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抗戰勝利後 國民黨何以戰略被動
送交者: 香椿樹1 2019年04月03日09:00:19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抗戰勝利後 國民黨何以戰略被動

作者:黃  瑤

■從電報和命令中看雙方當時不同的戰略態勢■

194589日,日本政府決定接受波茨坦公告。8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國民黨和共產黨同時連續發出幾封電報和命令。從這些電報和命令中可以看出雙方當時不同的戰略態勢。

先說國民黨的。

810日,蔣介石致電國民黨軍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各戰區應注意下列各項:(甲)對敵可能之抵抗的阻擾,應有應戰準備。(乙)並應警告轄區以外敵軍,不得向我已指定之軍事長官以外任何人投降繳械。(丙)對封鎖地偽軍應策動反正,並迅即確保聯絡掌握,令其先期包圍集中之敵,先期控制敵軍撤離後之要點要線,以待國軍到達……”

811日,蔣介石致電八路軍總司令朱德、副總司令彭德懷:“所有該集團軍所屬部隊,應就原地駐防待命,其在各地區作戰地境內之部隊,並應接受各該戰區司令長官之管轄。政府對於敵軍之繳械,戰俘之收容,偽軍之處理及收復地區秩序之恢復,政權之行使等事項,均已統籌決定,分令實施。為維護國家命令之尊嚴,恪守盟邦共同協議之規定,各部勿再擅自行動為要。”

蔣介石所說“盟邦”主要指美國。對此,美國規定:“中國(大陸)、台灣和北緯16度以北的印度支那地區由蔣介石受降。”

同日,蔣介石頒布對淪陷區地下軍及偽軍之命令:“我淪陷區各地地下軍及偽軍,應就現駐地點負責維持地方治安,保護人民,各偽軍尤應乘機贖罪,努力自新,非本委員長命令,不得擅自移動駐地,並不得受未經本委員長許可之收編。”

抗戰勝利後國民黨何以戰略被動(上)


再說共產黨的。

81024時,朱德以延安總部總司令名義發布第一號命令:“一、各解放區任何抗日武裝部隊均得依據波茨坦宣言規定,向其附近各城鎮交通要道之敵人軍隊及其指揮機關送出通牒,限其於一定時間向我作戰部隊繳出全部武裝。在繳械後,我軍當依優待俘虜條例給以生命之保護。二、各解放區任何抗日武裝部隊均得向其附近之一切偽軍、偽政權送去通牒,限其於敵寇投降簽字前,率隊反正,聽候編遣,過期須全部繳出武裝。三、各解放區所有抗日武裝部隊,如遇敵偽武裝部隊拒絕投降繳械,即應予以堅決消滅。四、我軍對任何敵偽所占城鎮交通要道,都有全權派兵接受,進入占領,實行軍事管制,維持秩序,並委任專員負責管理該地區之一切行政事宜,如有任何破壞或反抗事件發生,均須以漢奸論罪。”

811日,朱德連續發出第二至第七號命令,其中第二號命令要原東北軍呂正操、張學思、萬毅部準備進軍東北,現駐冀熱遼的李運昌部立即進軍東北。820日,冀熱遼軍區曾克林部即踏上進軍東北的征程。第五號命令要所有鐵路沿線及其他解放區一切敵占交通要道兩側之中國解放區抗日軍隊,通應積極舉行進攻,迫使敵偽無條件投降。在執行上項任務時,應克服一切困難,擊破前進路上一切敵偽之阻礙,如遇抵抗,應堅決消滅之。

從雙方這幾份電報和命令可以看出,國民黨由於得到國際上,特別是美國的支持,可以命令日偽軍只能向蔣介石政府投降。但是,從地緣上說,國民黨軍還遠在中國西南,要立即受降還鞭長莫及。共產黨雖然得不到國際上的支持,不得不放棄占領大城市和主要交通線,但由於其地緣上已形成對日偽軍包圍的態勢,仍然得以攻殲中小據點中拒絕投降的日偽軍。至1945年底,共殲滅日軍1.37萬餘人、偽軍38.5萬餘人,繳獲步馬槍24.3萬多支、輕重機槍5000余挺、各種炮1300余門,收復縣以上城市250余座,並一度攻入歸綏(今呼和浩特)、天津、保定、蕪湖等大中城市,切斷了平綏、北寧、同蒲、平漢、津浦、正太、德石、膠濟、隴海、廣九等鐵路線,使解放區面積擴展到100萬平方公里,人口達1.2億。

對於國民黨抗戰勝利時在地緣上處於被動地位,杜魯門在回憶錄中寫道:“事實上,蔣介石甚至連再占華南都有極大的困難。要拿到華北,他就必須同共產黨人達成協議,如果他不同共產黨人及俄國人達成協議,他就休想進入東北。但由於共產黨人占領了鐵路線中間的地方,蔣介石要想占領中南(似應為華北)和東北就不可能。事情很清楚地擺在我們面前,假如我們讓日本人立即放下他們的武器,並且向海邊開去,那麼整個中國就將被共產黨人拿過去。因此,我們就必須採取異乎尋常的步驟,利用敵人來做守備隊,直到我們能將國民黨的軍隊空運到華南,並將海軍調去保衛海港為止。因此,我們便命令日本人守着他們的崗位和維持秩序,等到蔣介石的軍隊一到,日本軍隊便向他們投降,並開進海港,我們便將他們送回日本。”

■國民黨軍在敵後戰場的表現■

■蔣介石決定也要派部隊到敵後去

對國民黨在抗戰勝利時,何以會在地緣上處於戰略被動地位,一種答案是國共分工在不同的戰場上作戰。國民黨在正面戰場,共產黨在敵後戰場。

誠然,1938116日,毛澤東在中共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曾經說:“在戰爭問題上,抗日戰爭中國共兩黨的分工,就目前和一般的條件說來,國民黨擔任正面的正規戰,共產黨擔任敵後的游擊戰,是必須的、恰當的,是互相需要、互相配合、互相協助的。”

但是,情況很快發生變化。蔣介石之所以同意共產党進入敵後是因為他認為八路軍進入敵後與強大的日軍作戰,將會被削弱乃至被消滅。對此,朱德有生動的描述:“開始時,蔣介石讓共產黨到敵後去是想借刀殺人,像把孫猴子放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爐里燒,看你活得成活不成。可是,他沒有想到,共產黨、八路軍在敵後不但沒有被消滅,反而迅速發展壯大起來,這下把他嚇死了。武漢失守後,他認為這樣下去,抗戰勝利了,中國是共產黨的,抗戰失敗了,中國是日本人的。”

於是,蔣介石決定也要派部隊到敵後去。19381125日至28日,國民黨召開了第一次南嶽軍事會議。

鑑於國民黨軍抗戰以來傷亡巨大,蔣介石決定採用新的戰略:“將全國現有部隊之三分之一配備在游擊區域——敵軍的後方擔任游擊,以三分之一布置在前方,對敵抗戰,而抽三分之一到後方整訓。等到第一批整訓完成,仍調回前方作戰,或擔任游擊,乃換調第二批到後方繼續整理。第二批整訓完畢,再依次抽其餘未經整訓的部隊。每期整訓期間,暫定為四個月,一年之內,即須將全國軍隊一律整訓完成。”蔣介石還提出:“游擊戰重於正規戰,政治戰重於軍事戰。”

南嶽軍事會議後,時任國民黨軍訓部部長的白崇禧主持編寫了《游擊戰綱要》,其中有這樣的內容:“游擊作戰之主旨,於戰略上為長期抵抗,以少勝多,在戰術上為速戰速決,以多勝少,指揮官需善於體會而運用之。”“游擊隊之戰鬥主在敵後行之,運用敵進我退,敵退我追,敵駐我擾,敵疲我攻,聲東擊西,避實擊虛,乘敵不意,出奇制勝之妙訣,以達成擾亂、破壞、牽制、消耗敵人實力之目的,故竭力避免攻堅、打硬仗或死守。”

從這些引文可以看出,白崇禧以及《游擊戰綱要》的起草者曾經研讀過毛澤東、朱德總結的游擊戰十六字訣和毛澤東的《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論持久戰》。

白崇禧還曾將游擊戰概括為“積小勝為大勝,以空間換取時間”。筆者認為這一概括並不能體現游擊戰的精髓。“積小勝為大勝”未闡明途徑,“以空間換取時間”仍有消極撤退的意味。這一概括遠沒有毛澤東提出的“防禦中的進攻,持久中的速決,內線中的外線”精闢。

根據南嶽軍事會議的精神,國民黨在敵後先後設立了魯蘇戰區、冀察戰區,並要求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不要將晉軍撤退到黃河以西。至此,國民黨軍也進入了敵後。

193912日,毛澤東在總結八路軍在敵後戰場取得戰果的原因時寫道:“八路軍的這些成績從何而來?由於上級領導的正確,由於指戰員的英勇,由於人民的擁護,由於友軍的協助,這四者是八路軍所以獲得成績的原因,其中友軍的協助是明顯的,沒有正面主力軍的英勇抗戰,便無從順利地開展敵人後方的游擊戰爭;沒有同處於敵後的友軍之配合,也不能得到這樣大的成績。”

既然國民黨軍也大批進入敵後,為什麼抗戰勝利後在地緣上仍處於被動地位?

■國民黨軍在魯蘇戰區山東敵後的活動

193811月,國民黨設立魯蘇戰區,于學忠為總司令,副總司令沈鴻烈(山東省主席)、韓德勤(江蘇省主席),參謀長王靜軒,政治部主任周復,游擊總司令沈鴻烈(兼),下轄第51、第57、第89軍。魯蘇戰區的特點是處於日偽軍四面包圍之中。

1939年初,東北軍第57軍(軍長繆澂流)由蘇北向魯南轉移。3月底,于學忠率第51軍(軍長牟中珩)進入山東。于學忠率魯蘇戰區總部和第51軍駐沂蒙山區北部,第57軍軍部和第111師(師長常恩多)駐諸(城)日(照)莒(縣)山區,第112師(師長霍守義)駐石河、官莊(今屬臨沂市蒼山縣)。1941年,第112師奉蔣介石的命令,南下蘇北,支援韓德勤。

東北軍進入山東初期,曾經英勇抗戰。19396月,日軍以第5師團和第21、第32和第114師團及第5混成旅團各一部,對沂蒙山區進行大“掃蕩”。第51軍利用沂蒙山區的有利地形與日軍周旋,經20余天作戰,粉碎了日軍的“掃蕩”。625日晨,方叔洪部在馮家場遭日軍重兵包圍。方叔洪率官兵與數倍於己的日軍展開血戰,激戰了三個多小時,官兵傷亡過半,方叔洪頭部、腰部多處中彈。敵人包圍圈逐漸縮小,步步進逼,突圍已經無望。為了不落入敵人魔掌,方叔洪用自佩的手槍,向頭部補射一槍,壯烈殉國,年僅31歲。

57軍第111師第667團(團長萬毅,中共黨員)連續在關陽司、新莊設伏,雖未能全殲進入伏擊圈的日軍,但給日軍以重大殺傷。突圍的日軍連夜焚燒屍體,帶回骨灰,狼狽逃竄。6月,該軍破襲隴海路和津浦路。第667團在滕縣以南截獲一列客車,俘獲日本對華經濟考察團團長遠山芳雄等人。國民政府軍委會給該團頒發了三等軍功章。

1939年底,萬毅被任命為第111師第333旅代理旅長。1940年夏,萬毅指揮該旅在山前設伏,殲滅從贛榆出來的日軍兩個中隊300餘人。冬季,在莒縣城南的石井設伏,殲滅日軍一個中隊。在莒縣以南的多水店子公路兩側設伏,殲滅日軍1個排,炸毀卡車2輛。

但是,在敵後嚴酷的環境下,國民黨軍中的進步、愛國勢力和反動、腐朽勢力鬥爭加劇,分化迅速。

下面分別說說第57軍、魯蘇戰區總部和第51軍分化的情況。

57軍:從19409月起,第57軍第111師連續發生進步勢力和反動勢力激烈鬥爭的“九二二”鋤奸事件、組建第57軍獨立團、“二一七”事件和“八三”事變。

“九二二”鋤奸事件:第57軍進入山東不久,副官長李亞藩投敵,當了偽興亞建國軍魯蘇地區司令,駐隴海線附近的桃林鎮(今屬江蘇省連雲港市東海縣),專做瓦解第57軍的工作。第33312連連長王明德、機槍連連長郝繼賢率隊投奔。軍長繆澂流假借要拉回這兩個連的名義,派親信李光烈(軍部參謀)去桃林鎮聯繫。通過李亞藩,繆澂流與日軍拉上關係。1940912日,繆澂流派第665團團長董翰卿和上校參謀於文清同日軍談判。當晚,於文清將此事告訴結拜兄弟萬毅,表示不願意幹這漢奸的勾當。萬毅動員他去當臥底,摸清情況。13日,董、於到達桃林。14日,在馬家窩棚與日軍上尉參謀辛修三密談。於文清回來後向萬毅說了談判詳情。萬毅取得愛國將領第111師師長常恩多的支持,於922日在第111師師部駐地東盤發起鋤奸,正在看戲的繆澂流得到營長韓子嘉的通風報信,立即在334旅旅長榮子恆陪同下逃往第112師師部。同日,常恩多、萬毅等通電全國:“繆奸與敵妥協,人贓俱在。本師長……出於個人義憤和所部擁護,仗義鋤奸。”通電希望“全國各族同胞、抗戰志士口誅筆伐賣國賊繆澂流”。繆澂流逃走後惡人先告狀,于學忠聽信了繆澂流的一面之詞,於24日致電常恩多:“據繆軍長電稱,你師萬旅在東盤鬧事,實屬不幸。望將事實真相速即報來。”但繆澂流也因此失去軍長職務。1941年初,第57軍番號被撤銷,第111、第112師直屬魯蘇戰區總部。

組建第57軍獨立團:194011月初,第112師第667團團長劉傑被懷疑“通共”,112師師長霍守義命令將他送該團平射炮連扣押,劉傑脫險來到第111師。25日,第11266713連連長李寶恕利用催糧機會拉着全連到據點接洽投降事宜。當李帶着3個排長進入據點後,上士排附王林和班長宋樹仁識破李的陰謀,立即串連其餘班長把隊伍拉過沭河。66711連連長江潮發現營長韓子嘉要扣押他,便拉了全連大部過沭河與3連會合後投奔萬毅。萬毅建議師長常恩多收留他們,但遭拒絕。萬毅讓劉傑和江潮帶上這兩個連到江蘇東海縣羽山、墨山以第57軍補充團(後改稱獨立團)名義打游擊。萬毅隨即將此情況報告山東分局。分局派張翼等進入該部,建立了黨支部,歸山東分局領導。

“二一七”事件:194010月,國民黨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重病的常恩多受到反動分子副師長劉宗顏、參謀長陶景奎、331旅旅長孫煥彩、666團團長劉晉武等人的包圍。1941217日,劉宗顏等在師部繳了萬毅的槍,將萬軟禁起來,隨後又向于學忠謊稱萬毅要辭去333旅旅長職務,改任第111師附員,實際成為囚徒。萬毅被扣後,第111師在“清除左翼分子”口號下,開始搜捕和殺害進步分子。中共第111師工委書記張蘇平、委員曹健華等被扣押。萬毅的警衛員李福海、對萬毅被扣表示不滿的上士胡鐵男被殺害。第665團中校團副管松濤、666團中校團副彭景文等中共黨員被迫撤離。194112月,萬毅被押解到于學忠的總部。19422月,日軍在北沂蒙進行大“掃蕩”。于學忠總部向第111師所在地山區轉移。途中,負責同東北軍聯絡的115師幹部彭亮遭殺害。

“八三”事變:19427月,蔣介石致電于學忠,讓其秘密處決萬毅。于學忠不同意,決定對萬毅公開審判。82日上午,對萬毅進行軍法會審,給萬毅加上通敵、“雙十二”事件從犯、奸黨嫌疑等三項罪名。同日,患肺結核的常恩多病危,委託曾當過張學良秘書的總部政務處處長郭維城在他去世後掌握第111師,並交給郭一張紙條,上面寫道:“務要追隨郭維城,貫徹張漢公(指張學良)主張,以達到殺敵鋤奸之大欲。本師官兵須知。”當晚,郭維城去看萬毅,告訴萬,自己將在常恩多去世後舉事,以實現張學良的主張,屆時將派人接萬毅出去,請萬協助掌握部隊。郭走後,萬毅考慮,從法庭宣布自己三條罪狀看,肯定要判死刑,執行可能就在這幾天,而郭舉事成功概率很小,且茲事體大,並未徵求中共山東分局意見。於是,他當夜越獄,向山東分局報告。83日,于學忠得知郭維城事先曾去看望萬毅,向郭查問。郭維城同常恩多商量後,於當日在甲子山址坊舉事。5日,中共山東分局聽取萬毅匯報後研究對策,認為事變是蔣介石分裂倒退政策逼出來的,性質是正義的、進步的,應予支持,決定派曾在該部工作過的王振乾前去協助常、郭掌握部隊。由於舉事倉促,6日、7日,部隊大部譁變,釋放了被扣押的反動軍官劉宗顏、陶景奎、劉晉武。劉宗顏等隨即反撲。常、郭率餘部2700餘人退出甲子山區,進入濱海抗日根據地。途中,常恩多逝世。中共山東分局決定該部番號不變,仍稱第111師。經過選舉,由萬毅任師長,郭維城任副師長兼政治部主任,王振乾任政治部副主任。占據甲子山的國民黨軍第111師,由事變當時不在部隊的孫煥彩任師長。由於在山東有兩個第111師,為區別,人們便稱萬毅指揮的為新111師。此時,于學忠率總部遷回北沂蒙。隨後,八路軍經過三次攻打甲子山,迫使孫煥彩部北退。19436月,孫煥彩部隨于學忠撤出山東。

魯蘇戰區總部和第51軍:當于學忠率領魯蘇戰區總部和第51軍進入沂蒙山區時,受于學忠統轄的正規軍還有吳化文指揮的新編第4師。1943118日,吳化文向日軍投降,所部編為偽和平建國軍第三方面軍。吳化文勾結日軍在其駐地魯村、三岔店等地修築炮樓,增設據點,使日軍深入魯蘇戰區腹地,與魯蘇戰區總部、第51軍駐地東里店咫尺之遙。220日,日軍調集第5、第6混成旅團各一部發起對第51軍的大“掃蕩”。隨後不斷增兵,兵力由3000餘人增至1萬餘人。此時,魯蘇戰區只有第51軍軍部率領的輜重團、獨立第1團,第113師師部和第338、第339團,第114師第332團,以及第2挺進縱隊和山東省政府特務營,總兵力不足5000人。由於敵眾我寡,加上吳化文偽軍的引導,“掃蕩”不久,日軍就攻占第113、第114師的重要陣地。于學忠負傷,魯蘇戰區政治部主任周復、第113師參謀長張植桴和該師第339團團長王琨及兩個營長陣亡,第113師師長韓子乾、第2挺進縱隊司令厲文禮負傷被俘。

此前,1942年,由於魯蘇戰區的國民黨軍不能紮根底層,發動群眾,因此不能像八路軍、新四軍那樣,進入敵後便生根發芽,不斷壯大,而是不斷衰弱,不得不向國民黨中央求援。“軍事委員會乃密令湯恩伯速組援魯部隊並於7月中旬指定李仙洲、王仲廉各率一個軍分別進入魯蘇地區支援作戰。11月又指示戰區應以主力確保現有根據地,繼續執行原任務。增援部隊分向魯南、蘇北挺進,該戰區為確保原有根據地,遂與湯恩伯總司令協定如左之部署:一、第51軍及第111師確保魯南根據地。二、第89軍及第112師確保蘇北根據地。三、第92軍(李仙洲部)由皖北經魯西向魯南蒙費山區挺進。四、暫編第55師(王仲廉部)及苗縱隊由皖北向蘇北挺進。”

19436月,李仙洲部雖已進入魯西,前鋒一部到達魯南,但于學忠不能久等,因此在八路軍協助下於19437月開始西撤,9月撤至安徽阜陽。

■國民黨軍在魯蘇戰區蘇北敵後的活動

國民黨在蘇北有魯蘇戰區副總司令兼江蘇省主席韓德勤率領的國民黨第89軍(代軍長李守維),下轄第33、第117師和獨立第6旅,共7萬人,指揮中心在淮陰,不久在日軍攻擊下南退至東台。此外,還有駐泰州的地方實力派魯蘇皖邊區游擊總、副指揮李明揚和李長江的雜牌軍約3萬人,駐海安曲塘和東台溱潼(今屬姜堰市)的兩淮稅警總團陳泰運的部隊數千人。

19407月,新四軍挺進蘇北,東進黃橋。9月,韓軍分路進犯黃橋,新四軍首戰營溪,殲滅韓軍兩個團,進而占領姜堰,隨後將姜堰讓給李明揚,並送給陳泰運部分槍械,爭取李、陳中立。104日,韓軍主力猛攻黃橋,獨立第6旅經高橋南下,企圖襲擊黃橋側背,新四軍將其圍殲。4日午夜,新四軍將韓軍包圍於黃橋東北,第89軍主力被圍殲,軍長李守維逃跑中落水而亡。韓德勤率殘部1000餘人向興化潰退。配合韓軍的李、陳在戰役中保持中立。

19412月,駐泰州的李長江率1萬餘人投敵。新四軍發起討伐李長江戰役,於220日攻克泰州,殲滅李部3000餘人,李長江率殘部數百人潰逃。同日,日軍占領韓德勤的根據地興化,韓德勤東退至鹽城安豐鎮(另一說是北退至寶應東北蔣家橋),從此一蹶不振。19434月,撤至安徽阜陽。19445月,魯蘇戰區撤銷,在蘇北國民黨軍只剩下在睢寧的重組的獨立第6旅。

■國民黨軍在冀察戰區敵後的活動

19391月,國民黨劃河北、察哈爾及山東老黃河北岸為冀察戰區,任命鹿鍾麟為總司令,下轄第97軍(軍長朱懷冰)、第69軍(軍長石友三)、新編第5軍(軍長孫殿英)、第40軍(軍長龐炳勛)。9月,第40軍和新編第5軍合編為第24集團軍,在晉豫邊南太行地區活動。

193912月,國民黨頑固派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19402月,朱懷冰率第97軍等部進犯武安,襲擊八路軍第129師先遣支隊和青年縱隊。兩部傷亡100餘人,撤出原駐地。朱懷冰不顧八路軍消除摩擦、團結對敵的呼籲,繼續向太行抗日根據地進攻。八路軍第129師在磁縣、武安、涉縣、林縣地區組織自衛反擊,殲滅第97軍大部。同年5月,國民黨將第97軍殘部編為第94師,改屬第14軍,撤銷了第97軍番號。

與此同時,國民黨將新編第6師擴編為第8軍(軍長高樹勛),與第69軍合編為第39集團軍(石友三任總司令,高樹勛任副總司令)。1940年底,高樹勛誅殺通敵的石友三,第39集團軍總司令由第一戰區兼冀察戰區總司令衛立煌兼任,高樹勛任副總司令,下轄第69軍(軍長米文和)、第8軍(高樹勛兼軍長)和暫30師(師長趙雲祥)、新4旅(旅長王清翰),總兵力2.3萬人,被調到魯西、冀魯邊一帶。至此,第24和第39集團軍活動地域都脫離了冀察戰區範圍。1942年春,高樹勛任第39集團軍總司令,所部劃歸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兼魯蘇豫皖邊總司令湯恩伯指揮,冀察戰區僅剩第24集團軍。

1943年上半年,第24集團軍反“掃蕩”作戰失敗,孫殿英、龐炳勛先後投敵。1944年秋,高樹勛代理冀察戰區總司令,所轄僅第8軍(軍長胡伯翰),在豫西活動。冀察戰區名存實亡,至19457月正式撤銷。

■國民黨軍在第二戰區敵後的活動

全國性抗戰爆發後,國民政府將山西和察哈爾劃為第二戰區,1938年調整為山西和陝西北部。第二戰區司令長官為閻錫山,南路前敵總指揮為衛立煌,北路前敵總指揮為傅作義,八路軍總司令為朱德。

閻錫山在抗戰初期奉行的是同國民黨政府、共產黨以及日軍都有聯繫的策略。他在19393月召開的秋林會議上說:“我們必須具備以下三個窟窿,才能生存:第一個是日本人,第二個是國民黨,第三個是共產黨。”現在“日本人最有力量,所以必須費力經營好日本人這個窟窿”。

全國性抗戰初期,八路軍第115、第120、第129師均開入山西作戰。第115師一部在山西東北部開闢了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第120師在山西西北部開闢了晉綏抗日根據地,第129師在山西東南部開闢了太行抗日根據地(後來發展為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太原失守後,閻錫山退到山西西南部的吉縣克難坡。1939年底,閻錫山在蔣介石掀起的第一次反共高潮中,發動了企圖消滅由中共創建的新軍的“十二月事變”。新軍在中共領導下堅決自衛反擊,粉碎了閻錫山的陰謀。新軍正式編入八路軍序列。此後,閻錫山便堅決反共,而在國民黨和日本侵略者之間左右逢源。

194412月,在魯蘇戰區撤銷、冀察戰區名存實亡的情況下,國民黨又將老黃河以南、長江以北、平漢路以東直至黃海、渤海劃為第十戰區,其面積占國民黨在關內的淪陷區的1/3。然而,這個戰區有名無實,只是國民黨在敵後刷存在感而已。

■日軍評價及蔣介石的感慨

對於共產黨的軍隊和國民黨軍在敵後的表現,日軍也有評價。“在華北占領區內的重慶系軍隊,由於日軍的討伐,及其後方補給的缺乏,勢力不斷縮小。共軍則巧妙地乘隙滲透其勢力,或以武力迅速擴大地盤。”“共軍對我占領區的進犯越來越頻繁,已成為今後肅正工作上最嚴重的問題。根據過去經驗,由於我軍的討伐,在雜牌軍被消滅後,結果,其地盤往往被共軍占領。有鑑於此,今後討伐肅正的重點必須集中指向共軍,全力以赴,務期將其全殲。”“從作戰成果看,重慶軍比較容易擊敗,但要捕捉、消滅採取退避分散戰術的共軍則極為困難。”

對於國民黨軍在敵後的表現,19467月,蔣介石在一次講話中說:“我近來研究剿匪戰術,認為抗戰期中,日寇在我們淪陷區的‘掃蕩’戰術,有許多可以取法的地方。……他們‘掃蕩’我們一個戰區,最初要使用三四個師團的兵力,後來只要用一個混合團就可實行了,到了最後他只要用一個混合大隊就可以‘掃蕩’我們。”

於是,到抗戰末期,就形成了國民黨在正面戰場、共產黨在敵後戰場作戰的局面。然而,這不是雙方分工的結果,而是形勢使然。

 

 

■國民黨軍在敵後虎頭蛇尾,不能善始善終的原因■

為什麼國民黨軍在敵後虎頭蛇尾,不能善始善終?從根本路線上說,國民黨的痼疾是每到一地,依靠的是當地士紳,而不知、不願也不敢發動群眾。早在全國性抗戰初期,毛澤東就指出:“不要人民群眾參加的單純政府的片面抗戰,是一定要失敗的,因為它不是完全的民族革命戰爭,因為它不是群眾戰爭。”“國民黨主張的片面抗戰,雖然也是民族戰爭,雖然也帶着革命性,但其革命性很不完全。片面抗戰是一定要引導戰爭趨於失敗的,是決然不能保衛祖國的。”

國民黨軍存在嚴重的腐敗問題,也是其在敵後難於生存的重要原因。國民黨軍的腐敗主要表現有:

■經商和吃空額

全國性抗戰初期,蔣介石曾經提倡在軍隊辦合作社。19429月,他在西安軍事會議上說:“本來我提倡軍隊設立合作社的原因,為改良官兵生活,這種良法美意,應該推行盡利,但天下事有一利必有一弊,現在我們軍隊當中竟有借合作社名義經營商業,反作為營私舞弊的淵藪,尤以沿江沿海附近一帶,與交通衝要地區的部隊為甚。”

軍隊經商很容易演變為武裝走私。1940年,駐蘇北姜堰的保安第9旅向日軍走私糧食就是一個典型事例。1940727日,新四軍進駐黃橋。韓德勤命令保安第9旅張少華部進駐原稅警總團陳泰運部的防地姜堰,嚴密封鎖新四軍的糧源。姜堰是糧、棉、油、鹽的集散地。卡住姜堰,駐黃橋的新四軍的糧食和生活用品都會發生困難。保安第9旅在封鎖糧食的同時,將糧食走私給日軍牟利。封鎖糧食致使物價飛漲,當地老百姓乃至士紳商人都苦不堪言。陳毅、粟裕決定以此作為打擊韓德勤的突破口。於是,在老百姓中很快流傳起這樣的順口溜:封鎖糧食“餓了老百姓,肥了韓德勤,難了新四軍,幫了日本人”。陳毅還寫信給清末舉人、曾當過江蘇省長的海安耆宿韓國鈞,信中指出韓德勤此舉是搞內訌,有“宋、明不亡於外寇,而亡於內部”的話。韓國鈞回信道:“痛心之言,聞之淚下。……糧食問題,各地亦在恐慌之列,倘彼此商有辦法,此事誠須妥籌也。”在老百姓和當地士紳商人的支持下,新四軍於913日攻克姜堰,殲滅保安第9旅,解除了韓德勤不得人心的糧食封鎖。

抗戰末期,蔣介石曾經說:“我們最初開戰的時候,乃可以一個師抵抗敵軍一個師團,而到了後來,甚至六個以上的師亦不能抵擋敵之一個師團了!這就因為我們師的單位雖多,但兵員總是不能補充足額。事實上,各師缺額總是超過編制預定數之五分之一,或至三分之一,其能維持五分之一者已算難得的了。”

部隊缺額為什麼不補?回答是:中高級軍官可以虛報冒領,吃空額。

國民黨軍這一頑症一直未改。到了1948107日,正是東北人民解放軍已經攻克錦州外圍要點義縣,即將進攻錦州的關鍵時刻。這天中午,蔣介石問軍令部部長徐永昌軍隊無鬥志的原因,徐答:“在上者經商,其次吃空額,其下離心離德,如此軍隊尚何言哉!”徐永昌所言都是蔣介石心知肚明、耳熟能詳的弊病,因此,蔣介石聽了毫無反應,心不在焉地對徐說:“我上海還有事。”何事?1012日,徐永昌在日記中寫道:“聞蔣先生日前亟亟到滬,十之八九因孔大少不法囤集(積)等問題,蔣夫人速(促)其解圍云云。”

■賭博

194039日,蔣介石在參謀長會議上說:“現在有一兩個戰區一般高級將領,有一個極可痛心的惡習,就是歡喜賭博!要知道,敵人天天在研究如何來消滅我們的軍隊,如何來滅亡我們的國家。而我們不但不想方法如何抵抗,如何圖存,反而天天研究賭博。如此不明大局,醉生夢死,真是只有做亡國奴的一條路!須知我們一上了賭場,賭友就成了自己的敵人,心中只想打勝桌上的敵人——賭友,哪裡還有功夫去研究如何去對抗真正的敵人——倭寇。這個亡國的劣習,如果再不徹底滌除,你們不僅要被敵人消滅,而且要做敵人的俘虜!”

■吸毒

國民黨軍中的黔軍王家烈部號稱“雙槍(指步槍和大煙槍)兵”。吸毒在部分國民黨軍中,尤其是在軍官中長期存在。曾在冀察戰區任新編第5軍軍長,後來投敵,抗戰勝利後被國民黨收編為第3縱隊司令官的孫殿英12歲開始吸鴉片。1947年在湯陰戰役中被晉冀魯豫解放軍俘虜後,惡習難改,患煙後痢,不久病死於看守所。據曾經在東北軍工作過的李欣回憶:“拿57軍來說,軍長繆澂流是個極端的貪污腐化分子。他抽大煙,討小老婆,貪污軍餉,喝兵血,無所不為。”據萬毅回憶,曾在魯蘇戰區第57軍第111師第666團任團長的劉晉武,“是個老兵油子,他帶着兩個老婆隨軍,還抽大煙。他吃空額,喝兵血……他屬於東北軍中生活最腐敗、政治上最反動的一類人物”。第661團團長孫維嵩也抽大煙。

■擄掠

據萬毅回憶,1941417日,“331旅旅長孫煥彩、333旅旅長劉晉武向(病中的)常師長謊報說,日照縣民主政府不讓民眾送給養,是對111師策反朱信齋部的報復。常說:‘可以派人去催。’於是,孫、劉指揮所部,並糾集國民黨保安16團千餘人,於25日偷襲我駐溝窪的日照縣委和縣府機關,蘭瑞生等8名同志犧牲,縣大隊第4中隊全體人員被俘,此後又連續進攻我山縱26團,大修碉堡,並寫上‘安內攘外’字樣,派兵四處抓丁搶糧”。

由於國民黨軍脫離群眾,抓丁搶糧可以說是其家常便飯。魯蘇戰區副總司令兼江蘇省主席韓德勤表現尤為突出。19409月《蘇北紳商學各界致重慶諸公電》指出,韓德勤部隊“虐待民眾,視同芻狗。敵至則放棄一切,逃潰劫掠;敵去則搜劫行旅,搶掠村舍,不遂所欲,誣告以漢奸;偶攖其怒,指為新四軍間諜,於燒殺拷打外,處以活埋,煮以石灰者,江邑獨多”。蘇北就有這樣的民謠:“天上有個掃帚星,地上有個韓德勤,手下養有幾萬兵,只會欺負老百姓。”韓德勤部軍紀之差曾經驚動了在重慶的蔣介石。不知蔣介石看到《蘇北紳商學各界致重慶諸公電》沒有,但他從情報系統獲悉韓德勤部隊“軍風紀蕩然”。為此,1940114日,蔣介石致電韓德勤:“據報:‘蘇北各部隊自被擊潰後,官兵全無鬥志,軍風紀蕩然,且潰兵為匪,民不聊生。蘇北民眾反譽匪軍為救民軍,冀早日到達,而蘇民困,誠吾人之奇恥大辱’等語。務望嚴整所部,努力爭取民眾同情,毋使匪偽有所藉口為要。”

總之,由於國民黨軍依靠士紳,不發動群眾,片面抗戰,加之本身存在腐敗的頑症,因此在敵後不能長期堅持,從而導致國民黨抗戰勝利後在地緣上處於戰略被動地位。

蔣公,鬼子投降都找不到你啊!​》​

添足:最後這句話很有意思, 國民黨看共產黨在日本鬼子占領的敵後混的風生水起, 也想學, 但是國民黨軍隊到了敵後依靠的是鄉紳權貴, 而不是底層群眾, 為啥? 第一他們是天然盟友, 第二,拉攏他們不費多少錢財。 這是因為底層百姓數量眾多手中沒有資源,拉攏起來費心費力。 更何況敵後鄉紳貴族與百姓關係也是對立的。

可是,鬼子占領中國土地之後會拉攏誰? 當然也是鄉紳望族。 有資源有影響力。 並且鬼子也不想在中國賠錢,而是要壓榨百姓的,所以鬼子也不會替百姓真的做好事。 不然撫順礦山的那些白骨換來的煤炭和戰略資源會自己從地里跑出來嗎。 

國民黨能學習共產黨的招數, 《論持久戰》《游擊戰》等書也都是公開印刷的招數,國民黨能看, 日本鬼子也能看, 他們為什麼不能用? 因為他們都只拉攏鄉紳權貴,都欺壓百姓, 因為他們的利益所在不同。 國民黨到了敵後當然也得到敵後底層百姓的支持,當然就得不到百姓的支持。 所以,蔣介石送往敵後的軍隊齷齪一點的就投降了日本鬼子給鬼子當狗, 有血性有良心的將士就變成共產黨了。

別看大家都提民心, 國民黨的民心是官商學黑權貴的心, 共產黨的民心是底層百姓的心。

最有意思的是今天共產黨的官僚也開始學國民黨的派頭。 自胡耀邦上台放出一大堆王爺阿訇佛爺上師, 本來已經逐漸緩和的地域民族矛盾又死灰復燃, 製造出了疆獨藏獨把中國攪的亂七八糟。

原因無他, 早年王若望總結的好:共產黨從一個反抗壓迫的黨異化成壓迫的黨, 所以共產黨里的文人今天拼命給腐朽墮落的國民黨蔣介石塗脂抹粉,把中國底層百姓不屈不撓的抗日戰爭寫成幾個權貴茶餘飯後消遣就取得了勝利。 這種謊話他們自己說不定是真的相信的。  但是,真相是無情的, 不以官商學黑的意志為轉移。 你不替底層百姓辦事你就得不到底層百姓的支持, 最終被歷史淘汰。 共產黨如果非要學國民黨,那麼他們的下場恐怕不如國民黨。 正像是汪精衛學蔣介石叛變革命,結果下場不如蔣介石一樣。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8: 4月1日新聞:美國空襲大馬士革俄羅斯地
2018: 中國量子雷達可發現2公里外蚊子 或打破
2017: 【因果篇】古今將軍因果報應實錄
2017: 有意見樹而不見林的無恥之徒
2016: 儘管奧巴馬把他看作美國一部分,但從今
2016: 1053 第一部 太原會戰 第五章 忻口戰役
2015: 習氏南海戰略——填海造島實控九段線
2015: 中哈邊境邊防兵陷入齊腰深雪中(圖)
2014: 反服貿學生大喊:“我是我媽和美軍偷生
2014: 深圳公司搞砸美國大力神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