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口徑彈藥是否還有用武之地? |
送交者: 三把刀 2024年11月11日21:01:18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
在各國研發武器彈藥過程中,有一種常見思路叫“威力不夠,口徑來湊”。但凡事總有例外,次口徑彈藥就是一種“不按常理出牌”的彈藥。在近年一些地區軍事衝突中,次口徑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成為衝突雙方打擊對手裝甲目標的重要彈藥。 什麼是次口徑彈藥?在現代戰爭中,這種彈藥的應用前景如何? 什麼是次口徑彈藥? 資料圖:3BM60次口徑尾翼穩定穿甲彈(來源:解放軍報) 所謂次口徑彈藥,是指彈體小於發射管內徑的彈藥。這種設計初聽起來似乎有些違背常理,畢竟在很多人的認知中,彈體應該與身管完美匹配才能確保最佳射擊效果。然而,次口徑彈藥並非全然如此,它是通過減小彈體的直徑尤其是彈芯的直徑,來達到提速增效的目的。 軍事觀察員邵永靈介紹,次口徑彈藥最早起源於二戰時期。在作戰中,為了穿透坦克厚重的裝甲,一種擁有碳化鎢彈芯的次口徑超速穿甲彈應運而生。 邵永靈: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發生了多場坦克大戰,一些重型坦克的裝甲厚度達到了150毫米,甚至200毫米。想要穿透厚裝甲,就需要比動能大的彈藥,同時用硬質碳化鎢做彈藥的彈芯。所謂比動能,就是彈體的動能與其最大橫截面積的比值,比動能越大,穿透力越強。 發展前景依然廣闊 資料圖:M829A1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來源:解放軍報) 反裝甲作戰是次口徑彈藥的“老本行”。面對瞬息萬變的現代戰爭,次口徑彈藥是否還有用武之地? 邵永靈認為,通過加裝多功能戰鬥部,次口徑彈藥除了可以進行反裝甲作戰外,還可以打擊地面甚至空中目標,發展前景依然廣闊。 邵永靈:海灣戰爭時,美國的M1A1坦克就使用M829A1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擊毀了伊拉克軍隊多輛T-72主戰坦克。M829A1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使用貧鈾合金彈芯,可以在2000米的距離上擊穿550毫米厚的均質鋼裝甲。通過採用次口徑設計加上多功能戰鬥部的方式,現在的次口徑彈藥可以打擊更多目標,包括掩體、輕型裝甲車、人員,甚至低空飛行的直升機。 仍需三個方面的提升 資料圖:M830A1次口徑多用途聚能破片反坦克炮彈(來源:解放軍報) 面對未來戰場,次口徑彈藥要發揮更大作用,還有不少問題需要解決。 邵永靈認為,次口徑彈藥至少要在三個方面進行提升和改變。 邵永靈:第一,需要更強的穿甲能力。坦克的裝甲防護能力在提升,這就對穿甲彈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二,實現遠程精確化,既要打得遠、打得准,還要有足夠的威力。第三,適應更多的作戰場景,這樣一來,戰場上就不需要配備複雜的彈藥和戰鬥部。 |
|
|
|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23: | 革命烈士萬歲! | |
2023: | 打倒美帝國主義及其一切漢奸叛徒走狗! | |
2021: | 3分鐘看中國空軍裝備發展歷程:"戰 | |
2021: | 人民空軍微電影《志願》:如今戰鷹列列 | |
2020: | 港媒:澳大利亞與北京玩火 要付出高昂 | |
2020: | 美防長大熱人選刊文:要能72小時擊沉南 | |
2019: | 中國平均壽命增加是毛澤東階躍還是青黴 | |
2019: | 蔣介石出賣東北前罪之二:中山艦事件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