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滬抗戰對中日戰爭的影響
日軍共投入2個軍9個師團30萬人。蔣介石派了78個師、7個獨立旅、3個暫編旅、中央軍校教導總隊、炮兵7團、財政部稅警總團、憲兵1個團、上海市保安總團、上海市警察總隊、保4個安團團,3個海軍艦隊,兵力60萬以上。 三個月日軍傷亡5萬多人, 中國軍隊犧牲30多萬(不是傷亡)。幾個德國裝備的精銳師損失超三分之二以上。 這算的上是中日戰爭中最大規模的戰役了。 與此可以相比的大概是徐州會戰,李宗仁指揮60萬人與日軍24萬人激戰,以蔣介石炸開黃河水淹河南為代價結束戰役。
淞滬抗戰不但讓中國積攢的精銳部隊損失殆盡, 上海工業區遭受嚴重破壞, 最慘烈的後果是國軍上海失敗之後成為無組織潰敗,而被日軍一面倒的屠殺。 南京大屠殺可以說是震驚中外, 至今都是中國人心中永遠的痛。
可是就這樣一次失敗的抗戰, 最近又被吹噓挽救了中國。 冠冕堂皇的說法是淞滬會戰迫使迫使日軍在華北戰場上轉攻為守,打亂日本軍國主義者侵華之全盤計劃,使他們未能3個月滅亡中國。 而古龍武俠的說法是淞滬抗戰導致日軍沒有沿着忽必烈滅南宋和滿清滅明朝的成功路線滅亡中國, 所以淞滬抗戰挽救了中國亡國的命運。
這是一些純粹無厘頭的說法。 實際上南宋在對金元軍事絕對優勢條件下偏安多年的重要原因就是富庶的江南後方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戰略物資。 金元無法從兩面進攻南宋, 讓南宋腹背受敵並不是這樣的戰略不可行, 而是因為蒙古金國都沒有強大的海上力量可以開闢第二戰場,
蔣介石發動淞滬主動進攻的真正意圖並非是什麼分散日軍在華北的兵力。 蔣介石的真正目的是引誘日軍上海租界列強的利益。 日軍沒有開闢上海戰場並非是應為害怕分散兵力, 而是真的忌諱列強插手, 再樹強敵。 實際上日軍的海軍在上海正好擺脫半閒置狀態。 但是, 蔣介石既然主動進攻簡直就是給打瞌睡的日本鬼子送了一個枕頭。
事實上蔣介石的所謂計謀是完全失敗的。 上海戰場上遭遇空前慘敗, 30萬英勇將士灑血戰場, 百萬百姓遭到屠殺, 富庶江南變成瓦礫, 換來的僅僅是列強不疼不癢的聲明。 和為數不多的貸款(用於購買武器)。那點貸款買回來的武器估計都不夠補充淞滬戰場的損失。
實際上上海挑起戰端的結果不是使中國免於滅亡而是差點加速中國的滅亡。
對比蔣介石的愚蠢, 請看看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中指出的正面戰場如何抗戰的:
問:照你的意見,這次解放戰爭,主要的戰略方針是什麼?
答:我們的戰略方針,應該是使用我們的主力在很長的變動不定的戰線上作戰。中國軍隊要勝利,必須在廣闊的戰場上進行高度的運動戰,迅速地前進和迅速地後退,迅速地集中和迅速地分散。這就是大規模的運動戰,而不是深溝高壘、層層設防、專靠防禦工事的陣地戰。這並不是說要放棄一切重要的軍事地點,對於這些地點,只要有利,就應配置陣地戰。但是轉換全局的戰略方針,必然要是運動戰。陣地戰雖也必需,但是屬於輔助性質的第二種的方針。在地理上,戰場這樣廣大,我們作最有效的運動戰,是可能的。日軍遇到我軍的猛烈活動,必得謹慎。他們的戰爭機構很笨重,行動很慢,效力有限。如果我們集中兵力在一個狹小的陣地上作消耗戰的抵抗,將使我軍失掉地理上和經濟組織上的有利條件,犯阿比西尼亞的錯誤。戰爭的前期,我們要避免一切大的決戰,要先用運動戰逐漸地破壞敵人軍隊的精神和戰鬥力。
(斯諾:《西北印象記》)
請注意, 這是抗日戰爭開始前一年毛澤東寫的。 還不是抗日戰爭開始以後, 觀察蔣介石一個有一個錯誤才總結出來的。 如果蔣介石能讀懂毛澤東的戰略, 中國可以至少多出來百萬受過訓練的精銳軍隊。 如果在日軍進攻路線上靈活設伏,鬼子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當然, 毛澤東拿不到正面戰場的指揮權, 所以只能看着中國英勇的將士們被一批又一批地驅趕到日本鬼子大炮軍艦坦克飛機的屠宰場上,遭到無情的屠殺。 毛澤東指揮數量不多的八路軍和新四軍, 出色達成了他另一個戰略目標:
“除了調動有訓練的軍隊進行運動戰之外,還要在農民中組織很多的游擊隊。須知東三省的抗日義勇軍,僅僅是表示了全國農民所能動員抗戰的潛伏力量的一小部分。中國農民有很大的潛伏力,只要組織和指揮得當,能使日本軍隊一天忙碌二十四小時,使之疲於奔命。必須記住這個戰爭是在中國打的,這就是說,日軍要完全被敵對的中國人所包圍;日軍要被迫運來他們所需的軍用品,而且要自己看守;他們要用重兵去保護交通線,時時謹防襲擊;另外,還要有一大部力量駐紮滿洲和日本內地。
在戰爭的過程中,中國能俘虜許多的日本兵,奪取許多的武器彈藥來武裝自己;同時,爭取外國的援助,使中國軍隊的裝備逐漸加強起來。因此,中國能夠在戰爭的後期從事陣地戰,對於日本的占領地進行陣地的攻擊。這樣,日本在中國抗戰的長期消耗下,它的經濟行將崩潰;在無數戰爭的消磨中,它的士氣行將頹靡。中國方面,則抗戰的潛伏力一天一天地奔騰高漲,大批的革命民眾不斷地傾注到前線去,為自由而戰爭。所有這些因素和其它的因素配合起來,就使我們能夠對日本占領地的堡壘和根據地,作最後的致命的攻擊,驅逐日本侵略軍出中國。”(斯諾:《西北印象記》, 也被《論持久戰》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