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國產渦扇10“太行”發動機在一架機號為2021的殲20戰機上測試,這種代表中國空軍最強戰力的隱形四代機國產化水平不斷提高。
對於殲20的空戰能力,高性能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強大的隱形接戰能力和出色的超音速巡航能力,都讓它的能力毋容置疑,而殲20是否具備較強的對地攻擊能力,各路專家和網友們看法並不一致。
從中國空軍目前整體發展戰略來看,空天一體、攻防兼備這8個字可以高度概括。
因此空軍新裝備的戰機,普遍加強了多用途能力,特別是前不久亮相朱日和閱兵場的兩種三代半戰機,殲16是地道的重型多用途戰機,對地攻擊能力強大,而殲10B/C也是大大增強了對地精確打擊能力的殲10改型,具備精確制導航彈、反輻射導彈的發射能力。
可以這樣說,2010年後服役的我軍戰機,除了殲11B等極少數機種外,普遍都是多用途戰機,這也符合各國戰鬥機向多用途化的發展潮流。歐洲的三種三代半戰機,都具備較強的對地打擊能力,而即使是最早裝備部隊的四代機——美國的F-22,雖然服役之初缺乏對地攻擊能力,而服役之後也加強了精確對地攻擊能力。
殲20擁有一個長度夠長的主彈艙,網上流傳的資料圖片顯示,其最大可以攜帶6枚新型霹靂15中距空空導彈,在長度上掛載250公斤級甚至500公斤級精確制導航彈並不是問題,其內部由於S型進氣道為前淺後深,有足夠深度掛載我空軍典型的500公斤級雷霆2型激光制導炸彈還是個問題,也能掛載已裝備空軍的天戈250型激光制導炸彈。
除此之外,我軍小直徑精確制導炸彈發展速度很快,類似於美軍小直徑炸彈(SDB)的100公斤級精確制導航彈,已有天戈100等多種型號,這些航彈不僅可使用激光制導還能結合GPS/北斗等衛星制導形式,打擊精度高、附帶損傷小,較小的體積完全可以讓殲20攜帶。
等到殲20裝備數量足夠時,拓展多任務能力將是必備選項。其強大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具有很強的對地攻擊模式,前視紅外系統類似於F35的EOTS,除了上述的新型精確制導航彈之外,甚至有可能為殲20開發一種體積稍小於AGM-158“賈斯姆”隱形空地導彈,這將大大提升殲20的防區外對地攻擊能力。
殲10發展之初,同樣是側重製空的截擊能力,但是保留了對地攻擊的潛力,這在上世紀80年代顯得十分具有預見性。殲10戰機在機腹留有4個小掛架,原本是用於掛載我空軍標準的250-3型低阻航彈,如今,我軍服役中的殲10A已經升級了前視紅外瞄準吊艙,普遍具有使用激光制導炸彈打擊地面的能力。
雖然在目前,精確對地打擊能力還是殲20預留的發展空間,面對美軍大批服役的F35機隊,殲20提升空空作戰能力是當務之急,但和殲10服役初期情況一樣,其預留有較強的對地攻擊能力,已故殲10之父——宋文驄院士和殲10團隊為成飛所帶來的寶貴設計思想,也得到繼承和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