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軍演,戰爭邊緣
共軍連續搞夜間軍演,傾向危險。道理簡單,戰爭大部分在夜間爆發。最近一次轟六K逼近台灣,是在4時起飛,拂曉抵達台灣東岸,這是典型的突襲時機。 5月9日殲20隱形機首次海上演習,也是選在夜間逼近台灣。
昨天北京主要媒體均以頭條報道殲15在遼寧號夜間起飛降落成功,稱為共軍武力發展的“重大標誌”,大肆宣傳。
夜間航母戰機起飛難度高,世界上僅有美國法國掌握。美國飛行員只有60%通過夜間起飛考核,法國飛行員前往美國航母訓練才掌握夜飛能力。英國自“皇家方舟”號航母1974年退役後失去固定翼艦載機聯隊,“鷂”式垂直起飛戰機因操作難度大,極少進行夜間起降。
後冷戰時代,俄羅斯僅用蘇25艦載教練機進行了有限的夜間起降訓練,但夜間起降並未列入蘇33飛行員的常規飛行技能範疇,蘇33艦載機部隊並不完全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
單座艦載機夜間起降非常危險,俄羅斯蘇33是單座艦載戰機,很難進行夜飛訓練。目前主流固定翼艦載戰機均為雙座型,着眼於減少夜間起降(尤其是降落)的危險係數,艦載機降落時,後艙位置更高的武器操作員擔負大量的觀測、警告使命,甚至能在駕駛員出現錯誤操作時接替駕駛,提高安全性
殲15艦載機於2009年首飛後,美國海軍少將布魯斯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稱:殲15的單座布局限制了它執行全天候作戰任務的能力,在裝備雙座型艦載機前,中國難以執行夜間起降、遠程空優/攻擊等作戰使命,僅依靠單座型殲15的話,中國或許花100年也無法實現夜間起降。從殲15首飛至今,中國只花了不到10年就完成了,大陸稱為重大標誌事件,意味有多方面的進步。
大陸媒體已經報道過殲15D/S等雙座型艦載機的成熟和服役,但是稱為電子戰用途。現在夜飛成功,意味解放軍的雙座機趕上世界一流航母戰機,既可以夜飛,還可以遠程制空和對海攻擊,那就不僅僅用在壓制台軍了。
夜間降落需要航母導航技術的進步,因為航母為了隱蔽,不可能明顯的照明,飛行員夜間無法清楚目視甲板,主要依靠特製電子設備指揮,夜降成功也說明航母航電的突破。
此前大陸被認為航母飛行員不足,夜間起降成功,也是宣示航母飛行員訓練的進步。 由於002艦即將入伍,核動力的003艦建成也在“咫尺之間”, 由於遼寧艦不斷提供新的人力和技術進步,大陸航母艦隊的戰力正向2025年建成遠海艦隊的目標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