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2zt |
送交者: mm過來人 2002年07月12日17:13:31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
九.中國出兵決策進程 如果真實行集體領導,這仗未必打得起來。毛澤東說過,在出兵朝鮮的問題上,中央同意的人只有一個半。宣傳說原定林彪帶兵援朝,他怕死裝病躲到蘇聯養病。其實林彪早在遼瀋戰役就是帶病指揮的;1950年3月13日病重得連走路都困難,經毛澤東親自批准離開前線赴京治療,無療效才於9月轉蘇聯治療的。後來揭發,某將軍說抗美援朝是毛主席給金日成送禮,林彪說:“這個禮也送得太大了!”可見他未必是怕死,而是不同意出兵。 也並非只是他有不同意見,東北王高崗開始也是反對派。喬冠華回憶:周恩來曾極力主張避免加劇國際緊張局勢,但毛澤東主席堅持採取更強硬的路線。從一開始毛主席就傾向在朝鮮進行干預,周總理放棄了己見,同意了毛主席的主張。 1950年8月上旬在中南海紫光閣軍委討論援朝的會議上,粟裕將軍認為是朝鮮人未按預定計划行事。後來他也因病未赴東北邊防軍總司令的任命。賀龍認為北朝應由蘇聯負責,為什麼要把中國扯進去?葉劍英認為同美國開戰,我們的一切建設計劃都要成為空談,只有祖國安全受到威脅才可介入。即使是彭德懷也認為“不可輕舉妄動”。並以蘇聯援助和出空軍為條件。朱德打哈哈:“唇亡齒寒”。這正是毛澤東的理由。 其實毛澤東開始也不想介入這場戰爭,兩次拒絕了金日成的請求。但為向斯大林效忠,他以後還是積極的。此時美國佬並未越過“三八線”,毛已明確告訴莫斯科,照目前的情況,靠北朝鮮自己恐怕是趕不走美國人的,一定要加上中國的力量。即使是彭德懷到瀋陽接粟裕任後,13兵團等集結在東北,還是按兵不動。9月27日斯大林主持蘇共政治局開會,分析認定金日成已無力扭轉戰局,請中國人到朝鮮是必要的。電告金向中國求援,但“不要提莫斯科” 。28日金開會討論斯大林的提議,一致同意求援,但企望蘇聯援助。29日金又同蘇聯大使探討,他仍不太想求中國,萬般無奈之中,只得聽從斯大林的提議。 10月1日凌晨2:50斯大林收到金日成的求援信,請蘇聯出兵,“如果由於某些原因不可能做到這一點時,請幫助我們在中國和其他人民民主國家組織國際志願部隊,給我們的鬥爭以軍事援助。”十分鐘之後斯大林發電報催促中國出兵。明明是他叫金日成向中國求援的,卻謊稱“關於此事,我沒有也不打算透露給我們的朝鮮朋友”。 金日成的求援信與斯大林的電報同日收到,毛即招周恩來、朱德、劉少奇開緊急會議,除毛外其他人都很猶豫。決定次日召開政治局會議,毛即起草了給斯大林的、也就是許多文章中講到的10月2日毛澤東決定15日出兵的電報。其實此電並沒有發出去。理由是:1.此電底稿上無楊尚昆等經辦人簽字,如發電,這是必須的;2.蘇方檔案里無此電文,卻有那份不出兵的電報;3.假如發電出兵,10月5日斯大林致毛澤東一份長電,細說美國不可能進攻中國,出兵有利無害。既然毛已定15日出兵,斯大林也不用又是激將又是規勸講那麼多廢話了。4.蘇聯大使報告說中國人變卦了。 10月2日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毛沒有想到幾乎所有的領導人都持懷疑或反對態度。特別是軍隊將領們幾乎都對同美軍作戰表示沒把握。毛澤東在會上說:“你們說的都有理由,但是別人危急,我們站在旁邊看,不論怎麼說,心裡也難過。”可見直到此時高層仍未提到我國受到威脅,意見還是很多的。毛本人也只是認為“別人危急”,並不是我國受到威脅。於是毛只得停發擬好的出兵電報,真正發出的卻是叫蘇聯大使羅申代發回去一個暫緩出兵的電報:“ 您1950年10月1日的來電已經收悉。我們原計劃當敵人進到三八線的時候派幾個師到北朝鮮為朝鮮同志提供援助。然而,經過全面考慮,我們現在認為採取這樣的行動可能會造成極其嚴重的後果。”“中共中央的許多同志認為對此表示謹慎是必要的。”“因此現在最好是忍耐,不出兵,積極積蓄力量,與敵人發生戰爭時這樣做將更為有利。”但他表示:“關於這個問題尚未作出最後的決定,這是我們的初步電報。”這份電報斯大林收到並存檔。 4日彭德懷到京,表示如“蘇聯完全撒手,我們裝備差得很遠,只好讓朝鮮亡國,是很痛心。 ”毛提出:“如果蘇聯援助得多一些、快一些,我們的裝備改善得好一些,這場仗是不是能打?”彭答,解決得好,空軍能掩護我們,可同美軍較量一下。毛極高興。10月5日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有彭的支持,氣氛改變。決定:一方面成立志願軍,作好參戰準備。另一方面派周恩來、林彪(已在蘇聯)去見斯大林,把出兵與否兩種利弊,徵求斯大林的意見。 同日蘇共政治局開了一天會,確定:不惜一切代價,哪怕放棄北朝鮮也要避免直接與美國發生衝突。(這就是斯大林的決心。)並決定,撤出蘇聯在朝鮮的一切機構和人員。會後,斯大林立即致電毛,勸說中國出兵。他稱:美國現在沒有打大仗的準備;日本也沒有能力幫美國打仗;因此,美國將不得不接受調停,從而無法將朝鮮作為他的軍事基 斯大林這個騙子,蘇共剛決定寧可丟掉北朝鮮也決不與美國發生衝突。他一邊下令撤出蘇聯在朝鮮的一切機構和人員,一邊天花亂墜地騙中國出兵,自己躲在幕後。問題在於,毛澤東信他,正是這份電報,促使毛堅定了出兵決心! 中國文革時,金日成還說過,中國是因斯大林威脅才被迫出兵的。那時,在他的授意下,許多志願軍烈士的陵墓被毀。而還在戰爭進行中,直至戰後,中國人民解放軍編進朝鮮人民軍的朝鮮族高級將領,基本上全部被清洗。如李權武、方虎山等四野猛將。回到朝鮮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作者鄭律成,不得已向周恩來求助,周恩來親自出面才得以返回中國,逃過一劫。這就:“用鮮血凝成的戰鬥友誼”的真實寫照! 其後,10月6日最高軍事會議決定周恩來赴莫斯科向斯大林匯報,拿着出兵與不出兵兩種方案。但7日毛卻自己答覆斯大林,同意他來電的觀點並確認出兵且增至九個師。同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統一韓國的決議,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 8日毛澤東發布命令:(一)為了援助朝鮮人民解放戰爭,反對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們的進攻,藉以保衛朝鮮人民、中國人民及東方各國人民的利益,着將東北邊防軍改為中國人民志願軍,迅即向朝鮮境內出動,協助朝鮮同志向侵略者作戰並爭取光榮的勝利”此令已明確出兵目的是“援助朝鮮人民解放戰爭”,為了社會主義陣營的利益,並非認為中國受到威脅。正因此,才堅持要蘇聯出武器、出空軍。假如我國真的受到威脅,高層還有反對出兵的意見;且要蘇聯出武器、出空軍,豈不是開玩笑?!難道那些出生入死打出這片江山的元勛們,還不如這些搖筆桿子的御用文人愛國? 令人失望的是,9日周恩來拉上林彪見斯大林時,他卻不打算出動空軍了。於是周恩來一 11日斯大林、周恩來聯名致電毛:蘇方軍援滿足,空軍至少兩個半月才能做好準備。由於斯大林堅決不出空軍,12日毛立即致電彭:“10月9日命令暫不執行”、“不要出動”。同日,周恩來與斯大林確定,放棄北朝鮮,讓金日成流亡到中國去。史蒂科夫傳達後,金日成痛苦地表示照辦。 10月13日政治局緊急會議,討論的結果是決定儘快出兵,但軍備要租借、蘇聯空軍必須兩個半月內出動。10月14日在得到斯大林答應所給軍備可以用信用貸款支付,並將出動16個團的噴氣式飛機掩護後,毛同日決定19日出兵,但只到平壤、元山以北,“等候蘇聯空軍的到來,然後再打。”15日15時毛致電彭:“17日出動”。接着斯大林又變卦,兩個半月後,蘇聯空軍也只到東北不進入朝鮮!17日17時毛急電彭,推遲出兵並立即返京。18日緊急會議終於正式決定19日入朝作戰。我們的軍隊還是在沒有制空權的極度困難條件下,聽從斯大林的指揮,開到朝鮮為斯大林和金日成同美國佬拼命去了。
我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出兵一個多月就打:“三八線”了。到二次戰役結束,我軍共殲敵51000人,其中聯合國軍近三萬人,收復“三八線”以北全部領土。全世界輿論一片譁然,中國的國威、軍威如日中天!布萊德雷稱:“朝鮮戰爭出乎預料地一下子從勝利變成了丟臉的失敗---我軍歷史上最可恥的一次失敗。”而美國着名軍事評論家米德爾頓則說:“無論就軍事還是政治而言,中國人都是勝利者。中國軍隊達到了出奇制勝的目的。”“在政治上,這次勝利確定了中國在亞洲大陸上的主要軍事強國的地位,因而增強了北京在整個地區的影響。” 當時彭德懷認為美國不可能退出朝鮮,我們也不可能把美國趕出朝鮮。且我軍傷亡也很慘重,僅九兵團就減員四萬。特別是在沒有制空權的情況下,後勤損失嚴重,幾達40%。汽車也嚴重損失,補給困難。12月8日他致電毛,建議:“擬在三八線以北數十里停止,讓敵占三八線,以便明年再戰殲滅敵主力。” 如果實施彭的建議,我們將是完勝!因為美國已識破斯大林的伎倆。12月下旬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確定下的國策是:“最大的危險仍在歐洲。美國必須在那裡部署大量軍事 1950年12月29日,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給麥克阿瑟一個秘密指示,要求他準備戰線一旦不保,務必將部隊安全撤出朝鮮。1951年1月13日,儘管中國軍隊占領了漢城並推進到37度線;杜魯門依然親筆寫信給麥克阿瑟,強調上述命令,甚至撤到濟州島也不打算增兵了。這使麥克阿瑟極為憤怒,他最終因反對此令而下台。而如果按照彭德懷12月8日的請示電報,這仗應該不用打了。 11月28日伍修權將軍率中國代表團在聯合國發表了引起轟動的演說後,12月7日13個亞非國家提議停火。但毛澤東並沒有隻以恢復北朝鮮為目的,這在他於1951年1月19日批示中已清楚表明了:“我軍必須按照新的情況進行各項準備,採取新的戰術,以求解放全朝鮮。”而毛澤東顯然是在聽斯大林的:12月4日,王稼祥大使回國前問葛羅米柯:“從政治角度看,中國軍隊在成功地繼續進攻的情況下,是否應當越過叄八線?”葛回答:“鑑於當前朝鮮的形勢,提出‘趁熱打鐵’這句古老的諺語是十分恰當的。” 12月7日斯大林否定了維辛斯基應當停火的意見,蘇聯政府答覆中國政府對停火的請示時,明確指出,目前的停火建議,多半只是美國因美軍的失敗而採取的緩兵之計。在解放漢城之後,再考慮停火問題。而蘇聯駐朝大使12月中旬則直接指責彭德懷未立即發起新的進攻。斯大林此時極力主張把美國從南朝鮮趕出去,他為駁回彭德懷的建議,主動答應提供2000輛汽車。 12月13日毛澤東接到斯大林指示後電令彭德懷:“我軍必須越過三八線。如到三八線以北即停止,將給政治上以很大的不利。”彭德懷私下說:“導師被勝利陶醉了。”彭德懷的頭腦是清醒的,他雖於19日致電毛:“得13日復電後現已遵示越三八線作戰”卻並無行動。12月 22日中國拒絕了13國提出的停火提案。經幾次往來電報應答,直至12月28日20時的電報中,彭還說:“在部隊中動員,強調越過三八線的政治意義(實際上政治意義不大),占領三八線後又不要三八線,還須作一番解釋。”委婉地表達自己的看法。毛29日復電再次強調越過 “三八線”,並責怪彭:“從十二月初起整個冬季我軍都在休整,沒有動作”。他只能接受毛澤東的命令。後來彭德懷挨斗時,這也是他的主要“罪狀”之一。 12月31日,中國軍隊跨過“三八線”拿下了漢城,儘管一下子把軍力從原來的二十多萬增加到135萬,並打到37度線附近,終於力不從心。第3、4、5次戰役並非什麼勝利,而是根本得不償失!毛澤東企望在朝鮮殲滅美軍一個甚至六個整師,結果連一個美軍整營都沒能全殲,反倒是我軍180師被全殲。中國軍隊的重大犧牲全是跨過“三八線”以後付出的!此前犧牲的團以上幹部28人,其中師級以上僅58師參謀長胡乾秀一人。此後犧牲團以上幹部187人,師以上24人,包括20軍後勤 部長喻求清、39軍副軍長吳國璋、後勤部副政委邱世清、67軍代軍長李湘、23軍副軍長饒惠譚、20兵團保衛部長馮建屏、50軍副軍長蔡正國。創下解放軍歷史上最慘痛的戰例。我軍被俘人員80%是在第五次戰役中被俘的。本來是我軍把美軍打“三八線” ,結果成了美軍把我軍打回並打過了“三八線”,形成實際控制線。最終也只能在這條實際控制線簽訂停戰協議。這樣,原本已到手的勝利,就此變成了悲壯。我們可以閉着眼睛說三、四、五次戰役都取得偉大勝利,只是任何有理智的人都不難看出,這勝利確實經不起推敲。
朝鮮戰爭中,曾經有過一次很熱鬧的“細菌戰”風波。 到1952年初,蘇聯顧問警告中朝方面,美國可能在朝鮮使用細菌、化學甚至原子武器。1月2 8日,志願軍總部報告:美國飛機在朝鮮並偶爾飛越中國青島,散布天花病菌,這是當時爆發的霍亂、瘟疫及其他傳染病的原因。中國政府立即命令調查取證,還派傳染病防治人員赴朝。2月18日,志願軍總指揮聶榮臻致毛周等報告,稱美軍在朝鮮前線空投蜘 3月4日,美國國務卿艾奇遜聲明:“我想清晰、明確地指出,這些指責是完全錯誤的。聯合國軍過去沒有,現在也沒有使用任何種類的細菌戰。”並要求指控美國使用細菌武器的國家,允許國際紅十字會前往調查。作為答覆,周恩來聲明:2月29日至3月5日,美軍飛機68批、 448架次在中國撫順、新民、安東、寬甸、臨江等地散播帶菌昆蟲。並宣布:凡俘獲美國空軍從事細菌戰的人員,一律作為戰爭罪犯處治。中國以及蘇聯集團各國,立即掀起了抗議浪潮,西方世界也立即沸沸揚揚。(但到最後,美軍俘虜“承認”從事了細菌戰的二十多名空軍人員,卻沒有一人受到“戰爭罪犯”的指控,似乎人們已經忘記這回事了。而這些被俘人員回到美國,其中就有立即召開記者招待會,講述被迫說謊的經歷。) 3月11日,艾奇遜再次否認並直接請求國際紅十字會在有關國家和地區進行調查。12日,按照國際慣例國際紅十字會接受請求,並馬上向中國、朝鮮提出申請,希望得到合作。印度政府表示同意對此項調查提供必要的幫助。聯合國軍總司令李奇微憤怒地否認了所有指控,稱: “設計出這些指控,明明是為了掩蓋共產主義者在對付一年一度普遍發生在中國和北朝鮮的傳染病的無能和及時救助犧牲者工作方面的無能”而北韓政府進一步宣告,美軍在朝鮮散布細菌達800多次,範圍達40多個郡。對於美國在中國東北和北朝鮮如此廣大地區、如此頻繁地從事細菌戰的行為,是根本不可能保密的。而且,作為受害一方,接受國際權威機構調查取證,乃是極為有利的。但直至4月10日,聯合國秘書長、國際紅十字會各四次分別向中朝呼籲准予入境調查都沒有得到答覆。國際紅十字會宣布,到4月20日仍無答覆將被視為拒絕。至3 0日也無任何答覆,國際紅十字會宣布停止這項調查的努力。這也就意味着不認可任何細菌戰的指控,這種實際上的否認,是權威性的。為了使指控具有說服力,一方面中朝雙方通過新聞媒介對國際紅十字會進行肆意貶損。如新華社便稱:國際紅十字會的行為表明它對美帝國主義的邪惡的共謀和恬不知恥的阿腴。我們顯然忘記了,我們正是求助於國際紅十字會在中國的調查,才確認了日本法西斯731部隊在中國的野蠻細菌戰罪行的!另一方面,則由蘇聯 組織社會主義陣營的組織進行調查。還發表了22名美國空軍被俘人員的“認罪書”。這個故事很長,不再細數。直至2000年,權威出版物仍在敘說細菌戰的故事。 1998年1月,日本《產經新聞》刊登了原蘇聯存檔的、關於“細菌戰”的12份絕密文件。現在摘錄其中五份: A. 文件二:蘇聯內務部反間諜局副局長、原朝鮮公安部顧問格魯霍夫1953年4月13日致蘇聯部長會議副主席貝利亞的備忘錄:“1952年2月,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收到來自北京的消息,說美國人在朝鮮和中國使用了細菌武器。對此,他們(中國人)打算發表聲明。在北朝鮮政府的堅持下,北朝鮮外交部決定首先發表他們自己的聲明。北朝鮮外交部聲明的俄語文本,出自蘇聯駐北朝鮮大使館的顧問佩圖霍夫之手,是與先前中國政府的一個聲明相符合的。北朝鮮人聲稱,美國人可能在他們國家的幾個地區重複引發了瘟疫和霍亂。為了證明這些罪行,北朝鮮人和我們的助理顧問一起,設定了偽造的爆炸現 B. 文件五:蘇聯部長會議副主席貝利亞1953年4月21日致馬林科夫和蘇共中央委員會主席團的備忘錄:“1952年3月,國際民主法 學家協會的代表團抵達朝鮮前夕,蘇維埃民主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部部長伊格納季耶夫收到格魯霍夫---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部顧問和斯米爾諾夫 ---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內務部顧問(給傑尼索夫---英文原注)的備忘錄。此備忘錄涉及下列事實:在蘇聯駐朝鮮人民共和國大使,朝鮮人民軍顧問主席拉祖瓦耶夫的幫助下,為了指責美國在朝鮮和中國使用細菌武器,偽造了兩處假的細菌感染地區。兩名朝鮮人被判處死刑,並被關押在一個小茅舍,感染上細菌 C. 文件七:蘇共中央委員會主席團會議1953年4月24日第六號議定書 D. 文件八:蘇共中央、部長會議主席團決議,關於給蘇聯駐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使庫茲涅佐夫和蘇聯在朝鮮人民共和國事物負責人祖茨塔夫的信,1953年5月2日。“致毛澤東:蘇聯政府和蘇共中央被誤導了。新聞媒體傳播的關於在朝鮮使用細菌武器的信息,是建立在錯誤的信息基礎上的。這項對美國的非難指控是偽造的。 給予的勸誡:終止新聞媒體有關美國在朝鮮和中國使用細菌武器這一題材的報道。 考慮接受下列行動步驟。這個步驟是:中國(北朝鮮)政府在聯合國聲稱,4月23日聯合國大會關於在中國(朝鮮)領土上調查美國使用細菌武器事實的決議不合法,因為這項決議的通過沒有中國(朝鮮)代表的參與。這樣做的原因是,(韓戰中)沒有人使用細菌武器,所以沒有理由調查。 以一種策略的方式提出,在國際組織間和聯合國機構中不要再繼續討論在中(朝)使用細菌戰問題。 參與假造所謂使用細菌武器的‘證據’這一行為的蘇聯工作人員,將受到嚴厲的懲處。” E. 文件九:蘇聯駐中國大使庫茲涅佐夫向莫洛托夫匯報他向毛、周轉達蘇共中央和蘇聯政府決議時的情況。“依照蘇聯部長會議通過的1953年5月7日第1212 487號決議,蘇聯駐中華人民共和國使節顧問瓦茨可夫肩負蘇聯政府授予的使命被送往北京和平壤。 195 這幾份文件已經足夠說明“細菌戰”究竟是如何被炮製出來的。另一份文件是蘇聯駐朝鮮事務負責人的報告。金日成稱病派出他的副手接受傳達。他的副手稱:當時那樣做是有
美方從退到“三八線”以後就開始就尋求停戰,用艾奇遜的話說:“我們就象一群獵狗那樣到處去尋找線索。”艾奇遜沒有撒謊,他先後派人在紐約、巴黎、瑞典分別找蘇聯外交官試探停戰談判,斯大林看到志願軍正向南韓挺進,不予理會。艾奇遜再派人到香港試探也沒能成功。最後找到前美駐蘇大使喬治.凱南。1951年5月31日,儘管美軍正在勝利進軍,美國外交官凱南仍私下會晤馬立克,不理會他的打岔,直截了當地告訴他美國準備在聯合國或在任何一個委員會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與中國共產黨人會面,討論結束朝鮮戰爭問題。 遺憾的是,此前於5月16日開始的五次戰役第二階段遭到李奇微的防守反擊,到月底已成敗局。180師就在此役被全殲。假如不是彭德懷果斷決定我軍後撤,損失將更慘重。現在中國和北朝鮮的秘密檔案均未公布,但顯然戰場局勢極其嚴峻。 6月3日金日成到北京與毛、周商量。緊接着戰勢進一步惡化,毛、金討論後也只能考慮停戰問題。斯大林不想停戰,他於6月5日致電毛:"持久的戰爭第一能夠使中國軍隊在實戰中學習 現代戰爭;第二將會動搖美國杜魯門政府和打破美英軍隊的軍事神話。”他說,由於幾度後撤,志願軍的士氣出了問題。“如果不準備和不實行對敵人的重大打擊,消滅其叄四個師,就不可能消除這些不健康的情緒。”毛決定派高崗和金日成同赴蘇。但到6月10日美軍已反攻到了“三八線”以北汶山、金化一線。6月11日,美軍攻占鐵原、土耳其旅攻占金化;韓國第一軍攻克杆城、進逼高城。6月13日高崗提出以“三八線”為界,舉行停戰談判時,斯大林說:“你們現在打得很好,為什麼要停戰?害怕打下去的是美國人,不是我們。我了解美國人的心理,你們打死一名美國兵,他們多往國內送回一具棺材,他們國內反對這場戰爭的壓力也就越大,最後要停戰的一定是美國人”至此,美軍“絨毛河作戰”所有目標均已實現。 毛澤東同日致電彭德懷:“敵占金化、鐵原後動態如何,我軍能否在該線至金城、平康、兔山線之間阻住敵人,我軍部署如何,極念。”可見當時軍情緊急的狀況。當高崗和金日成一再強調困難之後,他不得不說:“如果你們一定要停戰,那就試一試吧。”並致電毛澤東: “我們認為,現在停戰是件好事。”此令一下,毛立即決心停戰,馬上致電高、金與斯大林協商停戰的辦法:“現在由我們自己提出這個問題對朝鮮和對中國都是不適宜的,因為在最近兩個月內朝鮮軍隊和中國志願軍都得採取防禦態勢。”“最好這樣做:1.等待敵方提出; 2.最好由蘇聯政府根據凱南的聲明向美國政府試探停戰問題。” 到6月15日美軍“打樁機行動”完成,奪取了三八線北側全部預定的有利地形目標。假如不是美國政府下令,而按美軍將領的主張,他們一直打到平壤--元山一線並非很難之 6月23日奉斯大林之令,馬立克在聯大演講中說:“蘇聯政府相信,在朝鮮的交戰當事者之間開始進行停戰談判的良好時機已經到來”,“交戰雙方應該談判停火與休戰,雙方把軍隊撤離三八線。”馬立克剛說完,當天下午杜魯門即聲明:“我們現在準備參加在朝鮮和平解決戰爭的談判,就象我們一直準備做的那樣”6月25日《人民日報》稱:“馬立克的提議是公平而又合理的。”“中國人民贊成馬立克的和平建議”。蘇聯裝成局外人,又立了一回牌坊。 6月30日李奇微奉美政府命令提出停戰談判的要求,7月1日金、彭立即復電同意。而半年前無論何方人士提出停戰談判,我們都是一概拒絕的。1951年7月10日開始談判,由於斯大林有令:“實行強硬路線,不能有急於結束談判的表現”。而毛所定的邊打邊談拖住美國佬,恰是蘇聯最希望的。斯大林說“毛澤東是對的。這場戰爭傷了美國的元氣。”“對美國必須強硬。中國同志必須了解,如果美國不輸掉這場戰爭,那麼中國永遠也收復不了台灣。美國人是一批商人,每個美國兵都是投機商,都做買賣。德國人20天就占領了法國,美國兵已經打了兩年了,卻對付不了小小的朝鮮。這算什麼實力?” 兩年多談不成。1953年3月5日,斯大林死了。莫洛托夫馬上提出停戰備忘錄。認為以往有幾次停戰機會,都不重視,這是一個錯誤!現在到必須立即停止這場戰爭的時候了。蘇聯新領導通過了此備忘錄,給毛、金的信指出:繼續執行原來的路線“是不正確的”,要主動停戰。 周恩來奉命於3月21日飛抵莫斯科,同蘇聯新領導談停戰方案問題。蘇聯新領導明確表示不同意再打,我方一直堅持要美方退回“三八線”及全部遣返戰俘,結果熱臉貼上了冷屁股,蘇共新領導叫讓步,金日成也不想再堅持了,提出無論如何都要簽停火協議。毛自己後來也說:“如果再打八個月,我們可以打垮他們的全部陣地。假如在這之後進行和談,我們可以爭取得更有利的條件。可是,這個時候斯大林逝世了,蘇聯同志不要打下去了,因為要解決他們內部的問題。金日成同志也不要打下去了。”當年7月27日,停戰協定簽字。 以上可見,朝戰自始至終,毛澤東是完全聽命於斯大林的,停戰也是蘇聯決定的。所謂毛澤東自主決定抗美援朝,完全是不顧事實的強詞奪理。明擺着的是,一手策動這場戰爭的蘇聯,儘管沒有達到擴張目的,但成功地把中國推上了反美第一線,自己坐山觀虎鬥,不但不費一兵一卒削弱了美國,使中、美從對立變成了仇視;而且要按國際市場價格賣武器給中國,其中甚至有美國援助蘇聯反抗法西斯的軍火,發了一筆橫財。甚至由中國支付他們在朝鮮的記者費用;還要扮演局外調停人的角色,在國際舞台上唱高調!蘇聯可算朝鮮戰爭中唯一的贏家,不用參戰的贏家。
其實,中蘇論戰時,毛澤東親自審定的《戰爭與和平問題上的兩條路線》(五評)中,已經道出了中國出兵朝鮮戰爭的原委:“寧願自己承擔必要的犧牲重擔,站在社會主義陣營的最前線,而使蘇聯處於第二線。”這是一個陣營的問題,連毛澤東自己都承認“使蘇聯處於第二線”是出兵的實質。我們許多作者卻在那裡自以為英明地嚷嚷,搞出個“國家安全受到威脅”論來,甚至有人還稱:此仗在朝鮮打要比在中國打要好。確是淺薄得可以! 毛澤東要“一邊倒”,得給斯大林送點禮。後來,毛澤東和周恩來都說過,正是因為抗美援朝,斯大林才承認我們是真正的馬列主義。這才是問題的實質:要被承認是真正的馬列主義者。 為什麼不能一邊也不倒呢,中華民族不是要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嗎?國民黨倒向美國, 莫洛托夫說,成功的外交勝過幾個集團軍。毛澤東根本不知此理,他只知道槍桿子裡出政權,並一心充當反帝急先鋒。 不錯,美國佬扶蔣反共。而蘇聯曾把大批日軍裝備交給中共,並限制蔣軍進東北,幫了大忙。知恩圖報也屬情理之中,但打這一仗終歸不是為我們自己。“保家衛國”不如叫“保蘇衛朝”還更貼切些。而且,正是這個“保家衛國”,一度被金日成利用,說中國出兵完全是為了自己的安全,並非是為了幫助朝鮮。 我們至今沒有朝鮮戰爭犧牲的準確人數,1951年3月1日在我軍節節勝利時毛澤東致電斯 但對於獨裁者而言,死人的事是經常發生的,無所謂。斯大林在德黑蘭會議上就坦然地說“ 死一個人是場悲劇,死幾千人就變成統計數字了。”1942年他還告訴丘吉爾,他的紅色恐怖時期不象外界所傳殺了五百萬人,而是“一千萬農民被處理掉了”。毛澤東在中共八大二次會議上說,中國即使死掉叄分之二人口,幾個五年計劃也就發展起來了,而資本主義則會全部滅亡。這樣換來永久和平,不是壞事。他給赫魯曉夫的信中還說:“為了最後勝利,滅掉帝國主義,我們願意承擔第一個打擊,無非是死一大堆人”罷。更有甚者,他在莫斯科共產黨會議上說:“極而言之,死掉一半人,還有一半人,帝國主義打平了,全世界社會主義化了,再過多少年,又會有27億,一定還要多。”金日成當然也不會為二百多萬朝鮮人的死有任何不安,只要他的獨裁統治能保住,那就是偉大的勝利。 宣傳說,我們粉碎了敵人的幻想,迫使美帝不得不在停戰協議上簽字。事實又如何呢? 美方出爾反爾堅持的實際控制線代替了我方堅持的“三八線”;美方的自願遣返代替了我方堅持的全部遣返,14235名志原軍戰俘拒絕遣返,絕大多數去了台灣。(哭笑不得的是:老美說,既然 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戰俘自願去台灣,也就是回到了中國。遣返回大陸的6670名戰俘全都受到迫害,直到1980年9月27?中發(80)74號“文件”後才陸續平反。我們自己用行動證實了美國佬當初“毫無根據的謊言”。)相反,美國的要求卻幾乎全兌現了。談判的每一次進展,都是我方讓步取得的。 毛澤東後來也說,朝鮮停戰協定就是妥協。難道這就是“迫使美帝不得不在停戰協議上簽字 ”? 再看經濟方面。1951年軍費52.64億元,占總支出的43%,建設費只占28.7%。1952年軍費占3 2.9%,1953年占34.2%,但絕對數都大於1951年。而1950年軍費占41.1%,建設費占25.5%。僅抗美援朝欠下蘇聯的債,便達34.85億盧布。占1965年還清蘇聯債務的61.4%。這些人民的血汗基本上都花在朝鮮戰場。更可氣的是,斯大林賣給我們的軍火中,竟有相當數量是二戰時美國無償援助給蘇聯的。 為使後方安定,1950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做出《關於鎮壓反革命活動的指示》,即鎮反。毛澤東在廬山會議上說,殺了一百多萬人。這顯然也是擴大化了的,也是二十多年不
毛澤東有一段着名的語錄:“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要擁護,凡是敵人擁護的我們就要反對。”這是一個荒唐透頂的唯心主義邏輯。按照這個邏輯是無所謂是非曲直的,只要認為是同志,白的是白的,黑的也是白的。如果認定是敵人,則黑的是黑的,白的也是黑的。當然也不存在外交,只有鬥爭。“與天奮鬥,其樂無窮;與地奮鬥,其樂無窮;與人奮鬥,其樂無窮!” 他打敗了蔣介石,把中國當成了大蘇區,接下去就是搞世界農村包圍城市,就要打敗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就要投靠斯大林。當然需要表現得立場堅定,不共戴天。用魯迅那句:“叭兒狗比它的主人更嚴厲”來形容,並不過分。 就是斯大林,也只不過是同美國明交暗鬥,從不曾要蘇聯人“普遍養成對美帝國主義的仇視、鄙視、蔑視的態度”,更沒有要蘇聯人同美國“不共戴天”的。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這邏輯被狡猾的艾奇遜發現並利用。1951年1月13日,英、法等西歐國家在聯合國提案:立即停火,並 進一步尋求和平新措施;外國從朝鮮撤軍;讓朝鮮人民選擇政府為朝鮮統一作出安排;建立適當機構解決遠東問題,包括台灣地位及中國在聯合國席位在內;該適當機構由美、英、蘇及共產黨中國代表組成。也即“五步方案”。艾奇遜發現此提案對中方極為有利,基本上滿足了中共所提出的停火要求。如贊成它將必然在美國造成政府危機;但如反對它又會落下破壞和平的罪名,並使中共被世界認同。他絞盡腦汁制定冒險計劃:讓中國替美國反對該提案。他對杜魯門說,如果中國反對,其他國家就會站在美國一邊,一道指責中國侵略。杜魯門無可奈何批准了該計策。儘管美參議院已對此提案激烈反對,但艾奇遜卻布置美駐聯合國大使公開稱讚這一方案,並指示美國投了贊成票,使該提案在第一委員會以6:6得以通過。塔夫特參議員稱之為:“合眾國同意的最完全的投”。這消息沸沸揚揚弄得滿城風雨,其目的是促使中國反對。 如果按照彭德懷建議贊同此方案,美國將極其被動。贊成它則使中共大獲全勝。此時我軍已達37度線,即使撤回“三八線”也是凱旋;美國國內必然沸反盈天。反對它便落下出爾反爾、言而無信的臭名。美國佬提心弔膽地乾等。美國着名政論家約翰.斯帕涅爾評論:“如果中國在那時同意談判,戰後的政治地理和國際形勢就會同現實有很大的變化,而且這種變化對中國來說一定會更加有利。這是因為,那時的中國能夠作為不敗的勝利者使美國懷有中國強大的印象來到會議的座位上。但是,過低估計美國的北京政府,希望繼續進行戰鬥,以爭取徹底的勝利。” 1月17日,彭德懷關於接受此提案的建議被否定。經斯大林批准,周恩來答覆聯合國:“先停戰後談判的原則,只便利於美國維持侵略和擴張侵略,決不能導致真正的和平。因此,中國政府不能予以同意。” 毛澤東的荒唐邏輯終於使他上了艾奇遜的刁當!美國佬如釋重負,艾奇遜欣喜若狂,他立即宣稱:“我們必須清醒地正視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中國共產黨無意停止他們對聯合國的蔑視。” 緊接着,美國在1月20日向聯大提案:譴責中國是侵略者、並商討針對中國侵略的進一步措施。2月1日聯大通過了這個提案。雖然我們可以不予理會,但給自己造成廣泛譴責,還幫助美國解脫窘境決不會是外交勝利!這是毫無疑問的。何況此提案遠比後來簽字“停戰協議”強千百倍!
1927年5月,斯大林命令中共要搞軍隊,毛舉行了秋收起義。當毛搞湖南農運和秋收起義時,獲得蘇聯給的經費六萬元,占1927年中共獲得"特別費"的四分之一。布哈林還在國際的大會上,高度評價並發行毛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此乃中共受此殊榮第一人。爾後,根據斯大林的意見,國際公開肯定毛的革命方式,《真理報》稱為“史詩般的英雄行動”。幾年中,毛澤東的名字在國際和蘇聯的報刊上出現了六十多次。 1931年11月7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時,根據斯大林內定,毛當了主席。當上海中央遷到江西,毛受到排斥時,莫斯科很不滿意,指示:不能把毛排除在軍事指揮之外;並駁回中共要毛赴蘇養病的提議。當博古企圖取消毛的一切職務時,莫斯科批准毛為政治局委員。並電令,嚴禁對毛採取任何組織措施。即使是遵義會議,中共選舉張聞天為領袖,周恩來為軍委書記,毛只進了政治局常委,協助周搞軍事。但莫斯科不理會其他人,只宣傳毛。把毛的文章精美印刷成十幾種文字發行。還把他排在季米特洛夫、台爾曼之後,成共產國際第叄號人物,是“中國人民傳奇式的領袖”。並以專文介紹毛,結尾說:“鋼鐵般的意志,布爾什維克的頑強,令人吃驚的大無畏精神,出色的革命統帥和國務活動家的天才---這就 是中國人民的領袖毛澤東同志具有的高貴品質。” 長徵結束前後,張國燾仗着人多槍好,纂黨奪權、自立中央,甚至威脅毛的生命時(但根據徐向前元帥回憶,並沒有暗害毛澤東的任何陰謀);共產國際特派員林毓英(張浩,林彪之兄),向張國燾及其“黨中央”宣布:共產國際只承認毛澤東是中國黨的領袖。於是張只好認輸,毛因此獲勝。中共和紅軍也避免分裂。 1935年12月瓦窯堡會議確定“抗日反蔣”方針。1936年4月,季米特洛夫正式表態,要求廢止反蔣口號,與之搞統一戰線。並對毛組織援款,此可謂雪中送炭。毛感激不盡說要“飲水思源”。當王明回國,乃致威脅毛的領導權時,季米特洛夫在關鍵時刻代表斯大林表態:中共中央還是應該在毛澤東領導下工作,命令王明不得再與毛爭權。這樣,1939年9月六屆六中全會王稼祥傳達此話之後,王明認輸,毛澤東第一次代表中央作政治報告。莫斯科立即轉載了此報告,還發表了毛的生平傳記。可以說,毛的地位是與斯大林分不開的,他心知肚明。 明明斯大林不但不實行列寧關於“把沙皇從中國掠奪的一切還給中國”的宣言,繼續霸占沙皇割去的150萬平方公里中國領土;還進一步出兵占踞外蒙古15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毛卻顛倒黑白說:“沒有一個國家把它在中國的特權廢除過,只有蘇聯是廢除了。”頗為諷刺的是,斯大林趁火打劫,後來更要去了中長路、大連、旅順等特權!最後是,除蘇聯外沒有一個國家在中國有特權。 關於《日蘇中立條約》,明明是蘇聯急切要求,日本遲遲不肯,毛卻說:“蘇聯是否願意訂立……就是要看這個條約是否不和中國民族解放戰爭的利益相衝突。”“即使日蘇互不侵犯條約有訂立的可能,蘇聯也決不會在條約中限制自己援助中國的行動”。結果斯大林在此條約中承認“滿洲國”,換取日本承認“蒙古國”。 當然,毛在《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一文中已經承認蒙古國了,但蘇聯承認“滿洲國”、讓日本騰出大量兵力來對付中國難道也“不和中國民族解放戰爭的利益衝突”嗎?稍有眼光,就能看出日蘇互不侵犯條約必將損害中國!事實上,此條約一簽訂,日本立即揮師南進,放心地向中國擴大進攻,使中華民族面臨空前的災難。“三光政策”就是在此次進攻中實行的。斯大林對中國的掠奪與傷害是最兇殘的,並不亞於日本天皇! 此後毛在延安搞整風,讓全黨學《聯共(布)黨史》等蘇共文件。王明反擊,關鍵時任弼 蘇軍進入東北後,斯大林更是空前地幫了大忙。他急令中共進軍東北,且嚴禁美軍、限制國軍進入。把大批武器彈藥交給中共,僅蘇遠東軍第39集團軍就交付:1565門大炮、2139門迫擊炮、600輛坦克、860架飛機、12000挺機槍、2500多輛軍車、13000匹戰馬外加679個倉庫物資。其中不少是美國援助給蘇聯的武器。這使毛提前打敗了蔣介石。1949年2月毛對米高揚說,解放軍入關時,把蘇制武器都留下了,為的是宣傳我們的武器都是繳獲蔣軍的。 只是在1948年6月鐵托反目之後,斯大林才開始懷疑毛會是“東方的鐵托”。但毛這邊卻是痴情一片,決心投靠斯大林的。他要求參加共產黨情報局,斯大林不准。1949年6月30日毛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宣布要“一邊倒”;而這個“人民民主專政”正是斯大林在此前提出並要求各國共產黨予以執行的。 劉少奇1949年7月4日給斯大林的請示報告表示:新中國將會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須要集中力量去對付帝國主義及其走狗。”該報告還更清楚地解釋了“一邊倒”的含義:“關於聯共與中共兩黨關係問題,毛澤東同志和中共中央是這樣認識的:即聯共是世界共產主義運動的統帥部,而中共則只是一個方面軍的司令部。根據局部利益應當服從世界利益,我們中共服從聯共的決定,即使沒有了共產國際的組織,中共也沒有參加歐洲共產黨情報局。在某些問題上,如果中共與聯共發生爭論,我們中共在說明我們的意見後,準備服從並堅決執行聯共的決定”這個令人肉麻的表態,連斯大林也接受不了。他11日說:“一個國家的黨服從另一個國家的黨,這是從來沒有過的,而且是不允許的。”翌日,劉將此答覆報告毛。 14日毛回電:“關於兩黨關係的那種提法,是因為現在兩黨間沒有共產國際及情報局一類組織,而現在又不適宜恢復或建立這類組織的情況下的一種實際上需要而非形式上需要的處置或態度,不要採取任何文字的決議或記錄,更不應當向黨內外宣布。因此,請你們和斯大林及馬兄商量,如果他們認為有必要的話,你們可以從書面報告中撤消那種提法的文字,但我們實際上這樣做,以利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 這不僅在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絕無僅有,就是在世界史上,恐怕也沒 有一個大國如此卑躬曲節向一個外國表示臣服的。毛澤東決心要拿中國的“局部利益”去服從斯大林的“世界利益”,並用實際行動充當斯大林的“一個方面軍的司令”。他要報答斯大林,但他也清楚這在全黨全國是無法接受的。所以他不但不要留文字記錄,而且不能“向黨內外宣布”。那時正是斯大林在歐洲輸出革命忙得不亦樂乎的時候,於是他的輸出革命便成了中國的方針,在這方面毛澤東使我們走得比蘇聯更遠。
朝戰之前,1949年4月3日,毛澤東召集幾個民主黨領導人就北約成立發表聲明,宣布要同蘇聯陣營攜手並進,推翻整個帝國主義制度,實現全人類的永久和平。11月16日劉少奇就代表中共中央在北京亞、澳工會大會上宣布:“越南、緬甸、印尼、馬來亞、菲律賓的解放戰爭中的戰士們,是完全作得正確的。”“而武裝鬥爭則是許多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鬥爭的主要鬥爭形式。這就是中國人民取得勝利的在國內所實行的基本道路。這條道路就是毛澤東的道路。”“革命的工人階級及被壓迫人民要想避免採取上述的道路、而採取其他輕便的道路以求推翻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的壓迫、建立人民民主國家,是不可能的,如果這樣,那是錯誤的。”公開鼓動別國反政府武裝,顛覆別國政府。他在11月23日向北京各界所作的報告中還宣布:“中國工人階級除開在國內要擔負恢復經濟、提高生產的繁重的領導責任之外,在國際上還要擔負援助世界各資本主義國家特別是亞洲、澳洲、各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的繁重的責任。勝利了的中國工人階級,對於這樣一種國際責任,是不能也不應該推脫的,我們應該給那些需要援助的被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統治的國家內的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以精神的和物質的各種援助。這是一種光榮的責任。中國工人階級應該具有充分的國際主義精神,愉快地誠懇地來擔負這種責任。”這說明,我們已經樂此不疲地投身到世界革命中去了。 1950年1月,對於新中國是關鍵時刻。英國、法國都表示要同我國建交,1月5日美國總統杜魯門聲明:“過去四年來,美國及其他盟國亦承認中國對該島行使主權,美國對台灣或中國其他領土從無掠奪的野心。現在美國無意在台灣獲取特別權利或建立軍事基地。美國亦不不打算動用其武裝力量干涉(台灣)目前的局勢。美國政府不會走一條導致其介入中國內部衝突的道路。美國同樣不會給福摩薩(台灣)的中國軍隊提供軍事援助或出謀劃策”1月12日國務卿艾奇遜又表態把台灣 劃出美國的防禦圈,甚至明說沒人能保證它不受軍事攻擊。這其實是告訴我們,美國想同新中國修好。如果以中國國家利益為原則,就應該抓住這個時機,建設獨立的中國國家利益需要的外交。 但毛澤東為了他的“一邊倒”能實現,於13日批准中國徵用包括美國在內的外國兵營(當然蘇聯除外)、接收並徵用美國經濟合作總署留滬物資,以及把美國駐華使領館全部擠走。他馬上將此決定特意告知蘇聯,並說明他的目的就是“把美國的領事代表驅逐出中國”,“努力拖延美國承認中國的時間”。況且,當時的蔣介石也陷入恐慌之中。海南島解放後,蔣介石就試探和談。由蔣經國召見李次白,叫他當秘使赴大陸。李次白是陳毅哥哥陳孟熙的妻兄,1950年6月韓戰爆發前他通過陳孟熙找到陳毅。陳請示中央後答覆,我們不急於打台灣。此信息剛傳回台灣,朝戰爆發,和談夢斷。 事實上,斯大林一再斬釘截鐵地拒絕幫助我們解放台灣。毛求援不成,且於49年10月打金門島遭慘敗,九千餘人全軍覆沒,實際上已放棄了短期內解放台灣。但仍在積極準備自己解放台灣。朝戰一開,美國軍艦開進台灣海峽,儘管我們在宣傳上依舊大喊大叫,但在內部指示中已經承認,有美國海軍阻攔,此事只能無限期延宕。斯大林1950年10月5日那封電報中全是扯淡。 更有甚者,當美國指責蘇聯把合併外蒙的辦法運用於它所占領的中國北方幾個地區時,莫洛托夫要求“應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來發表”譴責聲明,毛同意了。但1月21日蘇、蒙外長聲明發表時,中國的聲明卻是新聞署長胡喬木發表的。斯大林專為此事與毛、周會談,像老子教訓兒子一樣:中國的聲明“是一文不值的”、“各行其是”、“亂了步伐,給敵人留下了可鑽的空子”等等。毛澤東卻一言不發地忍着。無論講究國格、人格都應該拂袖而去,干自己的事了。 比如鐵托,寧可受到所有共產黨圍攻,忍着蘇聯撤消援助的困難,既不靠蘇也不投美,領着小小南斯拉夫走出一條社會主義改革的先驅之路,令人欽佩!鐵托是為了國家利益不顧斯大林主義原則;毛澤東是為了斯大林主義原則不顧國家利益。 耐人尋味的是,一貫謹慎的周恩來在1964年5月14日接見日本自由民主黨的北村德太郎時說,美國對華政策分為叄個階段,第一階段從渡江戰役到朝鮮戰爭爆發,杜魯門演說和艾奇遜白皮書都說要承認中國。所以解放時美國大使和駐北京總領事都沒走。50年初美國還說解放台灣是中國內戰的繼續,美國不介入。第二階段朝鮮戰爭爆發美國人就翻臉了,出動第七艦隊保護蔣介石,不承認新中國。第叄階段從1964年1月法國建交後,美國改變為一中一台了,本質上是兩個中國。 1965年4月30日下午3點,周恩來又對加納外長說,1949年美國大使離華前對羅隆基說,如果新中國對美國友好,美國將承認新中國並提供30至50億美元貸款。羅隆基到北京時,毛澤東已宣布“一邊倒”。羅怕被打成親美份子不敢說,還寫信給司徒雷登,叫他快走,沒希望了。 也是這段時間,周恩來訪問坦桑尼亞也說了類似的話。他為何要對外國人說這些話,只能各人自己去體會了。 1949年12月12日,劉少奇以軍委名義電令林彪、葉劍英、陳賡等,嚴控中越邊界、調查與胡志明聯絡的道路等情況。“又越南如派人到廣西請求幫助時,在武器彈藥及醫藥方面你們能否給他們若干幫助?望告。”開始了援越的行動。12月24日,毛澤東在莫斯科致電劉少奇等:“關於援越武器、彈藥、醫藥物資問題,同意先給一部,然後逐步增加,使越共善於掌握這些物品。”“將來派去軍事幹部宜任副職或參謀人員或充顧問,似不宜任正職”實際上, 1945年9月22日胡志明就 要求斯大林承認他剛建立的共和國,斯大林不予理會。 46年3月簽訂《越法初步協定》,7月胡志明訪法並與法總理比多會晤,確定了越南成為自由國家並照顧了法國利益。蘇聯支持這個協定。就在1950年1月,胡志明也到了蘇聯,再次要求斯大林援助。斯大林仍不答應,就讓中國負責援越。毛澤東受寵若驚並當即決定:不同法國建交也要援越。劉少奇對黃文歡說,法國會延緩承認中國,但我們不怕。 毛澤東說:“誰叫我們先勝利呢?那就要幫助人家,這叫國際主義。”中國的國家利益和國際準則都放到第二位去了。中國如果同英、法建交無疑會極大地改善新中國的外部環境,極有利於我們的經濟建設,也就不會有任何封鎖中國的事情發生了。如果和平外交能夠獲得的有利條件,為什麼硬要打一仗反而把它丟掉呢?難道這也算是一種“偉大勝利”嗎? 1950年1月18日,我們拒絕了法國承認越南,此時包括蘇聯在內所有社會主義國家 都尚未承認它。3月13日指示已在越南的中央軍委辦公廳主任羅貴波,“對軍火幫助,交通運輸住織的建立”、“建立主力部隊及黨與政權問題等”提出考察意見。4月,我們開始向胡志明的衛國軍(後改為人民軍)輸送裝備和物資,並把新兵逐批接到中國來,為其換裝及軍事訓練,使之成為正規的軍隊。7月陳賡、韋國清帶隊到越南,指揮越軍打仗。 我們還說服越南把軍隊開進了老撾和柬埔寨。劉少奇代表中共中央告知越共中央:“幫助老撾解放,甚為重要”。後來我們的軍事顧問也開進了老撾。至於老撾王國和柬埔寨王國的領土與主權完整,在世界革命面前並不重要!須知,此時並沒有美國威脅中國的任何事情,甚至法國請求美軍派空軍協助法軍作戰也被美國拒絕,反倒是老美向中國頻送秋波。 到日內瓦談判時,越盟代表團團長范文同表示,以就地停火、稍加調整、等待普選為主簽約。周恩來反對,稱如立即停火則拿不到河內、海防及紅河叄角洲地區;普選于越共 “最大的民族犧牲”都要承擔了,保誰的家、衛誰的國?!這個決心其實就是為了斯大林主義寧可拼掉我們自己的一切! 到六十年代,北越並沒有被攻占,對我國也無任何威脅。我軍照樣開到越南,協助胡志明解放南方,犧牲並不亞於朝鮮戰爭。1966年11月4日,毛澤東在《人民日報》發表聲明:“我們現在正處 於世界革命的一個新的偉大的時代。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的革命風暴,定將給整個的舊世界以決定性的摧毀性的打擊......美帝國主義和其他一切害人蟲已經準備好了自己的掘墓人,他們被埋葬的日子不會太長了。”那時的馬來亞、泰國
1950年7月20日,美國取消了所有已經核准往中國物資的特種許可證,並禁止一切出口管制物資進入中國,對中國實行全面戰略禁運。1951年5月18日,聯合國通過了對中國和朝鮮實行禁運和經濟封鎖的決議。10月27日,巴黎禁運機構中增設了專門控制和監督對中國實行禁運的中國委員會。到1953年3月,對中國實行禁運的國家達45個。如果說,美國占領了北朝鮮,東北將受到威脅,從而國無寧日成為我們出兵的充分理由的話;但抗美援朝換來如此包圍及封鎖,難道不是自己找來更多的麻煩嗎? 尤有甚者,只因為蘇聯否定了斯大林,我們就同它勢不兩立了。我們“一邊倒”還換得了19 63年7月《關於蘇聯幫助蒙古加強南部邊界防務協定》。直至1969年3月中、蘇珍寶島及新疆邊境武裝衝突。難道蘇、蒙邊界的威脅不是連北京都在內了嗎?何以就不可怕了呢? 其實無論內政外交,意識形態的原則才是第一位的,斯大林主義才是毛澤東至高無尚的理想。國家民族只不過是他實現這個理想的本錢,為了使這個理想在全世界實現,損失一點本錢是無所謂的。朝鮮戰爭從頭到尾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我們宣傳說朝鮮進攻韓國是內戰,美國不應干涉,這是朝鮮的內政問題。但如上節所說,我們煽動東南亞國家武裝奪取政權,並為此提供軍事援助,是否干涉內政?1956年匈牙利事件更加只是內政,尚不成內戰;蘇聯原來不打算出兵,恰恰是中共極力主張蘇聯出兵鎮壓匈牙利人民。毛澤東也說,是他給赫魯曉夫寫信要求,蘇聯才出兵的。我們還指責蘇“一度準備採取投降主義政策,企圖把社會主義的匈牙利拋棄給反革命。”(《蘇共領導同我們分歧的由來和發展》人民日報1963.9.6)這與我們自己1954年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正好自相矛盾。 而馬克思主義正好是反對輸出革命的,恩格斯1882年9月就指出:“勝利了的無產階級不能強迫任何異族人民接受任何替他們造福的辦法,否則就會斷送自己的勝利。”他的教導果真靈驗,斯大林把革命輸出到東歐,結果是蘇聯也解體了。同樣,我們出動了幾十萬人,花了二百億美元(1950--1978)支撐起來並由我們幫助解放了南方的越南,剛勝利就反華。大肆迫害和驅趕華僑,除回國的16萬人外,葬身大海的不計其數。並宣稱中國的援助是施加壓力、迫使越南改變路線的工具。接着又在南海和邊境挑起領土爭端。更為甚者,1978年夏,越共四屆四中全會竟然確定把“中國作為最直接、最危險的敵人”,是“新的作戰對象”,提出 “一切為了打敗中國”的口號。1979年8月還作 為國策寫進了憲法!這也算安全的環境嗎? 最終越南於1979年2月同我們打了一仗。這一仗又是我們為支持波爾布特而打的;可連士兵的底褲都是我們供給的波爾布特,曾經拿着中國槍支屠殺了十幾萬柬埔寨的華人!當時以姚文元為團長的中國代表團,卻對雙手沾滿華人鮮血的波爾布特大加讚賞表示祝賀!對此,哪一個還有良心的中國人,心頭能不流血?! 抗美援朝是毛為斯大林輸出革命的最大舉措,它博得斯大林的好感,(1960年7月,周恩來說:“他(斯大林)懷疑我們不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懷疑我們對於帝國主義不鬥爭,一到抗美援朝,他的看法就改變了。”)我們終於踏進了社會主義陣營,斯大林也確實增加了對中國的援助。只是,這張門票似乎太貴了! 為了它,使得我們同大半個世界對立了二十多年;斯大林1950年10月3日電報所稱:出兵將使 “美國最後將不僅被迫放棄台灣,而且還將拒絕與日本反動派單獨締結和約”。結果正相反,非但美國沒放棄台灣,反同台灣簽了防衛協議,使台灣問題直拖到現在;還加快同日本締約,並排除中國。蘇聯不理會中國的不滿,跑去參加舊金山和會,雖因利益受損拒絕簽字,但和約依舊通過了。 唯一能使毛澤東寬慰的,是蔣介石也被排除在外。日本軍國主義因而逃過了徹底清算,我們至今還要認真對付;日本鬼子則趁機在大陸與台灣之間投機取利;中國還成了大半個世界的封鎖對象,加劇了我們的困難。 我們的外交形象受到嚴重損害,周邊國家邊境糾葛不斷,排華事件此起彼伏;乃至於毛不得不以讓地給錢的方式表現天朝大國的風度。1956年12月,周恩來訪巴占克什米爾,主動提出把坎巨提地區割給巴方。巴基斯坦喜出望外,他們從未奢望過!此舉明擺着會得罪印度,大姑娘生兒子---出力不討好的事,天知道老毛是怎麼想的! 其後又以英國殖民主義者提出的、蔣介石拒不承認的1941年線簽訂中緬邊境條約,割讓了數萬平方公里領土;同樣,尼泊爾、巴基斯坦、阿富汗、朝鮮、外蒙古甚至蘇聯的邊境條約,沒有一個不是以讓地給錢的方式簽訂的。以此來挽回一個和平的國際形象。最不可思議的是中印邊界,犧牲了那麼多生命,打了一個漂亮的勝仗,卻白送九萬平方公里西藏最好的土地給印度,令全世界想不通。這與清政府割地賠款又差得了多少? 難怪1975年5月鄧小平訪問法國時,德斯坦總統也對我們的領土政策感到十分不可理解。 當蘇聯人民拋棄了斯大林時,毛的心態很不平衡,又為斯大林問題與蘇聯鬧翻了,我們不得不兩面受敵;付出了如此巨大代價之後,我們只落得兩袖清風。無奈之下,毛澤東撿來個不倫不類的"三個世界"理論,企望成為一群小朋友窮國家的頭兒,繼續在世界搞農村包圍城市。為了成為斯大林的繼承人,領導世界革命,一會兒“寄希望於美國人民”,美國人民卻以為我們有病!一會兒“要古巴不要美國佬”,卡斯特羅轉過身就跟着蘇聯罵中國。一會兒又去支援非洲革命,勒緊褲腰帶省出錢來給坦、贊修鐵路,毛說,寧可我們自己不修鐵路,也要幫助你們修。到處援助非洲國家,人家拿完錢還是跟着西方跑。 比如蒙博托,一來中國老毛就給了兩億無息貸款,人家轉過身去立即跟美國套近乎。又比如拼命支持曼德拉,他當上總統後繼續親台,並說:中國人沒有理由把自己解決不了的兩個政權問題讓別人來選擇一個。我們的人民節衣縮食,毛卻拿寶貴的外匯援助阿爾巴尼亞,從50 年代到1978年共計55億美圓。即使是餓殍遍野的困難時期也沒中斷。結果是1976年阿共七大成了大肆攻擊中國的大會,指責6000名中國專家“懷有損害阿爾巴尼亞經濟的蓄意圖謀”。 如果不是那場朝鮮戰爭,後來也不需要費那麼大的力氣和金錢,去同“第叄世界”套近乎,爭取早就可以取得的“外交勝利”。毛澤東一直沉浸在斯大林主義的泥坑裡,以列寧、斯大林的接班人自居,沾沾自喜於馬克思主義新的里程碑的黃粱美夢中。珍寶島的槍 “一邊倒”的代價何其沉重!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終於不再有當年那種“浪遏飛舟”和“ 還看今朝”的豪氣。而以低八度說出了那段着名的血雨腥風中交班的絕唱。以意識形態為原則的外交和內政,都是悲劇。
從中央電視台播放的記錄片中,我們看到,當停戰令下達,中、美兩軍前線的士兵跨越昨天還在互相撕殺的陣地,擁抱在一起狂歡、暢飲的鏡頭;敵對雙方的士兵在戰線上會師,大約也是史無前例。由此,我們知道:人民是不需要戰爭的!戰爭從來就是統治者實現欲望的手段。克里姆林宮的教皇挑起了這場討伐異教的聖戰,現代十字軍的東征終於被現代文明的《停戰協議》打上了休止符。馬克思的《聖經》也翻過了最熱鬧的章節,逐漸進入尾聲。人類的一切活動中,只有文明進程是無可抗拒的。無論何方神聖,也無論他曾擁有多少信徒,扭曲文明都是不可能得逞的。 斯大林的馬前卒金日成,殭屍還泡在玻璃棺材裡,接受着麻木不仁的頂禮膜拜。這項專利屬斯大林所有。號稱最徹底的唯物主義者的人們,卻在虔誠地效仿古埃及的法老,打造着現代的“木乃伊”。是哲理的巧合還是慾念的必然,只好留待後人去評說了。不過,對現代人而言,這卻是一項荒唐且不可理喻的舉措。只有最迂腐的孝子,才會對一具殭屍敬若神靈。何況這具殭屍,曾經營造了有史以來最迷信,最封閉,最專制,也是最嚴酷的國度。他是朝鮮戰爭的始作俑者,在真像大白之下我們許多文章便不提誰先進攻,而改稱朝戰為內戰。即便如此,金日成至少要負挑起內戰的責任。蔣介石挑起內戰,算是甲級戰 老美的大人物倒也坦白,都承認在朝鮮戰爭中的失敗。因為沒有勝利所以就是失敗。我們正相反,因為沒有失敗所以就是勝利。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也體現在這裡,阿Q沒有綠卡! 因為抗美援朝,北朝鮮人民才能沐浴着金太陽的光芒,側目而視、重足而立,甚至餓殍遍野。南朝鮮人民則在“偽政權”的殘暴統治下,於“水深火熱”之中,國民人均GNP由1965年的 105美元到1995年的10950美元。無可否 認的事實是,沒有我們出兵,就不會有這一切。相反,在北朝鮮的博物館裡,充滿了金日成一個人打敗美帝的神奇故事。中國人民志願軍只能呆在極不顯眼的角落裡。所有的宣傳材料中,我們只不過是朝鮮人民軍的配角。他們的旅遊指南上甚至宣稱“我們的確也從中國得到了一點點幫助。” 孫中山說:“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金家王朝註定是要完蛋的,區別只是完蛋的方式。我們可以閉着眼睛歡呼,抗美援朝是何等偉大,何等勝利。 問題在於,我們尚不能預料的是,屆時朝鮮人民會如何評價抗美援朝?他們會不會怪罪,正是抗美援朝才使他們過了幾十年與南方同胞天壤之別的日子?美國佬一貫不顧血本,滿世界搜尋官兵遺骸運回國安葬。而我們的烈士大都埋在異鄉,他們已經被騷 擾 |
|
|
|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