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一個中國人給BBC下了戰書
--------------------------------------------------------------------------------
星島環球 作者: 佚名 2008-09-02 23:04:41
編者按:一位中國的李先生日前在BBC發表文章,批判西方媒體對中國的報道不公正,其中點名提到BBC。李先生在文中表示,要挑戰一下BBC,看BBC能否將此文原封不動地發表。而BBC發表了這邊文章,並在原編者按中表示,“我們願意接受挑戰,正如我們致力于堅持客觀公正一樣。這位李先生的文章我們全文發表在這裡,除了改正必要的文字和標點。”
李先生原文如下:
我1990年大學畢業,是經歷過1989年學潮的特殊一代。作為一個在文革後接受了完整的中等和高等教育的八十年代新一輩,我曾經是一個完全親西方的、同時有着極度愛國熱情的青年學生,懷着一腔熱血積極參與了學潮的全過程。
我曾經認為只有全盤接受西方的民主、自由、科學思想才是中國的唯一出路。
可以想像,我曾經是西方媒體的最忠實聽眾。在學潮期間及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我都認為以CNN、BBC和VOA為代表的西方媒體是我唯一可以相信的代表公平、公正和真相的媒體,而中國國內媒體只代表謊言和宣傳
西方媒體真的客觀公正嗎?
及至上世紀90年代中,我在東歐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只能接觸到西方媒體,而很難聽到來自中國的聲音,我也親眼看到了東歐國家從前蘇聯式社會主義制度走向全盤西化的過程。
正是這一段時間,使我的思想完全轉變,從對西方的盲目崇拜變成一個批判接受者。而促成這個轉變的,正是BBC這樣的西方媒體。
在我只能看到西方媒體的四五年時間內,我所有看到的關於中國的報道,全部是負面的和批評的報道。
如果不相信我的話,請BBC自己查一下之前所有關於中國的報道。以至於,在我只能聽到西方媒體報道的這段時間,我一直認為中國是一個隨時可能崩潰的國家。
可是,每次我回到國內,看到的卻是一個比東歐國家發展要快得多的欣欣向榮的國家。我開始疑惑了,西方媒體真的客觀公正嗎?
一直到另兩件事情發生後,我的思想徹底改變了。
一件是1997香港回歸中國,每一個在海外的中國人都為之自豪,有些華僑甚至激動得淚流滿面。當我看到《時代周刊》的黑色封面,看到那著名的"THE DEATH OF HONGKONG",聽到BBC那喋喋不休唱衰香港的報道,我徹底疑惑了。
再到1998年,中國國內發生了百年一遇的長江流域大洪水。洪水期間,我正好在國內生活了幾個月時間,我看到聽到的全是中國政府如何千方百計調動全國力量抗洪救災,看到大批軍人不惜犧牲生命,而忘我救人的場面。
洪水尚未結束,我回到國外,看到西方關於洪水的報道,全部是屍橫遍野、哀鴻滿地。
沒有任何關於中國政府正面努力的報道。我徹底失望了。為什麼選擇如此有傾向性的報道?
兩個明顯的誤解
上世紀90年代末,我回到中國,開始就職於外資企業。經常接觸外籍員工,也經常出國。仍然可以不斷比較西方媒體和國內媒體。非常遺憾的是,西方媒體沒有改變。
而且直到今年鬧藏獨和四川地震,西方媒體仍然沒有改變。
西方媒體可能並沒有意識到,你們正在失去中國!你們正在失去中國年輕一代對西方的崇拜和信任,而將他們推向民族主義立場。
而所有這一切,只因西方媒體根本不了解中國,也根本不願真正了解中國。
西方媒體對中國有兩個明顯的誤解。第一是認為中國政府是專制、集權政府,而專制政府必然是不得人心,得不到民眾支持的政府。
一個最明顯的例證發生在今年CNN辱華事件中,事件發生後,CNN主持人遭到全球華人抗議。他的第一反應是立刻辯解說,他是針對中國政府而非針對中國人民。
殊不知,此說立刻引來更大聲的抗議和官司。第二個誤解是,西方媒體認為可以代表中國民間聲音的是在海外的政治流亡人士或民間的反政府人士。
為什麼說這是兩個誤解?第一,西方忽略了一個事實,中國政府帶領中國在過去三十年實現了驚人的經濟增長,大批民眾在這輪經濟增長中得到了實惠。如果西方媒體願意作一下調查的話,中國現政府的民眾支持率很有可能高於許多西方國家。
第二點,西方媒體並沒有注意到,現在真正代表中國民間聲音和左右社會輿論的,是在過去三十年經濟增長中迅速成長起來的中產階層和知識精英。
而這些改革的既得利益者,雖然都希望中國能夠進一步深化改革,但基本上是擁護和支持中國政府的。而西方媒體在關注中國政治流亡人士的同時,對這批新崛起的社會力量又知之多少?
歷史成因和東方文化
往更深層次分析,西方媒體並不了解,中國之所以形成現在的社會政治制度。有着非常深的歷史成因和東方文化背景。
論歷史成因,中國在過去一百多年所遭受的屈辱,使得中國政府必然有着很濃的民族主義色彩,而不可能是西方世界的追隨者和同盟軍。
論東方文化背景,與西方文化崇尚個人自由不同的是,東方文化更推崇的是集體主義。中國孩子從小受到的教育都是“舍小家,顧大家”、“犧牲小我,成就大我”。
實際上,有着同樣東方文化背景的韓國、台灣、甚至新加坡,都走出了一條完全不同於西方的現代化之路,即在集權和專制政權的統治下,實現了經濟的高速發展。隨着經濟高速增長,在培養出足夠的中產階層之後,才最終實現政治民主化。台灣僅有二千多萬人口,在經濟增長50年後,至今仍然在承受民主化的鎮痛。而13億人口的中國,有着紛繁複雜的社會矛盾,你怎能奢望她在改革開放僅30年後,就能實現政治民主化。
毋庸置疑,民主化和法制化是中國走向現代化的終極目標。但在現階段的中國,比開放更多個人自由更重要的,反而是應當維持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權,雖然,這會導致腐敗和部分阻礙經濟自由。這是中國現代化之路上,必須要付出的代價和承受的鎮痛。
目標是否一致?
西方媒體非常希望推動中國的民主化和自由化進程,這與廣大中國民眾的希望是一致的。
但是西方媒體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卻極易使人產生疑問。雖然我可能真的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但我還是必須發出疑問:西方媒體想要推動的民主與自由與中國民眾想實現的終極目標是否一致?
中國人想最終實現的,是通過民主化達到人民富裕和國家強盛。西方媒體卻象是為了民主而民主,哪管民主自由之後,中國會成為什麼樣。
甚至可能有人因為擔心中國成為一個新的東方帝國,成為西方的強大對手,而假借民主自由為幌子,行分化、弱化中國之實。
必須提醒西方世界的是,一個穩定和富裕的中國絕對是全世界的福音。而如果中國真的走向前蘇聯和東歐那樣分崩離析的道路,那將是一場絕對的地緣政治災難,甚至導致全球經濟災難。
因為,東方文化最推崇的是和諧和穩定,一旦打破一種平衡,會比西方世界花費更多更多的時間才能重新回到平衡。
寫到最後,我突然想挑戰一下BBC,一貫標榜客觀、公正的BBC敢不敢一字不刪的全文發表這篇文章呢?(原題:西方媒體應當如何面對改革中的中國)
|