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中美爆發大規模衝突,美國在第一島鏈的軍事基地可能都會被摧毀,面臨失去立足點的危險”。這是美國海軍高層近年來反覆描述的災難性場景,為了避免噩夢成真,五角大樓動員美國企業界和智庫幫忙想招。美國著名艦船設計建造企業“吉布斯和考克斯”公司提出的“移動武庫平台”(MODEP)概念就是專門為此設計的,旨在將閒置和多餘的海上石油鑽井平台改裝為全副武裝的海上移動導彈和補給基地,提升美國海軍在西太平洋的軍備和補給能力。
據美國《海軍新聞》網站近日報道,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海空天2024”國防工業研討會上,“吉布斯和考克斯”公司提出了這種全新的海上武裝平台設計。“移動武庫平台”可以以5-8節的速度航行,每天航行約200海里,在不加油的情況下總航程為4000海里。“它在所有海況下都能保持穩定,包括在惡劣海況條件下”。此外“移動武庫平台”還可提供6兆瓦-20兆瓦的額外動力、230萬加侖的燃料容量以及8000噸的有效載荷能力。
針對美國海軍當前的主要焦慮,“移動武庫平台”提出了對應的解決方案。
由於美國在從關島到第一島鏈的遼闊西太平洋地區都缺乏可靠的反導基地,而美國海軍的主力艦艇在戰時又可能被解放軍的“反介入/區域拒止”體系趕出數千公里之外,因此“移動武庫平台”專門強化了強大的武器配備能力。它的內部空間遠大於常規水面艦艇,可以搭載大量武器執行美國海軍迫切需要的防空或打擊任務。它可以容納多達512單元的MK-41垂直發射裝置,相當於美國海軍主力驅逐艦“阿利·伯克”級載彈量的5倍;它也可以容納尺寸更大的MK-57垂直發射裝置,後者安裝在“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上,用於發射大型高超音速打擊武器或彈道導彈等。
同時在執行反導任務時,“移動武庫平台”的視野更好,因為海上石油鑽井平台一般高度都在水線以上45-90米,是普通驅逐艦桅杆高度的2-4倍,在更高的高度架設各類雷達傳感器可以獲得“極佳的監視和能見範圍”。
更重要的是,“移動武庫平台”還可以四處移動,哪裡有危險就部署到哪裡,比現在的陸基反導系統更為便捷,而且也不會像陸基系統部署時受所在國的制約。
而針對美海軍擔心在西太平洋地區沒有補給基地的問題,“移動武庫平台”能儲備大量彈藥、燃油和補給物資,為美國海軍的水面戰艦和核潛艇提供輪換、維修和補給以及為各類船舶進行海上加油。根據“吉布斯和考克斯”公司的介紹,“移動武庫平台”配備兩台能夠起重100噸的起重機,可以為艦艇的垂直發射裝置重新填裝導彈。
記得老司機之前也提過,這種“海上彈藥補充能力”是美國海軍部長卡洛斯·德爾·托羅心心念念多年的“遊戲規則改變者”。因為在垂直發射裝置再填裝彈藥時,需要精準地將導彈吊放到垂直發射單元里,這個過程非常容易受到大風、海浪和水流的影響,如今美國海軍只能在平靜的港口裡才能完成相關操作。
托羅此前多次明確要求“優先恢復在海上重新填裝戰艦垂直發射系統的能力”,以“增強現有部隊的前沿持久戰鬥力”。他曾在公開演講中宣稱,如果與中國發生衝突,美國海軍的主力戰艦隻要進行一兩次交戰就會很容易地發射完所有導彈,然後只能離開戰鬥去重新補充——對於美國太平洋艦隊而言,只有日本、關島、夏威夷和加利福尼亞的少數港口具備為這些艦艇填裝彈藥的能力。然而“日本和關島的海軍基地可能會被解放軍遠程火力摧毀,或者處於不安全狀態,在此補充彈藥的船隻將過於脆弱。到夏威夷重新裝載彈藥將意味着美軍艦艇必須在兩周或更長的時間內退出戰鬥,到加利福尼亞的航行更糟糕,橫跨太平洋至少要花費三個星期的時間”。因此可以在太平洋前沿部署、並為美軍艦艇垂直發射系統重新填裝彈藥的“移動武庫平台”的這些特性,顯然非常對美國海軍的胃口。
只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將石油鑽井平台改裝為海上軍事基地的設想由來已久,早在海灣戰爭結束後不久,五角大樓就對於這類大規模軍事行動需要依賴盟國的港口深感不方便,因此設想在建造部署在國際海域的海上浮動平台作為半永久性的軍事要塞。但1999年美國海軍研究辦公室的研究報告否決了這種設想,因為它存在成本昂貴和容易遭到導彈攻擊的明顯弱點。2018年美國海軍的相關研究也提到這類半永久性海上軍事設施的弱點,儘管防空反導技術的進步有助於提高這類海上平台的安全性,但能否對抗新一代反艦導彈的威脅還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