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陸艦:由海向陸的“火力搬運工” | ||||||
送交者: 嵐少爺 2024年10月04日22:11:42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 ||||||
近年來,隨着國際局勢的變化以及各國對未來可能作戰方向的預判,登陸艦的發展呈現出新的趨勢與特點。 今年5月,英國重新啟動了單獨研製新一代登陸艦MRSS的計劃。如果計劃能夠順利推進,該國海軍將在2039年前獲得6艘新型登陸艦。 今年7月,美國國會相關機構對美海軍發展中型登陸艦一事進行了評估。據外媒報道,這種中型登陸艦注重隱蔽性,是該國海軍輕型兩棲登陸艦計劃的後續。 與此同時,俄羅斯正在傾力打造改進型的11711型大型登陸艦,試圖藉此實現俄羅斯海軍登陸裝備數量與質量的提升。 那麼,什麼是登陸艦?它與其他艦艇有何區別?目前發展情況和未來發展趨勢如何?請看本期解讀。 作戰樣式演變推動登陸艦不斷“變身” 眾所周知,地球上陸地面積占29%,其餘則是更為廣袤的海洋。隨着人類活動範圍的擴大,戰場開始橫跨陸地和海洋。於是,可以從海上投送兵力、實施登陸作戰的重要裝備——登陸艦船開始問世。 如今的登陸艦動輒在萬噸級以上,可以裝載兩棲登陸艇、兩棲坦克、氣墊船以及直升機等大量武器裝備。作戰時,登陸艦將這些裝備及士兵送至距離敵方海岸線不遠的地方,然後由後者實施登陸作戰。 當前各國登陸艦的輸送體量,是長期發展的結果。而登陸艦的發展,與登陸作戰樣式的演變過程息息相關。早期的登陸作戰,主要使用傳統船隻或是通過將傳統船隻改裝成運輸船的方式來投送兵力。後來,隨着需要投送的兵力日漸增多,以及各國反登陸能力明顯提升,設計、製造專用船舶來完成輸送任務,成為登陸作戰的迫切需求。 例如,在1915年英軍發起的加利波利登陸作戰中,面對土耳其強大的灘頭防禦火力,英軍使用普通小船登陸的做法,導致士兵傷亡慘重。這次的登陸作戰表明,當機槍開始大量裝備後,傳統船隻已經不適合用於登陸作戰。於是,英國研製出X-Lighter登陸艇,拉開了研製專用登陸艦艇的序幕。 一戰結束後至二戰結束前,各種用於登陸作戰的艦艇被陸續設計和製造出來,不少被應用於諾曼底登陸戰役中。此役,盟軍投入登陸艦艇4000多艘,約占其所用艦艇的80%,足見其在登陸戰役中的重要性。 二戰結束後,直升機的應用使兩棲登陸作戰樣式發生了很大變化。直升機具有快速突防、對地火力較猛的特點,能有效減少使用者一方士兵的傷亡。於是,用直升機充當載具,成為登陸艦由海向陸輸送兵員和裝備的新通道。 越南戰爭期間,美國海軍提出了“垂直登陸”“超視距登陸”等兩棲作戰概念。這些概念的核心是利用直升機、氣墊登陸艇等裝備搭載人員和武器裝備,在對方雷達系統視距之外發起攻擊。與之相隨,兩棲攻擊艦開始出現。 兩棲攻擊艦與傳統登陸艦相比,共同點是都可搭載兩棲坦克、登陸艇和直升機,排水量在萬噸以上。二者的區別在於,傳統登陸艦強調運輸能力,作戰時在離敵方海岸線較遠的地方就會將兩棲登陸艇、兩棲坦克、氣墊船等卸載,搭載的直升機數量較少;兩棲攻擊艦在傳統登陸艦的基礎之上,更強調空中投送和火力支援,因此艦上搭載有數量更多的直升機,包括運輸直升機、武裝直升機等,兩棲攻擊艦的甲板也設計成與航母類似的直通式甲板。 不同類型的登陸艦功能各異 二戰後,世界各國一度興起研製登陸艦的熱潮,登陸艦的類型也隨之增加。 如果說航空母艦、潛艇、巡洋艦等艦艇具有“同類形似”特徵的話,那麼各國所研製的登陸艦在這方面卻呈現出不同的特徵——每一個分支都外形迥異。相應地,各類登陸艦的功能也有所不同。 坦克登陸艦,是以運送坦克為主的登陸艦船,排水量大,裝載量也大,最明顯的一個特徵是擁有很大的坦克艙室。坦克登陸艦主要包括大型和中型兩種,大型坦克登陸艦滿載排水量為2000噸至10000噸,能裝載10至20輛坦克以及數百名作戰人員;中型坦克登陸艦滿載排水量為600噸至1000噸,能裝載數輛坦克和200名左右的作戰人員。坦克登陸艦的航速為12至20節,通常裝備數門艙炮,能夠在近海灘涂和淺水區域航行。 目前各國還在服役的坦克登陸艦,有俄羅斯短吻鱷級、蟾蜍級,希臘傑森級,韓國天王峰級等。美國海軍一度認為坦克登陸艦直接抵灘的方式已經不適合今後的兩棲作戰,所以將其淘汰。不過,據有關報道,美軍近年來似乎又在計劃建造新型的輕型坦克登陸艦(LAW),企圖將其用於所謂的“島鏈作戰”。 船塢登陸艦,排水量一般比坦克登陸艦大一些,為5000噸至15000噸,可搭載大型登陸艇數艘或中型登陸艇10至20艘,或兩棲戰車40至50輛。船塢登陸艦除了可以裝載登陸艇外,還可以運載直升機,這些直升機和登陸艇一樣被裝在較大的塢室內。塢室安裝有直升機升降台,直升機可以通過升降台升到飛行甲板上起飛。目前各國現役的船塢登陸艦包括美國的奧斯汀級、聖安東尼奧級,英國海神之子級,法國閃電級,荷蘭鹿特丹級,西班牙加里西亞級,印度加拉西瓦級等。 兩棲攻擊艦,是當前各國主要發展的登陸作戰艦船。它既可以搭載登陸艇、氣墊船、兩棲坦克、裝甲車等海面登陸裝備,也可以起降直升機甚至起降戰鬥機。它又分為攻擊型兩棲直升機母艦和通用兩棲攻擊艦兩大類。 攻擊型兩棲直升機母艦,又被稱作直升機登陸運輸艦。這類兩棲攻擊艦排水量在萬噸以上,設計有島式上層建築及飛行甲板,可運載20餘架直升機或短距垂直起降戰鬥機,其優點是可以用直升機輸送作戰人員、戰車或物資進行快速登陸,在敵縱深且防禦薄弱地帶開闢登陸場。這類兩棲攻擊艦中,比較典型的有美國美利堅級、硫磺島級,英國海洋級等。 通用兩棲攻擊艦出現於20世紀70年代。它更加多能,既有飛行甲板,又有塢室,還有貨艙,是集船塢登陸艦、運輸船等功能於一身的大型綜合性登陸作戰艦船。以往需要5艘塢式登陸艦、運輸船來完成的運載量,如今的一些通用兩棲攻擊艦1艘就可完成。客觀來說,一些通用兩棲攻擊艦的規模與功能已經接近輕型航母。由於功能較多、用途廣泛,所以建造此類兩棲攻擊艦的國家比較多。其現役型號包括美國塔拉瓦級、黃蜂級,法國西北風級,意大利的里雅斯特級,澳大利亞堪培拉級,韓國獨島級等。 “平垂一體”登陸方式牽引登陸艦發展 武器裝備發展與作戰樣式的演進往往帶有一些“互為因果”的特徵——新的裝備與技術可能催生新的作戰樣式,反之亦然。隨着“垂直登陸”“超視距登陸”“均衡裝載”等兩棲作戰概念為更多國家所接受,登陸作戰的樣式也由直接搶灘登陸的平面作戰方式,逐漸轉向由登陸艦艇、兩棲坦克、大型氣墊登陸艇、直升機相結合的“平垂一體”登陸方式。 登陸方式的這種變化,反過來又進一步推動着登陸裝備的發展。總體來看,在這種登陸方式牽引下,今後的登陸艦發展有可能呈現出以下特點: 一艦多用。登陸作戰涉及海陸空天電多維空間,環境複雜、對抗激烈,對作戰單元遂行多樣化任務的能力需求越來越高。這種情況下,登陸艦有可能在今後被賦予更多功用,如既可以在不同特點的海域獨立執行登陸作戰任務,又可擔負反潛、反艦、防空、編隊指揮等任務,還可以作為後勤保障供應艦來使用。法國的閃電級船塢登陸艦就體現出這一設計思想。 注重防護。隨着各國遠程精確打擊手段的增多與能力提升,大型兩棲登陸艦船受遠程火力攻擊的威脅也在增大。為解決這方面的問題,一些國家順應變化,在建造新型登陸艦時突出“靈活機動”,比如向減小體積方向發展。同時,配合運用新的應對策略,使對手難以對這類目標進行持續性偵察、監視、鎖定和跟蹤,從而達到保存自身、發揮作用的目的。2022年美國發布的海軍輕型兩棲登陸艦計劃明顯帶有此類特徵。一些國家的登陸艦加裝了防空系統,以應對來自空中的威脅。如韓國天王峰級兩棲登陸艦,安裝的垂髮系統可裝填16枚“海弓”導彈。一些國家研製的登陸艦則開始安裝激光武器,以便進一步提升近身防護能力。 融入體系。登陸艦裝載裝備多、價值高,易成為被重點打擊的目標。要確保完成任務,除了增強自身防護外,還必須進一步提升感知能力,儘量規避敵人打擊,並在關鍵時刻及時得到己方火力的保護。這就要求,登陸艦必須在“耳聰目明”方面下功夫,更深地融入作戰體系,從而在體系“大傘”保護下,做到既能抗擊敵人常規火力“硬摧毀”,又能對抗敵人電磁干擾的“軟殺傷”,在確保生存前提下,有力支撐登陸作戰行動的順利實施。 供圖:陽 明 圖①:11711型大型登陸艦;圖②:傑森級坦克登陸艦;圖③:海神之子級船塢登陸艦。資料圖片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23: | 習近平是紫微星下凡。許家印想學高俅, | |
2023: | 一個文科負分題:為什麼姜小白玩女人、 | |
2022: | 負分題及答案:如何說服愛人允許我站着 | |
2022: | 朝鮮發射彈道導彈飛躍日本上空 | |
2021: | 呵呵,雕欄玉砌應猶在 <br> < | |
2021: | 黨旗下的人民海軍 第一集 “船”奇—— | |
2020: | 在第一島鏈外恐嚇中國?美航母戰鬥群菲 | |
2020: | 殲20最多能帶多少枚導彈?隱藏一天才設 | |
2019: | 1946年第82空降師接受紐約市民檢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