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的成就有很多,有個數學網友列舉的一大成就是中國人口迅速增加, 被他稱之為毛澤東階躍, 當然會有人說全世界人口都爆炸性增長,中國不是獨一無二。
中國人平均壽命增加。 解放前平均壽命35歲以下, 現在平均壽命是76.8歲。有人又蹦出來說中國人平均壽命增加是因為青黴素,因為世界其他地區平均壽命也大幅度增加。 所以毛澤東階躍乃是毛澤東運氣好, 正好趕上青黴素大規模應用。 毛澤東階躍應該叫青黴素階躍。
我自然可以說青黴素髮明事可見用文字定性爭論是得不出結論的, 我貼一張圖出來。 這張圖對比了古巴與美國,中國與韓國和印度的平均壽命對比。
中國人的平均壽命60年代遠遠低於韓國, 韓國大概54, 中國43, 相差10歲。 但是60年代-70年代發生了一個飛躍, 在1966年就超過了韓國。 如果是青黴素的作用,那麼韓國為啥沒有保持其領先優勢,反而被中國超越了? 如果是青黴素的作用, 印度人也在同時期使用青黴素啊, 為啥印度沒有出現同時期的青黴素階躍? 全世界平均壽命基本上是逐步增加的, 沒有出現毛澤東階躍, 60年代古巴平均壽命低於美國, 在1972年左右趕上美國,算是一個階躍, 但是階躍幅度不明顯。
如果僅僅是60-70代中國平均壽命超越韓國證據還不足夠證明這是毛澤東階躍而不是青黴素階躍, 我們再看另一段, 中國1985年又被韓國反超了, 並且中國落後的幅度還不斷擴大, 到現在,中國已經落後韓國8歲了。 如果按人均壽命80歲,相當於少了10%, 按14億人口,10%換算相當於死掉1.4億。 這個數字可怕吧。 你說中國平均壽命相對韓國下降是青黴素減少嗎?
其實毛澤東階躍是有對應的因果關係, 那就是六二六指示。 《http://www.cwzg.cn/history/201806/43042.html》
第一張圖叫中國兩千年人口變化圖,是我在本世紀初繪的,用的工具是excel,就是把歷年的人口輸入然後繪製曲線,我在圖中把1949年給標出來,說明了人口在1949年以後的暴增。
第二張圖是一個想象,就是說,認為中國到達十二三億之後,預測以後不可能總是保持高速增長,因此有一個中國四千年人口的粗糙預測,從中可以大致看到1949年的人口暴增代表了一個階躍,因此給它起了一個學術性的名稱叫“毛澤東階躍”,就是說,4000年的時候,如果有歷史系的學生問教授,那是什麼?教授應當回答:“那是毛澤東階躍。”
第三張圖是根據國家統計局繪製的中國解放後直到改革開放後的2000年的GDP曲線,可以看出數據是一直增長的。而且這裡面也有一個規律,就是GDP的增長,不可能大躍進,如果出現大躍進,那一定是造假。
第四張圖是根據右派的想象將第三張實際的GDP曲線修改了一下,因為右派認為毛澤東時代沒有什麼經濟成就,所以將曲線弄平,稱之為右派暢想曲線1。
第五張圖是右派有一種觀點,就是“如果在解放初就進行改革開放該有多好啊”,因此也是根據第二張圖,將改革開放的1979年以後的圖形平移到1953年,稱之為右派暢想曲線2。
其實我覺得,一個國家的強大在於它擺在商店裡賣的產品有哪些,比如說,德國產的冰箱,日本產的剃鬚刀什麼的。現在中國製造的東西到處都是。
再說越南,越南在1979年,聽說中國解放後一直耽誤着,不是反右就是大躍進還有文革,因此心中暗喜,他們認為他們不搞反右也不搞大躍進也不搞文革,就不會耽誤,而且在中國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後不久就宣布越南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中國的每一項舉措越南都學,可是現在並沒有在商店裡看到越南產的電器啊。
————————————————
可是,我們看看中國曆年糧食產量統計數據
除了大躍進的非正常投入導致糧食產量偏高以外,1959年以後的中國糧食總產量逐年增加恰好可以擬合一條直線, 看不出來小崗村增加300%的一點跡象? 學小剛的糧食增產到底去了哪裡?
事實上80年代之前的產量增加靠農田基本建設積累, 而80年代之後的產量增加靠的是化肥投入, 尼克松訪華導致美國的僕從國爭相對中國開放,一下子解決了化肥設備和原料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