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統一”的可能性
在歷次中國政府對解決台灣問題的表態中,和平統一一直是首選的方案,也是海內外華人都願意看到的最完美的結果。和平統一的關健就在於台灣當局最終能否接受一國兩制,真正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慨念,在這個前提下,大陸方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給於一國兩制更多的詮釋發展空間,允許台灣保留比香灣更多的自主權利。事實上,從二十年前提出一國兩制,和平統一方案以來,中國政府就一直在根據兩岸的變化對其進行豐富和修改,表現出十足的誠意。但時至今日,和平統一還是遙遙無期,迫使中國政府不得不考慮其他手段。以筆者分析,由於以下原因致使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一、任何政權除非是被逼到絕路,不然絕不會甘願被合併。雖然我們不承認李登輝的兩國論,但應當看到中華民國作為一個政權己深深地存在於不少台人心裡。而一個政權的存在就象一個生命體,它不會自甘消亡,會本能地排斥被其他更強大的政權所融合,除非它能在融和後的政府中占據領導位置,既所謂的寧為雞首,不為牛尾心態。中國大陸的幅園遼闊,人口物產是小島所不能比擬的,統一後讓台灣人做國家副主席,在我們看來己經是對台灣政府的極大尊重和讓步,但在台灣的某些政客眼裡,這還是遠遠不及一個沒得到國際社會承認的國家元首地位。因此,不僅是民進黨執政,哪怕是國民黨,親民黨執政,也最多只能使兩岸關係正常化,而在統一的問題上,他們還是會安於現狀,維持自己的統治和政治利益,繼續拖延下去。這一點看看二戰後的歷史就十分清楚,德國統一是冷戰勝利的結果,南北也門的統一最終還是通過戰爭來解決,南北朝鮮都一致認為應統一,並都具有強烈的民族精神(這點比台灣強多了),因為勢均力敵,統一也一樣遙遙無期!而香港、澳門能夠接受一國兩制,順利回歸,也是因為其根本沒有實力來抗拒!統一不是過家家,強大的一方必定能取得對方的控制權,這是必然的結果。所以儘管我們給予一國兩制等優厚條件,但只要不是被逼到絕路,以台灣現在那些政治家的胸襟絕不會接受。而要逼其接受統一,經濟手段太漫長,以武力為主,經濟為輔應該是最有效的選擇!
二、台獨勢力的存在,外部勢力的干涉決定了統一過程不可能完全和平。雖然台獨勢力還不是主流,但現在不是,並不代表將來不是。民進黨上台後所實施的潛移默化的台獨政策,如改教科書,改護照,改名號等等。。。。挑起了省籍矛盾,己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其意識形態的影響,並有可能影響到下一代台灣人的國家觀!當年日本殖民台灣後,就是通過這些愚民政策,培養扶持了幾代的天皇順民,至今仍遺毒未除!台獨勢力己有一定規模,它象統一機體上的一串毒瘤,苦口婆心的說教不可能讓他們更旗易幟,只有動用外科手術除去,方能保證統一大業順利進展。而外部勢力,主要是美日的介入,和台獨內外呼應,充當其後盾,利用台獨來分離台灣,利用台灣來牽制中國,己是不爭的事實。在統一大業中存在着這樣的內憂外患,想要靠我們的善意去和平解決,無疑是與虎謀皮。
三、中國政府在島內缺少有影響力的合作者、代言人。我們經常說統一大業要更多地依靠台灣人民,由於島內的反共歷史,和台獨上台後製造的意識形態,儘管有相當多的人認可一國兩制的構想,卻是一盤散沙,沒有一個有影響力的政治組織能夠將這批民意組織表達出來,並付諸與實。如三大政黨中的國民黨、親民黨,雖然反對台獨,卻從來沒認可過一國兩制,只熱衷於維持現狀,關係正常化。新黨己經末落,中國統一聯盟只能組織遊行,更象一個民間組織,缺乏參於選舉,直接抗爭台獨的實力。和平統一是要有合作對象的,在這樣的政治格局下,試問我們能跟誰去談判,依靠誰來達到和平統一目標呢?從這點來看,統戰還必須加強,只有島內形成了和我們目標信念相致,且有廣泛影響的政治組織,和平統一方有希望成功。
四、經濟融合不可能直接導致和平統一。現在大量台資湧入大陸,兩岸經貿關係日益密切,有人開始寄希望於以經濟的融合促使兩岸和和平統一。但中國富裕要想在短期內趕超台灣,形成柏林牆倒塌那樣的效應還不太現實。而台獨勢力在這期間的活動將是個很大的變數,事實上他們也想到了這點,採取的策略是一個拖字,在拖中培植擴大自己的勢力,被逼得急了,做一個讓步,如最近公布的三通時間表,然後又有幾年時間暗渡陳倉。政治上很多事都在人為,等到將來支持獨立的人數占據上風,主權國家的概念在島內紮根頗深時,既使實行了三通,大陸如何富裕,在他們眼裡不過是國與國的經貿關係,要想和平統一也是不可能的。就如現在的外蒙古,比我們落後貧窮多了,但可能再回歸嗎?陳水扁一夥正是基於這樣的考量,時而小動作不斷,時而以進為退,等待着獨立的最佳時機!故光靠經濟手段現在和將來都不足以達到和平統一。
正是因為以上原因,中國政府雖仍然強調和平統一的立場,但觀念己有了較為明智和現實的轉變,從96年以來,武力解決台灣問題的準備工作逐年加強,對於台獨的動作也不再反應激烈,(因為早有解決計劃,讓你得意幾年又何妨?),對於民進黨政府以九二共識為鴻溝,不相往來。具體來說實行的是“積極準備,等待時機,武力為主,經濟吸引”這十六字方針,積極準備是因為要考量到美日的介入,積聚相當的經濟軍事實力,一旦台海有事,以威懾力不戰而屈人之兵,既使美日介入,也是自討沒趣。等待時機是等待台獨有較大動作,讓我方行動有道義上的充分理由;是等待形成我方對台的絕對優勢,不戰則可,一戰則完勝;更是等待老美自顧不及,無暇旁顧之時,如打伊拉克,國內危機等等。武力為主只要看看近些年來己買或正在購買的軍備種類,軍事演習的針對性就十分明白。經濟吸引則是以優惠條件,廣闊市場,低廉成本等優勢形成經濟黑洞,吸引台灣工商力量與我方親和,既能起到統戰效應,又能提升我方的實力,而且統一後台灣的穩定與復甦也離不開工商界的支持。總之“保留和平統一的美好願望,做好武力解決的最壞打算。雖然不能確定攤牌時間表,但一年比一年準備的更充足,隨時都能夠掌握台海的主動權!”這應該是政府這些年來所想並在做的事。
戰爭是殘酷的,身為中國人,不願意同室操戈,這是我們的仁義,但為了國家利益,一旦選擇了,相信屆時絕大部分有血性的中國人都會義無反顧地支持政府。
但願會出現奇蹟,但願和平統一最終能福祉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