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印度真的會超過中國嗎?
送交者: ranch 2002年05月28日18:44:30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印度這個喜馬拉雅山背後的亞洲大國,曾淪為他國的殖民地達幾個世紀之久。1947年從英國人那裡獲得獨立後的半個多世紀裡由於政局不斷動盪,經濟發展緩慢。人口呈數倍增長,貧困落後成了國際社會對它的基本印象。前進中的印度猶如中國身邊醒來的睡獅,不僅在IT產業上超過了中國,而且在其他若干領域起勁地追趕中國。事實似乎在提醒中國人:不可輕視鄰邦印度。

國際關注印度程度在增加

印度這個喜馬拉雅山背後的亞洲大國,曾淪為他國的殖民地達幾個世紀之久。1947年從英國人那裡獲得獨立後的半個多世紀裡由於政局不斷動盪.經濟發展緩慢。人口呈數倍增長,貧困落後成了國際社會對它的基本印象。但是伴隨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神秘的印度人以前所未有的洞察力看到高科技在經濟中的核心地位及未來巨大的市場前景.抓住機遇,致力於發展以信息技術為主的高科技產業,促使印度近五年的國民生產總值以年平均7%的速度快速增長。

印度在電腦設備、軟件、計算機芯片,無線電話。互聯網技術等方面開發出許多享有自己專利的高等級產品和技術。全球500多家最大跨國公司中,有200多家採用印度生產的計算機軟件。在得到世界權威軟件組織——卡內基梅隆軟件工程學會最高評價(即特五級)認證的環球1 9家計算機軟件公司中,印度占據了14家。連美國幾個空軍基地作通訊技術升級改造,主要計算機軟件系統都全由印度軟件公司設計和提供軟件。目前全球按客戶要求設計的軟件開發市場上,印度已占據了20%左右的份額.成為僅次子美國的第二大計算機軟件王國。以至美國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茨在考察分析世界各地電腦生產狀況後。發出了“未來世界軟件的最大開發地,既不是美國。不是日本,也不是歐洲或其他國家。而是印度”的感嘆。

《遠東經濟評論》—也撰文指出:印度以信息技術為主的高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已成為經濟增長的助推器.今後的增長幅度還會持續上升,由此亞洲從20世紀末期到21世紀初期可能發生這樣的變化:20世紀80年代造就卓著的亞洲經濟“四小龍”。9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結出碩果使中國成為世人刮目相看的出口大國.21世紀的印度則有可能在起勁發展高科技產業中創造出亞洲新的經濟神話。印度這個古老大國,忽如封存已久的明珠,正逐漸發出耀眼的光芒。國際上對印度的關注程度在大大增加。去年以來,美國、日本、德國、法國,俄羅斯、以色列。越南等國的首腦或政要人物紛紛踏上印度的國土訪問。達成了一批合作協定.“印度熱”前所未有。

印度軟件比中國更精彩

人們說進入新世紀的高科技越來越社會化.軟件產業已滲透到各個領域。幾乎所有的辦公設備.所有的工業先進裝備,所有的傳統產業改造項目.所有的家用電器,所有現代化交通工具.所有的現代化軍事裝備,無不以軟件的嵌入為先導。因此數字化的軟件產業越來越成為反映一個國家科技進步、綜合國力、軍事實力、國際競爭力的戰略要素。

如果說上個世紀90年代後期中國和印度在軟件開發研究上的資金投入。人才培養方面是大體相等的話.那麼在10多年後的今天,中國軟件產業已遠落後於印度了。世界銀行和麥肯錫諮詢公司的一項最新調查顯示.印度的軟件出口規模、產品質量、技術服務水平、成本係數等都大好於中國而居環球佼佼者的地位。2000年印度的軟件出口已達40多億美元.而中國還不到4億美元.只有印度的1/10。

按照目前中印兩國軟件產業實際水平的差異.到2008年印度的軟件產值有可能達到1000億美元左右.而中國則不會超過100億美元。目前世界上已有29個國家主要依賴印度的計算機軟件或技術服務,它們依次為美國、日本。西歐國家、加拿大、韓國等。印度軟件出口已覆蓋了美國的59%,西歐的22%.日本的5%.東亞的7%,中國難與之相比。

國際評論認為,造成這種差距的原因固然有多方面的因素,但政府決策層對軟件產業是否採取強有力的“扶植政策”是最根本的原因。印度信息產業部長馬哈詹說:印度信息技術產業之所以能達到如今這樣的興旺水平.建立起17個軟件園,註冊大小公司5000多家,關鍵是政府源源不斷地支持和介入。由此他作了個形象的比喻:印度政府的一貫扶持政策是適宜的土壤,推行開放是軟件業如日中天的大氣候.軟件人才的加速培養是優良的種子.致力提高軟件開發質量是專業的田間管理。

早在1984年拉吉夫·甘地上台之時,就出台了“計算機軟件開發、出口和人才培訓政策”,拉吉夫被國人稱為“計算機總理”。1991年拉奧任總理時.親自主持制訂了發展軟件的長遠戰略計劃,採取了在班加羅爾市建第一個軟件園和為進出口軟件免除雙重關稅等措施支持發展計算機產業.使印度經濟不再一片陰雲。

1998年瓦傑帕伊任政府總理後,更是起勁地扶持軟件產業的發展。他上台不久就組織全國各路科技專家討論國家經濟優化的問題.高瞻遠矚地指出:全力支持發展與科技創新相關的產業,是印度搶占國際市場先機、培植整體經濟素質和擺脫近乎刻板之傳統工業困境的基本出路。印度國人無不欽佩國家首腦的這種眼光和智慧。他還支持軟件人才的開放.包括走出去(出國留學辦公司和辦科研所)與放進來(國外來獨資投資或合資辦公司).來去自由.政府不加干涉。

印度人的英語較普及,在與美國等發達國家交流上不存在語言障礙,容易獲得新的科技信息,從而促使印度軟件產業如雨後春筍般興旺起來。而中國政府對軟件產業的支持.主要是“九五”期間投入2.5億元人民幣,支持網絡中文化的軟件技術開發;到2000年7月才出台了鼓勵軟件產業發展的政策.無論在支持軟件產業發展的時間節拍.或政策措施力度上.都比印度晚了10多年。

吸引僑資不亞於中國

多年來.中國許多官員在不同場合談到中國對外開放招引外資獲得巨大成功時.往往不忘談及對港、澳、台同胞和海外華僑的政策起了積極的促進作用,這是海內外一致公認的事實。但是有些官員就由此推理出世界上再沒有一個國家能與中國的僑資優勢可相比了。殊不知,印度散居在世界各地的僑民很多,近幾年吸收的僑民投資超過300億美元。印度官方公布的資料顯示,印度在世界各地的僑民、移民超過1000萬人。多數在政界。科技界、金融界。貿易界、教育界有一定的地位。

在美國,印度僑民超過100萬人.他們在硅谷軟件、華爾街銀行、微型機械、汽車銷售、金銀珠寶、零售連鎖店。建築工程等方面居於實力地位.被美國移民局稱為有影響力的外來移民.平均每個家庭的年收入超過1 8萬美元。在英國,印度僑民有857人,倫敦《今日》雜誌報道說:在目前英國20個首富家族群中,印裔占據相當的份量。英國的幾萬家零售商店中,50%左右是印度血統人開的。在沙特阿拉伯。印度僑民有60多萬人.他們中多數從事石油開採和加工,部分從事商品銷售,大多數印商是中上富裕階層。在德國、法國、荷蘭、瑞士、挪威,意大利、奧地利、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印度僑民在260萬人以上,在商界、科技界、教育界、工程界都有相當地位。在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和香港.印僑人口只占當地人口總量的596至9%不等,但經營出口,金融保險、連鎖商業、珠寶和手工藝品、海上運輸的份額卻占596至10%不等。在南非、加納、肯尼亞、布隆迪、烏干達等非洲國家,也有“印度邦”在做他們納生意。

在美國.印裔被稱為“知識經濟時代最有作為的人”。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多薩尼在國際經濟學術討論會上稱:到2000年底.在硅谷從事高科技工作的印度移民多達30萬人,比華人還多。這些受過良好高等教育的人.成為硅谷取之不盡的軟件人才,1999年他們的財富總和已達600多億美元。其中部分人已成為一批軟件公司的老總,另一部分人已升到太陽微、思科、國際商用機器、英特爾.惠普,朗訊等大名鼎鼎的公司的技術主管。還有大批人在硅谷各大軟件公司的實驗室從事創新實驗,研製軟件新產品。他們出於報效祖國之心,常為印度國內提供新的科技信息,對印度國內軟件產業的發展起了助推作用。再加近幾年印度政府對發展軟件產業有明確的優惠政策引導,許多在美國、英國、加拿大、荷蘭、挪威等國的僑民、移民懷着強烈的民族向心力,在國外發財後,紛紛回國投資。

信息產業部長馬哈詹對媒體說:印度軟件產業之所以能達到如今這樣的新水平,從美國硅谷和歐洲回來的那一批僑民功不可沒。

警惕印度的軍備擴張

近5年,印度政府一直把振興軍備,加強軍事實力作為它實現世界大國夢的基本國策。為此已制訂通過了《20年國防建設新規劃》,其基本內容是,積極發展以高新科技武器裝備為核心.謀求海。陸、空三軍武器現代化.全面提高軍隊的現代化水平,力爭近期成為東南亞和印度洋沿岸“一等軍事強國”,2015年前進入“世界一流軍事強國”。

為了實現這一大目標,印度的總兵力已從10多年前的80多萬人,增加到目前的114-5萬多。兵力總規模是南亞七國兵力總和的兩倍,總國防實力居世界第四位。還有預備軍70萬人.可隨時招來配合正規部隊作戰,印度今年的國防預算為,36.2億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32%,是歷年來增加最多的。

令人難以理解的是印度一方面在今年1月26日古吉拉特邦發生特大地震後多次在外尋找經濟援助.另一方面卻又四處出擊慷慨大購軍火。印度今年自己開出的購買軍火支票有:向法國購買10架幻影戰鬥機,支出3.3億美元;向俄羅斯購買300多輛主戰坦克,支出7億美元;向俄羅斯購買60架米格戰鬥機,支出12億美元;改裝俄羅斯轉讓的“戈爾什科夫”號航母,支出6億美元;2007年前向俄羅斯購買三艘新潛艇,支出,1億美元;改裝英國轉讓的“維拉特”號航母.支出5000萬美元;還有向以色列和捷克購買新型飛機和雷達電子抗干擾設備等,支出數億美元。

印度這種種軍備膨脹動作說明什麼?原來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在去年3月印度之行時稱:“印度有潛力幫助美國維護印度洋及南亞周邊地區的安全”,“印度可以抗衡中國”,“是美國理想的夥伴”。惟其如此,印度那位因軍火醜聞下台不久的前國防部長費爾南德斯才敢於屢屢對中國大放厥詞,點起“中國威脅論”之火,渲染”中國危及印度安全”。

不久前印度總理瓦傑帕伊也在公眾集會上說:“印度需要和平與發展,但印度在領土問題上寸土不讓”,“如果有人要染指印度主權.我們將被迫作核反擊”。當地輿論認為此番講話讓人想到中印兩國的領土糾紛。目前兩國邊境有爭議的地段共八塊,約12萬5000平方公里,均在中、東地段。瓦的這番不同尋常的講話,還有近年印度海軍在南中國海多次同越南。日本,韓國、新加坡等搞聯合軍事演習,是不是對中國發出的強硬信號,值得中國關注。

中國是否足夠關注印度

正是由於印度大力推行靠發展高新科技經濟吃飯的戰略取得進步,國際社會開始重新評價印度。美國駐印度大使理查德·西萊斯特對媒體說:這幾年印度在科技進步、軟件人才的培養、軍民兩用計算機的創新製造上,稱得上是連中國也難比的亞洲後起之星,印度邁向亞洲經濟大國的腳步聲正輕輕地走來.印度綜合國力上一個新台階已指日可待。

然而就中國而言.是否將印度這個鄰邦大國列為自己重要的競爭對手?對印度在發展高新科技產業上的不斷進步有沒有予以足夠關注?對印度在推行以商品、資本.人才自由流動為特點的對外開放上所取得的可喜成績有沒有全面認識?對印度以發展高新技術武器裝備為核心加強軍事實力的新動向有沒有予以足夠的估計?這些似乎是值得商討的問題。

猶如現代中國茶聖吳覺農先生所經歷的那樣:解放前他到印度推銷茶葉。邊設攤擺樣宣傳,邊泡好上等龍井茶叫人品嘗,儘管濃濃的清香使一群群好奇的印度人圍過來觀看.但沒有一個敢品嘗和購買。幾個警察過來干預,說“不准在此賣鴉片”!可是半個多世紀後的今天,中國發現印度茶葉占領國際市場的份額不斷擴大.2000年達到88萬噸.逼近中國而成為世界第二大茶葉出口大國,成為中國的強勁競爭對手。

今年2月,中國高層官員剛宣布本國糧食生產自給不成問題。海外媒體也同時報道:印度的“綠色科技革命”已實現糧食自給有餘而使印度成為環球第三大糧食出口大國;印度的“白色科技革命”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牛奶生產國;印度的服裝製造業頻頻與中國展開占領國際市場的競爭而令中國同行始料不及。今年3月,中國人代會上宣布南水北調的三條線路中先建設東、中兩條管線.而把西線(擬建中的靠近印度的塑天運河)推遲到以後建設時,印度卻在不聲不響中與日本、韓國談判合作,準備耗資近300億美元,在靠近中國西藏地帶建造一座總裝機容量2100萬千瓦的特大型水電站,建成後將使中國人曾引以為自豪的長江三峽水電站工程遜色三分。

還給中國人以很大震撼的是,在中國媒體宣稱中國人將在五年內實現載人飛船上藍天的新目標時,印度官方也宣布:印度已開始研製小型航天飛機並在2008年發射載人宇宙飛船。這樁樁件件的事實,似乎在向中國人敲響警鐘:中國人不可輕視鄰邦印度.要牢記中國人自己常說的那句俗語:“山外青山樓外樓”,創業者務必提防新的競爭對手。

由於這幾年印度在亞洲的地位上升,故有位有遠見的華裔學者告誡北京:印度領導人的觀念在變,經濟在變。國防力量在變,中國不可輕視喜馬拉雅山背後的印度。一些學者認為,中國不能沉湎於目前勝利的光環之中。中國雖然在改革開放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同印度相比也有一些欠缺和值得警惕的事。中國仍處於21世紀的復興時期,也就是依然處於“臥薪嘗膽”時期,而不是擺宴席吃慶功酒的時候。只有到中國成為世界上“知識經濟最興旺的民族”、“國防居世界一流水平的國家”之時,全國人民同來吃慶功酒才會興高采烈!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