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艦導彈的由來及未來發展情況 |
送交者: 三把刀 2024年08月16日22:21:37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
今年2月,愛沙尼亞方面發布消息稱,他們已正式接收從以色列購買的“藍矛”岸艦導彈系統,這是一種由艦艦導彈發展而來的岸艦導彈。 今年7月,日本發布的2024年《防衛白皮書》披露了其改進型12式岸艦導彈原型彈的照片,宣稱其射程超過1000千米。 前不久,有外媒稱,鑑於形勢緊張,伊朗正在部署一種新型岸艦導彈…… 近年來,各國媒體的相關報道,讓人們開始更多地關注岸艦導彈這種“坐地望海”的傳統武器。 那麼,什麼是岸艦導彈?世界範圍內,岸艦導彈當前發展情況如何?隨着艦載遠程打擊武器能力的提升,岸艦導彈今後將何去何從?請看今日解讀。 “棱堡”岸艦導彈系統 “海王星”岸艦導彈系統 需求牽引,迭代不止 說到歷史上有名的岸艦導彈,“飛魚”導彈毋庸置疑榜上有名。1982年,阿根廷軍隊重創英國格拉摩根號驅逐艦,所用武器便是剛由艦艦導彈改造而成的岸基版“飛魚”導彈。 嚴格地說,此時的“飛魚”岸艦導彈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岸艦導彈。它的岸艦導彈“身份”,不是來自研製廠家,而是來自阿根廷軍隊的急中生智。 傳統意義上的岸艦導彈,廠家研製時便有明確定位,就是從岸上發射攻擊水面艦艇的導彈。 作為反艦導彈的重要分支,岸艦導彈對於有海岸的國家來說,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戰時期,航母艦載機、戰列艦、巡洋艦的強大火力,讓傳統的岸防炮在防禦效能方面捉襟見肘。 二戰結束後,具有遠射程、大威力、高命中精度特點的岸艦導彈受到海洋國家青睞。它主要由彈體、戰鬥部、動力裝置、制導裝置等部分組成,和地面指揮控制系統、探測跟蹤系統、發射系統等一起構成岸艦導彈武器系統。 岸艦導彈通常分為固定式和機動式兩種。固定式岸艦導彈,配置在堅固的永備工事內,有固定的發射點和射擊區域;機動式岸艦導彈,是將導彈搭載在可以快速機動的車輛上,使用上更加靈活。 縱觀發展歷程,岸艦導彈一直在戰場需求牽引下不斷迭代。 岸艦導彈早期發展可追溯至20世紀五六十年代。當時,為彌補相對薄弱的海軍力量,蘇聯將目光投向岸艦導彈,研製出第一代產品,如“小火山”(KS-1)、“多面堡”(P-35)和“防線”(P-15M)等。這些導彈的動力系統應用了飛機渦輪發動機和脈衝噴氣發動機技術,制導方式主要是無線電指令制導或雷達尋的制導,但存在體形碩大、飛行速度慢等問題。 20世紀七八十年代,法國的“飛魚”MM38、法意兩國聯合研製的“奧托馬特”、挪威的“企鵝”、日本的88式等第二代岸艦導彈先後問世。這些岸艦導彈進行了“瘦身”且動力更足,部分擁有“發射後不管”性能,能在更低的高度掠海飛行,提高了突防能力。但是,第二代岸艦導彈也有短板,主要體現為射程較近、飛行速度不夠快等。 20世紀九十年代,第三代岸艦導彈開始服役,其中美國“魚叉”RGM-84L、瑞典RBS-15G有一定代表性。它們選用了更為高效和小型化的渦輪或渦扇發動機,在降低燃料消耗的同時增加了導彈射程,並通過採用複合制導方式提高了超視距打擊精度。 進入21世紀,第四代岸艦導彈陸續登場。比較有代表性的是俄羅斯的P-800、挪威的NSM等。除了射程更遠、命中精度更高外,各國紛紛在超聲速、隱身性和智能化等方面尋求突破,使該代導彈普遍呈現出高信息化程度、強突防能力等特點。 值得一提的是,二戰後的美國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將岸艦導彈作為研發重點。直到20世紀八九十年代,為拓展海外軍火市場,美國一些防務公司才開始研製岸艦導彈,如“魚叉”岸艦導彈系統等。近年來,隨着美國陸軍“多域作戰”和美國海軍陸戰隊“遠征前進基地作戰”等作戰概念的提出,美軍才開始重視岸艦導彈武器系統的發展。 這一發展過程中,不少國家選擇了岸艦、空艦、艦艦、潛艦導彈一體化研發的方式。將其他導彈如艦艦導彈、空艦導彈改造成岸艦導彈,是一種常規操作。 “藍矛”岸艦導彈系統 NSM岸艦導彈系統 “坐地望海”,有其長處 在人們的印象里,岸艦導彈的“名頭”不夠響亮,舉動也不怎麼“顯山露水”,這可能和它的地位作用有關。作為對海作戰的陸上打擊力量,其部署的保密程度較高。 岸艦導彈通常部署在沿海關鍵地段、海峽要道和前沿島礁,保護交通線、防衛島礁、保衛重要設施和緊急狀態下封鎖航道等是它的主要任務。 簡單來說,它能“坐地望海”、以點控面,使敵艦不敢靠近有岸艦導彈防護的海岸。這種威懾力,源於岸艦導彈不斷增長的性能: 打擊範圍廣。當前世界主流的岸艦導彈射程通常在200~300千米,部分先進型號的岸艦導彈射程可超過500千米。俄羅斯“棱堡”岸艦導彈系統所發射P-800岸艦導彈對海上目標的打擊距離超過600千米,其改進型號射程更遠。憑藉這種遠射程優勢,岸艦導彈就可以控制大片海域,使敵方艦船“畏而遠之”。 命中精度高。作為反艦導彈的一種,岸艦導彈只有保持高精度,才能對敵艦造成有效毀傷。因此,岸艦導彈發展的過程,也是不斷提升其打擊精度的過程。當前,不少岸艦導彈採用複合制導方式,包括慣性制導、衛星制導、地形匹配製導、末端主動雷達/紅外製導等,目的就在於最終實現精確打擊。 毀傷威力大。飛機、艦艇、潛艇等武器平台由於內部空間和載重量有限等原因,對所搭載導彈的體積、重量有一定要求。岸艦導彈系統在這些方面所受約束較小,可以發射更大口徑、更大威力的導彈。岸艦導彈的戰鬥部重量通常在150~300千克,裝藥量較大。一旦命中目標,就可能給船體造成嚴重破壞。例如俄羅斯“棱堡”岸艦導彈系統發射的P-800岸艦導彈,戰鬥部重200千克,命中1枚即可嚴重損毀5000噸級的艦艇。 生存能力強。固定式岸艦導彈通常配置在堅固永備工事內,陣地分散、隱蔽,對進入射程範圍的敵艦,可連續發起攻擊。機動式岸艦導彈則可以迅速轉移和更換隱蔽發射點,在打擊敵艦的同時有效保全自己。如美國陸軍的岸艦導彈選用了HEMTT重型越野運載車為搭載平台,在一些較為複雜的地形環境中,能快速安全通過。 補充彈藥快。與飛機、艦艇所搭載的反艦導彈相比,岸艦導彈在後勤補給方面的優勢較為明顯。對岸艦導彈來講,平時可在陸地和島礁上儲備一定數量,戰時還可通過機動保障方式迅速獲得支援。目前,一些國家的岸艦導彈系統配備有運彈車,該車可運輸“儲運發”一體化的發射箱;僅對運彈車上的發射箱進行吊裝,即可快速完成對發射車導彈的補給。 “復仇女神”岸艦導彈系統 RBS-15G岸艦導彈系統 以變應變,仍將繼續 現代戰爭中,攻防雙方之間的較量將更加尖銳複雜。隨着艦載防空反導武器系統的不斷進步,如何讓岸艦導彈這柄“長矛”更加管用,成為一些國家研究的重點。 根據其當前的發展特點以及對未來戰場需求的前瞻,岸艦導彈今後可能在以下幾個方面繼續突破和發展: 進一步提升智能化水平。能毀傷敵艦是岸艦導彈立身的根本。隨着水面艦艇防護手段的增多、能力的全面增強,岸艦導彈要想發揮作用,就必須變得更加智能化,能對所獲信息進行快速分析和處理,從複雜背景中精準識別出目標和威脅所在。在此基礎上,制訂科學合理的應對策略,自動實施諸如躲閃、規避、干擾、自衛和攻擊等動作,做到對敵水面目標一擊必中。 持續增強抗干擾能力。現代水面艦艇普遍配備了各種有源、無源電子對抗設備,這些設備的使用,有可能導致岸艦導彈偏航脫靶,無法命中目標。因此,持續增強岸艦導彈的抗干擾能力,將成為今後發展的重中之重。 超高速和隱身能力並重。要突破日趨完善的艦艇反導防禦“金鐘罩”,達到毀傷敵艦目的,不少國家選擇了兩種做法:其一是大力為岸艦導彈提速,包括發展高超聲速導彈,大幅壓縮目標艦艇的反應時間,削弱其抗擊效果;其二是提高岸艦導彈的隱身性能,通過優化外形設計、塗覆吸波材料、弱化紅外特徵等手段,降低岸艦導彈的雷達散射截面積,使水面艦艇難以探測、跟蹤、識別和攔截,從而提升突防效果。 遠射程和高精度兼顧。縱觀岸艦導彈迭代之路,增大射程和尋求更高精度一直是其不懈追求。當前,各國艦艇所搭載導彈射程驟增。岸艦導彈要在此類目標艦艇的防區之外實施精確打擊,就必須擁有更遠的射程、更高的精度。因此,今後岸艦導彈在射程和精度方面也必將“水漲船高”。 向無人化和集群化方向發展。當前,武器裝備無人化大潮也在向岸艦導彈擴散。2021年,美軍曾將“復仇女神”無人岸艦導彈用於演習中,一舉擊中了靶艦——英格拉姆號導彈護衛艦。在對抗日益激烈的戰爭背景下,岸艦導彈無人化勢必會成為更多海洋國家的選擇。同時,在體系化作戰背景下,無論是有人還是無人岸艦導彈,很難憑藉“單打獨鬥”輕鬆取勝,而需向有人/無人岸艦導彈協同作戰和反艦導彈蜂群式作戰方向發展。 能力任務趨向多元。如今,岸艦導彈已體現出通用化、模塊化發展的趨勢,例如“魚叉”等反艦導彈已適應不同發射平台,出現了艦射、空射、潛射和岸射等型號。與此同時,一些岸艦導彈已體現出一彈多能的特點,比如既能用來打擊水面移動艦艇,也能用於打擊陸地固定目標,有的還能作為誘餌彈吸引敵方火力,或作為干擾彈擾亂敵方防禦系統。由此來看,未來的岸艦導彈所遂行任務或將變得更加多元。 有理由相信,隨着時間的推移和科技的進步,岸艦導彈在今後現代海戰中的地位將愈加重要,其本身也將在更多方面發生變化。 |
|
|
|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23: | 5137 血壯山河之武漢會戰 信羅戰役 10 | |
2023: | 給蔣介石的信 | |
2022: | 兩則新聞對比,習近平與北京一眾妾婦小 | |
2022: | 《三十六計》全套英文表達 | |
2021: | 塔利班上台美國真的徹底失敗?中國需警 | |
2021: | 塔利班炫耀繳獲的戰利品 展示多架美制 | |
2020: | ▲La bataille contre WeChat est | |
2020: | 各國五代機研製爭相模仿F-22,而不是J- | |
2019: | 紐時:川普當局批准售台F-16戰機。篤定 | |
2019: | 群眾應當怎樣投票才能夠在選舉中取得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