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印度有合作潛能 |
送交者: 包淳亮 2002年04月18日16:40:27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
● 包淳亮(台北)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印度經濟開始以較快的速度成長,人均產值已從300美元增加到將近500美元,且軟件產業迅速興起,已位居世界第二位。由於印度在1998年進行核試驗時,以“中國威脅”作為藉口,且亦曾傳聞印度欲與台灣進行軍事合作,再加上美印兩國的一些合作態勢,使中國對於一個“崛起的印度”,不免產生一定的憂慮。 由於中國的崛起速度高於印度,因此美國在尋找冷戰後的敵人的時候,將注意力集中到中國身上。意識形態的不同、經濟實力的增長、地緣戰略的角逐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個大氣候;而一些事件,例如“銀河”號事件、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炸、中美軍機相撞、對台軍售提升等事件,形成一種小氣候,使雙方關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由於美國對中國的戰略壓力不斷增加,中國對印度的憂慮也隨之增加。 然而,印度作為世界第二人口大國,且以“第三世界領袖”自詡,如同基辛格對中國的評語一般,“不能被當作一顆棋子”。印度有自己的抱負,不像中國還用“絕不稱霸”的言辭來掩飾雄心壯志,而是表明自己能在南亞、在印度洋區域有主導的實力。而這個企圖與美國戰略利益相衝突的程度,並不亞於中國與美國在意識形態與東亞地緣戰略上的衝突。 按照國際政治學“結構現實主義”的觀點,無論是美、中、印三邊關係或美、中、俄三邊關係,實力較弱的兩方,亦即中、俄或中、印,都會傾向於合作,以化解美國的戰略壓力。因為這種作法,可以擴大自己的戰略選擇空間。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印雙方將形成一種“戰略盟友”的關係,而非一種“對抗”的關係。換句話說,印度的崛起將增加中國的籌碼,中國的崛起也增加了印度的籌碼。 因此,印度若能穩定發展,將有利於中國的戰略環境。但在經濟上,由於兩國資源類似,都以大量、低薪的勞動力見長,因此似乎是一種競爭而非互補的關係。雖然隨着經濟改革的深化,印度可能會逐步爭奪中國已占有絕對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但眼前的情況是,中國仍有大量剩餘勞力,低技術勞工薪金不會立即大幅提升,基礎設施遠優於印度,因此競爭力較高。 同時,中國距離東亞各國、美國等市場較近,藉由歐亞大陸橋到達歐洲也較印度方便,加上台、港華人資本相助,在技術、資本的汲取上亦優於印度。印度還得面對中國在知識經濟上的挑戰。90年代初期,中國每年的大學新生人數僅僅60餘萬,但到2001年,即已擴大到200餘萬。相對來說,印度在10年前的大學招生人數已達百萬,但過去幾年的成長很有限。甚至印度的英語優勢,也在中國的英語熱潮中褪色。因此,印度過去雖然在知識經濟領域頗為成功,但前景並不樂觀。此外,印度的國內投資率太低,迄今未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三成;而中國維持在四成左右,因此印度更為依賴外國資本。 由於大量借貸,印度政府已積欠上千億美金的外債,但外匯存底卻僅有數百億美元,且貿易上持續逆差,匯率有高估之嫌,並潛藏着償付危機。因此,印度經濟短期內仍難以對中國構成重大挑戰。 雖然中、印兩國在經濟上是競爭關係,但無論何者在經濟上更為成功,都意味大量輸出各種產品,搶奪發達國家的就業機會,包括工程師和軟件設計師的工作,並降低先進國家勞動力爭取權益的談判條件。因此兩國又是在同一條船上,必須一起面對發達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就此來說,兩國在國際政治、經濟上又並非全然是競爭,而是既有競爭,又有合作。 在戰略上,中印兩國合則兩利、分則兩害;在經濟上,兩者的產業雖處於競爭地位,但在更為開放的世界市場上又有共同利益。因此,無論在政治上,還是在經濟上,中國與印度兩國都有很大的合作空間。現在中印兩國雖然宣稱彼此之間沒有根本的利害衝突,甚至在許多場合都有共同的聲音,但由於邊界、歷史與巴基斯坦等因素,兩國並未能在俄國的提議下,盡棄前嫌。然而,雙方改善關係的需求會成為動力。因此中國與印度的關係,將在可預見的未來,進一步向成熟、穩定的合作關係發展。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