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聽平可夫談中俄軍演 |
送交者: Canhai 2005年09月08日20:46:58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
筆者在莫斯科幾乎全程觀看了儘可能看得到的電視畫面與圖片。俄電視台、平面媒體對這次軍演的報道並非像中國媒體這麼熱情,存在極大的“溫差”,感覺上至少半數以上的報道是指出中國軍隊存在的問題甚至是負面的。 通過軍演,政治上的意義自然是多重的,首先說明中俄戰略關係正在升溫之中。這是俄中的戰略空間同時受到西方,尤其是美國進一步壓縮的必然結果。因此,北京與莫斯科的戰略孤立意識促進了雙方之間的接近。但是,正如俄羅斯社會科學院遠東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亞歷山大.羅曼洛夫所強調的那樣,俄羅斯不會把同中國的戰略關係上升到結盟的地步,類似1950年代那樣的同盟互助條約現在不會再有,將來也不會簽訂。因此,俄中戰略夥伴關係是一個沒有結盟條約的夥伴關係,這一點完全有別於日美安全聯盟。 演習事實上依然存在巨大的軍事意義。在中國軍人的感情深處,是高度崇尚俄羅斯的裝備、作戰思想的,因此,中方提出“向俄軍學習”的口號是真誠的。俄羅斯科學院歷史學教授Yuri M Galenovichi指出在上世紀50年代,中國軍隊就提出了“向蘇軍學習”的口號,國防部長曹剛川上將在視察俄中部隊的表情引起了筆者的高度注意。對俄羅斯,他用俄語千方百計地希望表達自己了解俄羅斯的內心世界,的確,他是蘇聯培養的中國軍人。對於中國軍隊,他的目光似乎再說:這下再弄虛作假就難了吧?筆者認為,這才是舉行聯合軍事演習的真正軍事意義之一。近年來,軍隊高層非常了解下級、甚至包括一些主力部隊都欺上瞞下,在訓練中“跳訓”、“漏訓”,但是迄今為止無法找出有效的杜絕手段。在莫斯科航空展上,來自中國軍隊的人員意外與筆者交談,筆者以為他們會毫不客氣地批判筆者,因為筆者歷來批評中國軍隊最為激烈。但是出人意料的是,交談完畢之後,有人還追上來說:你說的哪些(中國)軍隊的毛病我們都知道,可是..!不說了…。 因此,平可夫認為,中國軍隊高層決定舉行類似的軍事演習有着更高的戰略意圖,那就是在實戰中,在較為透明的狀況下鍛煉自己,找出自己存在的問題,有外人參加的演習中,再弄虛作假就艱難了。 筆者一向主張,觀察中國軍隊的任何一次軍事演習,必須作出兩種比較,一種是與其過去自身的演習相比較,另外一種是把演習與北約的標準,俄羅斯的標準相比較。這次在莫斯科,一邊觀看演習,一邊同俄專家進行交流,平可夫的結論是一、與過去的中國軍隊演習相比,大有進步,二、與北約甚至是俄羅斯的軍事演習相比差距甚大。 首先是“進步“之說,具體體現在裝備的更新的確快速,過去沒有辦法完成的諸多戰術演練課題,目前由於得到了新的裝備而能夠體現新型戰術意圖了,能不能做是一回事,做得好不好又是另外一回事情。根據筆者的判斷,從演習地點、裝備使用狀況、報道方式可以看出,這次投入演習主角的應該是精銳的陸軍第54集團軍第127 輕型機械化步兵師,主要配備了92型輪式裝甲車。演習的想定是認真的,那就是檢驗輕型機械化師的登陸作戰模式。 一系列的新型裝備諸如105毫米輪式自走炮、傘兵戰車、95式彈炮結合系統都投入了演習,以88C主戰坦克為主體的坦克集群和Z9攻擊直升機的協同演練顯然是着眼於空地一體戰法研究,直升機的數量、密度比過去增加了。傘兵戰車的空降作戰、潛對艦導彈齊射似乎是首次在大規模演習中出現、輪式裝甲車的兩棲登陸、63A水陸兩用坦克的波狀衝擊都比較有規模,而且諸多的戰法是首次正式以“聯合作戰”的方式加以摸索。這是進步的一面。換句話說:過去沒有過的戰法摸索! 在問題方面,與俄羅斯還有巨大的差距,換句話說,若再度出現“蘇軍入侵中國”的情況,交戰之下,俄軍依然還是“瘦虎雄風在”。在局部戰鬥中,俄軍依然能夠奪取戰役主動權。 首先看空降作戰,蘇軍高度重視空降兵在“大縱深防禦”、“大縱深進攻”作戰中的主導作用,1930年8月,蘇軍總參謀長Tuhachevski首創了空降兵,並且在32年Kavka的演習中首度運用運用,由於國土縱深遼闊,多次受到法國、德國的突然襲擊,因此蘇軍高度重視部隊機動作戰的重要性。在俄羅斯時代,空降兵師長出生的Glachov大將甚至出任國防部長,可見俄軍對空降兵的重視。關於空降戰車在進攻作戰中的實用價值?筆者已經多次表示疑問。但是請注意Kavka演習重點演練的是大縱深防禦!可見Tuhachevski當初對傘兵作戰的運用意圖。必須注意的是歷史的經驗教訓,用作進攻性防禦作戰中,傘兵的大規模作戰失敗的次數遠遠高於成功。但是作為邊界防禦、快速組織縱深一線戰線、鎮壓暴動,傘兵戰車的價值依然是無法取代的。筆者一向認為,不能完全否認蘇聯軍事學說的精髓,它依然體現了巨大的創造性。但是時代在發展,必須堅決地反對教條主義!這次在莫斯科與俄方專家也就次進行了莫大的爭論。 觀察這次中國空降兵實施的首次傘兵戰車的空投過程可以看出中國空降兵的重裝空投還處於摸索階段。根據俄軍消息來源聲稱15軍這次一共在演習中空投了12輛傘兵戰車,一輛退出戰鬥。失敗率為8.33%,超過了俄軍1%的標準。俄報章聲稱:最為不可思議的是中國的空降兵在着地以後甚至是不攜帶武器的(根據筆者的經驗,也許攝影角度出現問題?的確沒有理由在實彈演習中不配備武器。或者作戰想定只是基礎科目訓練,這樣,即使是蘇聯空降兵在實施基礎訓練階段也是輕裝空投的)。俄空降兵手冊明文規定輕機槍、反坦克火箭筒、AKM收縮式衝鋒鎗由個人攜帶空投。因為空降兵着落之後最有可能邊戰鬥,邊尋找自己的傘兵戰車。這次演習俄軍第76空降師出動了BMD2傘兵戰車,是可以連同駕駛員一起空投的,從BMD3開始,理論上全體成員可以一起隨同傘兵戰車空投,但是只進行過自願性質的試驗。中國的傘兵戰車的空投過程發現人、車是完全分離的,而且回收戰車的士兵為何不攜帶衝鋒鎗之內的輕型武器?北方工業公司剛剛為中國傘兵開發了摺疊式的反坦克火箭筒。 此外降落傘具依然落後。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已經從基輔發出報道首次披露烏克蘭ARK,FEODOSIA向中國轉移了BPS 916重型降落傘技術,中國根據這一技術生產自己的許可產品。BPS 916載重量8噸,最大空投高度2500米,通常空投高度1500米。BPS 916由4頂傘組成傘兵戰鬥車。 由電視圖像顯示中國生產的傘兵戰車空投傘似乎採用火箭反向減速裝置,沒有在傘兵降落傘下發現安裝了氣墊平台。通常蘇式重型傘由4個火箭反向減速裝置在着地10米前遙控點火,降低傘兵戰車着落的震動與重力。為何在如此小型的演練中出現中國傘兵戰鬥車被顛覆的場面,就此筆者走訪了莫斯科Moskovskii Universal,這是全俄唯一研製重型傘兵傘的企業。他們聲稱烏克蘭的重型傘技術已經過時,火箭助降的方式首先成本昂貴,同時安全性不如氣墊助降。定時火箭點火裝置出現問題之後,空降中的戰車就可能失去平衡。Moskovskii Universal的專家聲稱他們目前進一步對氣墊助降方式進行進一步改進,即把過去的整體氣墊充氣方式改良成二元分離式氣墊充氣,這樣可以在重型傘兵戰車着落10米前更加快速充氣,同時有助於氣墊平衡。通過這樣的改良,俄羅斯傘兵戰車的最低空降高度已經由過去的400米降低到300米。 再看中國空軍在此次演習中對Su30MKK和SU27UBK戰鬥機的運用。它們不斷在空中發射S13或者S8型火箭,簡直是中看不中用。自從1996年的軍事演習中國空軍採用Su27SK戰鬥機作類似低級攻擊的做法就受到筆者的無情嘲笑。同年,Su27首席試飛員、蘇聯英雄V.Ilushin少將聽了筆者的介紹之後氣憤地聲稱:簡直是浪費!相比之下,這次演習中俄軍只出動了一架Su24M戰術攻擊機,發射了Kh29T電視制導空對空導彈,非常老練而有吸引力。而中國空軍的Su30MKK表演只能嚇唬普通台灣民眾,但是需要清楚的是報道是由軍事記者寫的,如果這些演習甚至得不到軍事記者的驚嘆,又如何能夠嚇唬普通民眾? SUKHOI/KHAAPO編纂的Su30MKK手冊在最後一頁才介紹了Su30MKK用作“無誘導炸彈攻擊”模式時的標準配置可以是每次攜帶4個S8或者S13火箭發射筒。當然SUKHOI不主張用如此昂貴的多用途戰鬥機作如此低級的戰術攻擊。它是Mi24武裝直升機或者Su25攻擊機的任務而不是缺乏裝甲保護、機體龐大的Su30MKK的職能。為何為Su30MKK換裝了H001VE型雷達,就是要通過增加“對地精確攻擊火控通道”的方式提高H001E雷達的功能,進而使Su30MKK具備導彈、制導炸彈精確攻擊的能力。至於拿教練型雙座Su27UBK演練同樣的戰法,更是離譜。 令人不解的戰術動作比比皆是,諸如在如此高強度的登陸演習作戰中,一貫採用衝鋒舟運載搶攤部隊的做法,美俄軍隊早就在70年代演練了大規模超視距登陸的戰術課題。低速、火力有限的衝鋒舟,只是筆者在安達略湖釣魚的工具而已。船舶通過的海浪都會使釣魚的舟船嚴重搖晃。試問:在海況超過三級的情況下,衝鋒舟如何組織有效射擊?較短的換乘距離意味着,整個登陸大艦都在對手的火炮射程之內。 至於中國官方媒體關於039A潛水艦水下發射反艦導彈的報道,仔細分析似乎已經採用了數據鏈技術,能夠達到齊射的水下飽和攻擊效果,確實是進步。可是根據報道所稱,為何又要打開潛水艦雷達搜索目標,這不等於說潛水艦在發射時候需要上浮到潛望鏡深度?不可理解。當然筆者的經驗是百聞不如一見,不在現場採訪,也許記者報道出現錯誤!俄發射3M54E反艦導彈時候,首先得到來自衛星或者水面艦、飛機的目標指示,即所謂“初測“,隨後潛水艦就可以在水下15-20米深處實施發射,在導彈距離目標65-40公里初,彈載雷達會自動打開,以水平45度、上下正負10度扇面尋找攻擊目標。為何在發射中國式反艦導彈時,潛水艦一定需要打開雷達?筆者還是不解! 此外,88C坦克梯隊進攻的密度過高,在攻頂彈、集束炸彈、無人化戰場技術高度發達的現代戰爭中,過分密集的坦克進攻會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也許88C在演練如何在地域狹小的台灣本土實施大縱深進攻的課題?因此無法過渡施展。 綜合上述,中國軍隊還是需要以小學生的態度向昔日蘇軍學習!學習!學習!再學習!這是列寧的話!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04: | 台海爆發小型衝突可能性升高 | |
2004: | 冷靜理智又針鋒相對,中國才能擺平小日 | |
2003: | 上甘嶺五十年祭 | |
2003: | 東西之爭與南北對峙 | |
2002: | 還是陳水扁在台上好zt | |
2002: | 上甘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