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說過,蔣介石淞滬抗戰的戰略失誤包含多個層面不可饒恕: 1. 舉國重兵上海開展只為了給列強表演換取一點同情, 結果卻是不但沒換來同情,還因為四行倉庫這種拙劣表演招致列強的憎恨。 本末倒置換來的當然是戰略上的徹底失敗,
百度上的民間高人這樣點評:【在知道思想上有失誤。蔣介石淞滬會戰的思路應該說不是很清晰的。按照蔣介石在淞滬會戰中的指導思想是爭取在上海殲滅日軍一部分兵力,以達到國際上的關注,最後通過談判來解決戰爭問題。這首先在戰略上就是錯誤的,沒有立足於戰爭長期化和全面化,把希望寄託於國際社會的干預,所以就導致了後來的失敗。本來是想成建制殲滅一部分日軍把日軍趕出上海,後來看目的無法達到就改為在上海儘可能地堅守吸引國際社會的關注,到最後戰線幾乎崩潰仍抱着國際干預的幻想不肯撤退,最後日軍在杭州灣登陸抄了後路導致整個戰線的崩潰。】
毛澤東在抗戰開始前一年就說中國抗戰只能是長期持久戰, 不能速勝, 也不會滅亡。 並且建立起一個戰略防禦,戰略相持與戰略反攻三階段。 對比蔣介石的賭徒心態, 毛澤東的英明躍然紙上。
【其次,在戰術上忽視了中日之間重火力之間的差距。上海這個地方根本是無險可守的地方,唯一可以指望的就是美英列強在上海有租界,毗鄰租界的地方日本進攻時不敢動用重炮轟擊,租界以外的地方根本是無險可守,論重炮火力,國軍的重炮在數量上遠遠不及日軍,空中力量也不及日軍。在這種情況下將大量的精銳部隊投入到上海戰場,冒着日本鬼子的軍艦的重炮和飛機的殺傷,根本就是送死。一個師一個師的往裡填,悲壯固然悲壯,可是效果不大啊。那都是精銳的德械師啊,假如不是在淞滬戰場上犧牲,日後的抗戰定會大有作為啊。】
同樣是在抗日戰爭爆發之初, 毛澤東就分析了中日力量對比和特點之後說, 在戰略防禦和戰略相持階段, 中國應該以運動戰為主, 儘量避免陣地戰, 以小規模戰役為主,避免大規模的決戰。 蔣介石假裝沒看見吧。
具體的從軍事層面和淞滬戰場分析, 蔣介石上海開戰也是十分愚蠢的。中國軍隊的戰鬥力與日本軍隊當時有很大差距。 但是,陸軍的差距相對海軍和空軍的差距來說是最小的。 上海三面環水的突出部,恰巧中國空軍海軍與日本的對比屬於絕對劣勢。 蔣介石從戰略目標到戰役布置都嚴重失誤, 一戰幾乎賭光了中國的老本也就不奇怪了。
專家點評蔣介石淞滬抗戰的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