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軍戰史中,經常會強調以弱勝強,以少勝多,在空戰方面更是如此,更多地是強調大無畏的拼搏精神和犧牲精神,什麼一代機打二代機之類的。
但是鮮為人知的是,我軍也曾遇到過一次使用殲-5噴氣式戰鬥機輕鬆吊打兩架美軍螺旋槳戰機的稀罕事。
圖片:兩架美國海軍A-1H艦載攻擊機入侵海南,被我擊落擊傷各一架。
當時已經是1968年第一季度,海航6師即將結束在海南島的輪戰任務。但是其中的第18團還一直沒有碰上過敵機,即將撤防自己卻什麼戰績也沒有,第18團的指戰員是有勁沒處使。
結果,就在即將撤防之前,美國人還是送來了一份厚禮——2架美國海軍A-1H“天襲者”艦載攻擊機出現在海南島附近。
圖片:當時在海南島輪戰的海航6師裝備較為老舊的殲-5戰鬥機。
那是1968年2月14日,海南島上空陰雲密布,美國海軍2架A-1H“天襲者”艦載攻擊機在陵水機場以東海面230公里處向海南島飛近。我地面雷達始終跟蹤這兩架飛機。
A-1“天襲者”是二戰末期研製的一種俯衝轟炸/魚雷攻擊機,二戰結束後,該機由於性能可靠、機體大而有改進餘地未被下馬,主要用於執行艦載對地攻擊任務。該機下低式平直單翼、主翼左右前緣共裝有20毫米機炮4門,機身及翼下多達15個武器外掛點,一般武器搭載量為3630公斤以上,最高創有6355公斤的紀錄,此重量已超過機體本身重量。
圖片:A-1H“天襲者”艦載攻擊機在上世紀50~70年代被廣泛應用。
A-1H是“天襲者”家族中產量最多的一種,安裝了特殊的低空攻擊/轟炸設備,並引入了 AD-5 型上的改進型掛架,另外的改進還有可拋射座艙蓋,液壓操縱尾鈎,並加厚了座艙裝甲。
圖片:著名的帶馬桶出擊就是A-1H“天襲者”干的!
隨着敵機越來越近,南海艦隊航空兵部迅速向海航6師下達了:“嚴密監視,入陸即打”的命令。海航6師分析,敵機可能會在萬寧和陵水之間入侵,即於10時19分命令18團副大隊長陳武錄和飛行員王順義,各駕駛一架殲-5噴氣式戰鬥機從陵水機場起飛,以航向30°穿雲上升,在1500米穿出雲層,繼續上升高度至5500米,飛向萬寧和陵水之間待敵。
圖片:機場中的殲-5戰鬥機群。
10時34分,2架美軍的A-1H攻擊機高度3000米,速度400公里/小時,在萬寧正東方向侵入我領海上空。師指揮所迅速命令我機航向180°,搶占內側陽光有利位置,並向我機通報:“敵機在左前方30°,30公里,高度3000米,速度400公里。”
10時37分,師指揮所再次命令我機航向140°出擊。
圖片:起飛升空至高空隱蔽待命的殲-5,搶占內側陽光有利位置。
10時38分,飛行員報告在左前方15公里發現敵機。但由於當時敵我大角度交叉相遇,間隔很小,陳武錄決定讓敵機從側下方通過後,再向左作急轉彎,隱蔽接敵。轉彎後,殲-5距敵機800米,飛行員看清楚敵機是單發螺旋槳飛機,機翼上塗有美軍機徽。
圖片:A-1H攻擊機模型,背景就是一架殲-5戰鬥機。
我長僚機同時投入攻擊。長機第一次進入就三次開炮,從距離310米打到230米,一舉將敵僚機擊落,並看到敵飛行員跳傘。
我僚機在長機攻擊後時,也迅速撲向敵長機,兩次開炮,從距離320米打到90米,將敵擊傷,敵機逃入雲中,後在返航途中墜落在南越峴港外海。
圖片:沖向A-1H“天襲者”的殲-5戰鬥機。
這次戰鬥為海航6師在海南島的輪戰畫上了圓滿的句號。1965年3月24日至1968年2月14日,我海航第4、6、8師在海南島輪戰期間,先後戰鬥起飛7次,擊落擊傷美軍戰機8架,沉重打擊了美軍囂張氣焰,充分顯示了我海軍航空兵的優良戰鬥作風和強大戰鬥力。(作者署名:虹攝庫爾斯克)
圖片:1968年2月14日戰鬥結束後,海航6師舉行的慶功大會,注意後面殲-5機頭“為人民服務”標語。
圖片:周總理等與陳武錄、王順義等有功人員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