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美國海軍軍演為什麼要擊沉4萬噸級准航母?
送交者: 嵐少爺 2024年06月13日13:06:10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號稱規模全球最大的“環太平洋2024”多國海上聯合演習6月下旬即將開始,美國“動力”網站11日披露,演習重頭戲——“擊沉”演練課目將罕見地以美國4萬噸級“塔拉瓦”號兩棲攻擊艦作為靶艦。分析認為,這次演練不但將測試各種反艦武器的實際打擊效果,同時也是為航母級別的超級戰艦抗打擊能力提供了一次“難得的實戰檢驗機會”。

  4萬噸靶艦什麼水平

  報道稱,今年的“環太平洋2024”演習將從6月26日開始,持續至8月2日,將有來自29個國家和地區的40艘水面艦艇、3艘潛艇、150多架飛機和超過2.5萬人參加。擊沉“塔拉瓦”號兩棲攻擊艦將是這場演習的壓軸大戲,也是十多年來美國海軍首次將如此龐大的退役艦艇作為靶艦。

  據介紹,“塔拉瓦”號於1976年服役,主要部署在西太平洋和中東地區,曾先後參與海灣戰爭、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它的滿載排水量高達4萬噸,可以搭載氣墊船和登陸艇執行傳統的搶灘登陸任務,也可以利用寬大的直通甲板起飛重型直升機發動垂直登陸作戰。2009年退役後,該艦一直停泊在夏威夷珍珠港的福特島。

001.jpg

  美國4萬噸級“塔拉瓦”號兩棲攻擊艦作為靶艦 資料圖

  “擊沉”演練課目是“環太平洋”系列演習的傳統保留內容,但以往被擊沉的靶艦都要小得多。報道提到,過去十多年間的該系列演習通常選擇退役的“佩里”級護衛艦和小型兩棲戰艦作為靶艦。“環太平洋2020”演習中,被擊沉的“查爾斯頓”級兩棲運輸艦“達勒姆”號排水量也不到2萬噸。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塔拉瓦”號兩棲攻擊艦可能是美國海軍當前所能用於擊沉演習的最大噸位靶艦。此前美國海軍為了測試超級航母的抗打擊能力,曾在2005年將退役的“小鷹”級航母“美國”號作為測試對象,在25天時間裡經過多種武器的反覆攻擊後,這艘8萬噸的巨艦才最終沉入海底。但美國海軍很可能沒有機會再次將退役的超級航母作為靶艦。因為美國最後兩艘常規動力航母——“肯尼迪”號和“小鷹”號已經被送往拆船廠,第一艘核動力航母“企業”號退役後,其核反應堆的拆除與無害化工程非常昂貴和耗時,即便完成相關拆除工作後,將其作為靶艦直接沉入海底仍可能引起嚴重的生態污染。此外,美國海軍現役所有航母都採用核動力,未來面臨和“企業”號同樣的困境。

  擊沉靶艦有講究

  “動力”網站提到,考慮到所有這些因素,擊沉“塔拉瓦”號兩棲攻擊艦將為美國海軍提供一次難得的機會,收集有關武器的打擊效能以及防護良好的大型軍艦對各種威脅的應對能力的數據。“儘管先進的建模和模擬測試以及有限的破壞性測試也可以提供非常有用的信息,但無法替代目睹全尺寸軍艦遭受重擊後會發生什麼的實際測試”。這也是“環太平洋”系列演習堅持要進行“擊沉”演練課目的主要原因之一。報道提到,在過去的幾次演習中,美國連同盟友已經測試了不同類型的反艦武器以及配套的戰術,並測試了非傳統反艦武器在對抗海上目標時的效能。

002.jpg

  “環太平洋2010”軍演期間,美軍靶艦“新奧爾良”號被擊中的畫面

  例如在“環太平洋2018”演習中,美國空軍B-1B轟炸機發射了新研製的遠程反艦導彈(LRASM)。日本陸上自衛隊發射了12式岸基反艦導彈,美國陸軍則測試了“海軍打擊導彈”(NSM),這是首次有地面作戰部隊加入“環太平洋”演習的實彈射擊課目。在“環太平洋2020”演習中,美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海軍艦艇接連發射了至少3枚“魚叉”反艦導彈,將“達勒姆”號兩棲運輸艦擊沉。

  “環太平洋2022”演習的擊沉演練課目更是花樣百出。首先是日本陸上自衛隊向充當靶艦的退役兩棲船塢運輸艦“丹佛”號發射了12式反艦導彈,隨後美國陸軍的“海馬斯”遠程火箭炮向海上目標發射了制導火箭彈,“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發射了“地獄火”空對地導彈、火箭彈並用30毫米機槍進行掃射。美國海軍“超級大黃蜂”戰機發射了一枚遠程反艦導彈,“查菲”號導彈驅逐艦發射了127毫米主炮。最後美國海軍陸戰隊派出“大黃蜂”戰鬥機加入攻擊,先後發射了一枚空射巡航導彈、空對地反輻射導彈和“傑達姆”制導炸彈。“除了這些已經披露的彈藥外,美國海軍可能還使用了其他武器。”而在同時舉行的另一場擊沉演練課目中,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馬來西亞海軍聯合擊沉了退役的“羅德尼·戴維斯”號導彈護衛艦。美軍稱,這一系列擊沉演練旨在加強美國及其盟友針對水上目標的戰術、瞄準和實彈射擊能力。

  “動力”網站稱,即將到來的“環太平洋2024”軍演將動用哪些武器擊沉“塔拉瓦”號尚不得而知,“不過潛艇發射的重型魚雷通常用於在這種實彈演習中給予靶艦最後一擊”。

  收集大型戰艦抗毀傷數據

  除了測試各種先進反艦武器的實際打擊效果外,美國海軍還計劃藉機收集這種大型艦艇的抗毀傷能力數據。報道提到,“塔拉瓦”號兩棲攻擊艦作為美國海軍的“高價值資產”,設計之初就強化了保護其核心結構,具有相當可觀的抗毀傷能力,比早先的“硫磺島”級兩棲攻擊艦的設計更為現代化。儘管在2005年針對“美國”號航母的測試中,美國海軍已經證明了超級航母面對常規打擊非常難以被擊沉,但如今面臨新一代反艦武器的出現,這些超級戰艦是否依然具備強大的生命力?美國海軍迫切希望了解在這些先進反艦武器面前,傳統大型水面艦艇的生存力到底如何。

003.jpg

  “好人理查德”號在聖地亞哥港內燃起大火

  此外,報道還提到,近年來關於美國海軍維持軍艦作戰能力和修復戰損艦艇能力的討論越來越多,也越來越令外界擔憂。2020年,“黃蜂”級兩棲攻擊艦“好人理查德”號在碼頭發生大火,花了4天才撲滅,這進一步加劇了外界對實際戰鬥中這類大型艦艇可能發生意外的擔憂。分析認為,美國海軍尤其擔心如果這些大型艦艇被擊沉,艦上搭載的數千名訓練有素的船員出現傷亡將是短時間內無法彌補的巨大損失。因此今年“環太平洋”軍演中擊沉“塔拉瓦”號的測試凸顯了美海軍對於未來大規模衝突中有可能損失大型主力艦艇的擔憂。

  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中國專家表示,美國海軍希望通過擊沉“塔拉瓦”號的演練,測試美軍現役反艦導彈、魚雷和精確制導炸彈等武器的攻擊效果,表明五角大樓一直在堅持準備大規模衝突,這背後的用心值得我們警惕。但由於冷戰結束以來美國海軍失去了發展方向,在新一代反艦導彈的研製方面停滯不前,上世紀70年代研製的“魚叉”反艦導彈至今仍是美國及其盟友的主力反艦武器之一,因此美軍現役的反艦武器大都存在威力不足的明顯缺陷。在此前的“環太平洋”演習中已經證明,它們很難對防護良好的大型艦艇起到“一擊斃命”的效果。而中俄等美國海軍擔憂的潛在對手已經在反艦武器研製方面發展迅速,因此五角大樓想要通過擊沉演練測試超級航母面對這類武器的生存能力,恐怕很難如願。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3: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成語故事 兒童動畫
2023: 5091 血壯山河之武漢會戰 黃廣戰役 23
2022: 台灣海峽屬於中國 武統進入日程
2021: 審案:會不會是這樣的?
2021: 中國出了個毛澤東
2020: 中國真正的殺手鐧,其實是核動力航母,
2020: 對越反擊戰,越軍第一號女特工,是怎麼
2019: 中國武器究竟用了多少美國芯片?官方答
2019: 伊方宣稱雷達鎖定F-35隨時擊落,美對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