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時報報道10月28日在日本沖繩近海,一艘039A"宋"級柴電潛水艦跟蹤“小鷹”號航母,在接近航母5公里處,才被海軍反潛機發現。報道聲稱當時這艘“宋”處於水面航行狀況(Surfaced with weapons range)。美海軍消息來源事後承認當時確實發生了“宋”接近“小鷹”號的事件。長期以來華盛頓時報的有關報道是有規律的,那就是每當美軍高層訪問北京時,華盛頓時報就會報道類似的消息。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加里.拉夫?5日正在中國訪問。
在浩瀚的海洋深處,非友好國家、友好國家甚至同盟國之間的潛水艦與水面艦、潛水艦與潛水艦相互追逐,互相跟蹤的事情並非奇怪,實乃家常便飯。原因之一就在於潛水艦憑藉高度的隱蔽性,難以分清、識別對手,因此追蹤本身就是一場實戰演練,各自演練反潛能力、水下靜音技術。同時在和平時期就做好摸清對手潛水艦聲納信號波紋的工作,做好相應的紀錄、分析工作。在戰時憑藉己方聲納探測到的聲波信號,對照庫存數據,就能夠即刻辨析對方潛水艦型號、性能。
平可夫的經驗是不在現場非常難以判斷為何“宋”當時處於報道中所說的“水面航行”的狀況?潛水艦的生命力就在於其隱蔽性。任何國家的潛水艦部隊其作戰過程都嚴格按照“條令”進行。中國潛水艦部隊的作戰條令早期來源於蘇軍,蘇軍是非常重視條令的軍隊。中國海軍“潛艇戰鬥條令”中,關於“潛艇戰鬥航渡”的章節明文規定:保持航行隱蔽,利用有利水層進行隱蔽。潛望鏡深度航行時,儘量減少滯留時間,嚴格控制使用潛望鏡和其他升降裝置,無特殊需要不浮出水面!由此推理,“宋”為何浮出水面?可能華盛頓時報的報道與事實多少有些偏差。1994年發生了一艘中國海軍的“漢”級核潛水艦跟蹤“小鷹”號航母戰鬥群的事件,“漢”最終浮出了水面,這是因為當時“漢”在被發現之後受到美海軍反潛部隊將近三天的跟蹤、圍堵與尾追。為避免造成誤會,進而浮出水面,隨後北海艦隊海軍航空兵的2架J7戰鬥機還趕到了現場。
這一次的“宋”級潛水艦被發現事件存在以下可能性。一種可能是當時“宋”為了跟蹤“小鷹”號航母,處於潛望鏡深度航行狀況,通常潛水艦距離水面大約7-10米,這樣便於打開潛望鏡進行攝像、取證。視氣候條件的差異,潛望鏡對航母目標的發現距離為10-12海里。這時,美軍反潛機可能是SH-60B發現了“宋”的潛望鏡,隨後進入反尾追、跟蹤狀況。“小鷹”號裝備9架SH-60B反潛直升機。這時,“宋”與當年的“漢”級核潛水艦事件那樣,為了防止進一步造成意外,浮出水面!或者一直就是處於潛望鏡航行狀況。被報道成“浮出水面”。根據平可夫的經驗,美國海軍情報消息來源在對外透露相關訊息時候,往往隱瞞一些技術細節和偵察手段。或者真實的情況完全是另外一種面目,這種情況是美方完全徹頭徹尾跟蹤“宋”,只是美海軍為了獲得更多的反潛預算,對付中國威脅,才對外宣稱未發現“宋”的跟蹤。
華盛頓時報報道的背後,反應出美海軍對中國海軍日趨壯大的潛水艦力量的關注與焦慮。中國海軍在快速擴充水面艦的同時,極大地充實了潛水艦部隊。在過去五年以來,先後從俄羅斯進口了8艘現代化的KILO636M型柴電潛水艦,最後一批KILO636M直到今年才交付。新一代的KILO636M水下活動極為安靜,而且配備了射程達到220公里的3M54E型潛對艦導彈。在形成俄式拳頭的同時,中式水下拳頭也因為加速生產039A“宋”和更新一代的“元“級柴電潛水艦而得到充實。根據英國詹氏艦船年鑑的記載,從1991年開始迄今,總共已經擁有10艘“宋”建造完成。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的相關報道也聲稱由中國進口MTU 16V 396SE 84柴油機的速度判斷,“宋”在2002年以後一度以年產3艘的速度增產,以取代中國海軍快速退役的033型舊式潛水艦。而且幾乎每一艘“宋”都進行了改良,例如重新設計排水孔的布放方式、增加鋪設新的消聲瓦、加塗防聲納探測塗料,修改第一艘梯狀的圍殼設計等等,所有這些舉動都試圖達到降噪的目的。在近期南海艦隊的演習中,中國軍隊報章的報道聲稱海軍潛水艦通過數據鏈系統指揮,進行了遠程潛對艦導彈的發射。“宋”配備了射程為40公里的YJ8-1Q型潛對艦導彈,這樣使中國產潛水艦的水下攻擊力倍增。中國海軍三大艦隊都配備了“宋”級潛水艦。由本次事發地點在沖繩近海的狀況顯示“宋”正在越來越頻繁地出入第一島鏈。
除此之外,最新生產的“元”級柴電潛水艦也在今年繼續進行相應的海試。在2004年生產完畢的2艘093型核動力潛水艦也從今年開始陸續投入實戰配備。面對中國海軍如此迅速的潛水艦隊擴充速度,美日海上力量已經把中國當作主要的潛水艦作戰假想對手。
華盛頓時報的報道聲稱“宋”在接近“小鷹”號航母5公里處尚未被發現,如果果真屬實,那就意味着“宋”具備了實戰對抗美國海軍航母戰鬥群的能力。5公里距離的概念意味着“小鷹”戰時可能受到來自“宋”級潛水艦的二重水下打擊。首先在40公里的距離就可能受到YJ8-1Q潛對艦導彈的攻擊。將來“宋”還有可能換裝更加遠程的YJ8-3,射程達到180公里。第二重打擊當然是“宋“所配備的533毫米魚雷。
根據《漢和防務評論》的相關報道,“宋”並未配備諸如報道中所說的俄式尾流自導魚雷,這種魚雷稱作53-65型,射程19公里,配備在最新出口中國的KILO636M潛水艦上,“俄羅斯不太可能把相應的火控系統出口到“宋”級潛水艦上,這樣會喪失更多的商業機會。關於“宋”配備的中國產魚雷型號、性能,官方消息來源從未公布。未經證實的推測性報道聲稱中國發展了Y4G型魚雷,射程15公里,航速40節,線導和尾流自導並用,此外中國海軍還發展了Y6型魚雷,擁有30公里射程,採用線導、主被動聲導方式,但是這些說法並未得到確認。儘管如此,“宋”與“小鷹”號相隔5000米的距離就是意味着前者早已能夠執行“魚雷攻擊”的戰鬥條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