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低、見效快且操控簡單的小型和微型無人機,註定將在未來的無人戰爭時代大放異彩,成為世界各國軍隊都必不可少的“力量倍增器”。這其中,由多架可攜帶戰鬥部的自殺式無人機/巡飛彈所組成的“蜂群”戰法,已經在近年來的亞阿衝突和俄烏衝突中展現出了越來越強大的作戰效能。只不過,當前的無人機“蜂群”戰法還有一個很大的局限,那就是多為“1個人操縱1架自殺式無人機/巡飛彈”,以堆砌裝備和操作人員數量的方式,才能發動一次規模較大的“蜂群”攻勢,顯得頗為不便。但如今,國內已經在此領域取得突破,或終於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單人實施‘蜂群’戰法”這一目標。
無人機“蜂群”戰法
北京某科技公司對外發布了一段最新視頻,展示了自身研發和掌握的“一次性彈射超50架自殺式無人機/巡飛彈並實施集群打擊”的技術成果。從視頻中可見,其在地面上安放了大量外形狀似輕型小口徑迫擊炮的發射裝置,自殺式無人機/巡飛彈從發射裝置內被彈射升空後,於空中張開彈翼並轉入飛行狀態。很顯然,這種發射裝置和升空原理與美國的“彈簧刀”系列自殺式無人機/巡飛彈如出一轍,應該是採用了類似的思路和技術。
美軍的“彈簧刀”自殺式無人機/巡飛彈
數量超50架的自殺式無人機/巡飛彈升空後,立即在空中完成了編組,並開始以編隊的形式飛向目標。尤為值得注意的是,操縱系統界面的顯示屏顯示,這些隊形緊密的自殺式無人機/巡飛彈在完成空中大角度轉彎時隊形一點不亂,絲毫沒有鄰近的兩機出現相撞的風險。更絕的是,它們還可瞬間拆分成兩個各自規模略小一些的編隊,分別奔赴兩個不同方向執行任務,這就等於讓地面操作人員在打擊目標和戰術選擇方面更為靈活。不僅如此,真正負責操控這些自殺式無人機/巡飛彈的人員僅為1名,只需在操縱系統上輸入相關的指令,空中的自殺式無人機/巡飛彈即可完成編隊隊形轉換和拆分。
無人機編隊在空中進行了拆分
如此想來,在實際作戰中,發動此類“蜂群”攻勢的一方完全可以多種方式打擊對手。如操作人員在讓“蜂群”接近A目標的過程中,突然接到需要打擊其他方向上的B目標的指令之時,從“蜂群”中分出一部分力量實現對多個目標的同時打擊;也能在對同一個目標進行打擊時,選擇讓“蜂群”中的所有自殺式無人機/巡飛彈一股腦地砸下去,或是分成2~3個波次輪流進攻,以及從多個方向實施無死角圍攻。
國內已有此類車載發射系統
至於說運載和發射方式,當下的測試還顯得較為簡單,超50具發射裝置需要一一架好擺在地面上,顯得有些浪費時間。但沒關係,將相關發射裝置以近似多管火箭炮發射箱的樣式整合到陸基車輛或海基艦艇等平台上,基本沒有任何的技術難題可言。在諸如高機動車和快艇等平台的承載下,我們完全可實現對無人機“蜂群”的“快速釋放,打完就跑”,大大提高襲擊突然性和靈活性。
無人機“蜂群”戰法
設想一下,一個由雙人組成的高機動車組,1人為駕駛員,另1人為自殺式無人機/巡飛彈操作員。當駕駛員將車輛駛入發射陣位後,操作員可在短短幾分鐘內放飛大量自殺式無人機/巡飛彈,然後二人即可轉移陣地。在轉移過程中,操作員就能開始對“蜂群”進行飛行編隊組成、拆分、飛行路線規劃、攻擊波次安排和設定打擊目標等。不誇張地說,1輛車、2個人、幾十架小巧的自殺式無人機/巡飛彈,所能發揮出的對敵打擊效能恐不會比1個班、1個排甚至是1個連的作戰部隊低多少,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面向未來的無人機‘蜂群’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