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俄非對稱武器令西方不寒而慄
送交者: 三把刀 2018年08月05日23:48:05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近日,俄國防部連續發布6款先進戰略武器的影像資料,其中既包括新型陸基洲際彈道導彈等新一代戰略核武器,也包括高超音速武器和遠程精確制導等“非核遏制”力量。上述“撒手鐧”武器曾在3月份以動畫形式出現在各大媒體,此次俄通過視覺衝擊感更強的影像資料,公布了6款武器的性能參數、發展歷程等細節,真實展示了這些武器的“生命”周期,俄軍工潛力和軍備實力引發外界普遍關注。有外媒稱,這6款“超級武器”如同俄羅斯對外宣示武力的“長矛”,從一定程度上講,其打擊能力幾乎打碎了美國花費數十年、數千億美元打造的全球反導系統。

  真實性:從動畫到視頻

  在俄3月發布6款武器消息後,西方曾對俄軍工實力表示質疑,稱“用動畫展示武器效果,更像是科幻而非現實”。此次俄方通過影像和解說,詳盡展示裝備的研發、試驗進程,並公開部分核心參數、列裝日期甚至對接部隊情況,有力回擊了外界的“科幻說”,俄軍強大的軍工設計、創新和研發實力也得以彰顯。

  俄國防部表示,“匕首”高超音速巡航導彈和“先鋒”高超音速飛行器,已分別進入戰鬥值班狀態和量產階段。其中,搭載“匕首”的米格-31戰機自去年12月在南部軍區投入值班後,完成了包括70次空中加油和超過300次飛行任務,實戰能力得以檢驗,俄正計劃開發圖-22M3為其新載機,並將導彈射程由2000千米提升至3000千米,擬於今年9~10月啟動發射試驗;“先鋒”時速高達20馬赫,具有耐高溫、抗腐蝕、突防性強等特點,將於2019年列裝第31導彈集團軍第13導彈師。

  “先鋒”的標配彈頭為“薩爾馬特”陸基洲際彈道導彈的機動彈頭,該款導彈也在6大武器之列,作為重型液體燃料導彈,最大射程達1.7萬公里,可越過南北極發動攻擊,已成功完成3次發射試驗,計劃2020年前完成飛行試驗並列裝部隊,是俄羅斯新一代陸基戰略核打擊力量的核心。

  另一款核動力巡航導彈“海燕”,是一種低空飛行、攜帶核彈頭的隱形巡航導彈,射程幾乎無限,可繞過防空體系攔截區域,實現有效突防。俄國防部官員表示,“海燕”可攜帶核戰鬥部,並正在接受導彈結構改進工作,即將啟動樣品飛行試驗。

  視頻最後公布的兩款武器均體現了俄在新軍事領域的研發能力和成果。“波塞冬”核動力無人潛航器的航程達洲際水準,航速超過現役艦艇數倍,可在極深水下作業,具備核常兼具的打擊能力,俄方已對該款武器展開系列試驗,目前正展開綜合性試驗。“佩列斯韋特”機動激光反衛星武器,已進入部隊試驗階段,據稱將列裝俄空天軍第15太空集團軍,目前已完成必要基礎設施建設,載體平台為輪式集裝箱卡車。

  高技術:從概念到兵器

  外媒評論稱,俄方高調披露高技術殺傷武器信息,反映了其在防務領域對前瞻性技術的運用和成果轉化能力日趨成熟,新一代武器系統已由概念設計步入實體生產階段。

  自2014年起,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提出“全球即時打擊”作戰概念,俄隨後將高超音速突防和太空作戰力量納入發展重點,並在新版《軍事學說》和《俄聯邦國家安全戰略》中提及發展“能突破任一反導防禦體系”的高超音速武器,並在《2018年至2027年國家武器裝備發展綱要》中明確指出,反衛星激光武器和戰略精確打擊武器將成研發重點。

  從效果來看,“匕首”“先鋒”時速可達10馬赫和20馬赫,並融入機動變軌和高精度打擊等先進技術,可有效突破西方當前及未來的防空反導系統。根據俄方計算機模擬推演結果,兩者同時發起攻擊,可突破同時由35枚北約反導攔截彈構築的密集火力網。“佩列斯韋特”將作戰對象直接瞄向太空領域戰略對手的空天資源。

  “海燕”“波塞冬”的“問世”,既顯示出俄軍在核動力技術領域的突破,也進一步推動不間斷巡航、深水無人化等作戰理念轉為現實。在西方不斷渲染“第三次抵消戰略”、加緊在俄周邊部署反導網絡的背景下,上述超遠航程武器繞過攔截網的作戰特點,顯著增強了俄運用新物理原理技術突破西方反導體系的能力和“水下二次戰略反擊能力”。

  “薩爾馬特”及其機動彈頭與“先鋒”的結合,反映出在“戰略威懾”框架下,俄戰略核打擊體系的更新迭代趨向以現代技術突防為核心的發展理念。值得一提的是,俄國防部公開了這些武器的預計列裝時間、現階段狀態和未來部署單位,顯示出對本方技術和裝備的信心。

  分析稱,從前瞻性技術概念到戰略性武器系統,俄軍推動實現軍事裝備現代化和高科技化,有效增加了與西方戰略博弈的籌碼。同時,選擇在“特普會”後美俄關係的微妙期和反俄勢力仍試圖加大對俄戰略擠壓的特殊時機發布上述信息,施壓反制和示強意味濃重。

  威懾力:從核到核常兼備

  從武器類型來看,核武器的戰略威懾仍是俄軍事戰略的重要內容,而以遠程精確制導、新物理原理和突破性技術為代表的非核遏制力量也將加速發展,成為俄未來戰略威懾的重要選擇。

  可以說,6款武器涵蓋陸、海、空、天各主要戰場領域。“薩爾馬特”被外媒稱為核戰爭時代的“噩夢”;“先鋒”“海燕”“波塞冬”均具備核/常彈頭搭載能力;“匕首”在與圖-22M3戰略轟炸機完成合一配置後,將實現超音速打擊平台與高超音速巡航兵器的完美結合,戰略突防和精確打擊的優勢突出;“佩列斯韋特”機動激光反衛星技術的成熟、定型,將顯著提升俄在太空新疆域戰略制衡能力。此外,根據俄《2030年前軍事技術及武器發展方向》規劃,在近800項軍事技術研究項目中,以高超音速為代表的高精度打擊技術和武器居於首位。可以預期,儘管仍面臨西方技術和經濟封鎖,但俄對戰略威懾性武器的研發和生產工作不會停滯。

  總的來看,依託厚實的軍工基礎和先進的軍事技術理念,俄軍統籌發展具備核威懾與非核遏制技術的系統裝備,既可實現威懾制衡的戰略意圖,又實現了成本、技術和效果之間的平衡。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7: 周恩來是五百年來中國第一罪人
2017: 中國政軍經特四大綱維被豬頭砸個稀爛,
2016: 北京霸氣警告韓國:別以為有靠山就能胡
2016: 紙貓國的玻璃心碎了一地
2015: 刀口:二戰以後美國空軍有神話沒有勝利
2015: 愛國憤青不知道的“米格走廊”的真相
2014: 俄媒:中國96A坦克參加俄國際大賽首日
2014: 兵不厭詐。我國坦克96A坦克參加俄羅斯
2013: 環球時報:中國一旦崩潰 戰爭和流血一
2013: 三論“儒家一大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