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戰的陰霾下,美蘇兩大陣營之間的軍備競賽愈演愈烈,雙方都在尋求能夠在潛在的核戰爭中取得決定性優勢的技術和武器。在這場激烈的競賽中,蘇聯的部分軌道轟炸系統(FOBS)成為了一個引人注目的焦點。
部分軌道轟炸系統(FOBS)是蘇聯為了應對美國強大的彈道導彈預警系統(BMEW)而開發的一種新型核武器投射方式。BMEW系統能夠跟蹤來襲的彈道導彈,並提供預定彈着點、彈着時間以及不太精確的發射點的信息,這對於預警核攻擊至關重要。然而,當時美國的BMEW系統存在覆蓋範圍的局限性,特別是南半球缺乏雷達覆蓋,這為蘇聯提供了一個潛在的戰略機會。
蘇聯戰略火箭軍(RVSN)意識到,如果能夠利用美國BMEW系統的這一弱點,從意想不到的方向(如南極)對美國實施核打擊,那麼將能夠在沒有預警的情況下對美國關鍵的設施進行一波打擊,嚴重削弱其剩餘核報復能力。因此,蘇聯開始着手開發部分軌道轟炸系統(FOBS)。
FOBS的構想是將一枚大型熱核戰鬥部打入急傾斜低空極軌,然後從其他方向(特別是美國BMEW雷達未覆蓋的方向)再入大氣層,對目標進行打擊。“部分軌道”的意思就是代表該型武器在近地軌道上運行的距離不長,它不會像衛星或宇宙飛船那樣一直在軌道上運行,按照蘇聯的規劃它只需完成一部分距離的軌道飛行即可。這種方式的優點在於能夠規避美國的彈道導彈預警系統,實現戰略突然性。另外還能在美國預定目標上空引爆核裝置,造成電磁脈衝破壞。
1962年蘇聯開啟FOBS的研發,當時至少有三個相關提案被拿了出來:第一個提案由OKB-1設計局的弗拉基米爾·切洛梅設計,該方案是基於UR-100洲際導彈改裝而成的兩級近軌導彈;第二個提案由謝爾蓋·帕夫洛維奇·科羅廖夫提出,計劃使用為登陸月球準備的N-1火箭搭載2.2兆噸的核彈頭改裝成近軌導彈GR-1,採用三級推進系統;第三個提案為米哈伊爾·庫茲米奇·楊格爾提出,利用SS-9洲際彈道導彈將搭載3兆噸核彈頭的飛行器送入軌道,在需要時隨時啟動投擲到目標地區。
經過內部討論,楊格爾的方案被正式敲定,改裝後的SS-9(也可稱之為R-36orb)彈體長32米,最大起飛重量180多噸,可以將3.64噸的有效載荷送入近地軌道。其有效載荷的主要組成包括自主控制系統、制動推進系統和一個爆炸當量為2.3兆噸的核彈組成,蘇聯還曾計劃將彈頭的威力提升至20兆噸。
FOBS於1965年底開始在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導彈靶場和發射井內進行地面測試。首次飛行測試於1966年9月進行,火箭雖成功入軌,但因制動發動機失靈而失敗;同年11月,第二次測試中火箭並未入軌,蘇聯方面不得己將其在空中銷毀;在1967年1月,FOBS成功入軌並在軌道上正常運行,模擬彈頭也按照計劃完成了預定的攻擊。此後蘇聯又進行了大約11次的飛行測試,這期間飛行控制、武器精度、打擊方式等諸多科目被成功演示,該系統於1968年11月19日正式入役投入使用,18枚R-36orb導彈正式被部署在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
現在看來,蘇聯的FOBS在冷戰期間確實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一方面它提供了繞過雷達預警系統擊中目標的能力,這使得蘇聯能夠從意想不到的方向對美國實施核打擊。另一方面FOBS系統的射程覆蓋全球,可以從多個方向發射,讓敵人防不勝防。
不過,FOBS也存在一些缺點。如隨着美國部署的預警衛星能夠跟蹤彈道導彈,並進一步擴展BMEW系統的覆蓋範圍,FOBS失去了戰略突然性。同時,FOBS系統只能投送一枚價格昂貴的至多五百萬噸級的戰鬥部,且圓概率誤差較大,飛行時間更長。這些因素都使得FOBS在與後期型多彈頭的R-36洲際彈道導彈相比時處於劣勢。後來,隨着國際社會對近地軌道部署核武器達成共識並簽署相關條約(如1967年的《外層空間條約》和1979年的SALT II條約),FOBS最終被禁止,蘇聯於1983年全數退役了部署於拜科努爾的FO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