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印邊境自衛反擊戰中方傷亡多少人? |
送交者: 佚名 2005年10月15日22:14:15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
戰前,指揮所的氣氛是緊張的。張國華有時專心研究地圖,有時離開地圖踱着步子深思。“慎重初戰”是個很不好駕馭的車頭,初戰必勝又是最起碼的要求。與印軍畢竟是初次交手,它是“太極派”,還是“少林派”呢?估計不會有國民黨的主力強,但也不能估計過低,要“貓”當“老虎”打,像對付國民黨的中等部隊。當時有一種意見,為了慎重,只打沙則一點,吃掉敵人一個營。這是個很保險的方案。張國華考慮再三,吃掉一個營,不痛不癢,要吃就吃它一個旅!
當他把這個想法告訴另一位領導時,那位領導身體震了一下:“這太冒險了!萬一……”
還有一位領導不無擔心:“現在仗要打大了,是不是戰役發起時間向後推遲兩天,以便部隊做好充分準備?”
張國華沒有表態。他說:“看看部隊準備情況吧。”
陰法唐政委代表新組建的四一九部隊師團兩級領導再次進言:“張司令員,戰役發起時間不能推遲!”
“理由呢?”張國華不露聲色。
“我1萬多人進入戰場,在森林裡隱蔽了一天一夜,不動煙火,再推遲兩天很容易暴露作戰意圖。那時再進攻還有什麼突然性!”
張國華一拍桌子:“不再推遲,要讓敵人還沒穿褲子就當俘虜。”
兩種意見反映到中南海,有的領導也認為張國華是在冒險,但毛澤東不喜歡墨守陳規。他把另一種意見的文稿推到桌子一邊,頗有慍色:“他是前線指揮員,讓他打嘛!打不好重來!”
方案定了。幹部會上,張國華激越的聲音把出擊前的喧鬧壓了下去:“現在當面敵人不是1300,而是2500,準備打它3000,如再增援就按它5000打。三至五天解決問題,不要怕傷亡,準備傷亡2000人。要打得好,打得快,速戰速決,務必全殲。打起來不受‘麥線’約束,但要報告中央。打不好是前邊的人負責,補給不好是管後勤的人的責任。哪個搞不好,要追究哪個人的責任。打不好,消極說法是未完成任務;積極說,是不夠共產黨員條件!” 會後,他又布置:要多準備些豬肉,要把各團電影組組織起來,把軍區文工團調到前方,以鼓士氣。
10月20日7時30分,東方剛剛露出魚肚白,我人民解放軍的炮火便鋪天蓋地向入侵克節朗的印軍陣地傾瀉。9時30分,印軍的第一個據點被攻下。到晚上8時多,克節朗戰役即告結束。張國華聳聳肩,笑了:“這樣容易取得的勝利,我當兵33年,還是頭一次!”
23日,中央致電稱讚:“作戰部隊在高原嚴寒的困難條件下,鬥志昂揚,艱苦卓絕,勇猛作戰,乾脆地殲滅了敵人。”軍區前指剛剛收到這一鼓勵電,還沒來得及轉發,又收到中央收回該電的通知。張國華心頭一緊:出什麼事了?等他收到第二封電報時,心中的疑團才漸漸解開。後一封電報只比前一封電報多了兩句話:一句是“捷報頻傳”,另一句是頗帶感情色彩的“中央、軍委極為高興”。為什麼又收回前封電報呢?張國華尋思:看這口氣,很像是毛主席親自加的兩句話,他的高興溢於言表,他希望電報能更大地鼓勵前線士氣……是的,一定是的!
在短短一個多月時間裡,張國華指揮的兩次戰役和一些零星戰鬥都取得了勝利。殲敵3個旅,生擒王牌旅長達維爾和另一名准將旅長辛格,共斃、俘敵7000餘人,占整個中印邊境反擊戰戰果的80%。中方作戰部隊也付出了代價,傷亡1460人。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04: | “韜晦”如何?——100年前和40年前的 | |
2004: | 統一台灣的小民之見 | |
2003: | 神舟與我們的未來福祉 | |
2003: | 我自豪,我是中國人! | |
2002: | 美國人不願出兵保台 | |
2002: | 在保釣問題上為何我們處於下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