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攻打台灣,就是要對付日本的崛起!
送交者: 一怒衝冠 2008年01月11日16:24:05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攻打台灣,就是要對付日本的崛起!―認清中國解決台灣問題的本質兼批劉某人系列“國策”與“戰略”的陰險目的
  
  一段時間以來,劉某人及其“國策”與“戰略”在各大網站上廣為傳播,支持反對者皆眾。那麼其“國策”與“戰略”下掩蓋的究竟是什麼樣的貨色呢?我們今天就揭開來看一看。
  
  一、從歷史的角度來解讀台灣問題對於當今國際戰略格局的意義
  
  從本質上講,台灣問題,就是美國用來平衡東亞地區中日關係的工具。中國攻占台灣,就是是要對付日本崛起!打破美國“以中制日,以日制中”的如意算盤,而不是與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決死一戰。美國是一個商人,所有的戰爭只是為了紅利。它對日本的占領除了防備日本對兩顆原子彈的報復外,更怕中國插手日本而損害美國在東北亞地區的長遠戰略利益。
  
  因此,只要承諾和保證在中國統一台灣之後美國在東亞地區的戰略利益,特別是對日本的特權不變,台灣問題可以完全阻止美國的介入。而日本不同,一個資源貧少的島國,要成為一個世界超級大國,為了保證能源與戰略的需求,必然會以戰爭的方式進行。而日本從甲午海戰開始,到今天為止,日本企圖西進大陸攫取資源的政策卻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歷史是如此清晰,可以看到,短短五十年的時間內,日本為了自己的超級強國的夢想,兩次入侵中國,近代中日甲午一戰,日本第一個動作就是軍事占領了台灣。直到1945年,日本戰敗,台灣才收回到中國。為了爭奪在中國的利益,日本與俄羅斯在中國東北進行了日俄戰爭,為了保證日本的能源安全,一舉擊垮了美國的太平洋艦隊。整個抗日戰爭,中國軍民死傷3000萬,造成了6000億美元的財產損失。至今為止,中國還沒有得到日本一分錢的賠款,一點點對罪惡歷史的反醒!
  
  中美問題,與其說是台灣問題,還不如說是中美對東亞戰略利益,特別是在日本利益上的分配問題。一個強大獨立的日本,既不符合美國的利益,也不符合俄羅斯的利益,更不符合中國的利益。可以說,當今世界三大強國,沒有一個希望看到一個強大和獨立的日本!而從目前的形式來看,日本與俄羅斯有北方四島問題。與中國有釣魚島嶼與東海問題。與美國有軍事占領問題。可以說,日本現在基本上處於後二戰時代。作為大國的利益分配,日本不得不處於一個被動的位置。
  台灣對於中國來講是睾丸,對日本就是咽喉!美國抓住了台灣,就等於捏住了中國的睾丸,讓中國全身不能動。而中國收復了台灣,就等於徹底的扼住了日本的咽喉!大和民族一百多年重新崛起的夢想將就此破滅!!!
  
  做大國就要有大國的潛質。日本人一心想做一個大國,難道它就沒有看到這一點嗎?否!日本於1945年投降的時候,就看到了這一點!而且是開始了實際上的行動!日本天皇為什麼在“大胖”和“小胖”落在廣島和長崎的時候就迫不及待的宣布投降?因為他清楚地知道,如果他再晚幾天,前蘇聯的軍隊就不僅僅是占了北方四島這樣簡單。一旦中美蘇三國的軍隊的皮靴都踏上日本的領土,就不會那麼簡單的離開。所以他只宣布向美軍受降,在臨死之際藉助美軍的力量保全自己的領土!事實證明,他做對了。到今天為止,美軍和俄羅斯軍人的皮靴一天也沒離開過日本!但日本也在美軍的保護下最大限度的保全了自己的利益和領土。
  
  這是日本人追求的大國夢嗎?否!日本人深深的明白,要做一個大國,首先要政治軍事上獨立,而日本要在政治軍事上獨立,就必須撬動中美俄這個大三角。想撬動中美俄這個大三角,就必須先挑起中美之間的爭鬥,台灣問題恰恰就是最好的棋子。中國的軍事實力特別是海空實力明顯弱於美國,如果中美雙方為台灣問題在西太平洋大打出手,那麼中國的海空軍實力必將大大削弱,台灣也會趁機獨立出去,日本解天自己脖子上的繩索的目的也就完全達到了,到了那個時候,在東亞地區美國為了平衡俄羅斯,必定放鬆對日本的約束。日本將政治軍事大國化。其目的就基本達到!而中國將在百年內徹底喪失崛起的機會!
  
  所以說,台灣獨立出去,或者說中美在台灣海域發生重大軍事衝突,最大的受益人只有一個,那就是日本!
  
  二、為什麼在中國會有“對日新思維”之流的“漢奸思維”
  
  要解讀這個問題,首先要從日本這個國家的本性說起。為什麼在近年來,在中國出現了一種以“對日新思維”為幌子的賣國賣民族言論,為日本人美化侵略歷史,否認抗日英雄事跡,出現了把“狼牙山五壯士”從教課書中刪除而增加了個什麼“蝸牛”的怪事。究其根源,類同於清晚期,日本從軍事政治經濟等各個方面對中國的滲透不無關係。
  
  進入70年代後期,隨着中日這間交流的加深和經貿合作的進一步擴大,日本人終於有機會進入中國的經濟與政治領域內流動。各種暗地裡的“資助”也就成了日本人的強勢。這一種“投資”是長期地,基本上一開始到二三十年之間,是無任何“收益”的。而改革開放後下海經商的某些高,不?干想這讓子想弟不的就靠日資而發達的。其後才是是同港資聯合。

  日本人很聰明,他深深地的懂得“曲徑通幽”地的道理。而且從清以來,日本人更懂得中國人的本性。號稱“日本情報戰之父”的福島安正在1879年對上海、大沽、天津、北京、內蒙古等地進行了歷時五個月的實地偵察。後來,福島又數次來華刺探情報,對當時的清王朝做出了如下判斷:“清國的一大致命弱點就是公然行賄受賄,這是萬惡之源。但清國人對此毫不反省,上至皇帝大臣,下到一兵一卒,無不如此,此為清國之不治之症,如此國家根本不是日本之對手。”隨後的中日甲午戰爭中,清朝慘敗的事實無可爭辯的驗證了福島安正的預言。
  
  歷史總是會重演,除了在軍事上挑動中美發生衝突外,日本對中國國內的下手從來就沒有停止過。馬立誠,時殷洪等人寫了一本書日本人就奉為上坐?笑話!看一看,日本人在中國什麼地方投資的最多,而這些地方的主政官員最後都去了那裡,你就會明白日本人是多麼的深謀遠慮。當年的孫中山先生也是一直受日本首相犬養毅資助的,而日本首相犬養毅資助的目的就是為了服務日本的利益!日本人在潛移默化的影響着中國。有了這一些在八九十年代的投資,日本人開始漸漸的收取紅利了,為什麼京滬高鐵項目一談十年?為什麼會跳出來這樣多的支持“對日新思維”的新時代漢奸?為什麼不顧大多數人的反對從課本中刪除“狼牙山五壯士”?為什麼在中華網上會有這麼多的人跳出來為日本人辯護?因為這是日本人長遠戰略的需要,日本的利益需要這些走狗漢奸們出來服務!
  
  其實當國內的主流意識還在爭論誰是抗日的主力時,在台灣,殘餘的台灣當局已經把“抗日戰爭”扔進了垃圾堆!現今的台灣,是日本人勢力深入最徹底,最深的地區。為了服務於日本再次崛起的目標,日本對台灣的滲透從來就沒有停止過,特別是在“准日本人”李登輝上台後,可以說日本已經從政局的社會意識形態上徹底改造了台灣!台聯的蘇進強進拜靖國神社。“准日本人”李登輝的“和服競選秀”等無一不有日本人的烙印!中美在台灣問題上的每一次緩和,日本人總要勾結台灣親日份子挑起一些事端來。一個高度緊張的中美關係符合台灣獨立勢力的要求,更符合日本崛起的戰略需要!劉在自己的文章中說“現在最渴望在台灣海峽看到一場戰爭的有兩種人:一種是台獨分子,一種是民活道運讓活分不!了子說。”其實這一句應該改為“現在最渴望在台灣海峽看到一場戰爭的有兩種人:一種是台獨分子,一種是日本人。”尤其是後者,更應該是我們警惕的目標。

  
  三、劉的“國策”與“戰略”中反反覆講的是什麼?
  
  劉在“戰略”是這樣看日本人的:
  
  “有些民間人士總是批評日 本不反省,而我們自己有沒有需要反省的地方?戰爭襲來時,偽軍滿城,這不需要反省嗎?戰爭結束,蔣介石為了打內戰,放棄駐軍日 本,這不需要反省嗎?國民黨軍一個師的部隊能在16名日 本兵面前繳械投降。而甲午海戰時日 本海軍要求每個逃生的水兵都必須有風度,因為清國人會看他們的笑話,從而使整個民族蒙羞。青島一位老人回憶抗 日戰爭,說那時所有的中國人經過日 本兵崗哨,無不低頭鞠躬,奴顏婢膝。而日 本投降後,解除了武裝的日 本兵列隊走過市區,圍觀的老百姓吐唾沫,扔石頭,殺聲震天。臉上沾有唾沫和血跡的日 本兵不為所動,仍整整齊齊地行進。”
  
  “中國要把對日戰略放在對美戰略的大框架下進行思考,把如何處理好對日關係放在國家戰略全局來考慮。日 本的強大,必將使美國和俄羅斯更加依賴中國去牽制日 本,這是我們可以利用的態勢。在台灣問題上,不要把美、日、台毫無區別地推在一起,這樣正中台獨和美國下懷。美、日、台對付中國方面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至少美國和日 本的國家利益是有區別的。我們不能總是被動地應付對手的聯盟戰略,而要主動化解對方的聯盟。”
  
  “戰爭不一定能消滅台獨,反而可能使之坐大”
  
  “美國的台灣戰略根本就是它亞洲戰略的一部分,它在對待中國時,是把日 本和台灣問題一體考慮的。中日軍事對決很可能是誰也勝不了誰,兩敗俱傷。日 本依然回到美國的褲襠下;中國則徹底喪失成為現代化國家的唯一機會,不僅成不了“全球性的政治力量”,甚至連“全球性的政治聲音”也成不了。”
  
  “我認為,除了在台海,中日無再戰可能。但中日決戰台海需要兩個前提:其一,大陸攻台。其二,美國撒手。目前美國一直卡着日本不允許它南下。美國不容日本軍事染指太平洋。這是日美戰略的根本衝突點。只要美國勢力一天不離開太平洋,這種勢態就一天不會改變。”
  
  “①改變舊目光。作為一個資源小國,日本如果再次鋌而走險,目的只會是一個:攫取資源和能源。這是日本當年侵略中國的主要動機。今天這種可能已不復存在。首先,中國比任何時候都強大;其次,中國資源日趨緊張。日本軍國主義即使復活,極大的可能也只會北上南下??向西伯利亞和太平洋要資源。我們減輕對日本的壓力,美日間發生衝突的可能性就會增大。日本是中國的宿敵,但非強敵。我的目標應鎖定大敵,放過小敵。對歷史舊賬應採取這樣的方式:永不忘記,絕不糾纏。②增強日本的獨立性有助於我國安全。應有條件地支持日本在世界多極化潮流中的一些合理要求。日本的強大是不可阻擋的。它目前是軍費大國,還不是軍事大國。日本的公司像軍隊,軍隊卻像公司。早已軍民一體化。某一天清晨,它會突然翻身坐起。既然擋不住,不如順水推舟。比如,如果多數國家同意日本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我也未必堅決反對。這樣一可以滿足日本要求,化解日本朝野對我的敵對情緒,二可以使美俄將主要對手鎖定日本。兩強之間必然爆發戰爭,這是歷史規律。一個強大的日本比日美聯盟容易對付。獨立的日本可以成為中美間的緩衝區。③逼日本北上。只要台灣獨立不得,中國就卡住了日本的生命線。日本為獲得生存所必須的資源,只能向北。我們是否可考慮支持日本收回北方四島的立場,鼓勵其北上的決心。我判斷,日本有可能與俄羅斯在不久的將來爭奪西伯利亞。其大致做法不外其二:除向西伯利亞投資以對其進行控制外,還可能暗中支持蘇聯解體時出現的主張西伯利亞獨立、建立“阿穆爾共和國”的地區分裂勢力。如果這一前景實現,結果不是兩敗俱傷,就是俄羅斯被進一步削弱,最終退出亞洲。獲取西伯利亞控制權的日本隔白令海峽虎視阿拉斯加,自然對美構成巨大威脅。美日一過招,世界又有好戲瞧。如果俄羅斯對日本單獨開發西伯利亞有疑慮,中國可建議由中日俄三國聯合開發。中國這一腿插進去,就再也不拔出來了。現在中國人已深入西伯利亞,如水銀瀉地。普京不止一次警告:“西伯利亞要用中文了。”中國人多,唯缺乏戰略指導和有效組織。凡是有日本人的地方,就沒有中國人;凡是有俄國人的地方,就有中國人。轉自:http://www.stonerain.net 隕石站 ee6
  
  中美友好對日本不利。中日友好對美國不利。”
  
  劉對台獨問題是這樣看的:
  
  “我是軍人,但我對戰爭是有選擇的。我再也不願意看到我們民族內部爆發一場慘烈的戰爭。”
  
  “台獨問題不能等,要解決,但要有好辦法。如果我們馬上用戰爭手段解決台獨問題,則會對中華民族造成更大的危害。戰爭不一定會消滅台獨,反而可能讓台獨坐大。”
  
  限於篇幅,只提取了以上內容。有興趣的網友可以仔細看一看其相關文章。
  
  從以上內容中,我們可以看出劉是反對用武力收復台灣,即使面對“台獨問題不能等”的局面,劉也反對“馬上用戰爭手段解決台獨問題”。
  
  劉為什麼持這樣的觀點呢?是其“再也不願意看到我們民族內部爆發一場慘烈的戰爭。”嗎?否!他在等待一個“好辦法”。什麼樣的“好辦法”呢?那就是“我的目標應鎖定大敵,放過小敵(日本)。”“應有條件地支持日本在世界多極化潮流中的一些合理要求。”因為“日本的強大是不可阻擋的。”一旦“它會突然翻身坐起。既然擋不住,不如順水推舟。”或者說“如果多數國家同意日本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那“我也未必堅決反對。這樣可以滿足日本要求,化解日本朝野對我的敵對情緒。”
  
  劉在這個時候才不管台灣在不在中國手中,反正他支持“日本北上”,因為日本人再不去,中國人已經“深入西伯利亞,如水銀瀉地。”了。這個時候,他認為,一個不在中國手中的台灣,一個在中國支持下政治軍事正常化的日本,才符合“中國的利益”。
  
  那麼真的是這樣嗎?連劉自己都認為“除了在台海,中日無再戰可能。但中日決戰台海需要兩個前提:其一,大陸攻台。其二,美國撒手。”日本人會“放手”讓中國“統一台灣”嗎?
  
  在以上,劉為我們描述了一個“強大的日本”,既起了中美之間緩衝的作用,又可以去挑戰“北極熊”,還不會“南下”。反正日本人不會侵略中國的。劉為此不惜“同意日本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為日本的大國化打開所有的束縛!
  
  嘿嘿,細細的品味劉的“戰略”與“國策”,與其說是寫給中國的““戰略”與“國策”還不如說是一本日本重新成為大國的“戰略”與“國策”。日本人真的會笨到放開手腳之後去挑戰"北極熊"和"山姆大叔"嗎?嘿嘿,日本恐怕第一個盯上的,就是中國!而劉的最終目的,就是借中國之手,完成日本的百年強國夢!其明為美國宣傳,暗助日本崛起的漢奸嘴臉已完全暴露無遺!
  
  四、中美在台灣問題上的實質就是對東北亞地區戰略利益的重新分配
  
  中國的美國都清楚,日本現在是一頭帶着腳鐐的狂人,其巨大的破壞力就如潘多拉盒子,誰也不能打開,一旦打開,就是世界的災難。這也是美國一直牢牢扼住日本的根源。
  
  起飛於六十年代的日本經濟,在九十年代初被山姆大叔重重一擊,日本隨後的“南下計劃”,在索羅斯的一場亞洲金融風暴中席捲一空,至此,日本的幾次“正常化”企圖全部破滅。
  
  而自己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對以中、美、俄羅斯、日本、朝鮮半島為主的東北亞地區的崛起與發展,相關國家都有取捨的利益。由中國主導下的“六方會談”與其說是為了解決“朝核問題”還不如說是對未來東北亞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構架。而日本在六方會談中想竭力證明的,就是自己的存在。但恰恰相反,在六方會談中最不受到重視地,就是日本!
  
  而日本人最清楚,在環東北亞經濟區中一旦處於從屬地位,那日本的重新崛起的大國之夢就會?然而止。按日本人的計劃,通過這二三十年在中國的“感情投資”,加上一批文化界新漢奸的造勢,以及安南、其它三國和“非盟”的支持,最重要的美國老爸的“保證”,這一次的大國正常化必水到渠成!也正因為有此底氣,日本才敢放言“全世界三分之二”的國家支持“日本入常”。卻不曾料到,由於中國和美國的當頭棒喝,在亞洲大陸沒有一個國家支持!日本僅拉到了35個“提案國”。以至於小泉首相不得不暗下放出風來“日本放棄入常”。事實果真會如此嗎?未必,日本的長期國家戰略不能容許日本的政治大國化失敗。這已經不是日本在2020年可以重新考慮“入常”的問題,而是關繫到日本在新世紀最終會處於一個什麼樣位置和角色的問題。說的難聽一點,就是日本未來在中美俄三強的夾縫中還能不能生存的問題。正是基於如此嚴峻的形式,某人才在自己的一個小集團文章中直言不諱的提出來“我們再也不能坐視不管了”的瘋狂言論。
  
  昭昭青天白日,中華民族這個多災多難的民族,真的就會成為一些“精英”的手上玩物嗎?
  
  我們可以仔細看一下這兩年我們與美日台在桌子下面的過招:
  
  2003年11月14日,太平洋美軍的官方媒體《太平洋星條旗報》及其旗下的網站以罕見的篇幅報道了一條曾被日本主流媒體關注的話題――一艘中國海軍的“明級”潛艇出現在日本九州島南端佐多岬以東約40公里海域,以懸五星紅旗半潛方式沿大隅海峽向西航行。這是中國潛艇第一次在日本附近海域出現
  
  2005年3月28開始,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訪問大陸,六月以後,連戰、宋楚瑜等相繼“登陸”。為台灣和大陸的交流打開了新局面。
  
  2005年6月20日中國決定放棄其在聯合國改革問題上一貫的模糊外交政策,堅決反對馬上就對聯合國安理會進行改革。這被外界認為是其明確反對日本謀求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退休的中國外交官林國炯(音)說,“我們在關於日本謀求加入安理會這一問題上必須堅定和始終如一地表達我們的反對立場。如果我們在這一點上軟下來,中國這麼多年來好不容易樹立起的國際權威就要受到嚴重影響。
  
  2005年7月5日,上海合作組織(SCO)在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舉行成員國元首峰會。人們注意到,在會議通過的《元首宣言》中有一段內容直接觸及美國在中亞國家的駐軍問題。這是美軍進駐中亞以後第一次遇到外界以書面形式提出的撤軍呼籲,而且對方不是單一的哪個中亞國家,而是中國、俄羅斯同為組織成員且在該地區發揮重要影響的SCO。
  
  2005年7月12日在聯大就日、德、印、巴四國入常決議案舉行首次公開辯論的第二天,四國再次遭到沉重打擊,美國國務卿聯合國改革問題特別顧問席琳•塔席克里在會議上首次公開表明美國反對四國決議案,並呼籲各國對該決議案投反對票。
  
  2005年7月16中國國防大學防務學院院長、解放軍少將朱成虎,在一場由中國外交部主辦的官式簡報會中,對參訪北京的香港駐點外籍記者表示,如果中美兩國因台灣問題發生軍事衝突,「中國別無選擇,只能動用核武。」他並警告說,美國西岸一百多個或二百多個、甚至更多城市,可能因此被摧毀。對此,美國眾議員譚克多十四日發表措辭強烈的聲明要求中國道歉。
  
  2005年8月18日至8月25日,中俄兩國在山東半島軍演。
  
  由以上可以看到,在新的世界格局下,中國的戰略並未向劉所“希望的方向”前進,中美聯手扼制日本,中美俄三國角力東北亞的格局並未改變。和大陸與台灣和解也在一步步進行。隨着“六方會談”的進一步深入,中美就東北亞共同利益達成協議,最終將台灣問題一併處理並非不可能之任務。而最終日本又一次將咽下自己的親手釀造的苦果。
  
  近幾年來,以胡總為首的第四代領導集團,堅持“硬的更硬,軟的更軟”的方針,以建設和諧社會為目標,解決了國內問題,帶領中國漸漸走出困境。而作為絕大多數的中國人,反對漢奸投降主義思想的泛濫成災,也是我們的重任。可以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在胡溫的帶領下,也必將為中國的統一大業寫上濃重的一筆!
  
  強國之路任重而道遠.攻打台灣,就是要對付日本的崛起!維護中國未來百年內在東亞及環太平洋地區的利益!這也是中國解決台灣問題的本質所在!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7: 不一樣的‘侵略者’---我爺爺眼中的
2007: 索馬里:伊拉克泥沼的又一翻版?
2006: 美國應當如何進攻伊朗
2005: 美國民間機構所拍到的朝鮮最高軍事機密
2005: 文革中莫斯科紅場流血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