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四,吃掉區壽年兵團一部
雖說攻擊開封城最終勝利了,開封卻並不是華野的戰役目標。依上一回所說,起初是為了避開邱兵團的鋒芒,並在雙方的運動中尋找戰機。
由於開封城在政治上作為省會城市的重要性,在陳唐兵團攻城開始後,國軍的增援和共軍的阻擊有可圈可點之處。當時國軍四路人馬馳援而來。西面的鄭州方向上,孫元良兵團東進到半途中牟縣境受到中野九縱的阻擊,縱隊司令秦基偉大擺疑兵陣,使盡各種手段擋住了孫的一個兵團。順便提一句,九縱就是後來在朝鮮戰場上和聯合國軍大戰上甘嶺的第十五軍,現在的第十五空降軍。南面的阻擊比較懸,當開封守軍確定共軍不是路過、不是佯攻,而是真攻之後,基本上無險可守,所以趕忙向統帥部求救。據說,南京正開國民代表大會,省城一旦丟失了,總統太沒面子,所以嚴令各路機動兵團馳援。駐紮在駐馬店的整十八軍主帥胡璉是員悍將,軍令一到,即刻開拔北進,當時中野部隊尚未來得及阻擊,於是阻擊變追擊,兩條腿真要和汽車輪子賽跑了。幸虧陳唐兵團的親兄弟、華野十縱也在。司令員宋世輪不去追他的黃埔老同學胡璉,而是把准了胡璉的脈,直接發兵攻打十八軍的給養後勤基地上蔡縣城。那胡璉再狡猾得像狐狸,也不捨得讓砸了手下弟兄們的飯碗,只好返回招架,開封就不去了。
再說東邊,原有一個機動兵團邱清泉,本來是北上招呼粟裕的三個縱隊而去的,現今開封危急,也遵命折向西進。蔣總統又拼湊了新的兵團,轄兩個整編師,由區壽年統率下也西進馳援。但這個兵團與邱兵團是同向不同步。當邱清泉從共軍手中奪回開封后,發現是座空城,三、八兩縱隊己離開汴梁城南逃了。邱兵團隨後追擊,與區壽年兵團就拉開了一段八十華里的距離。於是,粟裕的機會來了,集中一、四、六等三個縱隊和兩廣縱隊、特縱等優勢兵力立刻合圍、分割區兵團。同時三、八兩縱隊立馬調轉槍口阻擊一路追來的邱兵團。
到此為止,華野的人馬全部登場了,在豫東的睢陽、杞縣一帶與國軍兩個野戰兵團捉對撕殺,一邊是三縱、十縱和八縱堵着邱兵團的機械化部隊不讓東進增援,一邊是四個多縱隊的主力圍着區壽年的兵團部和兩個整編師而群毆。這種戰法,到了這種程度,只能是圖窮而匕現,得玩真的了,戰鬥的慘烈程度無以言表。區壽年的兩個整編師雖說是弱旅,那只是相對於國軍“五大主力”、“鋼七軍”等精銳主力的整體裝備而言。如今打起了陣地戰,弱旅就不一定弱了,固守待敵,敗則是一定敗了,但是對華野進攻部隊也造成了相當的傷亡。為何? 一方是待援中防守,絕地求生,自然是困獸之鬥。另一方的心理壓力恐怕更大,因為在中原和華東的平原地帶,這幾個國軍的機動兵團有很強的遠距離投送增援能力,火力強大。而共軍的軍事實力尚不足以硬碰硬地和國軍對着幹,只能是趁援軍未到之際,咬幾口,撕下一塊肉就跑,跑得慢了就得吃不了兜着走。比如攻占開封,就是限五日內必須解決。再往前,粟裕在大別山區圍攻確山,也是見整五軍趕到了就得撤兵。所以,這是一場慘烈的惡仗是免不了了。當然,指揮員的戰術得當、士兵的鬥志旺盛,天平一定是擺在粟裕這一邊,最終攻下了兵團部,生俘了區壽年中將及麾下不少將領,只是嚴格說起來,並未將區壽年的兵團所有部隊一網打盡。
為何沒有一網打盡?其原因就是前邊所言,來不及。別看這區壽年司令的兵不是最強的,但是卻有個人魅力。當年在1927年8月,區壽年就參加過南昌起義,不過他沒有接着南下、上井岡山,而是跟着他的舅舅蔡挺楷將軍脫離了起義隊伍又回歸了國軍。後來,區司令在軍中也是官越做越大,這此當上兵團司令官,也是委員長親自委任。如今被圍困,在劫難逃,立馬直接給蔣委座發電報求救。於是乎,直接驚動了國防部和武漢、徐州兩個剿總司令部。原本國軍的部署已經在盯着粟裕了,只不過因為開封之戰緩了幾天。現在,幾個縱隊突然冒出來咬住了國軍的一個兵團,這還了得,這不是成了 '孟良崮2.0' 了嗎?所以,南線的胡璉兵團等也趕緊北上救駕,和中原野戰軍就懟上了。所以這次會戰就由華野的行動演變成了兩個野戰軍的聯合作戰。更要命的是,從東邊又殺來一個整編25師,還是個強悍的老對手。
戰役就進入了下一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