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兩軍陷入原始消耗戰 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
送交者: 嵐少爺 2024年08月28日16:43:52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
俄烏真的是打的好慢呀!最近很多信源說俄軍在多條戰線上取得突破,我趕緊去看了下作戰地圖,好傢夥,俄軍又在前線打下來幾個村子和防風帶,在克拉斯諾格夫卡和沃爾昌斯克打下來幾條街;看完之後不禁感嘆,俄烏打了兩年了,戰場還是在烏東部頓巴斯地區!這場戰爭怎麼了?每天雙方要永久損失超2000名士兵,為啥還是推不動呢? 俄烏雙方均進展緩慢 仔細分析後我得出來一個結論,這場戰爭真就卡在軍事科技革命這個門檻上了,恰恰就在分布式作戰系統開始發展的關鍵點上,這場戰爭就爆發了。要知道,俄羅斯也好,還是曾經的蘇聯也罷,它們在陸地的軍事學說一直都是大縱深戰役學,打的就是一個快字,一旦在某個戰術點上形成突破,馬上就投入“發展勝利軍團”,向敵人縱深連續突破多日,形成戰役級的勝利戰果。從表現形式上看,就是裝甲集群作戰,空地一體化突擊,連奪取城鎮都叫做“行進間奪取城垣”。 裝甲集群進展緩慢 這樣的大縱深戰役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大成果就是“巴格拉季昂”行動,一場戰役打出來一個白俄羅斯;在現代局部戰爭中的最大展示就是蘇聯發動的“阿富汗戰爭”,蘇軍沿着阿富汗兩條主要的戰略公路高速推進,很快就控制了阿富汗主要城市;還有2008年的格魯吉亞戰爭,俄軍也是在一周之內就兵臨格魯吉亞首都第比利斯,迫使格魯吉亞選擇了和談。 俄軍坦克 那麼在今天的俄烏戰場上,到底發生了什麼,讓俄軍一下子慢了呢?首先就是分布式作戰體系的搭建。俄烏戰場和其他現代局部戰爭,有一個很明顯的不同,那就是單兵即可實現對敵人淺近縱深30公里範圍內所有目標的精準定位和偵察。實現這一點所仰仗的,就是四軸旋翼無人機,一個幾千美元的無人機,上升到數百米的高度後,只需要向敵人方向飛10公里距離,就能超越地平線,看到敵人縱深背後幾十公里內的目標分布。 參戰烏軍 這在過去的戰爭中是不可想象的,要知道,無論是海灣戰爭還是伊拉克戰爭,美軍實現類似的陸地偵察距離,必須要依靠師級的大型長航時無人機或者偵察機和武裝偵察直升機等。而美軍的單兵也並不具備超越地平線、甚至是超越障礙物的偵察能力。在俄烏戰場上就不一樣了,前線根本不需要布置什麼雷達設施,整個前線到處都遍布着操作小型4軸無人機的士兵,隨便哪天抽空飛一下,就能精準掌握敵情動態。 烏克蘭戰場上活躍着大量無人機 尤其是裝甲集群,要知道一輛現代坦克的車長超過了10米,是一個很大的目標;而如果是大規模的裝甲部隊集結,以及為其提供後勤的各種卡車的運動,都會很快被四軸無人機在30公里外就精準發現。隨即而來的就是炮擊、自殺式無人機打擊等。這就導致俄烏前線只能將士兵、炮兵、裝甲兵等單位分散使用,到處都是戰術小分隊隱蔽突襲,根本無法實現大規模的部隊集結和進攻。 加裝防無人機頂棚的坦克 於是乎,靠着分散的戰術小分隊,根本也就無法實現快速的、強有力的戰線突破,俄烏雙方在更靠前的戰線上,甚至只能依靠士兵徒步分散前進,連後勤都只能用小推車往前送。這才導致了俄軍使用滑板車突擊、摩托車突擊、自行車突擊等方式進行快速運動,畢竟坦克裝甲車輛只要一動就會被發現,而且很容易被自殺式無人機針對。 坦克裝甲車輛的目標很大 最終,俄烏就陷入了這種軟磨硬泡的作戰模式。事實上,這並非是說俄軍實力不行了,也不是俄軍導彈炮彈坦克不夠用了,而是在戰場上廣泛分布的敵人准信息化作戰裝備、偵察點位、火力點位太多了,根本就打不過來,己方面臨無人機偵察和攻擊時,躲也躲不過,最後就只能拼消耗了。 這對於咱們中國而言也是一個值得注意的情況,畢竟在未來潛在的軍事鬥爭中,咱們也需要面對這個新的戰爭技術變化。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23: | 日核廢水入海了!朝鮮、菲律賓抗議 蔡 | |
2023: | 中國威脅論和中國崩潰論兩個矛盾的說法 | |
2022: | 古來聖賢皆寂寞 – 將進酒,司馬南王者 | |
2020: | 台灣大肆購F16V 還想裝上保形油箱將戰 | |
2020: | 美媒:美軍建成3D打印掩體對抗中國 但 | |
2019: | 美艦再進12海里內巡航。解放軍瀆職忍辱 | |
2019: | “留島不留人”不會發生在香港的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