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6日,對標中國15式輕型坦克的,印度國產“佐拉瓦”輕型坦克正式下線,預計在2027年投入使用,最終採購約350輛並部署到北方一線。輿論一方面驚訝於印度不聲不響間,又搞出一款新裝備,另一方面在看到實物後,頓時又放下心來。
▲印度“佐拉瓦”輕型坦克
就項目發展本身來說,“佐拉瓦”其實非常不錯,各項規劃也很符合印度國情。具體來說,印度陸軍大概在2020年左右,發現自己部署在北部高原的T-72、T-90主戰坦克,面對中國陸軍靈活的15式表現很差,於是萌生發展類似裝備的想法。當年印度就對外招標,並且以非常快的速度,評估了前來競標的俄羅斯、韓國方案,最終給出雙方都不合格,決定自己研發的結論。相比於印度採購戰鬥機、潛艇時,動輒評估三五年,調整方案又花費兩三年的速度,這簡直是飛速。更重要的是,這次印度雖然說要國產,卻沒有像發展“阿瓊”坦克時那樣,強行要求大量使用國產零部件,而是一開始就明確組裝進口零部件。
▲15式坦克在西部高原表現極佳
像坦克最關鍵的動力裝置,印度一開始打算使用德國生產的800馬力型號,結果德國政府沒有批准,於是很快換成美制750馬力發動機(已經獲得許可在印度本土生產)。主炮是來自比利時的105毫米線膛炮,這是一款相當出色的型號,之前美國陸軍開發輕型戰鬥車輛時,就曾通過美軍測試。車體底盤原本外界認為,是印度獲得韓國授權的K-9自行火炮底盤,後來印度宣稱是國產設計,輿論才發現是K-9底盤經過小幅度改動而來(主要是K-9原底盤適配1000馬力發動機,現在針對動力削減進行調整)。“佐拉瓦”的防護水平並不高,按照印度媒體說法,就是能全向抵擋100米外的14.5毫米穿甲彈,對火箭筒、地雷和輕型反坦克導彈,也有一定針對設計。
▲“佐拉瓦”主炮還是不錯的
總的來說,印度希望“佐拉瓦”是一款全重25噸,可以由伊爾-76、C-17A戰略運輸,在高原保持高機動、高火控的靈活性坦克。但看到實車後,這款搭載一系列先進進口子設備的坦克,真不像是機動靈活的樣子。首先,為了保證有一定涉水能力,“佐拉瓦”前部設計了類似步兵戰車的直斜面,這是個非常拙劣的設計。無需很精確的評估,也能看出這對涉水能力提升並不大,坦克涉水的關鍵從來都是整體密封設計,但為此付出的機動、防護代價卻很高。此外,“佐拉瓦”的炮塔結構也非常奇怪,正面是非常簡單的微傾設計,整體有一種塑料模型的低劣感。
▲“佐拉瓦”看起來真的不太行
怎麼說呢,外觀流暢、美觀的裝備戰鬥力一定不錯,雖然是句戲言,但還真不是沒有道理。印度“佐拉瓦”之所以看起來像縫合怪,各個角度都很彆扭,原因就在於說到爛的機械加工問題。15式同樣有涉水要求,但整體外形非常接近傳統主戰坦克,不存在專門修改外形的情況,背後原因在於整體密封性極佳。印度深知自己做不到這一點,所以才以笨拙的外形來彌補。15式的楔形炮塔裝甲防護性極佳,印度也不是看不到,但在採購一大批進口系統後,印度坦克工業量產這種結構炮塔的成本,已經不是印度陸軍能承受的,所以看起來就是濃濃的塑料感。
▲15式坦克背後是強大的中國軍事工業
現代工業是個很講道理的領域,誰糊弄它,它也糊弄誰。印度這幾年國防裝備發展混亂的根源,就在於缺乏足夠先進的工業支撐。而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涉及教育、工業結構的一系列根本問題,想想當初中國為此付出的慘重代價,就知道印度絕不可能短時間內解決。印度陸軍在“佐拉瓦”項目上,已經竭盡全力提供資源,發展速度和路線選擇也堪稱印度國產裝備的佼佼者,可惜面對領先一個時代的中國軍事工業推出的15式,差距依然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