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沙漠大穿插:以軍坦克部隊突擊西奈半島
送交者: 三把刀 2024年09月30日21:52:06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圖片

  在1967年的“六日戰爭”即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以坦克為核心的以軍突擊部隊在沙漠地帶大膽進擊,一舉突破埃及軍隊在阿布-阿蓋拉的關鍵陣地,確保以軍最終成為這場戰爭的勝利者。

  醞釀新的衝突

  時至1967年夏天,於1948年春天宣布建國的以色列在經歷了短暫而血腥的歷史後,再度感受到了戰爭陰雲的密布。這個新生的猶太國家和其周邊阿拉伯國家已經有過兩次激烈衝突,第一次戰事導致以色列近1%的人口死亡,在交戰雙方勉強達成停戰協議不到10年後,以色列就同其最強大的阿拉伯鄰國陷入了新的紛爭,這就是被西方國家稱為“蘇伊士運河危機”的第二次中東戰爭。

  隨着中東地區最具魅力的領導人之一阿卜杜勒·納賽爾上校的崛起,一股民族主義熱潮在古老的埃及大地上處處涌動,納賽爾在1954年成為埃及總統,團結阿拉伯國家、打擊“臥榻之旁”的猶太國家成為他的執政主題。

  為了回應埃及總統納賽爾宣布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之舉,英國、法國和以色列基於各自利益採取了聯合入侵行動,以色列於1956年10月29日出兵西奈半島,英法兩國則在蘇伊士運河附近實施空降。然而老牌殖民帝國沒能從這次行動中撈到什麼好處,迫於國際壓力的英國和法國被迫接受了停火協議。 不過與此同時,以色列軍隊倒是在地面行動中取得了驚人的成功,於短時間內占領了西奈半島。 然而,以軍在此戰中未能攻取埃軍設防最嚴密的陣地之一,也就是阿布-阿蓋拉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隘口附近的戰略要地——僅僅是在當地的埃及守軍主動離開後,以色列人才得以占領此地。

  這場短暫的戰爭過後,英法從埃及撤軍,聯合國的維和人員進駐西奈半島,以分隔敵對的埃以雙方。此後,隨着納賽爾在阿拉伯世界的影響力與日俱增,以色列情報部門估計以色列與埃及爆發新的衝突已不可避免,而這場戰爭最早可能會在1967年到來。

  埃及方面確實正在為新的戰爭做着準備。納賽爾提拔了一些能幹的軍人進入政府和軍隊的最高層級,典型的有如出任埃及軍隊總司令的陸軍元帥阿卜杜勒·哈基姆·阿默爾,此人是曾在1948年和1956年對抗過以色列的老兵。

  不過,那一時期的埃及高級軍官團中存在着任人唯親現象和集權主義傾向,阿默爾基於親疏遠近而不是能力大小來任命部下,有的西方研究者認為,“不少高級軍官對開羅夜生活的興趣遠大於軍事藝術”,“情報人員花費大量時間監視埃及的可疑官員,而不是收集以色列人的情報。”

  儘管有此不足,但納賽爾治下的埃及畢竟建立起了一支可觀的軍隊。通過與蘇聯結盟,埃軍極大地充實了自己的武器庫,自上一次中東戰爭結束以來,蘇聯已經向阿拉伯國家提供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軍事援助,其中包括1700輛坦克、2400門大炮和500架噴氣式飛機,這裡面至少有一半是運往埃及的。

  1967年春天,埃及接收了敘利亞提供的“重要情報”,指出以色列正在其北部邊境集結重兵。這份情報實際上並不準確,不過納賽爾還是在5月19日勒令留駐西奈的3500名聯合國維和人員離開。隨着維和部隊撤離西奈半島,埃及的戰爭準備也進入了最後階段。

  到了5月21日,埃及關閉了控制亞喀巴灣的戰略水道蒂朗海峽,如是一來,以色列南部的埃拉特港便與國際水域完全隔絕了,而此舉幾乎肯定會導致埃以兩國的直接衝突。對此,納賽爾總統堅定地表示:“這將是全面行動,目標是摧毀以色列。”

  先發制人

  由於與阿拉伯國家的任何衝突都不可避免地會導致以色列軍隊在多條戰線上同時作戰,以色列的軍事理論強調富於侵略性的主動進攻策略,也即搶在數量占優的阿拉伯軍隊之前先發制人。

  在“六日戰爭”到來之前的幾年間,以色列國防軍正在轉變為一支更具機動力的部隊,傾向於以裝甲力量為核心。以色列裝甲部隊的指揮官伊斯拉·塔爾准將是以色列裝甲戰理論的關鍵貢獻者,他所主導的新戰法的核心是“在空中掩護下實施快速裝甲突擊”,當然了,這實際上可以說是二戰時期德軍“閃電戰”的以色列翻版。塔爾的作為,再加上國防部長達揚將軍也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坦克崇拜者”,坦克在以軍中的地位已經從步兵的支援者變了地面交戰中的決定性因素。

  就裝備細節來看,塔爾偏愛重型坦克的火力和防護力,更為靈便的輕型坦克則等而下之。這是基於以軍所面對的現實環境,在有如西奈半島這樣的戰場上,具有更強生存能力、並且能夠在遠程裝甲決鬥中占據上風的坦克,無疑更受歡迎。

  基於這一思路,以軍裝甲部隊以英國的“百人隊長”式主戰坦克和改裝自二戰坦克的“超級謝爾曼”式坦克為主力,這兩種坦克均配備105毫米口徑主炮,同時輔以配備90毫米主炮的法國AMX-13輕型坦克。

  以色列坦克手普遍接受過嚴格的訓練。“裝甲部隊是決定陸上戰鬥的要素,”塔爾說。“裝甲單位的任務是將戰鬥帶入敵人的領土,從而獲得快速決勝。”然而,在即將到來的懸而未決的衝突中,阿布-阿蓋拉地區的埃軍陣地依然是鎖鑰所在,而且攻擊難度比上一次戰爭更大了。

  以軍在1956年未能攻破阿布阿蓋拉的防禦工事,那裡的築壘地帶給他們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埃及普通士兵的戰鬥精神也令人尊重。而在蘇聯軍事工程師的幫助下,當地的防禦體系已變得更為完善和堅固,看上去足以抵擋住以色列人的任何攻擊。

  事實上,自1956年以來,攻破阿布-阿蓋拉防禦工事這一艱巨任務就一直是以色列國防軍的關注重點。以色列指揮和參謀學院每年都會針對模擬的阿布-阿蓋拉陣地舉行演習,而且每一次都根據不斷演變的埃軍防禦工事的最新情報更新演習內容。因此,大多數以色列戰地指揮官和參謀人員都已經很熟悉自己的目標,而基於以色列的主動進攻理論,軍方鼓吹先下手為強。

  不過,以色列政府最高層陷入了一場實質性的恐慌,政客擔心新的戰爭有可能成為以色列生存的嚴峻考驗。因此在6月4日於特拉維夫的一座掩體內舉行的高級別會議上,當以軍高層幾乎一致表示應該搶先對埃及發動襲擊時,政客們表示反對。

  在會議室的角落裡,師長阿里爾·沙龍准將低頭不語。一旦以色列進攻埃及,由沙龍所指揮的第38裝甲師就將充當突擊西奈半島的矛頭。沙龍對於這種“令前線部隊陷入困境的政治優柔寡斷”感到擔憂,他後來寫道,作戰部隊“四處移動,相互交叉,占據位置,但一天后又奉命從那裡撤退,軍隊無從知曉自己究竟應該做什麼”。對於政客們的態度,沙龍的觀感是:“無論如何,我們現在都必須採取行動,否則肯定要付出更高的代價。”

  會議一直進行到當天深夜,讓沙龍等人感到高興的是,軍人的意見動搖了政府的部長們,他們最終選擇了戰爭。以色列政府發布了秘密指令:“已經可以判定,埃及、敘利亞和約旦的軍隊已被部署用於發起旨在威脅以色列生存的多戰線襲擊。因此,以色列國防軍應發起軍事打擊,以便將以色列從困境中解救出來。”

  沙龍的大膽計劃

  1967年6月5日清晨,這道秘密指令以驚人的力度展開。為了壓制埃及強大的空中力量,以色列空軍對埃及全境的機場發動了一系列令人震驚的不宣而戰的襲擊。在幾個小時內,大約200架以色列飛機發動了多輪襲擊,最終摧毀了338架埃軍飛機,其中大多數飛機毀於地面。

  另外幾個方向上的空襲還摧毀了約旦空軍的所有29架飛機,以及敘利亞空軍的61架飛機。隨着阿拉伯國家空中威脅的消散,以軍的地面部隊開始向西奈半島推進,執行他們在過去數年裡曾反覆演練過的作戰計劃。

  西奈前線的部隊由葉沙亞胡·加維什准將統一指揮,可供他驅策的是3個一線作戰師。以軍的右翼師沿地中海海岸展開,將在塔爾准將的統領下沿海岸線進擊。中路師是阿夫拉姆·約夫准將的部隊,這位自16歲起就參加戰鬥的老兵領導着兩個裝甲旅。

  左翼部隊的實力最強,任務也最重,那就是由沙龍准將指揮的第38裝甲師。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以色列人,沙龍在加入哈加那民兵組織時只有14歲。他在戰場上以衝鋒在前著稱,但曾在1953年10月的一次行動中留下過殺害平民的污點。

  沙龍的目標就是阿布-阿蓋拉的強大防禦體系,當地控制着穿越西奈半島的中心路線。由於北面的巨大沙丘被認為是坦克無法通行的,所以埃及人視那裡為天然的側翼屏障。自東而延伸而來的通道幾乎是以軍進攻阿布-阿蓋拉的唯一通道,埃軍在那裡布下了前後兩道防線,由戰壕、掩體、炮位、迫擊炮坑、坦克、帶刺鐵絲網和雷區共同構成。

  駐守於此地的部隊是埃軍中訓練有素的第2步兵師,當時標準的埃及步兵師的兵力為1.1萬人,而第2師則有1.6萬人之眾。不過這個師的部隊分布在阿布-阿蓋拉地區的多處要地上,其中最核心陣地上的是第12加強旅,兵力約為7000人。

  除本部直屬的炮兵單位外,該旅還得到了多個臨時增補的炮兵單位的增強,這使得第12旅擁有數量可觀的蘇制122毫米加農炮和152毫米榴彈炮,這兩種火炮的威力令人畏懼,對於以軍的同類裝備占據着技術優勢。

  而為了貫徹“以動態手段強化靜態防禦”這一最新理念,第6坦克團的66輛T-34-85坦克和22輛SU-100自行火炮亦劃歸第12旅調遣,其用意是在有必要時可以對以軍發起裝甲反擊。在1956年戰爭中擔任以軍總參謀長的達揚曾指出,埃軍在阿布-阿蓋拉最大的不足是“缺少一支能夠對敵展開逆襲的機動部隊”,第6坦克團的到來可謂具有很強的針對性。

  至於沙龍所指揮的那支精銳部隊,是一支多兵種合成的打擊力量,序列內不僅包括第14裝甲旅、第226獨立裝甲營、第99步兵旅和6個炮兵營,甚至還增補了第80傘兵旅,令其總兵力多達1.4萬人。全師的坦克實力為100輛“百人隊長”和“超級謝爾曼”,外加50輛AMX-13輕型坦克。以軍第38裝甲師的兵員數量雖較埃軍第2師為少,但對於單獨配置在阿布-阿蓋拉核心區域的第12旅則占有優勢。

  充分記取着以軍在1956年受挫的教訓,沙龍制定了一個複雜的作戰計劃,希望能夠以非常規戰術壓倒埃及守軍。當然,這一計劃的成功將不僅取決於各部隊的執行力,還有賴於完美的時機和一定的運氣。簡言之,沙龍不會集中全力正面強攻阿布-阿蓋拉,而是兵分三路,有正面牽制、有側翼迂迴,還有“跳躍行動”。

  其中,亞當上校的第99步兵旅自主要通道正面進攻埃軍陣地,齊波利中校第14裝甲旅的兩個“超級謝爾曼”坦克營和兩個機械化步兵營亦加入這一路。尼爾中校的第226獨立裝甲營受領了穿越被認為無法通行的北部沙丘的艱巨任務,以期一舉插入埃軍主陣地後方的魯瓦法水壩,在那裡截斷守軍的退路,同時阻斷可能自西而來的埃及援軍。至於第80傘兵旅,則將乘坐直升機直接降落到埃軍的炮兵陣地並摧毀全部火炮,從而為前兩路以軍部隊掃除炮擊威脅。

  坦克突擊和傘兵機降

圖片

  沙龍開始了他的冒險。第38裝甲師各部在6月5日上行越境前往阿布-阿蓋拉,第99步兵旅和第14裝甲旅的小股前衛兵力向着庫薩伊馬的埃軍陣地發動了一次試探性進攻,雖然這次攻擊只用到區區數輛坦克,但已經足以讓埃及人相信以軍將採用與上一次戰爭中相同的策略,即沿着西奈半島的中心路線正面強攻阿布-阿蓋拉。

  緊接着,沙龍啟動了他那複雜計劃中最關鍵也是最危險的部分。尼爾中校的第266獨立裝甲營開始沿着一條被稱為巴圖爾小道的不起眼的沙漠路徑,切入到阿布-阿蓋拉北側的沙丘中,尼爾的任務是先端掉埃軍的前哨181據點,然後奪取魯瓦法水壩。

  尼爾的部隊是一個多兵種合成的機動戰鬥群,包括機械化步兵、車載迫擊炮和火箭炮,以及偵察和工兵分隊,而整支部隊的核心力量是45輛“百人隊長”Mk.V型主戰坦克。在上次戰爭中,攻防雙方曾一致認為重型車輛無法在阿布-阿蓋拉的北側沙丘通行,但經過戰後的仔細研究,以色列人認為在適當條件下,坦克是可以穿越這片沙丘的。

  第266裝甲營正是為了這一目的而配備了購自英國的“百人隊長”,這種坦克有兩個特點,一是防護力較強,二是履帶板較寬,這兩點正是坦克成功穿插沙丘的先決條件。而在遭遇埃軍時,“百人隊長”的105毫米主炮也足以對其構成致命威脅。

圖片

  由於情報欠准,尼爾本以為自己不會在181據點遇到像樣的抵抗,所以當守軍的火力襲來時,打頭的以軍機械化步兵暫時被擊退了。不過在呼叫空中支援後,尼爾便再次發起攻擊,當他的步兵從正面向埃軍據點開火時,“百人隊長”坦克則向埃及人的側翼發炮。在付出數輛坦克被擊毀的代價後,第266裝甲營擊垮了181據點的守軍,尼爾得以揮軍繼續深入沙丘腹地。

  日落時分,第80傘兵旅大膽的直升機降襲擊開始了。根據沙龍的親自安排,6架西科斯基S-58型直升機騰空而起,分三波將200名以色列傘兵投送到位於主防線後方的埃軍炮兵陣地,這些傘兵的任務是摧毀對以色列坦克構成重大威脅的蘇制大口徑大炮。

  沙龍與傘兵有着特殊的關係。作為一名前傘兵,這位將軍繼續頭戴以色列傘兵制式的紅色貝雷帽。 戰地記者注意到,當與傘兵指揮官交談時,沙龍的聲音“變得格外親切”。因此,第80傘兵旅決心不折不扣地執行沙龍的計劃。

  直升機一着陸,傘兵指揮官丹尼·馬特上校的人就開始行動。他們在離目標只有3千米遠的地方悄然着陸,馬特對於直升機一直沒有暴露行蹤感到驚訝。不過,當以色列傘兵艱難地朝炮兵陣地行進時,出現了零星的槍擊,繼之而來的是一陣混戰。馬特回憶道:“突然,天空中亮起了數百枚照明彈,迫擊炮火力隨後就砸落在我們的前進路線上,四周滿是爆炸物的轟鳴。”

  儘管受到了嘈雜的迎擊,但很明顯,隨着最初的襲擊所造成的驚慌情緒逐漸消退,傘兵仍然掌握着主動權。埃軍的射擊指向不明,缺乏有效的指揮,而當孤注一擲的以色列人沖向他們的目標時,意外發現埃及炮兵陣地周邊並沒有布設雷場或鐵絲網。傘兵們用手中的輕武器不斷開火,在一場惡鬥之後沖入了炮兵陣地。

  傘兵們湧入目標區域後,便分頭朝各自的目標下手。埃軍炮兵錯愕於這場襲擊,紛紛逃離現場,以色列人則在爆破大炮的同時,開始有條不紊地摧毀彈藥庫。幾分鐘後,現場就響起了接二連三的爆炸聲,大炮和彈藥庫都被大火吞沒了。

  馬特後來寫道:“現場滿是熊熊烈火,巨大的噪音變得勢不可擋,煙塵令人窒息。”對於馬特和他的手下來說,這是他們在西奈沙漠中進行的生死搏鬥;而對以色列國防軍來說,這次行動對於沙龍裝甲師針對阿布-阿蓋拉的關鍵突擊的成功至關重要,對“六日戰爭”的走向同樣至關重要。

  “節日裡的高速公路”

  在收到傘兵襲擊得手的無線電訊後,沙龍安排直升機接運馬特的傘兵撤離現場。現在,以軍不僅不用再顧慮埃軍令人生畏的火炮壓制,本方的火炮反可以大逞其威了。6月5日夜裡22時許,沙龍命令他的大炮向埃軍陣地開火。當沙龍掃視沙漠時,他向他的炮手發出了一道傳奇般的命令:“讓一切都顫抖吧。”

  在將近半個小時的時間裡,由105毫米和155毫米榴彈炮、120毫米和160毫米迫擊炮以及英國25磅炮組成的炮群,實施了以色列國防軍到那時為止最猛烈的炮擊。就連身為職業軍人的沙龍也對這場巨大的火力表演感到驚訝,他說:“我這輩子從未見過這樣的場面。”

  在猛烈的炮火重擊埃軍防禦體系之後,沙龍朝着阿布-阿蓋拉的攻擊正面投放了他的主力部隊。齊波里中校的第14裝甲旅以兩個裝備着“超級謝爾曼”的坦克營打頭,朝着埃軍主陣地的方向轟鳴而進。

  齊波里的任務是搶占埃軍的前沿觀察哨,然後用他的坦克支援本方步兵的大舉進攻。第14裝甲旅兵分兩路,薩森少校帶領一個裝甲營和一個機械化步兵營攻擊塔拉特烏姆前哨,哈策爾少校指揮另外兩個營指向236高地。

  236高地的守軍顯然準備不足,在受到以色列坦克和裝甲車的攻擊後便放棄了陣地。薩森少校的“超級謝爾曼”則在塔拉特烏姆的埃及前哨遭遇堅決抵抗,不過,當地的埃軍第2偵察營雖然打得頑強,但畢竟勢單力孤,在戰鬥一個多小時後四散敗走。

  在兩路攻擊均告成功之後,齊波里中校叫停了他的坦克。現在,第14裝甲旅在埃軍主陣地外圍進入休整,在那裡等待另一路人馬上前。

  第38裝甲師的步兵部隊,也就是由亞當上校指揮的第99步兵旅在當天下午晚些時候越過邊境,現正逼近塔拉特烏姆一線。這個旅下轄3個營,其中兩個營配有運兵車和卡車,另一個由兼職人員構成的預備役步兵營,則是由一列奇怪的民用車輛送往前線的。

  對此,一名以色列隨軍記者寫道:“一個奇異的場面在公路上出現了。一長串高低各異、顏色不同的民用車輛浩浩蕩蕩地行駛着,裡面塞滿了我們的士兵。臨時徵用民車,這是國防軍為了能夠快速運送步兵而想出來的一個辦法,這使得整條道路看起來就像是節日裡的高速公路。”

  根據事前所做的勘定,亞當的旅決定從阿布-阿蓋拉陣地的左翼接近位置實現突破,那裡也是難行的沙丘地帶,好處是沒有埃及人布設的地雷。亞當選擇將他的兩個正規營投入最初的進攻,而把那個自“節日裡的高速公路”而來的兼職預備營留作預備隊。

  很快,第14裝甲旅和第99步兵旅就展開了協同攻擊,“超級謝爾曼”向埃軍陣地正面發炮,步兵則在漆黑的夜色中穿行於沙丘地帶。當槍聲從自己的左翼傳來時,埃軍士兵難免對敵人選擇的襲擊方向感到困惑,但他們也很快重新集結並展開了猛烈的抵抗。雙方在多處地段進行了反覆拉鋸,有的戰壕里還發生了殘酷的肉搏戰。

  儘管陣地上的大部分埃及士兵進行了堅決的抵抗,但以色列人在這個晚上所採取的戰術開始結出果實。以色列步兵在多處擊穿了守軍的防禦體系,而在夜間交戰的混亂中,以軍步兵使用事前配發的彩色信號手電筒,有效地避免了友軍的誤擊。第99旅的每個營都有自己特定的顏色:一個是紅色,一個是綠色,還有一個是藍色。

  戰至6月6日凌晨1時許,以色列人雖然已經滲透到阿布-阿蓋拉的中心區域,不過埃軍仍能夠維持有序的陣勢,戰鬥的走向仍不明朗。

  坦克對決電光火石般上演

  亞當清楚地意識到戰鬥已經來到了關鍵階段,於是命令他的預備營投入戰鬥。與此同時,以色列工兵成功地在埃軍主陣地以東的雷場和帶刺鐵絲網中打開了一個缺口,於是齊波里的“超級謝爾曼”得以向前突進,當然了,坦克行進得仍很艱難。

  在最初幾輛坦克緩緩駛過缺口後,有一輛“超級謝爾曼”壓上了反坦克地雷並被炸毀,就此堵住了通道。工兵們發瘋般地努力,竭力擴大地雷場和鐵絲網中的通道,而坦克則不斷發炮壓制埃軍的火力點。3個小時後,齊波里的坦克從多處缺口中傾瀉而出,擴大了以軍在阿布-阿蓋拉的控制範圍。

  接着,另一路奇兵也贏得了成功。在經歷了一個痛苦的夜晚後,尼爾中校的第266獨立裝甲營穿越了阿布-阿蓋拉以北的沙丘,“百人隊長”坦克最終出現在敵後,一舉擊潰了駐守在魯瓦法水壩的少量埃及軍隊,就此收緊了套在阿布阿蓋拉守軍脖子上的繩索。

  敵人的坦克竟然從西面滾滾而來,這當然令埃及守軍大吃一驚,他們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來自東面的主要進攻方向上。值此主陣地面臨崩潰的最後時刻,埃軍的裝甲預備隊才終於被召喚上陣:第6坦克團的坦克和自行火炮向以軍發起了最後的反擊。

  凌晨4時許,埃及裝甲縱隊同尼爾的裝甲奇兵迎頭相遇,一場沙丘中的坦克對決電光火石般地上演了。結果,有着代差優勢的以色列的“百人隊長”主戰坦克不僅在技術上壓制了埃軍的T-34-85和SU100.而且因大膽穿插而享有戰術優勢。到這場裝甲決鬥結束時,共有40輛埃及坦克和自行火炮在戰場上起火燃燒,而以軍則損失了十幾輛坦克和裝甲車。

  在這場交鋒分出勝負之後,埃軍的主陣地開始令人絕望地瓦解。天光漸亮之際,只剩下幾支孤立的埃軍分遣隊還在繼續做零星的抵抗,而這幾股力量也很快就被擊潰了。埃及投注巨大資源構築的阿布-阿蓋拉防禦體系,這處在上次戰爭中曾力抗以軍的猛攻、被普遍認為是世界上最強大的防禦陣地之一的工事群,在經過一夜的激烈戰鬥後便轟然倒塌了。

圖片

  失去阿布-阿蓋拉,再加上另外兩路以軍部隊也相繼取得了勝利,導致埃及軍隊在西奈半島的防禦完全崩潰了。在開羅,情緒低落的阿默爾元帥不得不讓他的軍隊停止無謂的戰鬥,退往蘇伊士運河西岸重新集結。到6日下午早些時候,埃及軍隊已全面退向運河東岸,而以色列裝甲縱隊則緊隨其後。

  為了阻斷埃軍過河的退路,以色列人派出小型裝甲部隊快速前插,搶先控扼住了通向西奈西部山區的少數幾處戰略要道。雖然仍有部分埃軍士兵得以逃脫,但發生在西奈半島的戰鬥對於埃軍來說是災難性的。埃及軍隊在此地損失了80%的坦克、大炮和卡車,有1.1萬人陣亡、負傷或被俘,其中僅在阿布-阿蓋拉這個核心地區,埃軍就損失了2000人和60輛坦克,而以色列軍隊在該地區的損失僅為40人和19輛坦克。

  以軍在西奈半島的勝利進程甚至超過了以方戰前最樂觀的估計,第三次中東戰爭的結局,也就此被註定了。這一切的根源,都在於阿布-阿蓋拉的攻防得失,而沙龍所部完成攻取這一“鎖鑰之地”的任務,竟然用時不足24小時!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3: 許家印與任正非的區別就是“妻不如妾妾
2023: 抗日戰爭
2022: 天然氣管道是烏克蘭炸的吧。這個不用什
2022: 帝國的布局與實踐: 這個視頻從十五分鐘
2021: 參謀長:眾議院企圖剝奪總統核戰權
2020: 空警600繼續提升雷達性能,最遠探測距
2020: 印度空軍參謀長挑釁:在中印邊境沒有戰
2019: 中美軍備競賽怎麼搞
2019: 從張國濤回憶錄中看西路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