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俄軍快速出動70多架運輸機援 展示不俗戰略投送能力
送交者: 嵐少爺 2022年01月10日18:32:38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以俄羅斯空降兵為主要力量的集體安全組織維和部隊兩天內部署到哈薩克斯坦,不僅展示了俄空降兵的快速反應能力,而且還展示俄空天軍的戰略投送能力。

  近日,由於哈薩克斯坦國內局勢急劇變化,哈總統托卡耶夫緊急向集體安全組織成員國求助以應對“恐怖主義威脅”,而集安組織也迅速做出了回應,向哈薩克斯坦派遣維和部隊。

001.jpg

  集安組織快速介入哈薩克斯坦局勢,不僅展示了俄空降兵的快速反應能力,而且還展示俄空天軍的戰略投送能力。

  “老將”仍是運輸主力

  根據俄方公布的消息,此次維和部隊總人數約3500人,其中俄空降兵派出了3000人,主要來自第98空降師、第31近衛空降突擊旅和第45獨立特戰旅,人員和裝備從俄三個機場出發前往哈薩克斯坦。運輸機除了裝載兵員,還裝載空降戰車、輪式步兵戰車、卡車及其他武器。

  為了將3000多人及其武器裝備快速運送到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國防部組織了由70餘架伊爾-76和5架安-124運輸機組成的空中運輸力量,晝夜不停地將集體安全條約組織維和部隊人員和裝備(包括BMD-2、BTR-82A和一些卡車級電子戰車等武器轉變)投送到哈薩克斯坦。這次維和行動中,俄空降兵的快速反應能力令人印象深刻,而背後體現出的俄軍戰略投送能力也令人矚目。

  在此次的空運行動中,“老將”伊爾-76依然站在舞台的中央。作為蘇聯伊留申航空集團在20世紀七十年代研製四發大型運輸機,伊爾-76至今已有超過38個國家使用過或正在使用,有850餘個營運者。目前,俄空天軍主要裝備的是伊爾-76MD運輸機,最大運載能力約48噸,最大起飛重量170噸,最大載重航程約5000千米;可運載140名全副武裝士兵或125名傘兵,還可裝運各種裝甲車、火炮和導彈等。在裝載人員和武器的時候,伊爾-76可裝載6個重5670千克的2.99米×2.44米×2.44米的集裝箱或12個重2500千克的1.46米×2.44米×1.90米的集裝箱。

  除了伊爾-76MD,該機的改進型——伊爾-76MD-90A也出現在此次空運行動中。伊爾-76MD-90A雖然與伊爾-76外形相似,但在多方面都進行了更新換代。如換裝4台推力更大、油耗更低的PS-90A新型發動機,燃油效率提高13%至17%,擁有更遠航程和更快巡航速度;同時伊爾-76MD-90A採用新型複合材料加固型機翼,既減輕了自身重量,又提高了整體強度,使運載能力得到顯著提升,最大運載能力提升至60噸;另外飛機換裝了電傳式飛行控制系統,還在機身加裝更多攝像頭,使其在飛行安全性、導航能力、着陸精度等方面有所加強。

002.jpg

        採用新型發動機的伊爾-76MD-90A。

  2021年7月,俄羅斯國防部宣稱接收了一架經過全新自動生產線組裝完成的伊爾-76MD-90A運輸機。俄羅斯聯合飛機公司相關負責人曾表示:“引進新生產線將使每年運輸機的產量增加10架以上。”這意味着俄羅斯新型大型運輸機數量將得到很大的提升。

  作為俄軍目前最大的戰略運輸機,安-124也沒有缺席這次空運行動。安-124由蘇聯安東諾夫設計集團設計,被命名為“魯斯蘭”(Ruslan),目前由俄羅斯烏里揚諾夫斯克的航星SP廠和烏克蘭基輔飛機廠分別生產。安-124機長69.10米,機高20.78米,最大載重量150噸,最大起飛重量405噸,最大航程16500千米,是目前世界上第二大運輸機。在此次空運中,不少俄軍重型裝備就是由安-124運抵哈薩克斯坦的。

  北極熊的“空中貨車”

  所謂戰略投送能力,是指按照特定的戰略要求,綜合運用各種投送方式,對戰略力量和物資等實施運送的能力。戰略投送能力是國家戰略能力的核心內容之一,其能力高低直接影響甚至決定戰爭的進程和結局,同時戰略投送也是決定一個國家實施戰略威懾力的重要因素。在戰略投送能力中,空中投送由於速度快、距離遠、反應迅速,其發展備受大國重視。如在1948年柏林危機中,蘇軍隔絕了西柏林對外的一切陸路通道,以此向西方施壓,而美英則通過空中運輸予以反制,並堅持了11個月之久。據估計,當時在西柏林的平民及軍隊總數達到了250萬人,其每天所需的物資至少要4500噸。美軍參運飛機319架,在11個月中總飛行時間59.75萬小時,平均每天飛行1800小時以上;英軍參運飛機140架,8個月的總飛行時間為11.67萬小時,平均每天飛近500小時。最終,美英強大的空運能力迫使蘇聯低下了頭。

  目前,繼承了蘇聯衣缽的俄羅斯依然擁有非常可觀的空中運輸力量。俄軍大型運輸機主要有伊爾-76、安-124、安-22、伊爾-96等,這些大型運輸機可以輸送部隊大型武器裝備,地位舉足輕重。俄羅斯目前擁有約12架安-124和100多架的伊爾-76;戰術運輸機主要有安-12、安-16和圖-140等;空中加油機主要是伊爾-78,數量為19架。另外俄羅斯民航實力也相當雄厚,現擁有獨立航空公司400多個,民用飛機7萬多架,俄民航空運後備隊共有運輸機1600架,一次出動能夠同時空運4個降師或15萬人,空運物資2萬噸。在機場方面,俄軍主要按戰區方向和地域特徵規劃建設機場,並在各個戰區都建有3到4個基地化機場,大部分軍用機場的跑道能夠起降各種大中型運輸機,機場內建有一些功能齊全、配套完善的附屬設施設備,如物資儲備倉庫和物資裝卸車等,並配有專門的裝卸載等勤務保障分隊,使機場成為集停機、飛行保障、物資儲備、專業裝卸為一體的後勤保障與供應基地。

003.jpg

       俄羅斯空降兵搭乘伊爾-76MD運輸機抵達哈薩克斯坦。

  俄軍在2015年9月開始軍事介入敘利亞內戰,行動中也展示了俄空天軍的戰略投送能力。在行動中,俄空天軍憑藉超前的機場保障能力、高效的航空運載能力、出色的組織指揮能力和強大的民航動員能力,確保了在敘軍事行動的出其不意和顯著成效。在國際輿論反應過來前,俄羅斯就通過空運迅速將相當規模的部隊部署到位,使得自己掌握了主動權。在隨後的戰事中,大量運輸機向位於敘港口城市拉塔基亞南部的赫梅米姆空軍基地源源不斷地運送物資和武器,在俄敘兩國間架起了空中橋梁,確保俄軍無後顧之憂。按照美國相關網站的說法,這條“空中物流專線”持續運行了1000多個日夜。有分析認為,如果沒有足夠的戰略空運能力作為支撐,俄羅斯在敘利亞的存在方式可能截然不同,或許根本不會出兵。

  在2019年俄羅斯舉行的“中部-2019”戰略演習中,俄軍一口氣出動了71架伊爾76運輸機,整建制空投了其98空降師的一個機械化團,共計約2000名作戰人員,200多台各式裝備以及必要的給養物資等。

  因此,不難看出,雖然蘇聯解體後俄軍戰略空運能力下降不少,但不論在硬實力還是在運用經驗上還是處於世界第一梯隊,僅次於美國。

004.jpg

      安-124戰略運輸機

  新老交替問題不少

  不過,俄羅斯近年來由於與西方交惡導致經濟形勢嚴峻,這也不可避免的影響到了俄戰略空運力量的建設,最明顯的就是軍用運輸機老化嚴重,新型軍用運輸機發展滯後,出現了青黃不接的情況。

  如俄安-26運輸機已經服役50多年,早已跟不上時代發展,航電系統、零件老化嚴重,基本屬於淘汰產品,而且近年來安-26失事率逐步攀升。安-26的繼任者伊爾-112V雖是一款全新的飛機,性能超出安-22不少,但其研製周期過長,尤其在2021年8月,一架伊爾-112V在試飛時墜毀,極大的打擊了俄羅斯上下對這種飛機的信心,因此今後安-26還有可能繼續帶病上崗一段時間。


  同時,作為俄軍目前最大的戰略運輸機,安-124在多次戰略投送行動中立功。雖然安-124為俄軍立下了汗馬功勞,可其很多核心技術都是來自於烏克蘭安東諾夫集團,由於兩國關係的惡化,安-124的維護、升級就成了很大的問題。此前,俄羅斯多次與烏克蘭安東諾夫集團溝通,希望他們可以重開安-124生產線,不過都未達成共識。

  為了彌補短板,俄羅斯也在想盡辦法維持戰略投送能力,一方面是批量生產改進型運輸機伊爾-76MD-90A,替代一些已經到了使用壽命極限的老款伊爾-76,目前俄已經訂購27架;另一方面對現役的安-124等運輸機進行現代化改進。此外,伊爾-112V、“大象”等新運輸機項目也將繼續推進。其中,“大象”運輸機項目可用於替代安-124。“大象”運輸機初步設想的設計指標是民用型最大載重150噸,航程7000千米;軍用型最大載重量180噸,航程4900千米;巡航速度850千米/時,同時考慮民用和軍事需求。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1: 美駐印大使承認美國參與了印度與中國在
2021: 國產航發版殲20加入中國空軍 最大推力
2020: 有圖有真相,有錄相更有真相了。《計算
2020: 烏克蘭飛機一定是伊朗打下來的
2019: 淮海戰役勝利70周年:且看戰神如何勝戰
2019: 外媒曝貝索斯或婚內出軌 戀上已婚知名
2018: 所謂《開羅宣言》只不過是為了防止蔣介
2018: 呵呵。小小金做原子彈的目的並非要為人
2017: 美專家:遼寧號若穿越台灣海峽 符合對
2017: 澳洲前總理阿博特呼籲英國把澳洲,新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