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以色列測試出的紅線
送交者: 嵐少爺 2024年09月24日20:54:17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知名中東問題專家牛新春教授近日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為“加沙衝突測出中東政治多條底線”。

  牛教授在文中寫道:

  “加沙衝突延宕近一年,引發也門胡塞武裝、黎巴嫩真主黨、伊拉克民兵、伊朗與以色列、美國的直接軍事摩擦,波及以色列與周邊阿拉伯國家的關係,中東政治正在經受一次重大考驗。

  戰爭往往是最好的壓力測試,使人們有機會看清相關各方的紅線、底線。”

  那麼究竟有哪些紅線/底線呢?牛教授總結了四條。

  1、即使是抵抗組織里實力最弱小的哈馬斯,也無法被徹底消滅;

  2、“兩國方案”漸行漸遠,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殘破不全的主權喪失殆盡;

  3、中東各利益相關方無意也無力同以色列對決,各家都以自保為第一優先;

  4、美國是中東的“臭豆腐”——聞着臭吃着香,本輪危機加強而不是削弱了美國在中東的影響力。

  以此為引子開啟本篇的討論,重點談談第1、3、4條。

圖片

  2024年2月,一架美軍直升機飛越紅海

  這次加沙戰爭的起因是哈馬斯突襲以色列,給以方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因此以色列高層下定決心要消滅哈馬斯,一勞永逸解除掉其威脅。

  然而快一年過去了,哈馬斯雖傷亡慘重,但仍盤踞在加沙地道設施中,未來大概率以某種形式繼續存在於戰後的加沙地帶。

  以軍方發言人公開承認:以色列無法消滅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

  以軍少將丹尼爾·哈加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哈馬斯將繼續存在,它是一種意識形態,我們無法消除一種意識形態。

  這一結果讓很多朋友感到意外,因為大家對於以色列的印象仍停留在半個多世紀前的中東戰爭時期,特別是第三中東戰爭——當時以軍在短短六天之內大敗由埃及、約旦和敘利亞組成的聯軍,技驚四座。

  實際上,今天以色列遭遇的戰爭模式與當初截然不同。

  六七十年代發生的戰爭屬於運動戰範疇,雙方勢均力敵,點到為止,一旦戰場形勢明顯倒向其中一方,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就會出面斡旋勸和。

  加沙危機則不同,它是一場城市巷戰、城市游擊戰,而且對於哈馬斯來說屬於生死存亡的“滅國戰爭”。

  近現代歷史上,只要抵抗方有足夠的抵抗意志,想打“滅國戰爭”都會變得十分困難。

  在2001年阿富汗戰爭和2003年伊拉克戰爭期間,美國也曾想徹底消滅塔利班和復興黨(即薩達姆所在政黨),同樣事與願違。

  不難體會,一個100%的目標往往很難實現,現實層面不如“圍三缺一”,追求90%、80%的勝利。

圖片

圖片

  如果說無法根除抵抗組織是以色列通過戰爭測試出的底線,那麼中東國家無意願/無力反以則是另一條被測出來的底線。

  2023年10月7日加沙危機爆發之初,許多觀察家推斷這可能成為新一次中東戰爭的導火索,敘利亞或趁機收復被以色列占領的戈蘭高地,黎巴嫩真主黨也將配合哈馬斯南北夾擊。

  然而事實證明,大家都多慮了。

  除了背水一戰的哈馬斯外,真主黨、胡塞武裝、伊拉克民兵以及伊朗和敘利亞等,均沒有同以色列放手一搏的意圖,不僅雷聲大雨點小,甚至還能做到打不還手。

  以實力最強大的伊朗為例,自7月31日哈馬斯領導人哈尼亞在伊朗首都德黑蘭遇害以來,伊方一直高調宣稱要報復以色列,可倆月過去了,遲遲未見行動。

  反倒是內塔尼亞胡越打越自信,目前已經擺出大舉進攻黎巴嫩南部的架勢。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近日對黎巴嫩可能淪為另一個加沙表示強烈擔憂,埃及外長也憂心忡忡的講道,地區局勢升級可能會引發(黎以)全面戰爭。

  對此,牛新春教授在文中分析稱:

  “抵抗軸心成員各有各的事業,但重心都在國內,真主黨是黎巴嫩國內事實上的執政黨,胡塞武裝控制着也門多數人口和領土,伊朗政府要治理一個8000萬人口的大國,更何況以色列並沒有對它們構成生死存亡的威脅,它們當然不會把身家性命搭進去。

  事實上,阿拉伯國家軍事甚至經濟上聯合對抗以色列的時代已經結束。

  1979年前,阿拉伯國家不惜採用戰爭手段保衛巴勒斯坦;後來,阿拉伯國家又不惜採用政治、經濟和外交手段保衛巴勒斯坦;現在,阿拉伯國家只能採用道義手段保衛巴勒斯坦了

  加沙衝突期間,沒有一個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斷交,也沒有一個阿拉伯國家對以色列實施經濟制裁,當然更沒有阿拉伯國家出兵以色列。

  相反,2023年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的貿易額還上升16%,2024年4月13日伊朗襲擊以色列本土時,部分阿拉伯國家還參與了以色列的防空行動。”

圖片

  以軍突襲並下令關閉位於約旦河西岸的半島電視台。自本輪加沙危機開始,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瘋狂擴張據點,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原本便殘破不全的政府主權幾乎喪失殆盡,其建國的基礎也越來越脆弱。

  最後,談談美國在中東的表現。

  過去一年裡,深入參與處理中東危機的外部大國有且僅有一個——美國。

  中方雖然希望危機儘快結束,但更希望在不花費自身外交、經濟或軍事資源的情況下去實現這一目標,步子走得十分謹慎(《中美博弈的“試驗場”》)。

  至於說歐盟和俄羅斯,他們分身乏術,精力幾乎都放到烏克蘭那邊。

  而美國不僅在中東有駐軍,且情報網絡十分發達——自海灣戰爭開始美國人已經在中東經營了三十多年;這種情況下,華盛頓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其實是上升了。

  套用牛教授的比喻:美國就像是“臭豆腐”,雖然因支持以色列導致名聲變臭,但私底下域內的阿拉伯國家卻試圖向其靠攏。

  本輪危機中,阿拉伯國家將其現實主義的一面展露無遺——他們一邊譴責美國支持以色列,一邊希望自己也能夠獲得美國的軍事安全支持,趁機向華盛頓索要防務協議……

  真可謂把道義和利益區分的清清楚楚。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3: 植入中國的帝國主義第五縱隊正在卯足全
2023: 團結與進步
2021: 中國空軍公布珠海航展陣容 殲16D無偵7
2021: 期待!殲20將在今年中國航展飛行展示
2020: 美專家挑釁:只要美軍往台灣派4個師 就
2020: 蔡英文視察曝光台軍巡航導彈 只能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