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海軍的主戰裝備發展之路上,水面艦艇固然無比重要,但用於水下作戰的潛艇亦不可忽視。近日,關於“疑似國產新型核潛艇出海測試”的消息,逐步在國內社交媒體上出現。從網絡上流出的視頻來看,有出海執行捕魚作業的漁民拍到了1艘外形獨特的國產潛艇,其指揮塔後部圍殼與艇身形成的鈍角,幾乎與此前在“國防七子”之一的哈工大宣傳短片中出現的“某新型核潛艇示意圖”完全一致。由此想來,這艘海試中的核潛艇很可能就是外界傳聞已久的093B型攻擊型核潛艇,其是國產093系列核潛艇的最新改進型,在一定程度上肩負着為國產下一代攻擊型核潛艇驗證諸多新型技術的任務。
在海上被拍到的疑似國產新型核潛艇
而說到新型技術,外界頗為關注的“國產潛艇用泵推進系統”是否會出現在093B型核潛艇的身上一事,自然值得好好期待一下。起碼從哈工大之前公開的宣傳短片來看,該型艇的尾部確實採用了泵推進系統,這是一種被認為可減少螺旋槳在高速旋轉過程中產生氣泡和噪音的裝置,由英國在上世紀80年代推出的“特拉法爾加”級攻擊型核潛艇最先採用,隨後開始逐步普及。在美國海軍性能先進的“海狼”級和“弗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的身上,泵推進系統都是一種“標配”。
哈工大宣傳短片中出現的核潛艇示意圖
但若仔細觀察一下便不難發現,冷戰時期在核潛艇領域的技術實力絲毫不遜於美國的蘇聯,卻在解體前發展的最後一款攻擊型核潛艇,即俄羅斯海軍目前最新型的攻擊型核潛艇“亞森”級這裡,沿用了傳統的七葉大側斜螺旋槳,並未選擇可降低潛艇航行噪音並提升潛航隱蔽性的泵推進系統。考慮到在俄羅斯最新型戰略核潛艇“北風之神”級的身上,其使用了泵推進系統,故顯然說明俄方早已掌握相關技術,將其用於攻擊型核潛艇的身上基本毫無阻力。既然如此,俄海軍為何只在戰略核潛艇上使用泵推進系統,卻不用於攻擊型核潛艇呢?作為全球核潛艇技術無可爭議的兩大最強國家,美國和俄羅斯在攻擊型核潛艇領域截然不同的選擇,究竟哪個更正確且更值得我們借鑑呢?
美軍攻擊型核潛艇尾部的泵推進系統
其實平心而論,美俄兩國的選擇基本是各有各的道理,很難說誰是先進的,誰又是落後的。僅從泵推進系統可減少潛艇螺旋槳產生的氣泡來說,這固然沒有錯,但也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潛艇於較大深度的水下航行時,受水壓較大的影響,傳統的七葉大側斜螺旋槳其實也很難產生氣泡和相關噪音,減噪效果基本不輸於泵推進系統。而從蘇聯時期開始,其對攻擊型核潛艇的下潛深度就較為重視,蘇俄系攻擊型核潛艇的正常下潛深度和極限下潛深度往往要比同等技術水平的美英核潛艇大100~150米。在潛航深度更大的情況下,泵推進系統確實對俄羅斯海軍不那麼重要。
戰略核潛艇要在水深較淺的條件下發射導彈
至於說為何俄羅斯的戰略核潛艇用上了泵推進系統,這是因為戰略核潛艇在水下發射潛射洲際導彈時,不能潛得過深,否則導彈就可能因無法衝破水壓而發射失敗。通常來說,戰略核潛艇的水下導彈發射深度不會超過60米,在這種潛航深度較淺的條件下,降噪效果明顯的泵推進系統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而在美國海軍這裡,既然追求“全球存在”和“全球作戰”,自然要同時滿足在深度較大和較小的兩種條件下的作戰需求,泵推進系統就成了一種剛需,即“可能在某些環境下用處不大,但卻不能沒有”。
095型核潛艇預想圖
如此一來,具體到解放軍海軍核潛艇部隊所面臨的潛在作戰環境來看,中國南海水域的平均水深較大,而中國東海則因有着大範圍的海底淺海大陸架,故平均水深較小。如果新型核潛艇想同時滿足這兩種不同的潛在作戰環境,那從穩妥的角度出發來想,我們的思維或更接近於美國海軍核潛艇部隊,即泵推進系統也是“可能在某些環境下用處不大,但卻不能沒有”的東西。093B型攻擊型核潛艇和未來可能被命名為095型的下一代攻擊型核潛艇,大概率會使用這一技術。相信再過不久,來自官方的更多且更詳細的信息披露就會出現,讓我們耐心等等看這款新型核潛艇的真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