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不用羨慕國外先進戰機的戰鬥力,我國的殲-10一樣能夠做到。三角鴨翼布局的設計賦予了殲-10在機動性方面的優勢,設計者還給它配備了先進的機載電子設備,它還擁有十分強大的火控系統。這樣一來,殲-10不僅具備超視距能力,還可以和全球頂尖戰機一較高下。
不過殲-10也有個遺憾,就是隱身能力不上道,要是和四代機對戰,怕是要被虐慘。發展到了殲-10B,因為蚌式進氣道,飛機的雷達反射面積被降低了許多。考慮到不能給進氣功能帶來影響,所以進氣道邊緣並不像F-35一般,並沒有圓滑過渡。
縱使如此設計能提高雷達反射程度,但是機腹進氣道加上下垂機頭會帶來進氣難的問題,這打破了我們想要提高隱身能力的幻想,但這也算是一種因地制宜的設計方式了。其實歐洲的“颱風”也有因為進氣道過大而導致隱身能力差的困擾,且它同樣採用了鴨翼氣動布局與機腹進氣道設計。
其實這種說法不算是很準,畢竟“颱風”的隱身能力和F-35差別很大。但是與我們的三代機相比,反射面積已經優化到了一半,且隱身能力和F-22差不多。不過那兩個矩形進氣道一直在困擾着工程師,也許將來也會靠向“蚌式進氣道”的設計思路吧。
據悉,蘇-27與米格-29也是採用了機腹進氣道,這兩個系列的戰機頗有相似之處,都是在機腹下面吊裝了進氣道與發動機,且間距的還很遠。這是出於對它那下垂嚴重的機頭的考慮,擔心機頭會給進氣量帶來不利影響。
其實像俄羅斯這種中央升力體氣動外形是最不利於發展隱身的,但是T-50依然對這種氣動外形進行了沿用。值得我們開心的是,我國的殲-20與殲-31沒有這種設計問題,在進氣道的問題上倒是與F-22有些像。
F-22的進氣道是菱形設計,這樣能和隱身機很好的融合在一起。除此之外,F-22有設計S型進氣道,如此便能減少雷達波對發動機壓縮風扇的照射,這樣雷達波反射而導致的不利於隱身的因素就會被減少許多。
進氣道的彎曲設計有利於多次進行反射,以此將雷達波的信號強度降低,甚至直接跌至為0,這樣一來隱身能力就會提高。但是F22的加萊特進氣道依然有隔板,還是我國殲-20所採用的可調式DSI進氣道配得上全球最先進的戰鬥機進氣道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