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的動盪成為以色列的機會。從敘利亞反對派發起攻勢到阿薩德倒台,內戰激烈之時,以色列也動作頻頻,對敘利亞發起襲擊,甚至占領了兩國之間國際社會公認的軍事緩衝區,遭到了阿盟的強烈譴責。以色列的行動目的何在?將如何改變與“抵抗之弧”的對抗格局?
Part.1
隨着阿薩德政權的垮台,敘利亞再次陷入了混亂,各方勢力蠢蠢欲動,一場對敘利亞的“爭奪戰”已經拉開了帷幕。當地時間12月7日,在敘利亞反對派挺進大馬士革之際,以色列軍隊突然對敘利亞展開了大規模的空襲,轟炸了敘利亞西南部至少7個目標,打擊的重點主要是敘利亞政府軍隊存放導彈的倉庫、防空系統和武器生產設施以及用於儲存敏感軍事數據、裝備和導彈部件的基礎設施。12月8日,蘇韋達市以北一座敘政府軍基地以及大馬士革邁宰空軍基地也遭到了空襲,這些目標在炮火中變為廢墟與殘骸。短短幾天,數百次的打擊,以色列突然對敘利亞發動如此高強度、大規模的空襲,究竟是為什麼?根據以方的說法,敘利亞政府軍在反對派的槍炮中節節潰敗,在各地遺留了大量導彈、防空系統以及其他彈藥,為了防止這些武器裝備落入其他反對派之手,用來襲擊以色列,內塔尼亞胡只得下令將這些“潛在的危險快速消除”,這一舉動被外界視為是針對敘利亞的“去軍事化”。以色列認為,無論敘利亞當前由何組織掌控,擁有這些武器終將對其構成威脅。因此,以色列選擇在敘利亞尚無法全面掌控國內局勢之際,摧毀其武器裝備和軍事基地,都是為了大幅削弱其戰爭潛力,“趁你得病要你的命”,讓你在幾十年之內都恢復不了戰鬥力。以色列為何如此忌憚敘利亞的這些武器裝備,擔心流入其他反對派武裝力量之手呢?從20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初,蘇聯一直是敘利亞最大的武器供應國,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則繼續向敘利亞提供各種武器。其中包含約100枚“蛙-7”近程彈道導彈、約300枚“飛毛腿”導彈等。在防空武器方面,敘利亞裝備有數百套“薩姆”系列防空導彈系統。近年來,敘利亞還從俄羅斯引進了性能更先進的“道爾M1”、“鎧甲S1”、“山毛櫸”和S-300防空導彈。陸軍裝備有T-72、T-55坦克及BMP-1戰車等,實力較強,但多數武器已被“沙姆解放組織”繳獲或者是陸軍棄械投降了。空軍擁有米格-29、米格-25及米格-21等戰鬥機,在地區內尚具一定實力。有分析認為,目前敘利亞反對派控制的防空導彈等主戰裝備大都以零散設備為主,想要發揮戰力,還需要得到其他配套設備的協助,以及經過完整訓練的專業人士具體操作,因此這些裝備在短時間內還很難發揮作用。以色列此舉只是一種藉口措辭,實際背後的真實意圖是通過對敘利亞掌權反對派的震懾,從而在混亂中獲得更大的利益。以色列是意圖將敘利亞徹底削弱至起點,摧毀其所有地面武器,確保無論未來誰掌權,短期內都無法對以色列構成威脅,即剝奪其武裝能力。12月8日,以色列空軍出動“翠鳥”特種突擊隊,搶占了位於戈蘭高地的赫爾蒙山敘利亞一側,其間沒有遇到任何抵抗,這裡距離戈蘭高地以色列占領區大約10公里。以色列軍隊在完全控制先前占領的戈蘭高地後繼續北上,現距大馬士革僅25英里,將敘以邊界牢牢掌控。內塔尼亞胡聲稱此行動出於防禦、暫時且有限,承諾敘利亞局勢穩定後即撤軍。然而,許多人擔憂以色列可能藉此機會全面吞併戈蘭高地。戈蘭高地是敘利亞西南部一塊狹長地帶,它處在敘利亞、以色列、黎巴嫩和約旦交匯處,最高峰距離敘利亞首都僅40公里,炮火可以隨時抵達大馬士革。如果以色列在這一區域部署雷達和電子戰設備,可以監視監聽黎巴嫩和敘利亞大片地區,並且可以防範低空無人機襲擊。此前,以軍曾數次短暫進入緩衝區,但是本次以軍在戈蘭高地緩衝區設置陣地,是自1974年《部隊脫離接觸協議》簽署以來的首次。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視察戈蘭高地以色列占領區時表示,1974年以色列同敘利亞簽訂的協議已經“崩潰”,“戈蘭高地將永遠是以色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儘管以色列軍方在公開聲明中強調占領戈蘭高地只是“臨時措施”,在敘利亞局勢變得明朗前,以軍可能在緩衝區部署較長一段時間。但是有知情人士透露,內塔尼亞胡政府迫不及待地出手,是想要加強以色列對戈蘭高地的進一步控制。這一做法也招致多國的譴責,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指責以軍違反了1974年達成的協議,俄羅斯、沙特、埃及、卡塔爾、伊朗等國都表示以色列違反了國際法,破壞了敘利亞恢復安全、穩定和領土完整的機會。而以方給出的回應則是此舉為了防禦,並且強調已經事先通知了美國政府。無論拜登還是川普執政,美國政府都會在戰略和政治上支持以色列。但川普曾表示,敘利亞政局變動屬其內政。由此觀之,川普似不願敘利亞再捲入與他國的戰爭,包括與以色列的衝突。因此,對於以色列再占領戈蘭高地1/3的區域,川普的支持態度存疑。當地時間12月15日,以色列政府宣布將投資約1000萬美元擴建以色列控制戈蘭高地上的猶太人定居點,並希望可以將這一地區的常住人口增加一倍,同時還將加強當地教育系統、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等,以協助新居民的融入。建立猶太人定居點是以色列的一項策略,利用居民在此生活多年後形成的歸屬感,使其難以被遷移,即便軍隊干預也難以驅散,以此實現長期乃至永久性占領的目的。有媒體認為,以色列正在不斷“加碼”,抓緊利用當前的混亂局勢,採取軍事的手段儘可能削弱敘利亞整體國家實力,並擴大對雙方領土等爭議問題的實際控制。當地時間12月10日,穆罕默德·巴希爾被任命為敘利亞過渡政府看守總理。當天,內塔尼亞胡稱,以色列希望與敘利亞過渡政府“建立關係”。與此同時,以色列軍方又多次對敘利亞上百個軍事戰略目標進行了打擊。根據以軍測算,連日的空襲已經摧毀了敘利亞80%以上的軍事裝備,以此確保敘利亞新政府不掌握任何可能威脅以色列的軍事能力。它採取先發制人策略,對於不了解的新政府政策心懷戒備,於是選擇先削弱其實力。它聲稱希望與新政府友好相處,卻先摧毀其武器,此舉無疑阻礙了友好關係的建立。原本敘利亞反對派並未將以色列視為主要對手,但它的行動卻激化了敘利亞各反對派及民眾對以色列的敵意。以色列接連數日的襲擊,讓本就千瘡百孔的敘利亞更是雪上加霜。除了武器倉庫基地等目標,敘利亞海軍和港口也成為了以軍重點打擊的目標。12月10日,以色列空軍在拉塔基亞港口摧毀了敘利亞海軍留下的多艘軍艦,小型艦艇。多艘敘利亞軍艦在以色列襲擊中冒出濃煙或沉沒,這些停靠在港內的老舊艦艇全部被毀,其中包括2艘“別佳”級護衛艦、“黃蜂” 1/2 級導彈艇、“甲蟲” 級近岸巡邏艇等。這些敘利亞海軍在原蘇聯時期裝備的15艘水面艦艇和數十枚SS-N-2C“冥河”反艦巡航導彈,在以色列的猛烈轟炸下已經殘缺不全了,敘利亞海軍基本全軍覆沒。以色列防長卡茨表示,被摧毀的15艘敘海軍艦艇殘骸喪失了修復再重新裝備的價值。原敘利亞政府海軍的護衛艦、導彈艇、巡邏艇等,已被以色列悉數摧毀,這意味着敘利亞海軍的作戰力量幾乎歸零,對於已經奪取敘利亞政權的反政府武裝是一個沉重打擊。在遭到以色列毀滅性地打擊以後,敘利亞在海上的軍事存在和作戰能力失去了對地中海沿岸海域的有效控制。對反政府武裝而言,重建海上力量在短期內將基本無望,也無法再依靠海軍來保衛敘利亞的海岸線和海上利益。他徹底摧毀了敘利亞海軍基礎,致其戰鬥力全失。未來領海或經濟區爭議,將由實力強者主導。鑑於海軍重建之難,常言“十年空軍,百年海軍”,短期內恢復海軍力量實屬不可能。對於敘利亞政府的垮台,內塔尼亞胡將其歸功於自己領導的以色列削弱了阿薩德政府的盟友黎巴嫩真主黨和伊朗的實力,阻礙了它們增援阿薩德軍隊的能力。此前,以色列定點清除了真主黨幾乎從上到下的所有軍事指揮官,並且大兵壓境黎巴嫩。幾天前,在黎以雙方簽訂停戰協議後,以色列才撤出首批部隊。而伊朗在以色列發起的多輪空襲後也逐漸沉默。以色列打擊伊朗與黎巴嫩真主黨,削弱了它們對阿薩德政府的支持,為敘利亞反對派提供了契機。反對派趁機出擊,導致阿薩德政府垮台。雖過程曲折,但以色列的作用不容忽視。面對以色列的悍然入侵,敘利亞新政權並沒有做出任何回應。占領大馬士革的反對派主要力量“沙姆解放組織”領導人朱拉尼接受《泰晤士報》採訪時說,敘利亞無意與以色列爆發衝突,但以軍必須從近期占領的敘利亞領土撤出。與此相呼應的是內塔尼亞胡對新政府的表態:如果這個政權允許伊朗在敘利亞重新建立自己的地位,或者允許伊朗武器或任何其他武器轉讓給真主黨,或者攻擊我們,我們將做出有力回應。有分析認為,對新政權公開震懾的講話以及以色列強悍的軍事實力,再加上背後大佬美國的撐腰,讓剛剛奪權的反對派武裝不敢發聲。阿薩德政權垮台以來,以色列已經對敘利亞境內發動了超過350次以上的打擊,現在的新政權實際上放軟了姿態來避免與以色列發生對抗。這是一種無奈的選擇,不代表它心裡就接受這種選擇。敘利亞反對派推翻阿薩德政權後,12月12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開啟了對中東地區的訪問,他呼籲敘利亞各方避免進一步暴力,並表示如果敘利亞的政權過渡包容且透明,美方將“承認並全力支持”新政府。美國特別希望新的敘利亞政權,哪怕不是美國的親密盟友,但也不是反美的國家,其立場雙標,完全基於自身利益,所以也沒有反對以色列行動。有媒體分析,儘管美國一再呼籲以色列克制,不要使衝突進一步升級,但在以色列看來,敘利亞政府垮台後,當前局勢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削弱 “抵抗之弧”的機會,錯過將無法重塑地區力量平衡。藉此契機,以色列在開闢了“四條戰線”的同時,還將目光轉向伊朗。以色列軍方12月12日表示,隨着伊朗在中東的代理團體實力減弱以及敘利亞阿薩德政權下台,以色列空軍可能對伊朗核設施發動襲擊,目前正在準備當中。近月來,國際原子能機構報告指出伊朗核能力迅速提升,所以伊朗離核門檻越來越近了。以色列警告稱,若伊朗跨過此門檻,將不排除採取軍事行動,既為威懾,也可能真正實施打擊。風雲突變,在諸多勢力博弈加劇之下,未來敘利亞將何去何從?而伴隨着各方矛盾衝突交織,地區局勢也將更加複雜莫測。以色列一度幾面受敵,如今因為敘利亞的變天稍獲喘息。以色列會不會趁亂謀求更大利益、甚至與伊朗直接對戰?中東勢力又會如何重新劃分?各方都不敢懈怠,局勢千鈞一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