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一綜合症”與中國的應對 |
送交者: 規模型中國 2002年09月12日14:10:01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
“九一一綜合症”與中國的應對 ● 王逸舟 去年九一一事件發生之後,國際社會因美國對國際事務的排序方式,一直受到“打恐”與“反恐”的糾纏與困擾。 作者認為,九一一綜合症對中國至少有七弊四利,最重要的是中國必須在動亂中不亂陣腳,發展成為名符其實的“世界工廠”,成為全球經濟在21世紀最閃亮和最持久的增長點。
當一個史無前例的強大國家受到史無前例的沉重一擊之後,尤其當美國將其主要軍事和外交行動集中在搜尋和懲罰反美勢力之後,恐怖主義才受到前所未有的注意力和產生了相應的衝擊力。不管其他國家是否受到恐怖主義的威脅,也不論國際社會的多數成員是否同意把恐怖主義視為主要打擊對象,美國獨一無二的實力和它對國際事務的排序方式,將使當今的國際關係長期受到“國際恐怖主義/國際反恐鬥爭”這個對子的糾纏與困擾。 從國際關係角度看,有兩個值得注意的動向:一是軍備競賽的加劇,二是單邊主義的橫行。 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的再度活躍,是九一一事件以來引人注目的現象,其中,歐亞大陸日益成為軍事外交的戰略制高點和列強角逐的“中原”,逐漸成為現今重大國際關係發生、依託及轉換的“重心”。
度和穩定性,均嚴重依賴於國際反恐鬥爭新階段的前景。 反過來,即使是再激烈的國家間叫陣和再嚴酷的軍事性對抗,也不會改變一個基本事實:人類已經處在經濟上相互依存的時代,任何國家(哪怕是美國這樣的超強國家),不可能沒有自己對國際體系的依存度(和弱點),不可能完全無視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利益要求,不可能以嚴重損害自身經貿關係和本國民眾福利為代價強行推行某些對外政策,不可能絕對地、無條件地實施單邊主義強權政治。 “九一一綜合症”好比一面鏡子,能折射出外交與內政的多重聯繫;它又像是一把尺子,可用來測量當今國際關係的複雜程度。面對“九一一綜合症”,中國人怎麼看、又如何應對?
*美國以反恐名義在阿富汗的長期駐軍,導致中亞地緣戰略格局發生嚴重變化,也使得中國西部側翼受到威脅。 *九一一事件之後,中國的傳統盟友之一巴基斯坦目前經受着嚴峻的考驗,今後一段的中巴關係滲入了更多的變量。 *歐亞大陸日益成為戰略焦點,必然造成大國爭奪的加強,而中國西部相對而言是“軟肋”,無論發展水平或是戰備水準甚至思想觀念均為如此。 *適應新的形勢,普京總統領導下的俄羅斯大幅調整了與西方的關係,尤其是建立起與美國的戰略合作關係,它無形中也給中國帶來一定的壓力。 *“文明衝突論”的甚囂塵上,也給中國這個毗鄰伊斯蘭世界的國家出了難題,即在歐美國家與穆斯林國家之間,保持困難的卻是必要的平衡。 *台灣當局借國際上(特別是大國)注意力西移之際之機而不斷“搞小動作”,加快漸進台獨的步伐,使得一向麻煩的台灣問題變得更加棘手。 國際關係的新政治經濟局面,同樣給中國人提出高難挑戰,即怎樣趨利避害,一方面保護和提升自己的國家利益,另一方面為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做出應有貢獻?應當說,這些問題多半缺少可預期性,更缺乏成熟的和現成的答案,它們會不斷刺激中國人的某些敏感神經,考驗中國人的外交能力和智慧。 其次,應當看到,“九一一綜合症”對中國也有不少有利之處。比如: *國際間的反恐氛圍,為中國加大力度、適時剷除國內相關勢力、特別是西部邊疆的分裂主義勢力(如“東突”等恐怖主義組織),創造了多方面的有利條件。 *布什政府的當務之急是,根除塔利班殘餘勢力和顛覆伊拉克薩達姆政權,大大增強美國本土防範不測襲擊的能力,以及借用這種勢頭集聚民氣、改進國內經濟不景氣局面和確保共和黨中期選舉的勝利。為了達到這一目標,美國需要各國的支持,尤其是擁有重要戰略資源的俄羅斯和中國等國最低限度的合作。這是中美關係得以推進的一個重要契機。也可以說,美國的反恐戰線拉得越長,它的手腳受到的束縛就越多,從而給中美關係製造困難的能力也會受到相應限制。 *美國的單邊主義強硬立場,反襯出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理念的價值及吸引力。2002年7月間,中國在亞細安對話夥伴會議上發表的“新安全觀”文件,強調合作安全和協商對話的重要性,受到與會各國代表的廣泛好評。這是中國作為崛起中的大國宣傳自己“負責任和建設性”形象、拓展外交新空間的典型事例。 *中國擁有世界上少有的廣大新興市場和勞動力,吸收外資和先進技術以及外國旅遊者的能力都在不斷擴大,這對於九一一事件之後相對蕭條的世界經濟無疑是一個福音,與那些飽受戰亂之苦的動盪地帶形成鮮明對照。中國的幅員、人口和文化底蘊,都是獨一無二的巨大優勢,中國人應當加緊努力,在動亂中不亂陣腳,一步一步地紮實前進,力爭用不太長的時間,使自己的國家成為名符其實的“世界工廠”,成為全球經濟在21世紀最閃亮和最持久的“增長點”。只有這樣,中國人才能為人類的進步和世界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