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糊裡糊塗捲入韓戰 |
送交者: 黑馬28 2002年04月15日15:54:15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
然而從蘇聯近來解密的軍事檔案中,我們才確切地知道,韓戰是在北朝鮮和蘇聯的秘密計劃中爆發的,金日成的朝鮮人民軍是韓戰的發動者。 那麽,那位在南韓三八線上向北方了望的人是誰?他當時在做什麽? 他就是三年後出任美國國務卿的杜勒斯。 他當時出任美國共和黨的外交發言人,身負與在東京的美國遠東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將軍商討對日合約的使命,在赴東京的途中順道訪問南韓,被邀請去三八線上看看。 這一看,代價不小,弄出一張被引為罪證的照片,讓他代表美國成了挑動朝鮮戰爭的罪魁。 然而事實是,一九五零年六月二十五日韓戰爆發那個禮拜天,華盛頓市區象往日一樣平常,白宮內靜寂無聲,總統杜魯門到他的老家密蘇里避暑度假去了。負責白宮事務的國務卿艾奇遜,當日打電話給在家鄉休憩的總統說,這兒沒有任何要事,你無須往回趕,禮拜一再回來一點兒不遲。 這個電話掛斷幾個小時以後,韓戰爆發了,連杜魯門總統自己,也是從美國媒體上獲知消息的,當時各媒體忙亂一團,連夜搶發頭條。接下來,美國不僅作為戰爭罪魁承受了共產世界疾風驟雨般的憤怒譴責,而且立即在遠東陷入了那場難以擺脫的戰爭惡運。⊙ 直接誘因:美國當年的遠東戰略防禦範圍 但是,美國仍然難辭其咎。 一九四九年三月,金日成曾經訪問莫斯科,他當時的秘密使命是,就武裝進犯南韓徵得斯大林的同意。斯大林沒有同意,一直到美國公布了那個後來在韓戰史上變得十分著名的美國遠東戰略防禦範圍。 所以軍事分析家認為,美國遠東戰略防禦範圍的公布,加劇了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從時間上推算,也正是這個戰略防禦範圍的設定,促使了斯大林最後下決心支持金日成發動韓戰。從啟動到實施,北朝鮮戰爭軍事計劃的一系列重要事件的時間表是這樣的: 一九五零年一月五號,美國總統杜魯門發表講話,宣布了遠東戰略,這個遠東戰略防禦圈不包括朝鮮半島和台灣; 一月十二號,美國國務卿艾奇遜再度重申前述戰略方針; 一月十七號,北韓領導人金日成在平壤的一次外交宴會上,對蘇聯駐北韓大使表達他武裝進攻南韓的想法,並為了徵得蘇聯的首肯而要求再度面見斯大林; 一月十九日,蘇聯駐北韓大使向蘇聯外長維辛斯基報告了金日成的想法; 一月三十日,斯大林發密電給駐北韓大使,通知金日成可以就這一計劃前來見他,並首次明確表示,蘇聯願在武裝進攻南韓的軍事計劃上幫助金日成; 一月三十一日,蘇聯駐北韓大使什特科夫給斯大林回電,說金日成接獲首肯信息,並將為這次會見做準備; 三月三十日,金日成率軍事代表團秘密訪問蘇聯,這次訪問時間長達將近兩個月,與蘇聯紅軍統帥部的元帥詳細研究、制定了北韓人民軍南侵的作戰方案; 四月二十五日,金日成返回北韓; 六月十二日起,北韓人民軍開始在三八線附近地帶集結; 六月二十三日完成集結; 接下來,就是兩天以後的一九五零年六月二十五日凌晨四時,北韓對南韓發動了蓄謀已久的進攻。 那一天舉世驚聞的重大新聞是:兩韓交火,大打出手。北韓政府對內對外,對軍隊對百姓都倒打一耙,說是南韓武裝挑起了軍事攻擊;南韓政府則為了安撫驚惶失措的人民和節節敗退的軍隊,謊稱南韓軍隊正向北韓的平壤勝利大進軍,等等。 美國作出快速反應,立即採取軍事行動干預北朝鮮的武裝進攻。 在朝鮮戰爭爆發的問題上,中國人非常熟悉下面的說法:是美帝國主義挑起了朝鮮戰爭。韓戰五十年過去了,雖然今天的中國已經開始接受朝鮮戰爭的策動者並非美國這一事實,但許多中國人仍然認為,美國難道不會暗中策劃,故意製造放棄遠東利益的假象,以這樣的錯覺引發北朝鮮入侵南朝鮮,然後再出兵干預,一舉收復北韓,在民主體制之下統一朝鮮半島,然後再向中國發動進攻?然而,據解密的蘇聯軍事檔案中的記錄,斯大林起初否決金日成的南侵計劃時,就是以類似的引蛇出洞的方式教導金日成的,他要金日成等待南方首先發動進攻,那樣北韓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出兵,以共產主義統一朝鮮半島了。 “美國陰謀論”至今盛行於中國大陸。美國至今說不清 然而,美國媒體和美國人民,也在問這個問題。韓戰在美國人的記憶里,一直是一場“選錯了時間、地點”的戰爭,尤其是由於中國的出兵干預,使美國陷入了一場打不完、打不勝、打不好的惡戰。從五零年六月戰爭一爆發,美國的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在“感恩節”和“聖誕節”先後兩次宣布結束戰爭,都結束不了,一直打了兩年,死傷慘重。美國在歷次戰爭歷史上,第一次控制不了局勢。美國人當然要回過頭來對自己用選票選出來、稅金供起來的美國政府追究這場戰爭的起因:為什麽當年要宣布放棄在遠東的利益,導致蘇聯敢於暗中支持北韓發動戰爭? 導致美國捲入這場惡戰的遠東戰略防禦範圍是怎麽出籠的? 我發現,美國人似乎到今天,還是說不清楚這個疑團。 歷史學家當然攪和進來。美國的歷史學家分析說:這樣作,是為了緩解遠東的緊迫壓力,以便集中精力對付當時蘇聯挑起的東歐緊張局勢。 另一種分析認為,美國的確由於東歐的緊張局勢牽扯太多精力,而無意焦灼於亞洲的爭端。 從當時冷戰的局勢來看,這些說法是合乎邏輯。 但是美國有些中國問題專家不這麽看,比如阿瑟·沃爾德倫(ARTHER WALDRON),提及這個防禦計劃,他馬上反應:“這是最糟糕的一種情況,你事先使得對方覺得有把握,覺得美國已經給於他們一種綠燈”,問他為什麽,他的回答竟是:“美國疏忽了”——這是在諸多的答案中最不能令人信服的那種說法。為什麽疏忽了?他依然答道:“我是覺得到現在大家都不曉得,只覺得這是一個錯誤。為什麽犯了這個錯誤,我們到現在還不清楚。” 再追問下去:美國不是正想達到這樣的效果,是不是故意麻痹蘇聯?他說:“不是故意的,絕對不是故意的……但倒底為什麽美國突然要把朝鮮和台灣劃出去……這個我沒有答案。對我來說,或者我念的書不夠,嗯,或者這是一種……好象沒有原因的錯誤。我們沒有想到北韓真正的會打起來。” 在這個追根問底的採訪中,令人印象深刻的,除了阿瑟·沃爾德倫自認不了解情況、不知所以然的態度,還有他下面這句話,他用不太熟練的中文糾正我說:“我們沒有明確地說遠東戰略防禦圈不包括朝鮮、台灣,只是說包括了哪些地區。”⊙ 美國國家檔案館中當事人的見證 本世紀影響深遠的英國思想家羅素說過,“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這句名句其中的一層意思是說,人們總是從後來的現實中找尋歷史的成因和線索。由於後來的現實有時出乎意料,所以,在探究原因時,人們會把遺忘了的歷史重新翻出來檢閱,並對之發問。 在韓戰爆發的背景探究上,人們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但是我先後訪問了三位有關的學者,查閱了大量的英文資料,都沒有得到明確的答覆。 最後,在美國國家檔案館的大量關於韓戰的採訪調查資料中,我找到了關於這個問題最直接,也是最權威的第一手資料:美國人自己關於這個問題的原始訪問記錄。 採訪時間是一九九七年。採訪人是“美國有限電視新聞網”(CNN)記者。 三名被採訪人全是都是關鍵人物:美國當時國務卿艾奇遜的助理盧修斯·巴特爾(LUCIUS BATTLE),美國國務院現今仍然在位的負責朝鮮事務的官員奈爾斯·邦德(NILES BOND),當時艾奇遜向新聞界宣布那個戰略防禦計劃時在場的、前紐約先驅論壇報駐白宮記者羅伯特·多諾萬(ROBERT DONOVAN)。 閱讀這些檔案之中我發現,被問到同樣的問題時,除了紐約先驅論壇報的記者羅伯特,其它兩位美國官員,都有些不以為然;我還發現,儘管如此,負責採訪的記者卻和我的狀態一樣,鍥而不捨地刨根問底。 了解他們三位的說法,有助於我們了解這一段歷史事實及其一些相關的情況。 當年的助理國務卿盧修斯·巴特爾,描述了艾奇遜發表那番講話頭天晚上做準備的情況: “講話前的那天晚上,我去了艾奇遜家。迪安·臘斯克(DEAN RUSK,當時的美國國防部部長助理——本文作者注)在那兒,負責遠東事務的沃爾特·巴特沃斯(WALT BATTERWORTH)在那兒,嗯,我想馬歇爾·舒爾曼(MARSHALL SCHULMAN)也在那兒。我們一直工作到傍晚,最後,艾奇遜先生說,‘我不滿意我們寫的這些,我要加上注釋備忘,我會自己做的。’然後他轉向我說,‘虜克,我明天不去辦公室,如果你要找我,上這兒來’,他說,‘明天在新聞俱樂部見’。他就對我說了這些。所以,我沒有講稿的副本。我不知道他工作得如何,他完全是用自己的便條備註。他準備了一個發言提綱,那是一個獨行其是的講話。這樣,他為我們的……某些地區設定界限,比如菲律賓,那兒正遭受攻擊,我們馬上就得出兵;還有一些地區我們訴諸聯合國等等。他明確了這幾個重要的地區。在講話發表的時候,完全沒有人注意他沒有提及的區域和沒有講的部分,只是當韓戰發生了,朝鮮情況變糟了,人們才開始挖掘這個講話。我記得國務卿後來有一次對我說,‘虜克,我們說了什麽?我說了什麽?’我告訴他他的講話內容之後,他說,‘咱們再看看那個稿子,這事突然就變成一個重要的關鍵了。’我們就認真地讀了那個稿子,然後他說,‘啊,我們當時所說確實是像他們說的那樣……’。所以,他覺得事實上那個講話沒有對許多評論家認為應當做出確定的地方做出確定。這招致了朝鮮攻擊……北朝鮮攻擊南朝鮮。我不認為這些年來關於此種說法的證據完全有說服力,我認為進攻發生了,可能……這也許是一個因素,但是我對此表示懷疑。” 讓我們再來看看美國國務院負責朝鮮事務的官員邦德·奈爾斯怎麽說。記者問:國防部或者您的部門對艾奇遜的防禦範圍的講話如何反應?邦德說: “國務卿艾奇遜是在華盛頓的‘國家新聞俱樂部’做的這個演講。那不是一個演講,那是一個談話。他用一些注釋紙條談話。他沒有用講稿,因為沒有準備好講稿。事情對任何人都不清楚,所以甚至一直到第二天消息見報,我們都不知道他到那兒去做了這個聲明,我們是事後知道的。如果那個講話事先送給我們過目,我們是不會通過的。實際上,國務卿艾奇遜是在闡述十個月前麥克阿瑟將軍對一位英國記者發表的一個聲明。所以他不是第一次這樣說,那事實上是五角大樓的,我想甚至是國防部的立場。朝鮮從未提及過這個聲明。你會記得,那正好是劃了一條線,把他們(指朝鮮——本文作者注)劃在外面了。就是這樣,所以我們除了後悔這個講話沒有什麽作用之外,當時實際上是沒有什麽反應。” 記者接下來問,您是否真的認為那個講話在任何程度上給共產主義在朝鮮半島的擴張開了綠燈?邦德說: “我想最好把這個問題作為一個疑問,留到有更多的憑據可以證明的時候——如果這些憑據存在的話。我非常懷疑是否是這樣?我認為,(北韓的軍事計劃)早在講話之前就在進行中了。” 他講這番話的時候,蘇聯的軍事檔案尚未解密,現在我們知道,北韓的軍事設想正是在艾奇遜這個講話發表之後半個多月的時間,由於斯大林明確表態支持,而正式啟動的;它從一個設想變成一個可以實施的軍事計劃,也是在兩個月以後,金日成率代表團秘密訪問蘇聯時實現的。 接下來的當事人,就是當時也在國民新聞俱樂部里聆聽艾奇遜講話的美國紐約先驅論壇報駐白宮記者羅伯特·多諾萬的回憶。美國的記者與政府官員不同,他們永遠保持獨立見解,秉實直說。 記者:“艾奇遜是那個當年做了著名的防務範圍講話的人,那個講話當時不那麽著名。後來卻變得不僅著名,而且臭名昭著。您能否告訴我們為什麽這個講話後來被揪住不放,而且變得臭名昭著?” 羅伯特:“因為人們覺得艾奇遜沒有把三八線地區包括在美國的防務範圍之內,這刺激了敵人的行動。” 記者:“您是否可以解釋一下為什麽艾奇遜在他的講話中全然沒有提及朝鮮,以至於招致如此負面的批評?” 羅伯特:“嗯,被批評是因為這個講話打開了共產主義入侵北韓的道路……事實上,我們的防務範圍,據我們的理解,是那些在美國控制下的島嶼,從艾魯森斯(ELUSIONS)一路到馬里安斯(MARIANAS)。但是在這個例子上,卻被解釋成了沒有將朝鮮劃入我們的防務範圍。不過如此而已,可是這卻被用來攻擊總統和艾奇遜。我想我說清楚了。” 從上述採訪中,我們可以得出下列結論: ——艾奇遜的講話是倉促做出的,事前還沒有準備好; ——美國沒有在遠東投入太多的精力,也不認為朝鮮半島會爆發戰爭; ——在防禦範圍上,艾奇遜只是沒有提及朝鮮半島和台灣島,卻並沒有明確地把朝鮮和台灣劃在防禦範圍之外; ——他當時提及的區域,比如菲律賓,正處於軍事緊張狀態。這可能使他對整個遠東地區的注意力由於集中在那些地區,而忽略了朝鮮、台灣; ——按照負責朝鮮事務的邦德的話,麥克阿瑟早在十個月前就有類似說法了,只是那時朝鮮沒有發生戰事,因而沒有引起媒體的注意; ——顯然,美國對勞動黨的新朝鮮和共產黨新中國武力取得政權後的戰爭慣性沒有意識,他們對這兩個國家政權當時武裝統一祖國的決心到底有多大,沒有真正的了解。 下一個問題應當是,為什麽美國會有這樣的疏忽? 事實上,美國疏忽了遠東地區是情理之中的。而從當時世界冷戰形勢看,美國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西歐的防務上:斯大林解除對盟國占領區西柏林的地面封鎖之後,長達十一個月的柏林危機和空運隨之解除,然而斯大林挑起的這場危機,卻象徵這東西方兩大陣營冷戰的開始,而不是結束。美國從這場突然爆發的危機中仿佛接受了一個教訓,那就是必須全速加強盟國在歐洲的軍事勢力,以防止共產主義在那一地區的擴張。 美國人籃球、短跑比較好,但坐在那裡練靜功、下圍棋、象棋絕對抵不過東方人。美國強大,但韜晦之略欠東方一疇。美國性格誠實,直率,但有時犯傻,悟性不高。要說舉一反三,或先想三步這類的智慧,美國人得看《資治通鑑》、研究《孫子兵法》。 四十年後解密的美國國家安全會議第六十八號機密文件,正是旨在加強歐洲盟國軍事勢力。這份被西方媒體(包括中國韓戰史學術界)廣為注意的文件證明,美國當時關注的焦點完全在歐洲。美國完全沒想到東方兩個新的共產政權會鬧出些事情來,讓他們從此知道東方人的厲害。 更現實地說,美國需要時間來熟悉這兩個新生政權的外交方式,調整對這兩個新生政權的外交政策。但是還沒來得及,北朝鮮就起事了。 所以你不能對美國中央情報局說,你們????真笨!金日成二十萬之眾的兵力,在十一天這樣短的時間之內,嘩啦一下子集結到三八線一帶準備發動進攻,這麽大的軍事行動部署,這麽密集的軍事情報,你們居然絲毫沒覺察! 還到三八線上舉着望遠鏡望,望什麽? 那時北朝鮮人民軍正大幅往你站的這個地方調兵呢。末了戰爭發動了,你到成了挑起戰爭的罪魁。活該!誰讓你的大名鼎鼎的中央情報局徹底失職呢! 中國人不能理解這種過分的愚鈍。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