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西路軍,彭德懷在回憶中寫道:“紅軍東征之後,組織了西征軍及其指揮部,任務是擴大抗日根據地,接二、四方面軍出草地。以我為司令員”。
“張國濤司令部到達會寧,我與他直接通電,說我擬去會寧與他會見,”彭德懷向張告知當前敵情動態,要求張部“應全部集結海原、打拉池地區,準備消滅王均部。張國濤當即回電,不要我去會寧,他即日和朱總司令來打拉池面談。徐、陳亦率部前來。第二天,張國濤到打拉池,除、陳第三天未見到。拂曉,我到張國濤處質問:徐、陳為什麼還未見到?張說‘已令徐、陳率四方面軍主力及一方面軍之五軍團從蘭州附近渡過黃河北岸,向武威(涼州)前進了。’王宏坤、謝富治師和張國濤司令部,大概是由於西北馬家軍和王均部的阻攔,未來得及過河。”
對此彭德懷遺恨萬分,他說,如果張國濤不節外生枝,我軍當時可以把王均部消滅,西安事變可提早,我軍就可能控制蘭州和西蘭公路以至甘肅全省。
彭德懷以上所述,在張國濤回憶錄中也能得到證實:
張國濤寫道:
“林育英傳達給我們這個好消息,對我們有極大的鼓勵作用。我們推測,斯大林贊成這個西進計劃,因為他覺得避免與蔣衝突,實現聯蔣抗日,應是當前急務。我們也覺得過去黨內爭執的裂痕,還需要時間來彌補。如果我們能實現西進計劃,與陝北同志暫時保持相當距離,無形中就是讓時間來沖淡彼此間的隔閡。因此,我們便積極準備西進計劃。”
這就是證明了彭德懷所述,張國濤的西進計劃既沒有向中央匯報,更沒有請示中央同意。而且還是為了與“陝北同志暫時保持距離”。將中央領導說成“陝北同志”,陝北同志顯然無權過問我的軍事行動。此時此刻,他仍舊沒有承認中央,中央如何為西路軍負起責任來?
緊接着,張國濤在回憶錄將他急於西進自創門戶的意圖暴露無遺,他寫道:
“當時我們在西康,目光所在主要自然是西南方面的實力派。我們曾多方設法,經過康定,向四川和雲南一帶的軍人活動,要求他們一致抗日,共御外侮。但我們的努力,不是落空,便是毫無反應。反之,陝北方面,卻找着了一個軍事巨頭張學良。這種事態的發展,使我自己在黨內的地位開始轉居劣勢。”
由此可見,他需要急於擺脫這個劣勢,必須掙回一點本錢來,以彌補他錯誤的南進方針給他造成的損失。
關於西路軍失敗的責任,張國濤在回憶錄中也不得不承認:“陝北同志贊成我們這個軍事計劃,一直在催促我們北進,似乎沒有我們的實力作資本,就不能形成西北的抗日局面。……四方面軍的同志,也覺得河西走廊將是未來西北抗日局面的交通要道,正是我們可以大顯身手的地方,而且因此也不至與一方面軍擠在一塊,再發生磨擦。可是後來的事實發展,這個計劃並沒有實現,這是四方面軍的失敗,也是我的失敗。”
事實上,四方面軍與一方面軍擠在一塊,是不會發生磨擦的,如果沒有張某人從中作梗的話。後來,許許多多原來屬於四方面軍的將士,例如徐向前、謝富治、李先念、許世友等等都與一方面軍等其他紅軍部隊並肩奮鬥,配合默契,直到戰爭勝利。
那些嚷着要為西路軍鳴冤叫屈的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於抹黑中國共產黨,首先要抹黑毛澤東。西路軍廣大戰士當然是冤屈的,他們的冤屈來自張國濤,使許多的戰士沒有倒在抗日戰場與解放戰爭的戰場,卻無謂地犧牲在河西走廊,活着的也走了一截冤枉路,不僅四出草地,幾乎逼迫以毛主席為首的黨中央放棄北上抗日的正確道路。
當然,只有張國濤一人,是不可能成這樣大的氣候的,造成西路軍全軍復沒。有個人不得不提及,西方面軍政委陳昌浩。
張國濤在回憶中寫道:“張聞天和秦邦憲利用他們與陳昌浩在莫斯科的關係,坦率地問陳昌浩:‘張國濤是老機會主義者,為什麼四方面軍的幹部不追隨中央而要追隨張國濤?’陳昌浩告以過去對張某的批評是不公道的,張領導四方面軍,不僅正確有功績,而且為一般同志所愛戴。”陳昌浩公然表白,張國濤比中央重要。
張國濤寫道:在中央召開軍委會聯席會議上,“毛澤東聽了徐向前的的報告後,不再祥究,即開始批評。我當即起而答辯,……我的發言只有陳昌浩附合。”而受到毛澤東批評的徐向前為何不附合?在此時徐向前也是服從張而不服從毛的,說明毛澤東說得在理。
彭德懷在回憶錄中寫道:“某日午前到前總,還在談北進。午飯後再去,陳昌浩完全改變了腔調,……這無疑是張國濤來了電報,改變了行動方針。”當一方面軍獨自北上時,陳昌浩送信給我,要我停止北進。聽說,陳昌浩要派兵追我們,徐向前說:豈有此理,哪有紅軍打紅軍的道理!這句話起了決定作用,陳未來追擊。”
在西路軍西渡黃河之後,毛主席黨中央只能追認既成事實,雖然執行了錯誤領導,但紅軍還是紅軍,仍然給於極大的關切。毛澤東與周恩來聯名給徐陳發電詢問西路軍情況:
徐 陳:
甲、你們現到何處,情況如何?
乙、 由於河東還未能戰勝胡毛王〔2〕各軍,妨礙寧夏計劃之執行。我們正考慮新計劃,但河東主力將與西路軍暫時的隔離着。
丙、請考慮並電告下列各點:
(1)你們依據敵我情況有單獨西進接近新疆取得接濟的把握否?
(2)如果返河東有何困難情形?
(3)你們能否解決衣服問題?
毛 周
十一日二十時(摘於《毛澤東軍事文選》)
陳昌浩是否回電?是否匯報真實情況?不得而知。但隨時向張主席匯報,是肯定的。
西路軍在受到嚴重挫折之後曾決定東返,不知是何種原因,是因為回去不好向張國濤交差,還是其它,陳昌浩在一場小勝之後又決定西返,終於鑄成西路軍悲劇。張國濤在他的回憶中寫道:“(朱德)批評陳昌浩勇猛有餘,穩當不足,徐向前雖較穩當,但遇事太尊重政治委員的意見。”張國濤為西路軍的失敗找替罪羊,實際上承認他分裂中央分裂紅軍,陳是主要執行者,中央對陳昌浩的組織處理不同於四方軍其他將領是恰當的。後來在“抗大”企圖武裝叛逃的許世友等人,都一律採取了團結教育的政策。
——————————————
此文確認張國燾老早就命令四方面軍向西建立獨立王國, 張國燾回憶錄中從沒否認西征是他的命令,而不是毛澤東彭德懷的方針。 張國燾受美國情報局僱傭寫回憶錄也沒有現在文人這麼無恥底移花接木,硬說西征是毛澤東消滅異己。
不太同意關於陳昌浩的處理是因為陳昌浩犯的錯更多的說法。 徐向前恐怕應該比陳昌浩承擔更多的責任, 因為他是真正的前線指揮官。 陳昌浩最大的問題是在西路軍傷員用生命掩護他們突出重圍之後逃回了老家。 這和逃兵差不多。 相比來說徐向前就直接回道延安。 徐向前也敢於承擔自己的責任。
許世友逃跑而獲得寬大處理也很容易理解, 因為許世友即便逃跑,也不會是逃回老家或者投奔國民黨, 而最大的可能性是獨立革命。 並且在批判張國燾錯誤路線的時候, 底層士兵的討論未必能分清責任,從而讓許世友覺得委屈也是事實。
事實上張國燾也曾遭受不公正待遇, 被一個將領在討論會上用鞋底扇了嘴巴。 還是毛澤東出面向張國燾檢討才平息事端。 另一個問題, 張對毛澤東並不太反感, 毛澤東在張國燾另立中央之後電報往來都以“兄”相稱。 張國燾投奔國民黨的誘因是王明回國後趾高氣揚不可一世。 張國燾大概知道毛澤東不肯殺人, 王明可不是念佛吃素的, 在王明搶了張國燾的窯洞之後就逃跑了。 過幾天把原文找到送給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