金屬探測器來看,以色列是故意挑起事端誘發新的巴勒斯坦起義。然後藉機將巴勒斯坦人全部從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區驅逐出去。從加沙斷電到誘導起義再到將巴勒斯坦人完全驅逐出去,徹底吞併巴勒斯坦領土,這是一個完整的計劃。

為了實現這個計劃,以色列和沙特支持的ISIS早就已經滲透進西奈半島。在這裡大肆製造對科普特基督徒、遜尼派穆斯林的屠殺,ISIS的肆虐導致西奈半島局勢不穩。而埃及只能依靠警察剿滅ISIS,實際上埃及警察根本不是ISIS對手,在埃及開羅到巴勒斯坦拉法口岸這條線上他們頻繁遭到ISIS伏擊,損失慘重。我們知道埃及也是中東軍事強國,之所以不能夠大規模出兵剿滅ISIS,是因為1967年戰爭後以色列占領西奈半島,1989年雖然以色列將西奈半島歸還埃及,但是在新簽署的埃以條約中規定埃及不能在西奈半島進行大規模軍事部署。以色列和沙特勾結利用ISIS製造西奈半島不穩定,軟硬兼施想要吞併這裡。一舉擴張領土不說,還能夠控制途徑這裡的石油天然氣管道和半島東側的石油運輸海路。

其實這已經不是埃及軍政府第一次計劃出賣領土了,今年6月24號,埃及總統塞西批准此前與沙特達成的協議將西奈半島東南部海域的蒂朗和塞納菲兒“歸還”沙特,名為歸還,但這兩個島嶼長期處於埃及軍方控制下,本次所謂的歸還等於是將這兩個島嶼賣給了沙特。作為回報,沙特替埃及支付從法國購買西北風兩棲攻擊艦的費用,沙特支持埃及軍方發動推翻穆爾西政變數年來還對埃及提供數十億美元援助。

從上面兩件事情我們可以看出,埃及之所以要考慮或者已經出賣本國領土換取資金,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埃及財政陷入困境。實際上與埃及一樣陷入財政困難的國家還有很多,比如俄羅斯、墨西哥、土耳其、阿根廷、印尼、委內瑞拉等國,其中委內瑞拉甚至表示願意將自己的島嶼賣給中國抵債。俄羅斯、墨西哥等國也同樣陷入了財政困難,國內日用品漲價,貨幣貶值,政治動盪。其實這些國家的亂局背後都有一個共同的原因,他們都掉進了美元債務陷阱。美元債務陷阱又與國內債務陷阱相互作用,最終出現了國家幾乎破產的情況。

下面我們就來說下這個美元債務陷阱的局是怎麼布下,又是怎麼運作的。

其實這個美元債務陷阱很簡單,美元是十年走弱,五年走強,在美元十年走弱的過程中藉助石油等大宗產品價格走高,利用其他國家必須進口石油等大宗產品的剛需,華爾街大量釋放美元低息貸款。當全球石油大宗走強到頂點,十年美元弱勢放水結束以後開啟加息,也就是全球收緊美元流動性同時提高美元貸款利率。大宗產品暴跌導致的輸入性通縮加劇,這些國家經濟困難美元短缺。十年來這些國家債務膨脹,而華爾街已經開始逼債。

欠債的中國家從心裡是雖然不願意接受這麼高的利率的。假設他們從一開始就知道利率會上調,他們肯定不會借這些美元(實際上不借也不行,因為石油與衣食住行密切相關,而石油結算是與美元捆綁的)但他們借的美元已經花出去了,現在還債還不起,賴帳又沒實力,因為打不過美國,也沒人出頭替他們說話,因此這些發展中國家一下子就成了待宰的羔羊。美元債務陷阱其實就跟黑社會放高利貸是一樣的,不同之處在於黑社會的利息明碼標價。而猶太資本集團開始是以低息誘騙別國舉債,等到還債期限到了以後再提高利息,而且還有美軍負責逼債。這就是美元債務陷阱,是一個超級金融恐怖主義行為。

讓我們來舉例說明,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綽號“情報沙皇” 的基辛格通過“穿梭外交”有效地控制住了交戰雙方埃及、敘利亞和以色列的戰爭政策——做法十分簡單,就是在關鍵問題上向雙方誤傳消息以確保戰爭進程和接下來的石油漲價和對英美石油公司“石油禁運”按計劃展開,導致了全球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油價從3美元漲到12美元每桶,價格上漲四倍。因為油價上漲了400%,沙特、科威特、伊朗、伊拉克等歐佩克(OPEC)國家的石油銷售收入也增長了四倍。這些歐佩克國家石油銷售獲得大量美元收入則絕大部分被存入了紐約銀行、大通銀行、花旗銀行、巴克萊銀行等英美銀行。

由於第四次中東戰爭造成油價暴漲,油價的突然上漲,意味着購買這些石油的美元需求量同樣會急劇上升。發展中國家為購買石油不得不從美國和英國銀行大量借貸美元,美元因此流入發展中國家——1973年發展中國家債務僅僅1300億美元,到了1982年卻“暴漲”五倍達6120億美元。等到1979-1981年間英國美國和歐洲美元銀行開始單方面推行極端的貨幣主義“休克療法”大幅度提高利率:美聯儲將利率提高到有史以來最高水平21.5%,英國則提高到 17%,歐洲美元貸款利率也升到20%。直接導致大多數欠債國家無法償還,償債能力徹底崩潰。

到期無法償還債務會怎麼樣呢?只能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或者華爾街借貸。但對方會提出苛刻的政治條件。以墨西哥為例,無法償還債務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進駐墨西哥,答應提供貸款“解救”墨西哥,但是拿到貸款的前提是削減政府開支、提高稅收和貨幣貶值。墨西哥無奈地接受了這些條件,本幣貨幣貶值使得美國能夠以“跳樓價”購買銀行、電話、自來水、石油、電力、鐵路等國家核心資產,墨西哥經濟控制權就這樣落到了國際銀行家手裡。墨西哥比索兌美元比價從1982年年初12:1貶值1989年的2300:1,與墨西哥一起被剪羊毛的還有大批拉美國家。

拉丁美洲背負了沉重的債務包袱。1982年巴西貨物和勞務出口的89%需要用於支付外債;阿根廷則需要68%;厄瓜多爾需要69%;智利需要65%;而墨西哥需要57%。即使無需歸還本金的情況下,光利息就夠拉丁美洲喝一壺的了。在1983年阿根廷需要將貨物和勞務出口的54%專用於支付外債利息;巴西需要40%;墨西哥需要35%;智利和秘魯大約各需要33%。這樣沉重的債務包袱,一旦出現動盪,後果非常嚴重。

美元債務陷阱不僅劫掠這些國家而且還會直接誘發對方國家的國內債務陷阱,因為財政大部分用來償還利息,導致財政困難,為了彌補財政收入只能放任貨幣貶值,貨幣貶值導致大規模通脹,國內經濟和政治形勢會急劇惡化,民眾日子不好過,西方早前培育輸出皿煮的第五縱隊就會乘機上街發動顏色革命,直接推翻敢於反抗西方國家的領導人。今年3月底俄羅斯境內爆發的反普京大遊行就是這麼發生的。當然也有國家為了轉嫁危機發動對外戰爭的, 1982年4月2日,阿根廷總統加爾鐵里下令出兵占領馬島,馬島戰爭正式爆發。

美元債務陷阱導致很多國家一夜之間回到赤貧,卻給少數人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首當其衝的就是英美跨國石油公司和英美銀行巨獸,它們無一例外地在這場石油危機的饕餮大餐中賺了個盆豐缽滿。

從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一個國家一旦陷入美元債務陷阱,最後必然是被劫掠一空。這個美元債務陷阱本身就是華爾街為了劫掠他國而精心設計的。猶太資本集團控制一個國家的套路就是不斷借高利貸,還不起,然後用國家民眾世代為奴做交換。直接攫取目標國的鑄幣權和國家未來稅收。血飲文末常說的金融海盜指的就是這群人,他們就是現代的金融海盜。

從2011年開始美元進入五年走強周期,眾多國家陷入國際支付困境,印尼、俄羅斯、阿根廷、巴西等國紛紛拉響警報。類似的財經新聞已經是這幾年的常態,以至於媒體中的震驚先生們,總是某國崩潰作為驚悚題目發表以吸引眼球。衡量一個國家財政能不能挺得住,主要看短期應付債務和利息總額與外匯儲備的比值即可。超過1的話這個國家必然出問題,當然西方也可以用債務問題與目標國做地緣政治利益交換。前面以色列軟硬兼施欲強買西奈半島就是一個例子。

前面文章中血飲說過土耳其擊落俄羅斯戰機的時候正好也是土耳其短期債務與GDP比值接近105%剛剛超過1的時候。猶太資本集團與土耳其進行交易,以債務讓步換取土耳其出兵敘利亞推翻巴沙爾,對抗俄敘聯軍。土耳其擊落俄羅斯戰機後一個月猶太以色列就與土耳其恢復建交進行談判。2016年6月份土耳其與以色列正式建交,兩個月后土耳其正式出兵敘利亞。

說到這裡今天文章的主角印度出場了,在很多人眼裡印度是一個經濟增速僅次於中國的國家,同時認為印度的財政是健康的。但實際上恰恰相反,印度財政已經陷入美元和國內債務雙重陷阱。

先來看下美元債務陷阱,從2003年開始印度債務一直在不斷增長,在08年美國開始QE放水印錢以後,印度舉借外債猛然加速,據世界銀行數據截止2015年年底印度外債總額1.4萬億美元,其中85%為美元債務,短期債務1440億美元。而最奇葩最令人不解的是印度舉借外債的利息居然高達8%,德國和中國分別只有0.3%和2.9%。印度每年外債利息在1120億美元左右,占其財政收入的26%,遠超國際公認的3%的財政警戒線。

1.4萬億是什麼概念呢?截止2016年3月中國全口徑外債1.36萬億美元,其中44%為人民幣債務(中國政府和央行持有的外債主要為長期債務)。也就是說GDP不到中國20%的印度,外債比中國還多。以美元計價的外債印度比中國高4300億美元。最要命的地方在於印度短期外債和債務利息等應付款已經超過其外匯儲備。印度因為外債利率高達8%,今年外債利息在1120億美元,如果加上必須的3個月進口所需外匯儲備,1000億貿易逆差減去外商直接投資400億約為600億美元,印度年內必須支出的應付款已經超過4000億美元,達到外匯儲備的105%。

面對沉重債務印度採取那些措施呢?首先就是減少進口美元支出,針對印度人鍾愛黃金飾品大量進口的情況,印度政府宣布減少黃金進口,同時在聽到美聯儲將要在2017年連續加息的消息以後慌忙廢鈔,直接在國內消滅流動貨幣。國內廢鈔能夠減少國內資本出逃擠兌印度捉襟見肘的外匯儲備。最後就是針對貿易逆差最大來源國中國進行反傾銷調查,9號起印度對產自中國的93種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上半年印度已經發動12起調查了(一起可能包括很多種商品),是全世界最多的。印度瘋狂堵截中國產品進口就是要最大限度削減對華貿易逆差。這也從側面印證了印度與中國對峙不簡單是因為中方修路。

那麼印度的這些做法能夠解決根本問題嗎?血飲說這是不可能的。這就涉及到了另外一個問題,印度的國內債務陷阱問題,蒼蠅不叮無縫的蛋,一定程度上是國內債務陷阱和印度的貪婪導致其一步步踏入美元債務陷阱。印度債務陷阱直接表現為財政赤字,這個赤字有多大呢?2015年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當年印度公共財政收入4270億美元,支出5839億美元,赤字接近1600億美元。赤字超過財政收入的四分之一。

 

那麼印度的國內債務陷阱又是怎麼來的呢?讓我們來分析下印度支出結構。在印度財政支出中,債務利息、國防預算、糧食化肥補助是三個大頭,剩下的就是教育和基礎設施建設。獨立以後印度為對外擴張一直在加大軍事投入包括從國外購買武器裝備。同時為了拉攏印度占大多數的農民選票,對糧食和化肥進行補貼。這兩點本身無可厚非,但是印度內部存在的腐敗和民粹主義卻讓這兩個領域成為國家財政的黑洞。貪官結成利益集團,利用印度中央政府權利小的先天不足,在地方議會鼓吹民粹,製造藉口將中央投資項目徹底攪黃,將已經撥付的資金全部吞剝。這樣造成的結果是印度中央財政撥付下去,項目沒做錢卻沒了。

所以印度要削減財政支出就要面臨從中央到地方一群貪官的阻撓。多年吃拿卡要已經讓這些人吃習慣了。這三個大頭項目無法削減導致印度在教育和基礎設施領域投資降低,進而有導致印度工業化遲滯不前。(印度M2/GDP數值甚至低於美國,這是國家沒有資產財富積累的標誌)工業製造業落後導致財政收入無法增長,形成財政赤字不斷增長被迫繼續舉債的惡性循環。貪婪的印度政府特別是地方政府投機取巧,仰仗中央財政兜底,大量向民間和外國投資者借貸,最終又落入猶太財團設置的美元債務陷阱。

也許阻攔民眾購買黃金、對華反傾銷調查能夠暫時阻擋印度外匯儲備流失,但內部因為腐敗和工業落後導致的債務陷阱印度能夠克服嗎?印度與中國不同,他需要的是一場徹底的生產關係變革和國民思想純化運動。中國在這條路上進行了70年改革探索,莫迪領導的所為印度改革也只是剛剛起步。

  

內部問題無法克服,債務大限將到,如果印度的國際收支失衡出現,那麼接下來就是國家破產、貨幣貶值。同時代表莫迪改革失敗,他所在的印度人民黨必將倒台。遠水不解近渴,那就只能臨時抱佛腳了。與2015年11月徘徊在國家破產邊緣的土耳其一樣。莫迪模仿當年阿根廷,對外發動領土爭端(當然這個爭端是站不住腳的)來轉移注意力,同時選擇與美國和猶太進行了地緣政治利益交換。希望換取猶太華爾街幫助解決債務問題或者是緩解債務壓力。

中印對峙發生在6月中旬,6月26號莫迪訪問美國和以色列,並採購以色列長釘反坦克導彈。不待美國主動伸出橄欖枝,莫迪就主動上門推銷,確實有點賤了。印度這麼做其實就是在模仿冷戰時期,印度藉助地緣政治優勢在蘇聯和美國之間來回騰挪,兩邊取利的模式。經歷敘利亞失敗、土耳其反水的美國和以色列也急需印度能在中國後腰部位拖住中國。為9月末到來的庫爾德公投幫助美國打開中東石油美元閥門。雙方一拍即合,於是對峙就這麼持續了下來。

說到這裡可能很多人覺得氣憤,希望中國給印度一點教訓。目前印度國內因為就業惡化和民族矛盾頻繁爆發示威遊行,這些都是印度經濟惡化的表現。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已經知道了中印對峙爆發的原因是印度掉進美元和國內債務雙重陷阱。那麼印度的債務問題果真就沒有辦法解決嗎?答案是有辦法解決的。而且只有中國能夠解決印度的債務問題。這個方法就是中印貨幣互換同時對印度進行基建抄底,將印度的美元債務置換成人民幣債務,用長期基建投資將美元短期債務置換成20-30年人民幣/盧比債務,同時基建投資強化助推印度經濟發展,增加國內財政收入破解國內債務危機。



那麼中國是如何做到的呢?首先印度等國家的外債大多數是以美元計價,而他們的本幣是無法兌換國際儲備貨幣的。目前中國擁有3萬億美元外匯儲備,同時人民幣已經納入IMF的特別提款權。隨着人民幣國際化,中國還與歐元和英鎊實現了互換。人民幣逐步成為很多國家央行的儲備貨幣,也就是說中國央行手裡握有兩種國際儲備貨幣流動性。採取人民幣和本幣互換以後,其他國家就能夠直接獲得人民幣在離岸人民幣中心兌換成美元,然後償還華爾街債務。其他國家就不需要直接對美國出口獲取美元還債。中國通過貨幣互換取得他國貨幣,可以直接在雙方貿易中使用對方貨幣採購結算。

那麼新的問題出現了,如果中國對這些國家的貿易產生大量貿易順差怎麼辦?那這些國家不就陷入人民幣債務陷阱了嗎?那中國不和華爾街一樣變成金融海盜了嗎?事實並非如此。為了平衡貿易順差,中國可以通過基建抄底的方式向對方國家投資,投資額彌補對方貿易逆差。而且中國的基建投資都是20-30年,這樣就等於將他們欠下的美元債務還債時間拉長。而且基建投資能夠推動當地經濟發展,這樣等於是固本培元,讓對方國家回復經濟活力。20-30年以後自然能夠還清人民幣債務。

那麼當前或者是到期以後你還是還不清債務怎麼辦?那麼中國接受以物易物交易。得到大宗產品以後中國也不需要囤積大量美元進口,同時避免了大量購買美債帶來的經濟風險,成功將央行資產負債表上的美元債務置換成人民幣/他國貨幣債務。從2011年到2016年中國央行資產負債表增長1.6萬億美元,但是美元資產下降了1萬億美元,這就是中國成功轉換債務的表現。在這個過程中,還可以出現貿易轉嫁,也就是將其他國家對美貿易轉嫁到對華貿易中來。這樣有利於中國撐起地區和全球貿易圈。

這個模式就像是中醫手法,就是前面說的固本培元。先保住病人的性命,然後慢慢調理,讓對方的機體回恢復自我造血功能。到今天為止這個模式在全球取得了重大成功,與中國簽訂貨幣互換解決債務陷阱問題的國家越來越多。讓我們舉例說明下:

第一個就是俄羅斯,在2012年年末遭遇西方大規模製裁以後,俄羅斯遭遇西方金融攻擊,外匯儲備暴跌。美元債務陷阱導致俄羅斯財政緊張,為了應對被迫放任盧布貶值,國內民眾瘋搶日用品。但在與中國簽署貨幣互換以後,俄羅斯用換取的人民幣進行國際支付。成功繞過了歐美金融制裁。在7月29號美國對俄羅斯、朝鮮、伊朗追加制裁以後,俄羅斯表示將加速去美元化,甚至停止使用美元,徹底跳出美元債務陷阱。盧布不是國際儲備貨幣,俄羅斯央行已經將人民幣納入儲備貨幣,俄羅斯在去美元化以後,人民幣在俄羅斯對外結算中的地位必然迅速升高。我們知道俄羅斯經濟主要依靠油氣出口,2012-2014年中國和俄羅斯簽署10700億美元石油和油氣管道供應協議,得到了中國的金融支持。軍費下降嚴重的俄羅斯之所以能夠出兵敘利亞靠的就是中國提前給付的協議預付款。

第二個就是阿根廷,2015年阿根廷新總統上台以後動用中阿貨幣互換協議用人民幣兌換美元,成功重啟阿根廷匯率市場。中阿貿易迅速發展,阿根廷的牛肉和大豆大量出口中國,結算使用雙方本幣。同時中國加速對阿根廷電力、能源、鐵路、通信等領域的抄底。阿根廷經濟開始慢慢恢復,2014年阿根廷經濟增長0.5%,2015年經濟增長達到了2.0%,其中和中國有關的畜牧業和建築業分別增長6.4%和5%。

第三個是印尼。2014年國際石油價格暴跌導致印尼經濟陷入困難,之後印尼動用貨幣互換協議。中國三大政策性銀行牽頭與印尼簽署1000億美元興建鋼鐵廠等基建項目,中方投資45億美元的雅萬高鐵就是典型。貨幣互換和中方投資為印尼經濟發展注入動力,今年上半年印尼經濟增長5.0%,亞行預計印尼經濟

增長將繼續回升。

第四是埃及,和印尼一樣陷入經濟困難,埃及央行拿出200億美元妄圖穩定貨幣,但杯水車薪。經濟困難導致財政捉襟見肘,人口增長導致以來糧食進口壓力增大,新政府削減開支縮減對埃及民眾購買麵餅的補貼,導致民眾上街遊行。財政困難最終迫使埃及向IMF借款120億美元。2016年年末中埃簽署貨幣互換,同時中國對埃及新首都摩天大樓建設投資31億美元。因為人民幣納入IMF的SDR未來埃及可以用對華出口獲取人民幣來償還IMF。埃及目前經濟比較困難,預計後期將被迫啟用人民幣本幣互換。這將幫助埃及走出經濟困境,擺脫美元債務陷阱。

諸如此類中國使用本幣互換和對外投資挽救其他國家經濟困境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中亞五國、伊朗、巴西等。通過這些敘述可以說明,擁有兩種國際儲備貨幣流動性的中國完全具備破解美元和他國國內債務雙重陷阱的能力。

中國有這種能力,但現實問題是印度不願意接受中印貨幣互換和中國基建抄底。2013年5月李克強總理訪問印度,其中重要一項就是在中印貨幣互換上取得突破,但最終未能成功。雖然印度與中國簽署投資協議但是拒絕人民幣互換。這說明印度對中國的抄底是抵抗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首先,印度不願意放棄在南亞地區的擴張,冷戰時期仰仗蘇聯支持,印度在美蘇之間獲利讓他們嘗到了甜頭。依靠一方霸權實現自己的地區霸權,這就是印度的小算盤。

其次,印度有心在中美之間兩邊取利,但現實是目前中美實力已經發生變化,中國正在從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從內線作戰轉為外線作戰。中國的軍事實力也已經取得長足發展,這種變化發端於2012年,目前趨勢已經很明顯。其他國家已經明顯覺察到了, 8月11號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表示“目前我們正在經歷國際關係中的轉折階段,過去幾百年來西方在國際事務中占統治地位的時代已經成為歷史”其他國家已經明顯感覺到了,但是印度卻對此置若罔聞。認知上的差別使得俄羅斯接受人民幣同時選擇與中國肩並肩建立新型大國關係,作為西方鐵粉的印度卻依舊認為現在和未來依舊是西方主導世界。

中印對峙的核心癥結是印度陷入美元和內部債務雙重陷阱,想以此與猶太華爾街做地緣政治利益交換。而印度對中美東西實力轉換的現實認識不清,也就是腦子不清醒。

說印度腦子不清醒是因為印度對西方還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我們假設印度本次與美國做出的利益交換成功了,那麼華爾街果真能免除印度1.4萬億美元和每年1120億美元的債務利息嗎?得了吧,金融海盜們還等着洗劫印度呢。

這樣的現實正在上演:在莫迪廢鈔、回收黃金、PMI指數不斷下滑的大的經濟衰退背景下,竟然匯率不斷走強,呈現頂背離。這說明有海外游資推高盧比。細思極恐,美國在全球實在找不到掠奪對象最終鎖定了印度,只有印度的體量夠吃一口。川普忽悠印度去招惹中國,同時國際游資推高盧比建倉,等着軍事失利做空印度。這種手法是不是有些眼熟?對了!這是量子基金常用的手法,在東南亞、在香港、在泰國在中國都用過!

國內方面,印度的國內腐敗和民粹問題最終能夠解決嗎?得罪了中國,印度的外部軍事壓力只會更大,印度只能繼續增加軍費開支。請問印度你有錢嗎?國內就業惡化,種族和宗教矛盾你能夠解決嗎?有這些問題存在,莫迪你能打破地方既得利益集團的阻撓嗎?血飲從未聽說過那個國家在外部環境不安定的情況下,完成深度改革的。

 

所以血飲最終的推論是,印度要想徹底跳出內外美元債務陷阱,那就必須與中國合作,人民幣本幣結算、基建抄底和一帶一路就是中國給出的解決方案。如果印度願意接受這些,那麼中印對峙自然和平解決。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印度執迷不悟呢?這個概率不小。美國歷史學家斯塔夫里阿諾斯說過印度是一個被西方的鐵與火從骨子裡征服的國家,印度崇尚強權也對西方推崇之至。這種骨子裡的東西不是短期內能夠改變的。朱日和軍演習近平說過,我們英雄的軍隊有能力有信心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已經踐踏中國領土與主權完整的印度,中國就要好好修理一下。

那麼如果印度只是為了拖住中國呢?這個從戰術上看概率最大。癩蛤蟆趴腳面,不咬人膈應人。我們知道美國在敘利亞失敗以後為了打開石油美元閥門,策動了庫爾德公投,時間正好在9月25號。9月19號還是美聯儲會議時間,美國再次鼓吹縮表加息。在中東踩住美元石油閥門和支持朝鮮試射導彈擊落美元指數的中國顯然是美國的眼中釘。這個時候讓印度上來頂缸,真是再好不過。印度能夠拖到九月底大雪封山,就算是給美國交差。但是我們知道,中東地區事關中國金融和經濟安全的發展利益,習近平已經說了我們的軍隊有信心有能力捍衛國家發展利益。

所以中印對峙最終解決方案是儘量與印度和談,但是談的前提是印度撤軍,這是先決條件,同時中國與印度簽署貨幣互換,基建抄底。要讓印度認清中國的態度,我們不是打不過、不敢打,我們是不想打。印度的敵人是卡住他脖子、對他舉起金融屠刀的猶太金融海盜而不是中國。中國也從未將印度定義為敵人。但是如果印度依舊執迷不悟,那麼中國應該發動一次自衛反擊戰(不是國戰)將印度徹底打醒,讓印度認清現在的中國不是印度能惹得起的。

打的話就要分析前面的三個問題。至於不能打和不敢打,則是兩個偽命題,因為印度已經侵犯中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這是核心利益,核心利益是不容談判的。中國維護領土主權完整的決心不用懷疑。不能打則完全抹殺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力無雙的現實。從南海撞機、割美艦線纜到南海仲裁解放軍軍演對抗美國四大航母戰鬥群、再到中國警告美軍不得在朝鮮半島生戰。解放軍無懼美軍,難道還打不贏戰五渣的印度軍隊?

如果打無法避免,那麼應該怎麼打呢?實際上洞朗地區處於青藏高原面向印度平原海拔垂直下降地區,該地區不是一個能大規模兵力展開的地方。典型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中國要打醒印度那麼就應該將攻擊主要方向放在新疆西部地區。實際上對峙以來中國運兵的主要方向就在西部。這裡是中國未來出兵中東的必經之路。打印度我們就要在西部地區卡住戰略關口,排除印度對中國向西出兵的干擾。控制重要關口就能夠依託地形居高臨下防守。在烈度上中國應該展示最強戰力(體系作戰、數字化作戰等),一次性將印度KO,將1962年對印度威懾的心理陰影進一步放大。

至於很多人擔心的戰後雙方在此地區不斷衝突,這個大可不必擔心。首先常年維持衝突印度必然增加軍事開支,一個連子彈都要進口的印度已經陷入債務陷阱,他還有多餘美元購買軍火嗎?指望美國全面支持印度?美國有錢嗎?再說美國要是有這個膽子,在南海和朝鮮早就與中國開戰了,會等到現在?美國不會幫印度,只會像豺狼一樣在印度倒下的時候對他分屍。

最後血飲還是要說下,中印和平對雙方有利,但請印度不要將踐踏中國領土主權作為對西方討好賣乖的籌碼,想讓中國吞下損害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的苦果印度簡直痴心妄想。一直沒有對中印問題表態的俄羅斯出來當和事佬的時候,也就是中印對峙結束之時。貨幣戰爭看不見硝煙瀰漫,俯視之下卻是血流成河。勝利者權杖上的紅寶石搖曳着嗜血的光芒,卻不見王座之下屍骨累累

0%(0)
0%(0)
  分析很有道理哈  /無內容 - 致良知 08/15/17 (22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美國智庫:南海仲裁一月後看誰是贏家
2016: 激光武器令3名烏克蘭士兵失明
2015: 我的探視大波妹的本事是從誰那裡學來的
2015: 中土世界史-第一紀元太陽年代之貝樂聯
2014: 《今日關注》20140815發布受降檔案 中
2014: ZT說蔣光頭是抗日民族英雄就是一個笑話
2013: 關於055功能定位的思考
2013: zt 抗美援朝時隕落的將星們
2012: 我國國旗被日軍搶走,替死的百姓被抓,
2012: 美國等十五個國家在蒙古舉行年度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