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奧斯卡頒獎典禮,大家看了嗎?
一部7分鐘的中國風短片《包寶寶》,獲得了最佳動畫短片獎,引發中國網友熱議。
這是皮克斯歷史上第一部女性執導的動畫短片,還是一名華裔。在中國四川出生、加拿大長大的女孩Domee Shi(石之予)憑藉此片一舉“捅破”了華人天花板。
石之予(右)奪得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
但是,正是這部華裔拍的,風格相當“中式”,講述中國人故事,還拿了奧斯卡最佳的短片,卻看得中國人頭皮發麻......
故事發生在一個典型的華人家庭,一個女人正熟練地擀着麵皮,做着包子。
包子做好了上桌,丈夫囫圇吞吃了幾個,就拿起公文包摔門而出,連再見也沒說。而這名家庭主婦只能獨自一人度過又一個孤獨乏味的一天......
然而,這一天意外發生了。丈夫沒吃完的一隻小包子,竟然變成了人的模樣,而且像嬰兒一樣哇哇哭了起來......
孤獨寂寞慣了的女人立刻就被這個活潑可愛的小東西萌化了心,把他當做了自己的寶貝兒子,還給他取名“包寶寶”。
在媽媽的精心呵護下,“包寶寶”一點點長大了。
長大後的“包寶寶”開始渴望自己的個人空間,不喜歡母親全面掌控自己的生活,不理解為什麼交朋友媽媽都要管......
而老母親則擔心“包寶寶”在外面會受傷、受欺負,要把孩子更嚴格保護起來......
於是,“母子”之間的矛盾產生了。
為了擺脫媽媽的過度控制,“包寶寶”離開了家。母親的生活又回到了一個人的時候......
而等到“包寶寶”再次回到家時,他並不是要重新做回媽媽的“寶寶”,而是帶着金髮碧眼的未婚妻,來正式跟媽媽告別。
失去對兒子控制權的媽媽徹底崩潰了......
她拽着“包寶寶”的手不讓他離開,最後一把揪起小包子,將他吞進了肚子......這樣寶寶就永遠不會離開媽媽了。
然而,吃掉了“包寶寶”的媽媽,也癱倒在地,放聲大哭。
故事看到這裡,所有人都倒吸一口涼氣。
而這個看似荒誕的故事,還不是瞎編的,而是華裔導演的親身經歷。
石之予兩歲時隨父母移民加拿大,因為父親工作忙,沒時間陪伴孩子,帶孩子教育孩子的重任全部落在了媽媽身上,在這種喪偶式育兒環境下長大的石之予,也像無數中國孩子一樣接受着媽媽的過度保護和高壓控制。
石之予和媽媽
甚至短片中最駭人的那一幕,也是她媽媽真實說過的話:真希望把你裝回肚子裡,這樣我就隨時清楚你的人在哪裡。
這句話,在恐怖之餘,又令人無限心酸。
而這句話背後的愛與掙扎,不就是我們現實中真實存在的中國式親子關係嗎?
奧運冠軍郭躍也是“包寶寶”這樣的受害者。
郭躍從小被父親逼着練習乒乓球,現在30歲了還被要求和父親住在一起。
父親頓頓親自下廚給女兒做飯,還在廚房裝了個鏡子,隨時觀察女兒的吃飯狀況。
即使到了30歲了,父親也給她設置了每天晚上八點前必須回家的門禁。超過一天見不到女兒就要不停發微信確認行蹤。
連女兒找男朋友的條件,也全是郭爸爸的要求。
去年,《奮鬥》中的男演員朱雨辰帶着媽媽上綜藝,結果他媽媽也把大家嚇到了。
已經38歲的他,如今的生活依然被媽媽全面監管。
朱媽媽不許兒子做飯,每天的一日三餐都要自己親自承包,每天早上4點起來給兒子煮梨湯。而且無論兒子當時在哪裡在做什麼,都得先回來把媽媽準備的各種湯湯水水喝完。
孩子的每一段感情,媽媽一定會“干擾”。
朱媽媽連兒子接戲也要管:不想看到兒子被別人打,所以不允許他接古裝戲和武打戲。
朱雨辰每天發的微博,媽媽都會過問,全面監控孩子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
朱雨辰稍有異議,媽媽就拿出苦口婆心的架勢:“我一切都是為了你好。”“我沒有自我,我是用整個生命去對待我兒子。”
然而這種過分的愛,其實早已成為了兒子的的“毒藥”,讓他承受不起了。
如今的朱雨辰年近四十,演藝事業上沒有什麼起色,感情生活也一無所獲,既沒有談戀愛也沒有結婚。
這些父母們不知道,給孩子的愛一旦太超過,後果可是不敢想象的......
台灣演藝圈有一位大姐頭狄鶯,之前經常在台灣綜藝節目上大談自己的嚴格育兒觀,對兒子實行高壓管控。
比如吃飯,她每天花七個小時的時間來盯着兒子,只為敦促兒子把自己安排的食物全部吃完......
除了緊盯兒子的衣食住行,狄鶯還對孩子進行強制行為管控:18歲前不允許單獨行動、甚至連手機都不可以擁有……
她的生活重心完全放在了兒子身上,完全圍着兒子轉。
再加上父親孫鵬經常外出拍戲,很少陪伴兒子。從小在母親這種高壓封閉的環境中長大,兒子性格極端,開始迷戀槍支......
去年3月底,狄鶯的兒子孫安佐在美國高中因揚言要製造校園槍擊案而被警方逮捕。入獄238天后,被遣返回台灣,並終生不得再入境美國。
而有時候,父母對孩子“愛”得太深,甚至會招來殺身之禍。
加拿大華裔夫妻潘漢輝和何碧霞和許多典型的中國家長一樣,把自己全部的希望都放在了女兒詹妮弗身上,給孩子設立的目標總是勇往直前,戰無不勝。功課要好,才藝要突出,各種競賽都不能落下。
詹尼佛⋅潘的父母
詹尼佛4歲開始學鋼琴、花樣滑冰,從小獲獎無數,但訓練、學習壓力很大,晚上10點多才能睡覺,假日無休。
詹尼佛⋅潘
初中畢業時,由於未獲得優秀獎章、沒有被選中作為學生代表發言,詹尼佛開始厭倦學習——父母和她都不習慣“失敗”。
為了不被父母責罵,她高中開始假造成績單。被父母發現後,父母對她實施了更嚴厲的制裁:沒收電腦、手機,計算她汽車的里程數以控制她的活動路徑。
女同學都化妝,她不會,也不被父母允許。她也不許隨意外出和同學玩兒,不許去同學家裡,更不許談戀愛。22歲之前,她沒有去過夜店。
父母把她禁錮在他們理想的軌道中,用過度的愛和保護築起牢籠。
她不會抗拒,而難以消散的怨氣令她掙扎、發狂,內心越來越分裂。
詹尼佛⋅潘
2010年11月8日晚上10點多,加拿大多倫多地區一個中產階級居住的小區內發生了兇殺案。三名歹徒從前門進入住家,將戶主夫婦帶入地下室槍決。母親當場斃命,父親因子彈射偏僥倖未死。
當她的父母被歹徒用槍指着時,父親用廣東話問母親,歹徒是怎麼進來的?母親說不知道。他們根本想不到,是他們多年對女兒“愛”得太深,讓女兒承受不住,僱人行兇。
震驚加拿大這起兇殺案的兇手們
短片《包寶寶》的最後,導演轉回了大團圓結局:
母親吞掉小包子後,突然從噩夢中驚醒,原來這一切不過是一場夢。
而她真正的兒子回到了她的身邊,母子和解了,矛盾消除了......
但,現實中,又有多少中國家庭,還深陷在這種中國式家庭恐怖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