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下午才看到這些視頻和照片的。拍攝地點無疑是成都,因為有黃皮殲20伴飛。先看這張照片:
可以明顯看出這架飛機是上單翼、大邊條、無垂尾布局。還可以看出是兩側進氣。尾噴口很扁,可能有矢推系統。從布局上看明顯是一種偏向隱身、超音速飛行的設計。其翼展要比伴飛的殲20大不少。三角翼的翼根本就比較長,這麼大的翼展使得翼根更長了。所以機翼內部可能有較大的空間容納燃油。另外,可以看到機翼後緣兩側打開的開裂式襟翼。開裂式襟翼的優點是增升效果更好,在起降階段作用更大。我估計這是因為該機設計上更注重高速性,那麼低速性能就用開裂襟翼這種手段來彌補。不過開裂襟翼的一個缺點是大迎角下容易導致機翼上方的氣流過早分離,會降低可用迎角。所以該機的大迎角性能可能會受到一點影響。
下面這張圖展示了機腹的不少細節。能看出是用肋下進氣,看起來是加勒特進氣道。機腹很寬,也很平坦,很注重隱身效果。看樣子該機的彈艙尺寸不小。傳說中的可以容納高超音速武器也許不是空穴來風。
下面這張照片可以看出該機在背部還有一個進氣口。因此傳言中的三台發動機不無道理。背部進氣有利於隱身,但大迎角飛行時進氣道被遮擋,導致總壓恢復係數會降低。故而戰鬥機很少採用這種設計。
所以,該機可能是一種殲擊轟炸機,內部彈艙較大,利用高速隱身的優勢突防。
與目前的第五代戰鬥機相比,該機在隱身性能上有明顯優勢,特別是後機身的隱身,畢竟它取消了垂尾。另一個優勢就是載彈量。由於其機腹空間大,彈艙的載彈量可能兩倍於殲20、殲35。第五代戰鬥機在隱身構型下的載彈量最多也就兩噸,關鍵是彈艙尺寸小,很難攜帶大型彈藥。而該機在這方面應該實現了突破。
航程方面,不僅與該機的升阻比相關,空機重量和發動機油耗也同樣影響巨大。由於可能有三台發動機,進氣道也是各自獨立,加之彈艙更寬大,故該機的空機重量可能接近30噸。升阻比由於氣動布局偏向超音速飛行的設計,其亞音速升阻比不會太好,能大於9接近10就不錯。所以它的航程固然可能不弱於殲20但未必會有意想不到的提升。當然我希望這一點我是估計錯了。
在戰術運用上,該機由於全向隱身性能更好,估計就算是在第五代戰鬥機面前也享有較大的進入和退出空戰的主動權。因此它更適合用來組織對敵方的攻擊而不要糾纏於空戰。
另外瀋陽方面這幾天也爆出無垂尾新機試飛的新聞。但具體情況不詳。據稱瀋陽的新機要小一點,可能是雙發,考慮艦載。據說在隱身的同時較為突出高機動性。
總之,南北兩所在年底幾乎同時亮出新型氣動布局的隱身機,這很可能意味着中國的下一代戰鬥機研製工作已經實現突破。至少對於無垂尾布局的特點,現在看兩個所在氣動和飛控方面估計掌握得差不多了。而美軍到現在也沒看到無垂尾布局的下一代戰鬥機實機試飛。目前,與美國相比,除了發動機還差着一塊,氣動和飛控方面恐怕我們已經先行一步了。隨着時間的推移,相信我們的優勢會越來越大。
2024年12月26日,對於中美空軍而言都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從這一天起,美軍將第一次品嘗到戰鬥機技術劣勢的滋味。而以後的日子裡,美國人會越發習慣這種感覺。直到他們學會用謙卑的態度和其它國家的人們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