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伊戰爭簡史
歷史與地理背景
伊拉克
伊拉克除了東北部的扎格洛斯(Zagros)山脈之外,境內大部分是底格里斯河及幼發拉底河所沖積成廣大肥沃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這也是人類文明最早的發源地。除此之外,兩河流域下游區、現通稱為庫茲斯坦(Khuzestan)地區的地下,儲存了大量的石油與天然氣,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巨大油田區。但也由於美索不達米亞太平原幾乎無險可守,加上人口、糧食生產及石油等資源引人窺伺,因此這裡自古以來便常遭到外族的入侵。
現居住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主要是阿拉伯人,另外還有五分之一強的庫德人,主要分布在北部。宗教上伊拉克主要屬於回教中的主流派(Sunni遜尼派),但因多數統治者並不仰賴神權政治、長期被否定宗教的社會主義政黨所統治,加上教育的普及,伊拉克人對宗教相當漠然。
1519年後此區歸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控制,直到一戰結束後被英國劃歸託管地;1932年伊拉克獨立,但這個英國掌控的王室政府在1958年被推翻後才算真正的獨立。經過多年的政爭與內亂,由巴斯黨(Baath Party)奪得政權,1975年結束長達15年的庫德族內戰後才逐漸安定。此時伊拉克不過是個中東小國,國防戰力相當低落,但藉由石油收入短短數年內興起為中東地區一強。1980年戰爭爆發時,伊國際關係方面,由於蘇聯在庫德族內戰時予以許多協助,因此伊拉克的立場親蘇。但伊拉克與其他國家也保持一定關係,僅因視庫茲斯坦區域為該國傳統領土,因此與伊朗及科威特間關係交為緊張。
伊朗
伊朗是中東歷史強國波斯的發源處,地理上由巨大的山脈及山間盆地群所構成的高原,平均高度海拔900到1500公尺間,有1/6的土地是沙漠,僅裏海周圍與波斯灣沿岸有較大的濕潤平原,特別是庫茲斯坦。經濟方面基本上是半農半牧,近年來則以石油輸出為主,但開採不如庫茲斯坦的平原區油田。
文化方面,伊朗的前身波斯在西元前6世紀建立龐大的帝國,此後就一直是中東地區的重要勢力。西元7世紀波斯被阿拉伯人征服後成為回教文化圈的一員,但因為回教初期的內亂造成回教世界的大分裂:波斯區域成為擁護號稱先知穆罕默德神聖血脈的少數派(Shi'ite什葉派)活躍區域,此後在回教世界中可說是獨樹一幟的存在。而從15世紀末什葉派成為國教,教會就成為波斯境內最龐大的勢力。
波斯人喜思辯善玄想且充滿浪漫精神,波斯文學、藝術與宗教哲學的發展可說獨步回教圈;也正是這種民族性,才容易產生宗教狂熱與神權政治。在軍事上,這種熱情常常表現為人海戰術式的衝鋒,士兵很容易因為一點鼓舞而產生高昂的士氣;相對的,一但士氣衰竭便會兵敗如山倒。
19世紀末期的波斯受到英、俄兩國的壓力,1907年被劃分勢力範圍成為“次殖民地”。1935年波斯正式改名為伊朗,後來因親德國而被英蘇聯合占領,直到大戰結束才獲得名義上的獨立。1953年美國CIA在伊朗主導政變建立了一個親美政權,成為美國在中東的最佳盟友。
1979年什葉派教長(Mujtahid)霍梅尼(Ayatollalr Khomeini)回國推翻了有悖眾望的國王巴勒維,建立波斯史近千年來第一個神權主義國家,伊朗國內政治局勢陷入一片混亂;同年攻擊美國大使館並監禁使館人員使兩國交惡,蘇聯向伊朗新政權示好也因柯梅尼宣稱“美國是大撒旦,蘇聯是小撒旦”,並以實際行動消滅共產黨宣告失敗。在開戰當時,伊朗在國際上可說陷於孤立之境,只有石油、高達4000萬的人口、與狂熱的宗教信仰為其後盾。
戰爭起因與戰前兩國概況
如前所述,引起爭執的庫茲斯坦區分屬伊朗、伊拉克與科威特。由於此區居民多為阿拉伯人,以及歷史上兩河流域的政權通常都擁有這塊土地,伊拉克將庫茲斯坦稱為“阿拉伯斯坦”(Arabestan),並認為這是伊拉克遭到侵占的領土。1958年伊拉克正式獨立後便有併吞全庫茲斯坦區的想法,但限於國力與內亂而無法實現;而這些內亂幾乎均由伊朗鼓動或支持,促成了伊拉克對伊朗更深的敵意。1975年內戰結束,伊拉克利用兩次石油危機大賺一筆並開始大量採購軍備,從事後之見,此時伊拉克總統薩達姆·侯賽因(Saddam Hussein)就算不敢打伊朗,只怕已經準備打科威特了。
當然,伊朗也有與伊拉克發生衝突的充足理由。當英國控制中東地區時,由於伊朗的親德敵英,對於西南界線的阿拉伯河並沒有主權與管理權,更何況是河岸附近的油田。1975年伊朗撤回對伊拉克庫爾德獨立運動的支持,換取將國界移至阿拉伯河中線,才初步滿足了伊朗的期望。可是河中線對岸、鄰接阿巴丹港的阿巴丹島落入伊朗手中後,伊拉克唯一的商港巴士拉(Basra)、重要軍港烏門卡塞(UmmQasr)與軍事重地、煉油及石油輸出等許多重要設施存在的法奧(Fao),都在阿巴丹島炮兵與海軍的威脅之下。因此伊拉克開戰的兩大目的,就是取得阿拉伯河的完整控制權以及讓庫茲斯坦自治(併入伊拉克)。
伊朗敢如此要求伊拉克,一來是伊拉克的內亂使伊朗有機可乘,二來則是伊朗身為美國在中東的代理人,擁有的強大軍事實力:1959至1978年間,伊朗總共花了360億美元在軍備採購上,以當時武器單價不到1990年代的1/10,這是相當龐大的金額。但是 1979年回教革命後伊朗內部便陷入了混亂狀態。
此外,回教革命之後霍梅尼因宗教主張過於激烈,在1964至1978年間流亡伊拉克,並不時組織對伊朗政要的暗殺活動;但1978年伊拉克將霍梅尼驅逐出境,霍梅尼只好流亡巴黎。現在來看,這是薩達姆·侯賽因顛覆伊朗所下的一手棋,但這件事使霍梅尼對薩達姆·侯賽因怨念極深,日後霍梅尼宣稱巴勒維、美國、薩達姆·侯賽因為其“三大死敵”便是因此而來。至於宗教因素對這場戰爭發生的影響反而是意外的少,兩國的敵對政治因素始終高於宗教情感。
1979年革命之後,伊朗與伊拉克很快的發生多起國界紛爭,包括阿拉伯河通航事件。雖然伊朗從部份阿拉伯河上島嶼撤軍,但伊拉克在1980年9月17日宣布廢除1975年的邊界協定,並於9月22日對伊朗發動進攻,從此展開了為期8年的兩伊戰爭。
戰爭的發展
伊拉克進攻時期:1980年9月至11月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發動大規模空中攻擊,打算將伊朗強大的空軍一舉殲滅於地上:但是伊朗大量的強化機堡足以抵禦空襲,而且伊朗空軍很快將飛機撤往國士深處的基地,當時伊拉克主力的MIG-21/23與Su-17,續航力不如伊朗的美制F-4/14,難以打擊伊朗的主要空軍基地,伊拉克從此失去擊潰伊朗空軍的機會。
伊拉克陸軍的表現更差。此時伊朗的內政外交混亂,加上庫茲斯坦多數阿拉伯人會支援伊拉克軍,一般咸信伊拉克能在短期內獲勝。但由於伊拉克打的只是一場有限戰爭,又沒有配套的外交措施收拾戰勝後的殘局;而入侵一事反而讓伊朗人心團結成立民兵抵抗伊拉克,與薩達姆·侯賽因一廂情願的想法完全不同,戰爭一發不可收拾。
開戰時伊拉克采三路進攻,但薩達姆·侯賽因真正的目標是南路庫茲斯坦區,這裡地勢最平坦、利於大規模作戰,而薩達姆·侯賽因在此投入全部機械化兵力一半的兩個裝甲師更顯出他對此區的重視。剛開戰時伊拉克軍便成功深入伊朗國土80公里,但沒能奪取制空權對戰事產生負面影響。9月28日,伊朗AH-1J直升機重創伊拉克裝甲部隊,並在ZSU-23-4防炮車趕到前撤退,這是攻擊直升機在兩伊戰爭中第一次發威。
此區伊拉克的第一個目標,便是阿拉伯河下游出海口處的阿巴丹與柯蘭夏爾(Khorramshahr)。這兩個港口封住了阿拉伯河,阿巴丹也是中東地區最大規模的石油煉製與出口港;兩地都是國防重地且難以包圍,因此伊拉克軍必須採取強攻。進攻柯蘭夏爾時,伊拉克裝甲兵在缺乏兵種協同的情況下3周內便損失了數百輛戰車;10月24日攻下柯蘭夏爾,薩達姆·侯賽因獲得了第一個重大戰果,同時占領了半個庫茲斯坦。11月初並曾侵入阿巴丹港,此後伊拉克軍轉攻為守直到1987年。
伊朗在這段時間出乎外人意料的團結,象徵伊朗新政權的穩固;沒能攻下阿巴丹港,使得伊朗保住其庫茲斯坦區的海岸線與港口輸出入軍需物資,特別是最接近戰線的班達·霍梅尼( Bandar Khomeini)港輸入的物資,是伊朗與伊拉克進行長期消耗戰的憑藉。
伊朗反攻時期:1980年12月至1982年6月
裝甲大決戰
11月伊拉克的攻勢告一段落後,12月伊朗便展開無組織的反攻,但以失敗告終。1981年1月5日,伊朗以一個裝甲師、兩個步兵師與兩個革命衛隊(Pasdaran)步兵師,對蘇山格德(Susangerd)方向進行大規模的反攻,希望能攻破伊拉克的防線直驅柯蘭夏爾/阿巴丹,或向伊拉克南部樞紐巴士拉與阿馬拉(Al Amarah)進軍。1月10日,伊朗與伊拉克在此展開了一場戰車戰。
此次會戰雙方各為一個裝甲師,由數量大致相同的英制酋長式對抗蘇制T-62。從數據上來看,酋長式在火力與防禦力上均遠勝過T-62,僅在機動力方面酋長式較居劣勢,但也因此制了酋長的死命。連日豪雨使蘇山格德一帶已經完全沼澤化,這種地形酋長式還勉強能以低速行走;一但全速奔馳並開炮時重達55噸的酋長很快便陷入泥中,而僅40噸且履帶接地壓力低的T-62尚可作戰。雖然酋長式在4公里外擊毀了許多T-62,但無法行動的酋長式紛紛在1.5公里以內遭到T-62各個擊破,加上伊拉克的空中支援使伊朗裝甲部隊的攻勢遭到挫敗。
這次伊朗反攻作戰失利的最大因素,在於酋長式戰車的重量,使其表現不僅不如俄系戰車,甚至比總重僅50噸的M60A1還差。而戰爭中後期重量輕的PT-76和許多輪型裝甲車,就是因為在沼澤區域活動便利,活躍程度甚至超過主力戰車。
伊朗收復國土
在整個1981年間伊朗進行過多次反攻,但未能有重大斬獲;1982年3月23日,伊朗對伊拉克展開最重要的反攻。面對伊拉克的地雷、鐵絲網與壕溝,伊朗革命衛隊不怕死的少年兵以縱隊多路的人海戰術攻破伊拉克防線,造成伊拉克軍的恐懼而大規模崩潰撤退;裝甲部隊也遭到伊朗直升機封鎖。雖然伊拉克掌握空優,但由於可出擊架次不足、缺乏俯視俯射能力、沒有精導武器支援,無法對付已經滲入伊拉克陣線的伊朗革命衛隊。4月30日伊朗對柯蘭夏爾發動最後攻擊,5月24日伊朗國土大致光復。
伊朗這次反攻成功歸功於革命衛隊少年兵。伊朗在中東地區屬於貧窮國家,大量青少年無所事事到處閒晃,但是只要能集結幾十個人,得到回教僧侶(Mullahs)的允許為霍梅尼獻身,便可以成為革命衛隊的隊長,享受不錯的薪水與社會地位。因此嘗到甜頭的少年們對為國捐軀可到阿拉神所居天堂一事深信不疑,加上叛逆期青少年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勇氣,造成他們不怕死的衝鋒精神,此後這些少年兵一直就是伊朗作戰的憑藉。
伊朗進攻時期:1982年7月至1987年4月
1982年6月伊朗光復少數守備陣地外的全部國土,伊拉克也宣布從伊朗境內全面撤軍,原本戰爭應至此結束,但伊朗要求高達1500億美元的高額戰爭賠償,數倍於伊拉克年國民生產總值。回教僧侶嘗到甜頭後希望能更進一步擴大權力,霍梅尼便對外宣稱展開“聖戰”,攻下伊拉克境內什葉派的兩大聖地卡巴拉(Karbala)、那傑夫,最後是耶路撒冷;實際上,戰爭目標還是金錢與權力,而非宗教。
殺戮地帶(拉瑪丹作戰)
1982年7月15日,伊朗以6個師以上的兵力進攻伊拉克第二大城巴士拉,伊拉克則在阿拉伯河對岸的Hawiziah Marshes(殺戮地帶)陣地部署了7個師,利用巴士拉周邊的天然沼澤區和數個寬20公尺的人工水路阻擋步兵,在沼澤之後則是堅強的防禦陣地。伊朗軍渡過沼澤地帶發起夜間攻擊,大量革命衛隊卻因橡皮艇被擊沉而溺斃,支援的戰車也缺乏統一指揮被逐一擊潰;天亮後伊拉克空軍與Mi-24再消滅伊朗殘餘兵力。28日伊朗撤退時損失了27000人與300輛戰車,殘餘的裝甲部隊幾乎全被消滅,而伊拉克僅損失約5000人,並成功防禦伊朗的攻擊。
進攻巴格達(伊本阿格作戰)
接著伊朗轉向哈那金與曼達里(Mandali)方向進攻,打算直接沖入100公里外的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由於這兩個城市以西便是無險可守的大平原,因此伊朗宣稱是“最後的作戰”,當時西方分析家也注意伊朗這次的攻擊:但是此區東邊是海拔2000至5000公尺的高山不利部隊運輸通行,伊朗只能慢慢集中兵力。互相進行炮戰一個月後,10月1日伊朗以5個師(約10萬人)展開夜襲,卻因意圖暴露被伊拉克炮火封鎖在山地隘道間,還阻擋了前方部隊的補給運輸,加上持續的空中炸射使伊朗的攻勢在一個月後無疾而終。不過縱使伊朗奇襲成功,幾近全滅的裝甲部隊到大平原上能否如願攻下巴格達,只怕還是個未知數。
南部的決戰(摩哈拉姆作戰)
這次的失敗使伊朗將目標轉移至阿馬拉周邊地區。阿馬拉位在底格里斯河東側,戰略地位重要已不需渡河即可攻下,而每年10月19日起什葉派便進入一個月的主要宗教紀念日,這時正是煽動伊拉克南部什葉派起事、與伊朗軍裡應外合的大好機會。不過伊朗地下工作人員的煽動失敗,伊朗遂決定11月1日晚上展開奇襲,6日便進入伊拉克國境。但由於伊朗軍缺乏車輛後勤不繼,伊拉克則仗著的裝甲部隊反擊和空中支援反擊,戰線因此膠著。
長期消耗戰
事後伊朗檢討三場失敗戰事發現,集中一點攻擊對伊朗不利,但廣範圍攻擊時,兵力居劣勢的伊拉克軍卻很難應付大量步兵的奇襲,伊朗便可蠶食伊拉克陣地。因此,這段時間伊朗的戰略指導方針是:一、以數量優勢進行廣正面攻擊,使伊拉克備多力分;二、攻勢重點放在伊拉克南部不利於裝甲部隊運動的濕地,並切斷巴格達-巴士拉公路,使得伊拉克南北無法聯絡。
1983年2月6日,伊朗展開代號為“曉”的作戰,動員45000名正規軍與10名萬以上的革命衛隊/民兵,從曼達里到巴士拉間對伊拉克進行廣正面攻擊,攻擊重點指向阿馬拉。作戰初期頗有斬獲,一度深入伊拉克國境10公里並占領3個基地,但在Mi-24與伊拉克空軍129批次的波狀攻擊之下,伊朗的攻勢為之頓挫。4月10日再發動曉作戰第二波作戰,伊拉克則再投入兩個師阻擋伊朗的攻勢。
雖然這次伊朗還是以失敗收場,但卻是兩伊戰爭新形勢的開始。這次伊朗軍只剩一個裝甲旅投入戰局,而且部隊的裝備、素質都比過去更差;可是為了應付伊朗的廣正面攻擊,伊拉克也被迫動員兵力,對於人口較少的伊拉克相當不利,可以說正中伊朗下懷。其次,1982年伊朗的攻勢均只持續半個月到一個月便自動退兵,然後進行外交喊話;但曉作戰的攻勢卻持續甚久,攻擊地點也不斷變化。這主要是連回教僧侶們都體認到,以伊朗的軍力只有進行長期消耗戰才有希望讓伊拉克屈服。
這些作戰不管規模大小,通常沒有明顯的戰果,戰線還是停留在雙方國界附近。但隨著時間的推進,伊朗人力上的優勢逐漸突顯,伊拉克前線的壓力日漸沉重;1985年的巴多魯作戰伊朗利用快艇與直升機搶渡沼澤地首次渡過底格里斯河,縱使後來遭到逐退,但這對伊拉克而言無疑是個不祥的預兆。
法奧的淪陷
1986年2月9日晚上伊朗對阿拉伯河南端的法奧進行奇襲,雖然伊拉克早已部署強大兵力,但法奧還是在一夜中陷落。伊拉克突然失去了出海口與反艦飛彈陣地,外海鑽油平台上的雷達站也使通信一度中斷,對伊朗的海上封鎖一夜之間陷入崩潰局面。
伊拉克高層立即派軍馳援,但法奧位於沼澤地帶幾乎難以進行道路外機動,而伊朗利用占領的陣地部署了大批陶式飛彈,使伊拉克增援部隊無法前進。空軍的進攻也遭到伊朗高密度防空火力網的攔截損失慘重,特別是剛部署的美制鷹式飛彈總計打下了87架伊拉克戰機;伊拉克海軍出口又被水雷封鎖,加上伊朗空軍大舉支援作戰,伊拉克軍第一波反擊敗退。
3月間伊拉克集中裝甲部隊與空軍再度反攻法奧,但結果還是相同;不過這時有一項對後來影響最大的措施,就是由伊拉克陸軍精銳人員與裝備組成的“共和國衛隊”做為伊拉克陸軍的總戰略預備隊使用。雖然共和國衛隊並沒能收復法奧,但在後來包括波灣戰爭中都發揮了重大功用。有趣的是,最早的共和國衛隊為保障對伊拉克與薩達姆·侯賽因的忠誠,全隊均由“伊拉克什葉派人”所組成。
這次伊朗成功的主因,一部份是伊拉克軍久戰之後戰力與士氣均在降低當中,但最重要的還是美國里根政府時代出名的“伊朗門”事件,使伊朗購得大量美制兵器與維修零件,獲得開戰以來最強大的火力;若無這些兵器,伊朗縱使可以打下法奧,但後續要阻止伊拉克裝甲部隊與空襲的可能性並不高。
除此之外,從1982年起伊拉克掌握的相對空中優勢,在這次法奧攻防戰中沒有能發揮作用,也是值得討論之處。通常機動防炮車的位置都在裝甲部隊的後方5至10公里,非機動性的防空武器則會擺在更後面;但1986年時法奧的陣地固定,所以機動性不佳的區域防空飛彈可以部署在緊鄰地面部隊的後方,防空範圍延伸到地面部隊前方數十公里;低空防空火炮仰賴陣地保護,也可以伴隨戰鬥部隊存在於最前線。防禦範圍縮小時,各種防空武器的有效作戰範圍必然高度重疊,構成嚴密的防空火網。
伊朗雖然成功打下了法奧,但是無法一舉消滅伊拉克軍使得法奧伊朗守軍腹背受敵,再度陷入消耗戰局面;此外,伊朗的補給來源只能仰賴班達·霍梅尼港,在伊拉克空軍不斷的轟炸了嚴重影響補給品的支援速度。不過這次作戰的成功可以說改變了兩伊戰爭的均勢局面。伊朗方面引進了新武器,士氣正處在最高狀態;伊拉克軍則從上到下都瀰漫了悲觀氣氛,而且與伊朗相比伊拉克人力動員已近極限,戰局似乎是已經註定了。
卡巴拉作戰
緊接著伊朗以1987年3月結束戰爭為目標,展開以聖地為名的“卡巴拉作戰”。伊朗仗著AH-1J、陶式飛彈等美制武器加上4倍於伊拉克的兵員,在梅黑蘭重創伊拉克裝甲部隊,但在伊拉克空中支援與共和衛隊反擊下還是沒能擴大戰果,戰局再度僵持。1986年底伊朗展開了一連串針對巴士拉進行的卡巴拉4號、5號與8號作戰,伊拉克的殺戮陣地並一度遭到突破,讓人以為戰爭即將結束:但此時的伊朗其實已是強弩之末。
伊朗門事件得到的大量武器後勤不繼、出勤率減少,2008枚陶式與235枚鷹式飛彈也已經消耗殆盡,更糟的是人海戰術所造成的持續性消耗使伊朗經濟瀕臨崩潰。同時,回教革命後伊朗執行嚴苛的回教戒律使一般人難以接受,加上革命衛隊的橫行霸道和戰爭造成的劇烈通貨膨脹均使得伊朗人民普遍厭戰。對此伊朗開始進行大規模反美宣傳,宣稱是美國在背後支持伊拉克作戰,但這彌補不了伊朗物質戰力已經嚴重不足的事實,戰爭的潮流開始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