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我識別一直是軍事領域的一個重要話題。在古代戰爭中,巧妙地利用敵我識別的局限性成為設置計謀的一種手段。而進入現代戰爭後,隨着武器威力的提升,稍有疏忽就可能給戰友帶來重創。因此,導彈、戰艦、戰機等武器平台上的敵我識別裝置已成為標配。
在現代史上,美蘇兩國曾發生過潛艇被誤傷的情況,幸運的是都未造成重大傷害。1988年11月,一艘“658旅館”級導彈核潛艇K-178號與一艘“671維克多”級K-469號一同進行日常打靶訓練。然而,由於靶場設置不慎,訓練中K-469號發射的一枚教練魚雷卻誤向K-178號衝去。雖然K-178號上的艇員未察覺到魚雷的來襲,幸好這只是一枚不攜帶真實戰鬥部的教練雷。而且,蘇式潛艇的雙層殼體也挽救了K-178號一命,魚雷只是擊穿了外層殼體,未擊中耐壓殼,因此直到返港時水兵才發現了這一險情。
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美國軍隊。“飛魚”號潛艇是淡水鯉級常規潛艇,在1960年遭到“國王”號驅逐艦攻擊,一發MK44型魚雷擊中,但幸運的是這條魚雷並未爆炸,且擊中位置正好是圍殼上的非耐壓部位。儘管“飛魚”號插着一枚魚雷返回港口,但未造成實質性危險。
敵我識別器在現代戰場中顯得尤為重要。戰場態勢千變萬化,即使是日常實彈訓練中也常出現問題。敵我識別裝置的應用能有效降低對戰友的誤傷概率。如今,便攜式防空導彈、坦克、戰機、戰艦等都配備了這種系統。在開火時,若誤瞄隊友,系統會及時提醒或限制開火。
現實中,除了潛艇的魚雷誤傷外,海灣戰爭中英軍“挑戰者”主戰坦克也因無法識別隊友而遭受傷害。軍隊內部的誤傷同樣屢見不鮮。二戰中美軍魚雷出現技術故障,擊中自己;1964年,美軍“貓鯊”級潛艇SS-365號被自己發射的MK-37型自導魚雷擊中。這些事例表明,先進的武器裝備不僅需防範來自敵人的傷害,還需防範自己親手發射出去的武器。
總體而言,敵我識別系統從二戰開始至今已經發展出四代。儘管各自技術性能有所不同,但跨兵種之間的識別仍是一個技術難點。在塵土飛揚的戰場上,敵我識別顯得尤為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