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美軍為何偏愛歐洲武器?能較快融入體系還填補短板
送交者: 三把刀 2018年07月02日23:21:00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001.jpg

圖為美國海軍擬從挪威進口的“海軍攻擊導彈”

  近日,國際新聞的頭條一直被美國“四面出擊”式的貿易戰叫囂所占據。在美國的“目標清單”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防務和經貿等領域與美國展開廣泛合作的歐洲盟國。

  5月31日,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宣布,美國將於6月1日起對歐盟徵收25%的鋼鐵關稅和10%的鋁關稅。歐洲國家亦不甘示弱,在6月22日起對自美國進口的價值28億歐元(約合216億元人民幣)的產品加征關稅,並籌劃下一步的貿易反制措施。在將別國對美貿易順差視為“不公平原罪”的特朗普政府看來,只要美國從外國進口商品,美國就在經濟上“吃虧”。然而在軍貿領域,美國的“吃虧”趨勢卻似乎愈演愈烈。

  近期,美國軍方高調公布了多項從歐洲軍工企業進口昂貴先進武器的計劃,顯示歐洲武器已經全面“滲透”進美軍裝備體系。美國海軍已選中挪威康斯伯格公司研發的“海軍打擊導彈”(NSM)作為新一代艦載反艦導彈。經過長期的招標拉鋸戰後,美國海軍陸戰隊敲定採購英國BAE公司出品的新一代兩棲戰鬥車。美國陸軍在其改進“斯特賴克”車族的競標中,也看好幾種歐洲軍工企業提供的武器系統和改裝方案。上述武器系統均價格不菲,如果再加上後續零部件採購、保養維修和系統融合的成本,有望為美國對歐軍貿採購“貢獻”數十億美元。

  不過,歐洲軍工企業卻不滿足於目前對美武器出口“零敲碎打”的格局,意圖通過參與美軍現代化進程獲得更多利潤。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報道稱,歐洲軍工企業已經“瞄準”美國陸海軍的武器更新計劃。在今年的歐洲國際防務展上,德國萊茵金屬公司、德國克勞斯瑪菲公司、法國奈克斯特公司和瑞典薩博公司等歐洲軍火巨頭均推出了針對美軍需求專門研製的先進武器。

  萊茵金屬公司展示了先進的Lynx KF41型步兵戰車,準備以該車參與美陸軍“下一代地面戰鬥車輛”項目競標。薩博公司和挪威Nammo公司則關注美軍“遠距離精準火力攻擊系統”項目,希望美軍採購其研製的多種遠程彈藥。自認為難以打入美國裝甲車輛市場的克勞斯瑪菲公司和奈克斯特公司,也計劃向美軍推銷加裝於裝甲車輛的武器系統和部件來“小賺一筆”。從目前美軍方對上述武器的積極響應來看,未來很可能有更多歐洲武器系統進入五角大樓採購清單,而這也意味着美國軍費將更多地流入歐洲軍火商的“口袋”。

  那麼,美國軍方如此青睞歐洲武器的原因到底為何呢?正值美國政府一再向歐洲發布貿易戰叫囂的時刻,美軍為何不能轉向國內軍工企業採購武器呢?

  歐洲武器能夠填補美軍裝備體系中的許多短板,且能較快融入美軍現有作戰體系中,是美軍近年來大舉採購歐洲武器的首要原因。受到長期反恐戰爭的影響,美軍在1980至1990年代提出的大量武器研發計劃被中途廢止,以集中資源投入到阿富汗、伊拉克的戰事中。

  此舉雖有利於當時的作戰行動,卻使得如今尋求回到常規戰爭“正軌”的美軍陷入到新一代武器研發“青黃不接”的困境。而美軍目前主導的若干現代化計劃最早也要到2030年方可完成,無法解決美軍急於列裝先進武器的燃眉之急。而歐洲軍工企業按照本國武器研發周期所推出的武器,恰好可以滿足美軍目前對許多武器的需求。同時,基於在北約框架下實施聯合作戰的目標,美國和歐洲的武器標準(如口徑和零部件尺寸)和作戰系統早已實現高度融合,這為美軍將歐洲武器融入自身作戰體系中提供了充分的便利條件。既然歐洲武器能“應急”,又與美軍裝備體系沒有“相斥”之虞,美軍自然樂於對其敞開大門。

  在裝備採購的效費比層面,美軍進口歐洲武器也可能比採購本國武器更“划算”。如果美軍要依託本國企業來自主發展一個先進武器項目,就需要為該項目投入巨額的研發投資,為將項目列入預算中,還需要投入大量政治資源與時間成本,在各軍種內部和國會-政府層面展開政治博弈,最終敲定項目細節。武器研發過程會受到技術、軍事需求和政治因素影響而隨時發生調整,進而增大投資或延長研發周期。最終美軍還要按高昂的單價來採購裝備。相比於這一複雜而成本高昂的研發-採購過程,從外國進口武器只需要支付武器定價、溢出利潤和分擔的研發成本,在資金和其他軟性資源層面的付出遠小於自主研發。

  雖然自主模式能確保美國掌握軍工核心科技,但如果所有裝備的研發採購都照此辦理,美國的巨額軍費恐怕仍不敷使用。將一些分系統裝備或技術重要性不高的裝備項目“外包”給歐洲企業,既可以節約相當的成本,也能藉此深化美歐防務聯繫,在經濟和政治層面都有較高效費比。

  當然,對於美國來說,選擇從歐洲進口武器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則是歐洲國家(特別是其中的北約成員國)在政治上的“可靠”。美歐之間的防務安全合作由來已久,近年又由於北約和俄羅斯的緊張局勢而得以深化。歐洲國家在信息安全層面被美國政府信任,在美國出口武器的優先級列表中居於較高位置,同樣也是美國進口武器的優先考慮方向。雖然美歐經貿關係在今年趨於緊張,但相比於共同的安全利益和深厚的歷史合作基礎,在可預見的未來,美軍仍將繼續從歐洲國家進口相當數量的武器。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7: 印度敢和中國開戰?當今能打得起現代化
2017: 中國坦克老喜歡在尾部加裝大木頭 到底
2016: 漁船在虛擬目標旁2海里被鎖定,導彈直
2016: 投降後拒當跪低踏背馬夫的日本兵
2015: 台軍機繪二戰擊落日軍機圖案 被日方“
2015: 逐條反駁對共產黨敵後抗戰的誣衊
2014: 真相曝光:柬埔寨為何突然聯合越南對抗
2014: 視頻:曹長青:獻給我的美國!看來不吐
2013: 中國海監船在釣魚島堵住4艘日右翼船[圖
2013: 外交部女發言人華春瑩太能說了,簡直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