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戰爭中,制空權的爭奪愈發激烈,各國紛紛加強空軍建設,以求在空中占據優勢。預警機作為空中力量的“眼睛”和“大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儘管美俄等軍事大國在預警機研發上投入巨資,但世界最先進的預警機卻並非出自他們之手。軍事專家張召忠在一期節目中指出:以色列的“費爾康”預警機,性能先進,讓美俄都望塵莫及。
他形象地比喻道,一架“費爾康”的效能,甚至能頂得上美國三架預警機。戰場上,預警機的核心任務是,收集敵軍情報,探測敵軍東向,追蹤敵軍戰機動態等等,為軍事行動提供關鍵的情報支持。
在這個信息化戰爭的時代,預警機的性能直接關繫到戰場的勝負。因此,各國都在競相研發更先進、功能更強大的預警機。
比如海外戰爭中,美聯軍能在1個多月就打敗薩達姆86萬大軍,其預警機發揮了巨大作用。戰場上,美國的E-3“望樓”預警機在戰區執行了空中警戒任務,對整個戰區進行了24小時不間斷地監視。
這種持續的監視能力為美軍提供了實時的戰場情報,有助於及時發現伊拉克軍隊的動向。此外,預警機在海灣戰爭中參與了大量的指揮引導工作。
據報道,空戰基本上都是美國預警機首先發現伊軍飛機,然後指揮引導己方距離最近的空中巡邏戰鬥機(主要是F-15戰鬥機)前去攔截並予以擊落。在整個戰爭期間,發生了10餘次空戰,共擊落伊拉克作戰飛機36架,其它飛機6架,而多國部隊無一損失,這充分顯示了預警機在指揮引導方面的高效性。
還有一點,所有E-3預警機均採用同樣的數據傳輸裝置,實施信息共享。這不僅提高了信息的準確性和時效性,還加強了各作戰單位之間的協調一致,使得整個作戰體系更加高效和有序。
儘管如此,在這個領域,以色列卻意外地走到了世界前列。他們自主研發的“費爾康”預警機,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先進的技術,遙遙領先他國。其不僅配備了先進的相控陣雷達,能夠對周邊800公里範圍內的目標進行實時監測和追蹤。
而且能同時對250個目標進行追蹤。它能夠同時鎖定多達250個以上的目標,這一性能在全球範圍內都是獨一無二的。
當然,“費爾康”也並非完美無缺。其飛行速度和防禦性能相對較弱,這在現代戰爭中可能會成為其潛在的弱點。但即便如此,“費爾康”依然以其出色的探測和追蹤能力,穩坐全球預警機領域的頭把交椅。
值得一提的是,以色列人口才984萬,建國才77年,不僅是一個經濟發達國家,還能在軍工領域取得如此顯著的成就,實在令人矚目。而且多次挑起或參與中東戰爭,國力越打越強,脾氣也是越來越大,行事也是越發囂張,那麼其背後的底氣來源哪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