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反坦克兵器實驗鏡頭曝光 基地配備大型鋼板靶
送交者: 嵐少爺 2021年03月10日18:26:40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近日吳穎霞高級工程師成為熱點人物,在數年前的《軍旅人生》播出的《吳穎霞:靶場“紅霞”飛滿天》同期曝光了一些我軍兵器試驗的珍貴鏡頭,可以讓我們對該基地有一定的了解。

  《軍旅人生》這期視頻一開始就出現了該基地裝備的一輛高架平台式導彈發射車,這台車還是我們之前介紹過的GT-6反坦克導彈系統的原型。該車是在一輛陝汽SX-2190底盤後部安裝了一個伸展式高架,上面安裝了直-10的導彈掛架進行發射試驗,這個上部平台模擬的是武裝直升機的前部光電吊艙與掛載導彈的短翼,這樣能夠大大節省試驗成本。本次實驗的導彈由於馬賽克很難看清,因為其有較大的尾翼,在飛行中並沒有展開中部彈翼,可能是藍箭-21一類的機載先進反坦克導彈。隨後還曝光了用於測試導彈穿深的68.5度固定鋼板靶,一般來說由於裝甲板軋制工藝的限制,兵器實驗常用150毫米或者220毫米厚軋制裝甲板,將其傾斜放置以增加裝甲厚度,實在不行還可以兩塊焊在一起,常用裝甲厚度/cos68.5°計算穿甲彈穿深,這樣也能避免材料浪費。本次的傾斜靶板面積很大,可以看到上面有很多導彈的破甲戰鬥部打出的孔洞,甚至有的連後面焊接的鋼梁都打穿了,可見其強大威力。

  隨後視頻中出現了吳穎霞家中珍藏的一輛99式基本型坦克的模型,據其介紹說這是她1994年第一個項目的紀念品。問題是吳穎霞主要測試的是反坦克導彈,她的話語中透漏當時是測試一種從國外技術引進過來的導彈,也就是配屬於125mm炮的炮射導彈。符合這一範圍的也只有俄羅斯的激光駕束炮射導彈。據說1993年,中國從俄羅斯引進了9M117堡壘炮射導彈、9M119炮射導彈等,並且開始了仿製。9K116仿製型配屬於02輪式突擊炮,9M117仿製型配屬於04/04A步戰車上,而用於125mm炮的9M119激光駕束炮射導彈自然就是應用於99式坦克了。9M119“映射”導彈分為彈體和發射藥筒,可通過自動裝彈機進行自動裝填,其彈體長0.69米,彈重17.2千克,最大射程5000米,飛行速度350米/秒,靜破甲厚度為770毫米,命中率80%。我軍後來在其基礎上發展出了GP-125炮射導彈(一說是在9M117上發展),外形基本類似,彈重達到19千克,穿深為RHA240mm/68度,命中率達到90%。吳穎霞帶領團隊研究時發現俄國人靜態測試的技術和方法有問題,但當時對於國外武器實驗測試設備和技術不成熟,吳穎霞帶領團隊通過努力成功研製了激光架束制導系統測試技術,對炮射導彈測試進行了有益嘗試。

  本次視頻還曝光了該基地配備的低溫實驗室,在夏日環境人們需要穿着厚厚的保暖服才能夠進去,內部呈現圓柱形,可以開入裝備車輛實際測試,本次測試的車輛應該是一輛猛士2代的偵察車。其細節與部隊裝備版又有改進。低溫實驗室夏天的時候有時可能要模擬到-70度、-40度的環境,一般工作時間兩個小時,當然也應該有可達到70度的高溫研究室,只有通過了嚴苛測試,裝備性能才能完美發揮。

  由於武器裝備都是初次試驗,性能非常不穩定,很可能出現各種事故,因此必須在試驗場將故障暴露出來。在八一電視的另一段視頻中曝光了2001年一次紅箭-9反坦克導彈試驗任務,紅箭-9由於涉及到眾多新技術如電視測角,激光指令制導、夜瞄裝置、自動裝填等難以解決,因此從1991年左右開始解決問題,一直到1995年才攻克難題。在靶場試驗時連續打了100多發導彈,而本次實驗中導彈剛出筒不久就落地爆炸,因此出現延期。吳穎霞帶領試驗組深入車間與專家、工人一起分析工藝流程,一個環節一個環節檢查試驗數據,一張圖紙一張圖紙查看設計結構,半個月後,終於找到並解決問題。在同段視頻中還出現了AKD-10打擊59無人坦克實車的畫面,該坦克外形模仿T-90坦克,一發就讓該坦克起火。

  華陰兵器試驗訓練基地第二試驗訓練區總體所仿真實驗室高級工程師吳穎霞在服役的29年間,首次開展了激光束制導系統測試技術和複合偵察裝備試驗技術研究,建立了熱成像系統野外作用距離計算模型,攻克了裝備偵察車、炮射導彈等國家重點型號靶場鑑定試驗中的關鍵技術難題200多個,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8項,三等獎7項,這也間接證明了該兵器實驗基地的實力,正是因為他們的努力,我軍的反坦克武器才會越來越強!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0: 台灣國防部擬升級P4實驗室
2020: 李躍華的理論水平
2019: 美國欲打敗中國須先打敗自己
2019: 馬哈蒂爾:若被逼選邊站,我選中國而不
2018: 朋友們記憶猶新,至今所有對朝鮮往死里
2018: 公孫明舊稿:習近平比金正恩如何?
2017: 中國推出新艦載近防系統 730火炮與導彈
2017: 海軍少將王維明:逢艦必跟、來機必攔
2016: 孫討虜將軍與崇禎皇帝之比較
2016: 我認為如果崇禎皇帝主動將紅夷大炮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