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之---東海岸反情報戰 |
送交者: TOP12 2002年06月08日18:21:44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
抗美援朝之---東海岸反情報戰 抗美援朝戰爭,因戰場地形、戰爭目的、戰爭態勢、雙方綜合軍力對比等因素,決定了敵在我側後登陸與我反登陸,乃是雙方戰略之定勢。到戰爭中期和後期,敵向我東西海岸登陸準備和我兩岸的反登陸準備,成為雙方統帥部戰略決鬥的焦點。 1952年秋至1953年春,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和第3兵團先後擔任朝鮮東海岸反登陸戰備任務期間,兵團保衛部策劃和實施了一場逆用美軍遠東情報局高級情報組,動搖敵統帥部登陸決心的反情報戰。其鬥爭手段新穎,前所未見,堪稱我軍軍事保衛部門戰地反情報戰的一個範例。筆者是當年這場特殊鬥爭的當事人,特撰此文,以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50周年。 1952年夏秋,敵人叫囂要“隨時在北韓登陸”。7月26日深夜,李偽軍情報部(代號4863部隊)派遣特工朴北時攜帶1隻信鴿,秘密空降我東海岸第9兵團防區萬年德山。着陸即被我志願軍第9兵團警衛連捕獲,解送兵團政治部保衛部。連夜突審查明朴此行擔任先遣,早找當地反動道門首領張瘋子(此人偷襲我軍,被擊斃)接頭,為後續的高級情報組安排潛伏條件。從朴的口供及其簡單的通信手段推斷:如我放回信鴿,向敵謊報朴平安降落,敵必將按預定計劃派遣高級情報組潛來。 據此,保衛部丁公量部長作出決定:“抓住戰機,誘敵入網”於是,由熟知敵特聯絡規律的保衛工作隊劉毅民隊長主持,放田腳管裝有綠色信號物的信鴿,向敵方報出“朴平安降落”的信息。同時,兵團保衛部召開東海岸防區部隊保衛工作會議,向所部第23、24軍、直屬各部、友鄰各部作了嚴密部署。要求各級保衛部門晝夜值班,加強對海、對空監視,加大對防區深山密林搜索力度。特別強調發現敵特,務必全力活捉,晝夜兼程,風雨無阻,迅速上解兵團保衛部,不得延誤。各級保衛機關立即行動,在東海岸撒開了天羅地網。 9月,在正面戰場,敵人一方面被我聲勢浩大的秋季反擊拖住;另一方面又急於在軍事分界線的劃分上搶占優勢,正在拼全力發動“金化攻勢”(即上甘嶺戰役)。對“兩棲登陸”準備。在兵力部署上雖已無力顧及;而其情報系統,卻並未放鬆積極準備。 9月25日,志願軍政治部保衛部致第9兵團保衛部絕密專電:“內線急報,近日有3名高級敵特將空投東海岸腹地,要求各部提高警惕,務必活捉。”9月27日午夜。第23軍駐鷹嘴山區某連對空監視哨發現敵機空投7隻降落傘。連隊立即包圍,嚴密搜捕。 敵特通訊員孫憲首先被我監視哨發現,用槍口逼住喝問。孫處在突然被控制之下,慌忙用漢語回答說:“我是來投降的。”哨兵當即將其押到連部審問,孫表示向我軍投降,說還有同來工人和4筒物資在山上。連隊邊上報,邊搜捕。在孫的喊話下,情報組長權某和組員裘某迅即被我一網打盡。4筒物資同時繳獲。 經清點,該組3人各配考爾德手槍1支、卡賓槍刺刀1把;雙套通訊設備,計RT—3收發報機1台、常規軍用型收發報機1台;手搖發電機1台,空投時摔壞;偵察器材有東海岸五個道(相當於省)範圍的1/10000軍用彩色地形圖2套;軍用指北針、望遠鏡、手提探照燈以及棉衣、大米、偽幣、其它生活用品等。孫憲隨身帶電報密碼4本,通訊聯絡表1張。 團、師、軍保衛部門迅即上報;兵團保衛部接報,派劉毅民隊長帶人帶車起赴現場,扼要審問清楚,連夜押解回部。第9兵團保衛部按政策區別對待人犯。由於孫憲是在被動情況下表示投降的,暫以投降者給以部分優待,教育其迅速全面交待問題;指出要從交待內容審查其投降誠意。望其認清形勢,回到自己祖國人民的懷抱,立功贖罪。 孫頗受感動,交待自己本是元山的中學教師,朝鮮勞動黨黨員。幼年隨父母在中國煙臺居住。懂漢語、日語、英語。戰爭中被敵裹脅南去,被騙入“職業學校”,受全套間諜訓練,又專門學了無線電通訊技術。畢業後派到李偽軍情報總部。此次由美軍遠東情報局(代號G-2)來的一名上校親自布置派遣,任權某領導的高級情報組通訊員。任務是空降江原道、黃海遞交界處的雲霞山區潛伏待機;發展情報網(又稱“細胞網”);遵照本部指示,遂行重大偵察任務和屆時策應美軍登陸。美國上校特別指出說:“你們組的人,教育程度高,反共思想堅定,經過選拔,特別將你們編成高級情報組,給你們良好的裝備和最重要的任務。一定要努力完成聯合國的反共大業。將來收復北韓,你們都要受到重用……”等等。受領任務之後,當晚從漢城起飛,美國上校親到機場送行。 為表明確係誠意投降,孫憲詳細交待了通訊聯絡表上用暗語書寫的每月逐日與本部開通聯絡的時間、頻率、呼號;密碼本的使用技術。最後,特地交待了美國上校在機場送行的最後一分鐘附斗告訴的最密級安全信號,即每份電文第12字起,插入一句固定暗語:“馬在奔跑”。發出電文中有此信號為安全;無此信號即已出事。孫還懇切地表示願服從我軍指示,利用電文誘騙敵人,做出貢獻,立功贖罪。 高級情報組長權某,45歲,原平壤電力公司職員。懂漢語、日語、英語。戰時南逃至漢城,誤入“職業學校”,受特種訓練後,派到李偽軍情報總部。此次受美軍遠東情報局上校派遣,任務是到雲霞山區找張瘋子聯繫,取得地方反共分子掩護,潛伏待機,建立細胞網,隨時準備執行本部給予的重大偵察任務和策應“聯合國軍”登陸。 高級情報組員裴某,順川人,身強力壯,戰前為體育學校學生,懂俄語、日語。其他情況與權相同。 關於降落地點,3人都說是雲霞山。但實際着陸位置卻在鷹嘴山。兩地直線距離40餘公里。這是什麼原因?經反覆審訊,核對3人所供述跳傘當時情況,原來是美機駕駛員進入我空域後,畏我防空炮火,非常緊張,後來自言自語喊叫了幾遍“Similar(差不多了)……”便粗暴地將這幾耳個韓國人起下飛機。據此,可以認定該組降落鷹嘴山系誤投。 從這個組人員素質較強、美軍遠東情報局直屬、“高級情報組”的命名、有先遣員和骨幹潛伏特務雙重保護、雙套電訊裝備以及“重大偵察”和“策應登陸”的任務等幾方面看,此組即為朴北時負責接應的“高級情報組”。無疑也就是內線通報的“3名高級敵特”。 從這個高級情報組擔負的任務,可以明顯看出:敵統帥部向我東海岸發動登陸的戰略企圖已定,正在積極準備。甚至邁出了布置策應的一步。但情報準備還不成熟,尚不能支持登陸最後決心的確定。還要進行“重大偵察”。因此,可以認定:敵遠東情報局高級情報組確是敵統帥部派出的耳目,他們這條線牽動着的是克拉克、杜魯門(1953年後是艾森豪威爾)的頭腦。 兵法重用間,用間重反問。當時,志願軍保衛部門是掌握反問“資源”的唯一部門。有條件也有責任用好這一“資源”。 第9兵團保衛部丁公量部長,是隱蔽戰線的老指揮員。入朝作戰以來,他不斷研究敵情規律,醞釀着一個逆用敵特通訊工具,開展反偵察、反情報鬥爭,有力地服務於作戰的思路。7月份捕獲朴北時,放鴿誘敵,即是這一思路的初試。現在,高級情報組中計落網,審訊清楚,孫憲願意投誠立功,電台完好,時間充分,給進一步實施這個思路提供了絕好的戰機。 部務會研究認為:這個高級情報組,直通敵人統外部,對戰局干係重大;反問逆用的客觀條件齊備,戰機不可錯過,決定逆用:部里選派我們3名同志組成逆用敵台工作組。他們是曾在上海地下黨工作過的陸星耕、李關為和曾在中央公安部隊工作過的朝鮮族同志金熙國。他們都有一定的秘密鬥爭經驗。陸星耕為組長。劉毅民隊長從地方肅特工作方面全力作好外圍配合。大家深知這場支插敵人心臟的“超級”戰鬥,責任十分重大。決心打出水平,不負人民厚望。 丁部長將這一計劃向上級報告,迅即獲兵團政治部和兵團黨委批准。一場高層次上的無形作戰開始了! 首次電台聯絡,孫憲操作,設監聽。開機後收到了敵本部信號。但我台用的是RT-3小型機,信號微弱,敵方接收困難,令次日再聯絡,故電文未發出。次日,將電台移到高山,加長天線,電文順利發出。內容為:“全組安全降落預定地點,權着地摔傷;發電機摔壞,請求補給。請示下一步任務。” 這份電文目的是試探敵本部對已經滲伏下來的高級組的現實態度;並窺探敵之偵察方向。稍後,敵本部復電:“祝賀安全降落;權組長好好養傷,全組隱蔽好,耐心等待任務。同意補給,你們選好地點報告本部。” 首次聯絡成功,敵人未表示懷疑,同志們都很高興。但敵人指示任務方面很有保留。這是部領導和同志們最關注的。 逆用敵台搞反間,電台是武器,電波是載體,電文內容才是“殺傷’’敵人的“彈頭”。我們每一次發向敵方的電文,都由丁部長和後來3兵團接手後的於克法部長、何曉光部長與逆用組反覆推敲內容,斟酌字句,嚴守朝文文法,仔細運用敵方習慣用語,精心擬稿,縝密修正。對每次敵方來電,則準確翻譯,逐字推敲,看字面文理,品口吻語氣,由表及里,求解其深層含義。收發電文後來始終由孫憲操作。他以行動證明了投降的誠意,最.終得到了他的祖國和人民的諒解。 逆用敵台鬥爭是隱蔽、遠程、無形的戰線,而接受敵人補給則是這條戰線上開放、近程、有形的戰場,雙方最接近時,相距僅幾十米。敵人從這個戰場上對我施加“考驗”,發現我之秘密,對我破壞、報復都很支接,很容易。因此,補給戰場是敵我之間有形鬥爭的前哨;是敵人極力要看透而我們絕對要保密的鬥爭焦點。這個戰場不決定逆用敵台鬥爭目的上的勝負,它決定的是這一鬥爭形式的能否存在。 首次補給前,劉隊長率我們(金熙國、李關為)在雲霞山區域反覆偵察了地形、社情,選定主峰南側一個海拔1000米的開闊山頂為空投場。報出座標,敵方同意。補給時間定為10月29、30、31日連續3天的24時00分;地面燃三堆篝火布成三角,中央發射3長2短燈光為專。飛機從東方來,兩翼亮紅、綠燈為號。如三天未來,則隔三天再等三天;再不來,再隔三天等三天;仍不來,就等下月滿月再約。 29日,我們(劉隊長、李關為、金熙國)組織行動,兵直高射機槍分隊與警衛分隊分別擔負對空、對地警戒,只要美國鬼子玩花點子,無論天上地下,都要就地消滅。 分隊黃昏到達雲霞山腳長者洞,秘密宿營。21時秘密入山。山間無路,樹木濃密,行動無聲,23時摸到山頂。防空、警戒、信號準備完畢。23時58分,遠方敵機聲音傳來;信號組燃起篝火,打出燈光。 24時整,敵機從東方飛臨我上空,兩翼紅、綠燈如約閃亮。鬼子上當的好戲開始了:但見敵機俯衝低飛,機艙內亮燈,飛行員臉孔清晰可見。一個來回,第二次由東方俯衝下來,夜空裡忽忽悠悠飄下4隻長形空降筒,敵機熄燈西去。 這次行動順利完成,未生意外。接受了敵人送來的大電台一部、手搖發電機一部。不過,發電機又摔壞了。 我們再要發電機時,發現敵方有不耐煩的跡象。先是遲緩多日才回電同意;繼而到了日期,又突然告訴提前一個小時空投;可到時飛機又不來。我們電詢何故,回電語氣冷漠,只答說:“按規定進行。”最後直等到第二個三天才收到補給的發電機。 從此,接受補給就與“考驗”和反“考驗”的尖銳鬥爭相伴相隨了。 我們很快掌握了敵人搞“考驗”的規律。首先,敵人並非因發覺我方逆用的蛛絲馬跡而搞考驗,實在是因他們自己的特工皆為僱傭分子,放到管束不住的“敵後”去,唯一的控制辦法就只有“不斷考驗”。再者,有時敵掌握的情報與我提供的新情報有所不同,也只有通過“考驗”來判斷這個組的政治面目是否有變。 “考驗”的手法無非一緊一松,緊是突然提前補給時間或突然變更補給點。以緊湊的時間考查權組是否真在當地潛伏。松是主動通知補給卻又不給;或對權組的補給要求不理睬。以不滿足要求考驗權組有否不滿情緒。 我們的反“考驗”對策則是:“你搞你的,我搞我的;來得及就聽你的,來不及就依我的;堅決保守機密,不露一絲破綻。”在先後幾位部長領導下,逆用組和外圍的同志們積極與敵人周旋,大智大勇地處理一個個緊急情況;曾單人夜鑽深山緊急聯絡;曾跳下懸崖深谷排險;曾出奇兵60里飛降補給點;曾忍飢受凍徹夜候敵機;曾翻山越溝搜尋補給筒……。在百里方園雲霞山區的無形戰線上,活躍着兵團保衛幹部們的有形身影。他們機智勇敢艱苦卓絕地一次又一次打破了敵人的“考驗”,保住了逆用敵台鬥爭的秘密及與之共存的鬥爭主動權。 戰地逆用敵台的根本任務是用情報手段有效地干擾敵軍,從而利於我軍作戰。轉瞬到了12月,美軍上升嶺新敗,正面戰線頗不得意。當選總統艾森豪威爾沒等上任就把希望放在“兩極登陸”上了。他太熟悉這個戰法了,要“聯合國軍”總司令、也頗懂得登陸戰的克拉克制定兩棲登陸的《8-52計劃》,加強偵察,調兵遣將,大規模演習。登陸作戰又掀高潮,其動作、聲勢比以往都大,真可謂其勢洶洶,山雨欲來! 我志願軍遵照中央軍委指示,以東、西海岸反登陸作戰準備作為1953年的首要任務。以最大的決心和努力加強兩翼海防,堅決粉碎敵人的登陸冒險。12月23日總部下達了《粉碎敵登陸進攻部署》的命令,命令全軍展開思想動員、部署調整、工事構築、物資儲備以及戰備訓練。命令要求3月底完成海岸防禦工事體系的修築任務。 遵照總部部署,第9兵團調往中線,第3兵團接防東海岸。志政保衛部決定逆用敵台工作原地移交第3兵團保衛部。第3兵團保衛部於克法部長繼續領導此項工作,並分工揚惠林和戰鬥英雄郭元順兩名助理員負責外圍配合。不久,幹部輪換,何晚光部長及地方肅特科劉鏡科長繼續領導這一鬥爭。我們3人留在第3兵團保衛部繼續進行這場特殊的戰鬥。 敵我雙方登陸與反登陸準備的鬥爭日趨白熱。1月初,敵本部來電命令權組“到海浪里偵察中共15軍的情況。” 其時,我第3兵團第15軍正從上甘嶺移防東海岸,作戰備展開,軍部確在海浪里。我們認為此時部隊正在大規模運動,應堅決保護我軍指揮機關和軍隊行動安全、秘密。便一面通報令第15軍保衛處加強部隊保密和駐地肅特;另一方面。對敵本部則先電復:“已派裴前往海浪里。”4天之後再報告,裴返回,偵知中共軍大批部隊前數日過境北去,現海浪里駐有中共軍一個排..... 這份假情報,必然引起敵人將信將疑,致其作戰行動舉棋不定。恰好為我第15軍安全、秘密展開贏得大好時機。 反情報戰剛剛拉開大幕,敵本部又沉默了下來。而且自1月下旬以來,對我方要求補給糧食也予婉拒。我們分析原因有二;一是信任不足;二是時機不到。因此,我們的對策反其道而行之。你不信任,我偏要“表忠城”。你不給任務,我自己找任務。總之,要主動進擊,推進鬥爭,讓敵人聽我調動。 兵法重“備”,左傳云:“有備無患”。第3兵團政治部主任李震將軍曾以軍事辨證法程度化地解析這條兵法,道是:“有備無患,無備有患,備大患小,備小患大”。兵法亦重“知”。孫子有“知己知彼”之說。“知”者,情報也。 逆用組以“備”和“知”為指導,深入研究了戰局總形勢;登陸與反登陸雙方的“備”、“患”關係;我反登陸準備的具體進程;以及逆用敵台鬥爭的目前狀況。醞釀了一個突破沉寂局面的決戰方案。 逆用敵台一立位於我東海岸指揮部駐地。我們實施決戰方案,很有可能招致敵人反動作。這威脅到領率機關的安全。所以,作為預備步驟,我們安排了一個確保東海指機關安全的前奏。 時至2月,作為我反登陸準備核心的坑道防禦體系工程進展快速,全面完工指日可待。趁此時機,我實施了預備步驟;藉口不滿於本部不補給糧食,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姿態,於2月15日向敵發出電文:“自入敵區,無所建樹,本部不給任務,我們心中不安。現糧食告檠,派裴率細胞趙遠出,偵察共軍軍情;相機尋找食物較豐富地區潛伏。權、孫負責隱藏電台,然後也去咸南海異偵察,尋找新潛伏點。一個半月內會合,恢復聯絡。”此後即關閉電台,迴避掉敵本部可能下達的不同意的指令。 這一步,首先把敵人的測向電波、監控耳目、可能的反動作,統統引離了我東海指駐地,排除了我領率機關的安全風險。同時,把“偵察共軍軍情”的主動權,頗為合乎邏輯地拿了過來。下一步,滲伏何處也就由我自定了。 一個半月後的3月下旬,正面戰線,我軍全線頻頻的戰術攻擊,消耗、牽制着敵人兵力,迷惑了敵人對我戰役企圖的判斷。敵最高統帥部巳顯迷茫、遲疑、力不從心…… 東、西海岸方面,與正面相連、以坑道和鋼筋混凝土工事為骨幹的支撐點式的弧形防禦體系大功告成,極大地鞏固了海防陣地,增強了抗登陸作戰能力。 後方,鐵路、公路、橋梁的修復與新建;糧食、彈藥的大量儲備,都按總部部署,達到很高的保障水平。 反登陸作戰部隊部署。海岸一線部隊和二線反擊部隊、反空降坦克及摩托化步兵部隊、空軍戰機、海軍快艇以及全軍總預備隊均部署完半。三軍積極訓練,鬥志高昂! 至此,我軍東、西海岸壁壘森嚴,強勢已成,反登陸作戰確立於不敗之地。 對於朝鮮東、西海岸反登陸準備,毛澤東主席明確指出:“我們有了準備,敵人就不敢來,既使來了,我們也不怕。” 據此,我們的反情報決戰,目的就定位在:“令敵知我之備,撼敵登陸決心!”我們堅信“有備無患”這一兵法規則的正確性。 元山至陽德間,江原道與黃海道交界處有一座海拔1324米的頭流山。3月28日,電波從這座遠離東海指的大山主峰,飛向美軍遠東情報局本部:“……裴、趙歷盡艱險,在元山、陽德搞到中共高級軍官會議筆記簿,加上沿途親見,綜合報告如下: 一、北韓現有中共軍19個軍,10個以上炮兵師;北韓軍5個軍團。 二、中共總兵力83.6萬人,北韓總兵力29.4萬人,全部兵力113萬人。 三、共軍今年春季以反登陸為全軍工作重點,軍民總動員大修坑道防禦工事、鐵路、公路、山洞倉庫。中共毛澤東指示鄧華:“堅決不准敵人登陸,敵人登上來要堅決消滅它,絕對不準敵人在我側後建立一條戰線。” 四、共軍部署東西海岸的兵力達30萬以上。機動部隊有中共兩個軍,有坦克師、摩托化步兵師。元山、高原一線海岸防守部隊有中共12軍和北韓2軍團。 五、共軍在東海岸和西海岸修築的坑道防禦體系已與正面戰線坑道體系相連,全長1100多公里,正面縱深30多公里,設有2—3道防禦地帶;明壕、交通壕層層疊疊。 六、共軍儲存的糧食夠他們全軍吃八個半月。 我們搞到了共軍的大米,全組轉移頭流山隱蔽待機,盼我聯合國軍早日登陸打過來。電文目的是向敵人顯示我反登陸戰備的強大力量。情報內容,新、舊;虛、實;真、偽並舉,而以新、實、真為主線。關鍵是給敵人一個我軍海防強勢的總概念。例如我建制軍數、人民軍軍團數、防禦工事總長度概數、海防兵力總概數……等都是真實的。而兵員總數則是用黃金分割法將實際總數180萬壓縮到對敵有威懾力的數值。 過了一周,4月4日,敵來電:“祝賀裴、趙偵察成功。報告的軍情很重要。近期要恢復和平談判,戰事有可能很快停止……。” 1953年春末,敵人鬧得火爆的“兩棲登陸”沒有發生。夏天也沒有發生。看來,這一刀子攘到心窩子上了。在我軍反登陸絕對強勢面前,艾森豪威爾迫不得已,只好乖乖地收起攤兒打佯,還沒有出師就收兵了。 6月,我軍發起強大的夏季反擊戰役,大獲全勝,把敵人打回到談判桌上。7月27日,朝鮮停戰。 40年後,在解密的美國檔案中,人們看到當年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艾倫·杜勒斯給總統艾森豪威爾的報告中有如下段落:“……我們中央情報局估計,到1953年3月,中共在朝鮮的軍隊總數為83.6萬人,北韓軍隊總數為29.4萬人……。而目前布置在北韓的中共和北韓軍隊大約有19個中共軍和5個北韓軍團……。其中大約有30萬人被布置在可能發生登陸作戰的海岸地區,可以立即投入海岸地區作戰。……共產黨已極大地加強了他們的海岸與前線防禦,建立了一個組織嚴密,設備完善,縱深可達20英里的防禦體系,在此背後,可以肯定還有一個相對薄弱的第二防禦地帶。……目前共軍正面防線已和沿海防禦體系連接在一起了……。鑑於這種情況,我們情報局認為,……中共軍隊將展開最大限度的地面防禦來抗拒聯合國軍的進攻,並實施堅決的反擊。” 如此相同的內容!如此相同的數字!如此相同的差錯……我們這些知情者笑了……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