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一個社會主義的美國"不是空想"
來源: changbaishan 於 07-04-09 07:28:06 [檔案] [博客] [舊帖] [轉至博客] [給我悄悄話]
法國《費加羅報》4月2日載文說,美共和大多數歐洲國家的共產黨不同,它仍然堅持正統路線,堅守似乎永恆不變的“民主集中制”原則。文章援引美共副主席賈維斯·泰納的話報道說:“當我看到中國發生的一切,我想社會主義在這裡完全有機會執政。中國人證明社會主義可以與市場經濟並存。”這篇文章題為《美國共產黨還在繼續戰鬥》。
美國共產黨成立於1919年,是世界上建黨歷史最長的共產黨之一,1938年曾有7.5萬名黨員,現如今在全美國只有黨員3000名。這個數字對美國來說顯然微不足道,但是美共仍然是一個極其活躍的政治組織,特別是在工人和大學生中間。利貝羅·德拉帕尼亞曾經擔任美國共青團主席,1989年加入共產黨,當時只有17歲。他說:“我們的規模雖然不如從前,但我們仍是美國最重要的左派組織。”
美共的全國總部設在曼哈頓一幢八層的大樓里。大樓入口處沒有任何指示性的標記,只有一幅現實主義繪畫作品懸掛在大廳,畫面上是一群頭戴安全帽的工人。德拉帕尼亞解釋說:“共產主義運動存在代溝。與上世紀30年代的反法西斯戰士、60年代的維權鬥士或那些反對越戰的人相比,我們這些里根年代的人不大關心政治。”
這一點到美共總部的辦公室里看一下就可以得到印證。在那裡工作的專職人員不是年屆退休的老人就是大學生、甚至高中生。美共副主席賈維斯·泰納說:“新一代美國人不像前幾代美國人那麼反共。年輕人不再像他們的前輩那樣受極端反共宣傳的毒害。他們根本不知道‘邪惡帝國’是怎麼回事!”
現年65歲的泰納說:“很多人都說一個社會主義的美國可能會很美好,但卻不可能實現。我們應該讓他們相信,這不是空想,而是一場每天都要堅持的鬥爭,它所遵循的原則非常簡單:重人輕利。”
1989年美共毫不猶豫地公開批評戈爾巴喬夫的改革。蘇共便一下子切斷了自美共成立以來一直向他們提供的援助(1987年一年就援助了300萬美元)。與蘇共決裂後,美共想盡辦法堅持下來:他們把每天出版的黨報改成一份英語和西班牙語雙語周刊,至今還有2.5萬份的發行量。為了增加收入,他們還準備把總部大樓出租幾層。
美共的目標很實際:就是要給共和黨內“徹頭徹尾的資本家”設置障礙。泰納承認:“我們不指望下次選舉的時候他們告訴我們社會主義能否取勝。對我們和世界來說,危險在於布什政府和即將接替他的政府。我們想讓民主黨贏得大選,這樣可以結束伊拉克戰爭。我們有責任與中間派結盟。”
2000年以後一直擔任美共主席的塞繆爾·韋伯說:“我們有不同的文化,我們不再用總書記這個詞,而是用主席,美國人更容易理解。”美共在蘇聯解體前曾和法國共產黨有聯繫,後來中斷了。
國際共產主義鬥爭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最重要的已經不再是意識形態問題,而是重大事件。比如巴黎、倫敦和紐約舉行的反伊戰遊行,不是按政治組織劃分,就集體意識而言,它是一次全球性的活動。美共還有自己特別關注的問題。塞繆爾·韋伯認為,他們面臨的最重要的戰鬥是爭取美國從伊拉克撤軍,還有美國經濟的非軍事化。他說:“我們把數十億的金錢用在這些方面,而不是用來向美國人提供一個文明國家所應有的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