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準備抗美援朝的決策之際,蘇聯領導人也處於極為緊張的狀態。斯大林此時已有一條既定方針,就是不能捲入同美國的戰爭。當時在毛主席身邊任秘書的胡喬木的基本感覺是——"蘇聯領導人緊張到普通人不易想象的程度,但表面上又故作鎮定。朝鮮戰爭爆發後,斯大林給中國一封電報,大意是說中國是朝鮮的唯一希望。"
1950年10月5日,斯大林召集聯共(布)政治局開會討論朝鮮問題。據莫洛托夫、朱可夫、赫魯曉夫等當事人的回憶錄,斯大林晚年召開這類會議並不在克里姆林宮辦公地點,而是在他位於莫斯科郊外孔沃策的別墅內。每次會議的結果,其實都只是附合領袖的想法。
據俄羅斯公布的檔案記載,會議一開始,斯大林表示了不宜參加朝鮮戰爭的意向後,到會者馬上都主張避免同美國發生衝突,即使是放棄北朝鮮。
從當時蘇聯的國力、軍力看,雖然是世界上可以與美國全面抗衡的唯一國家,卻也明顯處於劣勢。在數字統計中,蘇聯所報的國民經濟數字還帶有估算過高的情況,而且在科技水平和工業基礎上落後很多。另外,蘇聯人口總數雖略高於美國,但可徵用的青壯年卻少得多。在5年前剛結束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軍民死亡了2700萬人,還有500萬軍人殘廢,國內一半的青壯年男性死亡或殘廢。朝鮮戰爭爆發後,蘇聯為防止戰爭擴大又大力擴軍,兵額由280萬人增至487萬人,國內各方面的壓力又進一步增大。
當時美蘇軍事力量的對比中,戰略武器具有最大的威懾力。蘇聯剛剛於1949年8月試驗原子彈成功,不過擁有量很少,且缺乏遠程投放能力。美國除了原子彈數量占絕對優勢,還有2000架B-29和B-17戰略轟炸機可利用歐洲和亞洲的軍事基地向蘇聯全境任何一地投擲。蘇聯此時卻沒有可到達美國的轟炸機,中遠程導彈更未研製成功。蘇聯的優勢主要是在陸軍裝甲部隊,在歐洲部署有34個坦克師,美軍則只有2個。因此,蘇聯在國際冷戰舞台上實行"將西歐當人質"的戰略,使英國、法國等美國的盟國都反對發生兩大陣營的大戰,這對制約朝鮮戰爭的擴大也起到重要作用。
考慮到這種實力對比,斯大林力圖避免對美國的戰爭。不過從後來揭密的歷史檔案看,美國並非不怕同蘇聯開戰,因為這將影響其穩定歐洲和國內經濟發展的計劃。五角大樓雖認定蘇聯沒有將原子彈投到美國本土的飛機、導彈,卻也擔心採取非常規的攻擊法,並設想了可能有遊艇、小船載着核彈悄悄運抵紐約、華盛頓等地的岸邊引爆。杜魯門對麥克阿瑟的指令,也是若發現蘇聯介入便不要向三八線以北進軍。在此刻的美蘇雙方對峙中,正是一副"麻稈打狼,兩頭害怕"的情景。
斯大林若能科學地分析這一形勢,表明強硬態度,很有可能迫使美軍在朝鮮三八線止步。可惜的是,這位蘇聯領袖繼戰前所犯的判斷錯誤後,此時又走到另一個極端,再次犯了過高估計戰爭危險的錯誤,結果在美國的試探面前又表現出退縮無力。
在仁川登陸前後,美國軍政首腦對新中國的力量持一種傲慢的輕視態度,比較注意的是蘇聯的反應。9月初蘇聯一架轟炸機在朝鮮以東的公海上訓練,被美軍戰鬥機擊落,蘇聯提出抗議後美國不予理睬,結果蘇聯便再無進一步反應。10月8日,美軍兩架戰鬥機甚至侵入蘇聯領空,在靠近海參崴的一處蘇軍機場附近低空掃射。蘇聯提出抗議後,美國狡辯稱那是"聯合國"的飛機而不承擔責任。蘇聯對此又是忍氣吞聲,使美國基本摸清了斯大林力避戰爭的戰略底牌。
對於中國可能出兵援朝的問題,美國當權者從1950年8月起就陸續得到一些東北邊防軍集結的情報,對此卻並不太在意。美軍越過三八線北進時,白宮和國務院都認為中國干涉的最有利時機已過,而且朝鮮是蘇聯的"衛星國",在半島上並無中國的利益。國務卿艾奇遜便說:"如果中國共產党進行干預,那純粹是發瘋。據我看來,他們插手是沒有什麼好處的"。
10月9日,杜魯門向麥克阿瑟發出指示稱:"今後中國共產黨要是不事先聲明就在朝鮮任何地方公開或隱蔽地使用大量的部隊,你應該根據自己的判斷,只要在你控制下的部隊有可能獲得勝利,你就繼續行動。"這一指令說明,美國最高當局已確定蘇聯不會出兵朝鮮,對中國出兵則不懼怕。美國人是最講實力的,按照1950年當年統計數字,當時中美雙方的經濟和軍事技術條件相差是何等的懸殊。
從工業生產能力和軍隊的技術裝備來看,雙方的確不成比例。然而美國當權者忽視了一點,那就是中國共產黨的堅強意志和中國人民反侵略鬥爭的決心,以及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戰鬥力。這樣就註定了在中國出兵朝鮮後美軍會被打得措手不及,並出現了大潰敗。
在1950年10月上旬朝鮮危急之際,斯大林作出準備放棄這一東方前哨陣地的決策,對他本人無疑也是一顆難以下咽的苦果。如在繼戰前的判斷錯誤之後,在朝鮮戰爭中又丟失了這個盟友,在當時從德國易北河至日本海連成一體的人民民主陣營中會造成相當大的震動,在整個國際共運中也會嚴重影響蘇聯的威信。既然本國不願出兵,又不甘心放棄北朝鮮,斯大林便把希望寄託於毛主席。
10月2日,斯大林接到了毛主席那封雖表示"暫不出兵"卻又說"尚未作出最後決定"的電報後,對中共中央的意圖產生了誤解,認為是不願出兵的表示。10月5日聯共(布)政治局會議作出了不能捲入朝鮮戰爭的決定後,當日斯大林又致電毛主席,在這份電報里,斯大林還同意就有關問題與周恩來和林彪進行會談。從這份電報的內容看,斯大林想勸說毛主席出兵朝鮮,並力陳這對中國有好處,包括說出參戰較量後能讓美國"被迫放棄台灣"和"拒絕與日本反動派締結和約"這類他自己都未必相信的話(歷史也證明這根本不可能)。電報的內容反映出斯大林在危急關頭只想讓中國站在第一線,而自己居於可進可退的第二線。不過他在電報中分析美國尚未準備好打大仗、並表示"晚打不如早打"(當然只是對中國而發),恰恰與毛主席、彭德懷等人的想法合拍。
事實上,在斯大林10月5日的電報到達北京之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已經就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援助朝鮮作出了決定。毛主席的出兵決策,是從支援朝鮮、保衛中國的國家安全和人民利益、維護社會主義陣營等多方面綜合分析後,獨立自主作出的。
斯大林此時的態度,對毛主席自然也有重大影響,因為中國若出兵參戰,需要蘇聯提供武器裝備以及對內地要點的對空掩護。按當時的形容,中、朝、蘇已經處在一個"三駕馬車"的戰略地位,一方的態度都牽動全局。蘇聯作為其中實力最強的一方,雖不願直接參戰,其態度還是舉足輕重的。
中央作出決定後,林彪仍在軍委會議上提出為支援一個幾百萬人口的朝鮮,打爛一個有五億人口的中國划不來,主張"出而不戰";
10月8日毛主席正式下達組建志願軍命令,同日派中國駐朝大使倪志亮赴金日成設在平壤牡丹峰下的指揮所通知此事。
10月5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的會議上首次正式作出了出兵抗美援朝的決策。不過由於國內外情況複雜,干擾因素屢屢出現,毛主席仍面對着一個如何最後下決心的問題。
10月6日,中央軍委在居仁堂召開了會議,研究入朝的軍事部署和部隊武器換裝問題,會議由中央軍委副主席周恩來主持。開會後,林彪又發言反對出兵,並且說為了拯救一個幾百萬人口的朝鮮,而打爛一個5億人口的中國,有點划不來。我軍打蔣介石國民黨軍隊是有把握的,但能否打得過美軍還很難說,它有龐大的陸海空軍,有原子彈,還有雄厚的工業基礎。把它逼急了,它打兩顆原子彈或者用飛機對我大規模狂轟濫炸,也夠我們受的。因此,他的意見是:不贊成出兵,最好不出兵。如一定要出,那就採取"出而不戰"的方針,屯兵於朝鮮北部,看一看形勢的發展,能不打就不打,這是上策。
周恩來在會上堅持毛主席提出的出兵方針,嚴肅地批評了林彪,說現在不是我們要不要打的問題,而是敵人逼着我們非打不可。周恩來並強調說,黨中央、毛主席決心已定,現在我們不是考慮出不出兵的問題,而是考慮出兵後如何去爭取勝利的問題。林彪受到批評後不再提反對意見,不過他關於"出而不戰"的意見一時也引起中央最高領導的重視。幾天后,毛主席在10月14日給已前往蘇聯的周恩來拍發的電報中,就提出了這樣一個設想:"在六個月內如敵人固守平壤、元山不出,則我軍亦不去打平壤、元山。在我軍裝備訓練完畢,空中和地上均對敵具有壓倒的優勢條件之後,再去攻擊平壤、元山等處,即在六個月以後再談攻擊問題。"
毛主席這封電報中所說的"六個月以後再談攻擊",可能與林彪"出而不戰"的建議有一定關係。不過想屯兵朝鮮北部暫時不戰,並且改善裝備條件,就必須保證武器來源。從當時中美兩國軍隊的裝備對比來看,想達到"空中和地上均對敵具有壓倒優勢",真是談何容易!志願軍其餘裝備也多陳舊,型號不統一。按一次彈藥投射量計算,美軍一個陸軍師的火力強度也超過志願軍一個師幾十倍。
在這種形勢下,要解決毛主席所提出的"空中和地上"的"壓倒優勢條件",依靠中國自身是根本不可能解決的。當時國內連生產迫擊炮都困難,更不要說空軍裝備,只有請求蘇聯提供援助。事後證明,由於蘇聯的技術條件也不如美國,對華援助又有限,根本不可能達到這一要求,中國軍隊只能以絕對劣勢的條件對敵作戰。
10月6日的中央軍委會議結束後,毛主席於10月7日復電斯大林,告訴他中共中央已經作出了入朝參戰決策,並且決定第一批出動9個師而不是6個師。當時組建志願軍的命令尚未頒布,剛剛任命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的彭德懷尚未赴東北上任。毛主席在電報中告訴斯大林,志願軍不是立即出動,需要準備一些時間,並表示要派周恩來和林彪就中國出兵援朝問題去蘇聯協商。
從這封電報看,毛主席對斯大林已經表示了比較明確的出兵態度,不過因需要蘇聯提供幫助,而斯大林這方面的態度尚不明了,因此仍未把出兵的事最後說死。
10月8日,毛主席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的身份發布了組建志願軍的命令。從這一命令的原文看,初稿是軍委作戰部部長李濤的筆體,毛主席在上面作了大量修改。如把"支援軍"改為"志願軍",同時又加寫了第五、第六部分,即入朝後的政治紀律問題並要勇於克服各種困難。這一命令於10月8日24時前發至東北軍區和第13兵團,隨後加發各中央局、分局和各大軍區。
毛主席發布的這一命令,在1977年曾收入公開發表的《毛主席選集》第五卷。由於當時的歷史條件,在毛選五卷登載這段文稿時刪去了"任命彭德懷同志為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高崗負責後勤事務這兩段,並刪除了"着將東北邊防軍改為"這幾個字(因按照原文,等於寫明"中國人民志願軍"其實就是由中國人民解放軍之一部東北邊防軍改稱)。20世紀80年代以後,根據"實事求是"的原則,這一歷史文件的全文才公布於世。
毛主席在簽署組建中國人民志願軍命令的同一天,又致電中國駐朝大使倪志亮並轉金日成。
10月8日晚間,中國駐朝大使倪志亮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趕往平壤金日成的掩蔽所,轉交了這封電報,並通知說中國準備出兵入朝支援。金日成聞訊後極為興奮,一再說要向中國共產黨和毛主席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