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荒草淹沒的重慶二戰美國空軍烈士墓
送交者: 987654 2002年07月14日03:15:29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荒草淹沒的重慶二戰美國空軍烈士墓


送交者: 987654 2002年7月12日19:54:31 於 [天下論壇]http://www.creaders.org


荒草淹沒的重慶二戰美國空軍墓(轉)


送交者: 嘻嘻哈哈 於 July 04, 2002 22:07:57:

綿延不絕的雨水,將那些蒙在樹葉、荒草和不知名的野花上的灰塵沖刷殆盡,大片充斥眼中的翠綠色,使這片距離附近住家只有50幾米的荒地更顯荒涼。
密集的雨水擊打雨傘和草葉的清脆滴答聲,也讓這片荒地無比寂靜,以至於從樹林遮擋的天空裡忽然傳來的飛機轟鳴聲,讓朱順知吃了一驚。很快,朱順知的表情由吃驚轉為感慨:“他們,這240多位英雄也曾經在萬里長空駕駛戰機為了正義而戰,他們當初是多麼讓人熱血沸騰啊,就在談笑間,敵機灰飛煙滅”。但此刻,60多年後的今天,這些昔日為了和平而浴血奮戰的英雄們卻被荒草湮沒,沒有姓名,沒有墓碑,甚至漸漸被重慶市民所遺忘。
能夠留傳的,似乎只有這片荒地附近的居民口中的“空軍墓”。
“來自異國他鄉的勇士們,還有我的同胞們,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我們的政府要重新修葺你們的墓了,還要將你們的淤血奮戰抗擊敵寇的美名傳播於世,讓世人景仰”。6月6日,重慶市探險協會秘書長、《重慶市旅遊規劃研究》組成員朱順知教授冒雨來到重慶南岸區南山鎮長房子,對着一個個密集分布或大或小長滿翠竹和不知名野花的土坑念叨着。
“這土坑裡,埋葬着240多位空軍烈士,他們是昔日讓日本空軍聞風喪膽的飛虎隊隊員,有來自美國的英雄,也有中國的好漢”。抹去臉上的雨水,朱順知幾乎一字一頓地對記者說。
就在一個多月前,南岸區政府修建“重慶二戰美國空軍烈士墓”的總體規劃正式出爐。
現場
汩汩而出的山泉、大片雜生的野草、摩肩接踵的翠竹、被白色霧氣籠罩的樹林,眼前的場景和平日裡慣見的荒草葉林沒有什麼區別,即便是那些有些特殊的土坑,也被茂盛的綠色植被所掩蓋,只有仔細尋找才能發現。
“我是20世紀80年代末期,為南岸區政府整理區志時到尋訪找資料,聽附近居民介紹,才發現了這片墓地。”朱順知教授當時被英雄們的事跡感動的熱血沸騰,然後就是無限感慨和無奈,英雄們的墓碑因為種種歷史原因早已湮沒在萋萋荒草中,沒有人知道土坑裡的烈士是昔日飛虎隊中的哪一個。
當年,每一個為中國捐軀的空軍烈士,都得到當地軍民的尊敬與厚葬。中國空軍美國志願航空大隊隊長克萊爾·陳納德將軍親自來到空軍墓為烈士下葬,並立下墓碑。在朱順知提供的一份資料里,一張照片記錄着當時的空軍墓:十字架墓碑整齊排列,每個墓碑下都有一個基石,鐫刻着烈士的姓名,籍貫以及生卒年代。
在進入墓地的路口,一塊半米高的石基樹立在那裡,石基正中是晃眼的三個大字:空軍墓。那是4個多月前重慶市政府頒發設立的“重慶市市級保護文物“的標識。
朱順知從隨身的背包里翻出攝像機對着標識開始拍攝,他盼望着它的出現已經有10幾年。
不停灑落的雨,讓雜草叢生的地面變的濕滑,66歲的朱順知顧不上這些,他領着記者四處遊走。“這裡是一個墓,這也是,那裡,還有那裡“他的手不停地指着一個個緊密相連或者分散很遠的土坑,那裡生滿雜草或者翠竹,要麼就已經被荒草覆蓋,難以發現。

誕生
1937年7月初,陳納德接受邀請由日本轉道抵達中國。幾天之後,發生“七七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
抗戰開始時,中國空軍名義上有500架飛機,但實際上真正具備空戰能力的只有91架。為了讓裝備本來就比日軍差得多的中國陸軍不致在完全失去空中掩護的條件下作戰,時任中國航空委員會秘書長的宋美齡向陳納德提出組建一個外籍空軍兵團的想法。
陳納德接受了宋美齡的建議,在昆明市郊組建一所航校,並以美軍標準儘快訓練出一支全新的中國空軍。一批優秀的美國空軍預備役軍官被招募到航校任教官。
1941年7月10日,第一批美軍志願人員由舊金山啟程前往中國。他們的護照上,顯示着音樂家、學生、銀行家和農民等五花八門的身份。第二批人員於同年11月來華。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志願隊移師中國,並在昆明建立基地。
12月20日,10架日軍轟炸機飛臨昆明,準備進行轟炸。陳納德一聲令下,十幾架P-40型戰鬥機直衝藍天。由於是初次實戰,隊員們有些緊張。弗里茨·沃爾夫擊落兩架日機後,大罵那些軍火製造商,以為機關槍卡殼了。着陸後才發現是子彈打光了。其餘飛行員也忘了訓練的內容,只要一發現日機就不停地掃射。這場空戰,美軍志願隊員取得了0∶9的輝煌戰果,只有一名隊員受了輕傷。第二天,日本轟炸機改攻緬甸仰光,陳納德率隊又擊落7架。
1942年4月28日,距日本天皇的生日還有一天,飛虎隊在緬甸臘戍的上空,以0∶22令人吃驚的戰績,給天皇送上了一份“厚禮”。飛虎隊對圖謀渡過薩爾溫江的日軍進行空襲,不僅殺傷了大批的日軍,而且粉碎了日本人打算渡江進攻中國雲南的陰謀。
美國政府出於戰略上的考慮,於1942年7月4日將飛虎隊併入美國陸軍航空隊。陳納德本人也由上尉軍銜被提升為臨時上校,9天后又被晉升為臨時准將。
駝峰航線
自從1942年3月仰光淪陷直到1945年史迪威公路開通之前,中國通往外部世界的道路已基本上中斷。如何將抗戰所需的大批物資、彈藥運進中國成為當務之急。早在1942年10月8日,陳納德在寫給美國總統特使溫德爾·威爾基的信件中,就提出開通“駝峰航線”的建議。
從昆明經緬甸到印度的航線上,山峰連綿起伏,有如駝峰,因此人們稱之為“駝峰航線”。未標明海拔高度的山峰,難以預料的雷暴以及日機的出沒,均對運輸機構成巨大的威脅。
第一次試飛時,陳納德以昆明巫家壩機場作為其指揮所。一架C-46運輸機在他的指揮下,越過千年積雪的山峰,繞過積雨區,安全抵達印度的利多機場。此後,陳納德又試圖從雲南經青藏高原,直飛印度。這條航線上有海拔4500-5000米的高山,空氣稀薄,氣候惡劣,又有強烈的紫外線照射。美國王牌飛行員福克斯上校被召至中國。他曾試飛過許多新型飛機,並開闢過多條新航線。但這一次他卻沒那麼幸運。起飛後一個多小時,福克斯駕駛的C-46飛機在惡劣的氣候中一頭撞到了山峰上,不幸遇難。至戰爭結束,在那條長520英里、寬50英里的航線上,飛機的殘骸到處散落在陡峭山崖。於是那裡的山谷被稱作‘鋁谷’。晴朗的日子裡,飛行員甚至可以把這些殘片作為航標,循着它們綿延不絕的反光,飛完這一世界上最危險的航程。
在3年多的駝峰航線運輸中,空運指揮部共向中國運送了736374噸物資,但損失了468架運輸機,有1579名美國飛行員英勇捐軀。
第十四航空隊還有力地配合了中國軍隊的戰鬥。在常德戰役中,中國軍隊在美機的配合下,堅守城池3個月。日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攻占了常德,但在猛烈的空中打擊和中國軍隊的反攻下,日軍在常德只呆了5天便棄城而逃。在這場戰役中,日軍死傷人數達15000多人,其中許多是被飛機炸死的。
由於飛虎隊員的出色表現,大多數隊員均得到了中國政府的嘉獎。有十多名飛行員獲得美、英政府頒發的飛行十字勳章。美國總統羅斯福在親筆信中這樣寫道:"美國志願隊的大智大勇連同你們驚人的業績,使整個美國為之自豪。"
1990年美國進行了一次民意測驗:誰是美國人心目中二戰期間的歐洲及亞洲英雄?結果,艾森豪威爾元帥和陳納德將軍分享了這項榮譽。
由於陳納德與某些有權勢的政客長期存在分歧,在戰爭即將取得勝利的時候,他被迫辭職,第二次退出了軍界。他說:"在長達8年的時間裡,我惟一的抱負是打敗日本,現在我被剝奪了歡慶最後勝利的權利"。但中國人民卻對這位傳奇將軍給予了隆重的禮遇。在重慶,成千上萬的中國民眾把陳納德的汽車抬起來,走上層層台階,一直抬進一個廣場。觀禮台上裝飾着飛虎隊的標誌,松枝與鮮花構起一道長虹。中國政府授予陳納德最高勳章,美國軍隊授予其二級橡樹葉傑出貢獻獎章。
惦記
被血與火染紅的戰爭年代在中國早已成為陳年往事,但那些長眠在無名土坑中的烈士,卻始終被惦記着。那就是他們的親人。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近年來的每年清明節,都會有大批的掃墓者,從四面八方萬里迢迢趕到南山鎮,來到長房子,為逝去的親人獻花祈禱。可是,她們無法找到自己親人到底棲身何處。她們的眼淚里,除了悲傷還有無奈。
“她們找不到墓地,就讓我們帶路,為了感謝我們還要給我們一些美元什麼的。到了墓地,她們就站在那裡發呆,幾乎最後都把花圈獻花掛在竹子或樹上,然後雙手合十,閉着眼睛念叨一陣子才走。”一位村民告訴記者。
這位村民說,其實很希望能重新修修空軍墓,畢竟那些人是為咱中國人獻出的生命。
惦記着那些從空中墜毀戰機的,還有這些烈士昔日的戰友。抗日戰爭結束後,戰時的美機殘骸先後在中國各地被發現。中國探險協會於1997年的"駝峰探險"中,帶着80歲的駝峰飛行員、美國老人漢克斯穿越高黎貢山雨季的山嶽叢林,找到1943年墜毀的駝峰空運第53號運輸機殘骸,並於1998年以來兩次在滇池進行二戰"飛虎隊"墜機殘骸探尋作業,據中國探險協會主席嚴江征介紹,根據統計,在駝峰空運期間,共墜毀了500多架運輸機。他說,他們是希望通過這些飛機的殘骸,做一個切入點,來發掘與那場戰爭有關的有血有肉的人和事,讓現在的人們了解那段歷史。
2001年8月7日,由原"飛虎隊"隊員楊訓偉的兒子、美籍華人楊本華組織了一次"飛虎行動",赴四川西嶺雪山尋找飛機殘骸。經過艱苦搜尋,終於在四川大邑縣西嶺雪山海拔4542米的大雪塘附近找到了500多件飛機殘骸物件,這正是二戰時期中的一架美軍飛機。
百萬將士流血成仁,千萬民眾流血犧牲,這是勝利的代價。很多人並不知道,這其中有些人,他們漂洋過海而來與日本人決一死戰,把血灑在中國這塊不是他們祖國的土地上。可他們,根本連軍人都不是。他們是平民,是志願者,面對戰爭和死亡,他們只是揮灑最純粹的血性和英勇。
被這段歷史感動而開始惦記昔日飛虎隊和他們駕乘戰機的,還有那些中國探險家。
"每一段歷史都不應該被忘記。"嚴江征告訴記者,“我們感興趣的並不只是一堆冰冷的金屬碎片。我們是想通過這些飛機的殘骸,做一個切入點,來發掘與那場戰爭有關的有血有肉的人和事。比如駝峰航線53號機的機長福克斯,他本身是個獨生子,來中國之前沒有結婚。所以這場戰爭給這個家庭所帶來的,就是它繁衍的鏈條被這場戰爭打斷了,乃至於這個家族在美國得克薩斯州那個叫達爾哈特的小鎮上已經消失了。這就是一個普通的美國飛行員的結局,而他的故事是那場戰爭的一個碎片。”
“那些長眠在重慶南山荒草中的烈士,不應該被忘記,更不能長久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