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軍正在轉向更加“外向性”的性格,正逐步向“近海防禦”型海軍的第二階段轉變。海上勢力的擴展正從第一島鏈向第二島鏈突破。
轉型的基本特徵是海軍的活動範圍大大加大了。由“近岸防禦”型向“近海防禦”型的轉變,使中國海軍在理論上成為與日本、北約、俄羅斯相同類別的海軍。這樣,中國在不遠的將來,與同樣推行“近海防禦”戰略的周邊國家諸如日本、韓國海軍發生摩擦的可能性加大。因為推行“近海防禦”、“近海進攻”的海軍,在防禦、進攻區域劃定方面難免重疊。
基於上述轉型,中國海軍的水面艦、戰略核潛水艦的製造噸位正在逐步加大,這樣開始具備很強的“攻防兼備”的性格。
轉型的理論依據何在?前海軍司令劉華清上將的回憶錄非常系統地闡述了這一問題。他首次提出了確立“海軍戰略”的問題,認為“海軍必須有自己的戰略”。劉華清認為,近海防禦的屬性是“區域防禦”類別。海軍的作戰區域,“在今後一個較長時期內,主要將是第一島鏈和沿該島鏈的外沿海區,以及島鏈以內的黃海、東海、南海海區。”劉提出,“隨着經濟力量和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增強,海軍力量進一步壯大,中國的作戰海區將逐步擴大到太平洋北部至第二島鏈,在‘積極防禦’的戰役戰術上,將採取敵進我進的指導思想,即敵人向我沿海區進攻,我也向敵後發起進攻。”
這一論點很好地解釋了中國海軍的攻防兼備性質。戰術運用上就是敵進我進,並且到敵人後方去。在理解了這段文字之後,就不難領會中國“漢”級核動力潛水艦為何到“敵人”後方去(台海東岸、日本領海、關島)的用意。過去10年,中國海軍的活動範圍從第一島鏈更多地向第二島鏈推進。劉華清認為這種作戰海區概念的擴大,有利於戰時在主要方向組織海上防禦作戰。事實上,這裡指出的“海上防禦”之說,就是向“敵後發起進攻”的意思,以便在整體上打亂對手的戰略布局。因此,“漢”在台海東岸的活動,首先是企圖戰時以進攻的態勢切斷台日之間的海上補給線,同時,還可能直接對南下護航、增援的美日艦隊發起進攻。
既然要到敵人後方去,就必須發展大型水面艦。因此,在1987年《海軍2000年前裝備發展規劃》的制定過程中,劉華清認為水面艦的發展思路,是以驅逐艦、護衛艦為骨幹基礎,形成三大體系:第一類是驅逐艦,排水量從3000噸發展到5000-6000噸以上;第二類是護衛艦,排水量2000-3000噸左右;第三類是兼顧近海巡邏、導彈攻擊或反潛的約500噸至1000噸左右的導彈護衛艇。
由此可見,海軍今日發展的“中華神盾”、“中華俄式神盾”、052B“中華現代”驅逐艦等都體現了上述《規劃》的思路。
劉華清回憶錄還談到了中國海軍在重視核潛發展的同時,也沒有忽視航空母艦的預研工作。
西方一直有說法認為,中國海軍內部存在航母派和核潛派兩大集團,而在整個1990年代,“核潛派”取得了優勢(從1994年開始,中央軍委決定開始新一代核潛的研製工作)。劉華清回憶錄顯示,至少在他做海軍司令任內,對於航空母艦的研製工作也是高度重視的,發展步伐之所以緩慢,主要原因是技術力量而不是決心。他認為:防禦也需要航母。首先是外線海上作戰需要空中掩護,其次台海軍事鬥爭使用岸基飛機非常浪費,因為滯空時間短,所需飛機和機場就要很多。但至今依然未上型號的主要原因,筆者分析認為是台灣海峽問題激化之後,美國航空母艦戰鬥群介入戰爭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因此,即使生產一、二艘輕型航空母艦,戰時也不能形成對美日的非對稱優勢。因此,航母在2000年以後再度讓位於核潛。
任何國家的海軍“近海防禦”學說,自然也包含了“近海進攻”的思想。而潛水艦,尤其是核動力潛水艦是最好的攻防兼備武器,尤其是在目前中國海軍水面艦隊的防空、反潛火力依然較弱的情況下。這也是為何更多地派遣“漢”,而不是水面艦進入台海東海岸的主要原因。
鑑於核潛水艦的噪聲問題,前蘇聯海軍核潛水艦的運用一直在追求高速、大深度下潛,試圖以這樣的方式加大美國反潛系統的探測、攻擊難度。同時,從Zolotaya Ryba(Arfa)開始使用液體金屬作為熱交換媒介,其通常活動在600米深海,最大下潛深度915米,水下航速43- 45節,當然這是西方在冷戰年代對Arfa的評估。中國海軍一度希望獲得的Akula核動力攻擊潛水艦最大允許下潛600米深度。
2000年以後,“漢”級核潛的改良包括加塗新的聲納反射吸收塗料,可能換裝了新的螺旋槳,對核反應堆的基本結構也許進行了某些改良以便增加安全性。由“漢”近年來的活動可以看出,中國海軍的轉型已經從理論探討走向實際行動。(摘自鳳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