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派出最先進的Su-57E隱形戰機參加珠海航展,並完成了首次境外飛行表演,吸引了眾多國際買家的目光。俄官媒《塔斯社》在航展期間披露,Su-57已成功簽署首份出口合約,標誌着這款代表俄羅斯航空尖端科技的戰機首次打入國際市場。
曾幾何時,俄式戰機曾是國際軍火市場上的搶手貨,也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最拿得出手的一種工業產品,包括中國在內的第三世界國家都曾大規模進口俄羅斯戰鬥機和相關技術,近年來卻很少看到俄羅斯武器出口能打開局面,市場份額也逐漸被後起之秀如韓國侵蝕。
為何俄制武器在國際市場上份額越來越少?
儘管大量軍事自媒體將俄羅斯武器出口的困境歸結為產品落後,且在實戰中表現不佳。尤其俄烏戰爭爆發後俄軍在戰場上的表現,也導致外界普遍對俄制武器的能力表示懷疑。這裡有一個違反常識的事實,造成俄制武器出口困難的並非俄烏戰爭戰場表現,而是美國的制裁措施。
這一觀點或許很少有相關自媒體會談及,但這是國際軍貿市場普遍的共識。俄系武器出口的關鍵轉折點出現於2017年,當年7月27日美國參眾兩院投票通過了《以制裁打擊美國對手法案》(CAATSA)的聯邦法律,對伊朗、朝鮮和俄羅斯實施制裁。CAATSA的核心內容是制裁任何與俄羅斯軍事工業做生意的國家、企業和個體,任何購買俄羅斯武器或者承擔俄羅斯軍事工業供應鏈的企業或個人,都會被美國制裁。
此後俄羅斯總統普京很快想到了一個應對措施,那就是實施了一條法案,把對外軍售列為政府保密事項,一切客戶名單和軍事供應鏈海外供應商信息不再公開,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美國制裁的難度,這也是為何俄羅斯在珠海航展公布有海外訂單,卻對客戶是誰絕口不提。
但CAATSA通過之後還是對俄羅斯武器的出口產生了非常嚴重的後果,比如2015年印度尼西亞曾經簽訂採購11架Su-35多用途戰鬥機的採購意向書,印尼是Su-30戰機的老用戶且國土領海面積很大,非常需要此類重型戰機作為空軍主力。印尼作為發展中國家,經濟實力畢竟有限,當時市場上能夠為其提供符合採購成本的重型戰機供應商僅有俄羅斯。對印尼而言,可以說採購Su-35戰機是順理成章的一次交易。然而2018年印尼與俄羅斯談判後卻宣布不簽訂採購11架Su-35戰機的合同,計劃重新研究未來印尼空軍的戰鬥機採購計劃,並於2023年考察了美國波音公司最新的F-15X重型多用途戰鬥機生產廠——該型號戰機被認為是Su-35戰機的最大競爭對手。雖然印尼沒有明確告知外界放棄簽約的原因,但消息人士透露就是因為擔心CAATSA的制裁。
埃及於2018年10月計劃斥資20億美元購買俄Su-35戰鬥機。2019年3月,時任美國國務卿邁克爾·蓬佩奧 (Michael Pompeo) 對該交易發出警告,並在國會聽證會上警告稱,有必要根據CAATSA實施制裁,最終這筆交易也因此作罷。美國威脅制裁當然是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此外在俄烏戰爭爆發後,交付戰鬥機給埃及變得遙遙無期,所以埃及最終也宣布放棄裝備Su-35。
馬來西亞也是俄制戰機的傳統用戶,早在1995年馬空軍就採購了米格-29戰機,2009年更採購了一批Su-30戰機,不過2017年馬來西亞退役了全部米格戰機,並陸續全部改裝為美國F/A-18大黃蜂戰機,未來很可能採購其他國家的產品淘汰掉作為空軍主力的Su-30戰機。儘管俄羅斯正在試圖遊說馬來西亞繼續採購新的俄制戰機,甚至在2024年7月傳出馬來西亞可能採購Su-57的消息,但外界普遍判斷由於美國制裁的威脅以及馬航被擊落的影響,馬來西亞未來很可能放棄繼續採購俄制戰機,轉而與韓國或美國合作。
2024年11月12日,珠海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俄羅斯蘇-57隱形戰機在跑道上滑行(中新社記者 陳驥旻/圖)
美國制裁法案的出台實際上阻斷了俄羅斯繼續開發非美國軍事同盟國軍購市場的可能性,甚至連俄羅斯傳統的軍事貿易合作國家印度,也在美國的制裁法案公布後對採購俄制武器相當謹慎,2017年後就沒有啟動任何與俄羅斯的新戰機採購項目——儘管印度曾被美國政府確認為基於歷史原因可以豁免制裁的國家。
印尼和埃及的跳票導致Su-35作為俄羅斯戰機出口旗艦的可能性消失,在美國制裁的威懾下,非洲、東南亞和中東大部分國家的大型裝備採購競標已經屏蔽俄羅斯廠商。冷戰後俄羅斯辛苦建立的客戶群現在所剩無幾。2017-2023年五年內,俄制武器出口額暴跌53%,可見美國制裁法案才是俄制戰機在國際市場上銷路受阻的根本原因。這次俄羅斯把壓箱底的Su-57送到珠海公開展示,可以說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如果不拿出最先進的技術,即便是能夠頂住美國制裁壓力的國家,也不會有下單購買的興趣——為了Su-35這樣的四代機得罪美國顯然是非常不划算的事情。
當然,如果美國取消制裁,那麼Su-57的命運將會是另一番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